第7章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
- 格式:pdf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59
交通流理论第七章第七章交通影响模型本章将分析道路交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包括交通安全、机动车燃料消耗、道路交通废⽓污染和噪声污染⼏个⽅⾯。
第⼀节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简介交通事故是⼈、车、路以及交通环境在交通过程中相互作⽤失败的表征。
1991年9⽉22⽇,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将交通事故定义为: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员、⾏⼈、乘车⼈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与交通有关活动的⼈员,因违反《中华⼈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为,过失造成⼈⾝伤亡或者损失的事故。
根据交通事故的定义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内容,可以分析出构成交通事故必须具备以下6个要素:1. 车辆包括各种机动车和⾮机动车。
这是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即指当事⽅中必须有⼀⽅使⽤车辆,如⽆车辆则不认为是交通事故。
2. 在道路上这是交通事故的特征,指事故发⽣的空间处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条规定的“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巷),以及公共⼴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通⾏的地⽅”。
应该指出,判断事故是否发⽣在道路上,应以事故发⽣时车辆所在的位置⽽不是事故发⽣后车辆所在位置来判定。
3. 在运动中指交通事故定义中所说的车辆通⾏过程中,如车与路、车与⼈、车与车的相对运动。
停车后溜滑发⽣事故,在道路上属于交通事故,不在道路上则不算交通事故;停在路边的车辆被过往车辆碰撞、刮擦发⽣事故,也是交通事故。
因此,关键是车辆是否在运动。
4. 发⽣交通事故即发⽣与道路交通有关的现象,如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等。
若没有发⽣事态,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畜伤亡和车物损失的不属交通事故。
5. 发⽣事态的原因是过失指交通事故所发⽣的事态是由于⼈为原因,⽽且是⾏为⼈在主观上过失造成的。
过失指的是应当预见⾃⼰的⾏为可能发⽣有害的结果,但是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轻信能够避免,以⾄发⽣了这种结果。
在交通环境中,有些事态是由于⼈⼒⽆法抗拒的⾃然原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崩、泥⽯流等引起的事故,不算交通事故,只能按意外事件处理。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1、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情况2004年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死亡107077人,48086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3. 9亿元,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亡及损失列我国各类伤亡事故之首。
过去人们只是简单地从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对事故成因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它不能客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驾驶员安全裕度的概念,对事故成因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道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指导人们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匕速发展,交通事故改发生率旱上升趋势。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卞要特点表现为:(1)公路交通事故改多,公路交通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2)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呈现恶化趋势,除了万车死亡率外,其他各项指标基本上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和万车死亡率高.(3)道路交通事故按个年、个天成时间小均衡分布,除了在常规的早、中、晚高峰出现明显外,在凌晨零至一时也是一个高峰峰时段。
(4)经济发达地区较小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
(5)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引起的。
(6)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因交通违章造成的伤亡严重。
(7)低龄机动车驾驶员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主体尤其突出。
(8)因大货车、摩托车肇事致死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因小货车、农用运输车肇事致死人数略有2、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组成的系统失去平衡所造成的。
(1)人。
据统计,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 30 %。
交通事故再现心得摘要:本文围绕汽车事故工程课程,参考统计数据,从首先分析了我国交通事故现状。
从车辆现状、路况和主管、客观不同角度分析了事故成因。
此外,结合我国交通交通警察工作现状分析了未来职业发展远景。
关键词:交通事故、交通该事故损失、交通警察执法一、我国交通及其事故现状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使得生活效率更高,同时也带来了事故的复杂化,违规者可以利用漏洞来制造现场的为证,增加调查取证的难度。
交通事故再现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此方面的缺漏,遏制违法犯罪的态势此而衍生出的一种工作,是事故发生后为了后续活动的继续认定而进行的技术性活动。
(一)我国道路现状据统计调查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6.10玩公里。
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94.4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95.1%;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0.24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13.5%。
高速公路里程16.10万公里;高速公路车道里程72.3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30万公里。
下图是我国2020年全国公路历程分技术等级构成。
国道里程37.07万公里,省道里程38.27万公里。
农村公路里程438.23万公里,其中县道里程66.14万公里、乡道里程123.85万公里、村道里程248.24万公里。
(二)我国道路交通设施现状年末全国公路桥梁91.28万座、6628.55万延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45万座、565.10万延米,其中特大桥梁6444座、1162.97万延米,大桥119935座、3277.77万延米。
全国公路隧道21316处、2199.93万延米,增加2249处、303.27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394处、623.55万延米,长隧道5541处、963.32万延米。
2020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808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4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93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4393万辆,增加1758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