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
- 格式:doc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5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二级斜齿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二级斜齿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参数计算和图纸绘制方法;3. 学生了解二级斜齿减速器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装配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二级斜齿减速器的设计计算;2.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二级斜齿减速器图纸的能力;3.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工艺并进行装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学生增强对机械设计专业的热爱,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二级斜齿减速器设计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二级斜齿减速器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二级斜齿减速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 二级斜齿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传动比、模数、齿数等参数的计算;- 二级斜齿减速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 实践操作:- 运用CAD软件绘制二级斜齿减速器图纸;-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装配;- 完成二级斜齿减速器的组装与调试。
4. 教学案例:分析典型二级斜齿减速器设计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设计过程。
5.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知识学习(1课时);- 设计计算方法学习(2课时);- 实践操作(3课时);-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1课时)。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1. 引言:教材第1章,概述;2. 理论知识:教材第2章,齿轮传动设计;3. 实践操作:教材第3章,机械设计CAD;4. 教学案例:教材第4章,典型机械设计案例。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用于特定工作条件的二级减速器,给定的输入功率、转速和输出转速要求,以及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等限制条件。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经过对各种传动形式的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了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尺寸紧凑,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三、电动机的选择1、计算工作机所需功率根据给定的工作条件和任务要求,计算出工作机所需的功率。
2、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和型号综合考虑功率、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和型号。
四、传动比的计算1、总传动比的计算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工作机的转速要求,计算出总传动比。
2、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以保证减速器的结构紧凑和传动性能良好。
五、齿轮的设计计算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根据传动比、功率、转速等参数,进行高速级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宽等参数的设计计算。
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同理,完成低速级齿轮的相关设计计算。
六、轴的设计计算1、高速轴的设计计算考虑扭矩、弯矩等因素,确定高速轴的直径、长度、轴肩尺寸等。
2、中间轴的设计计算进行中间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3、低速轴的设计计算完成低速轴的设计计算,确保其能够承受工作中的载荷。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根据轴的受力情况和转速,选择合适的滚动轴承,并进行寿命计算。
八、键的选择与校核对连接齿轮和轴的键进行选择和强度校核,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九、箱体结构的设计考虑减速器的安装、润滑、密封等要求,设计合理的箱体结构。
包括箱体的壁厚、加强筋、油标、放油螺塞等的设计。
十、润滑与密封1、润滑方式的选择根据齿轮和轴承的转速、载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
2、密封方式的选择为防止润滑油泄漏和外界灰尘进入,选择合适的密封方式。
十一、设计总结通过本次二级减速器的课程设计,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对减速器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和校核确保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一、设计题目: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1. 要求:拟定传动关系:由电动机、V 带、减速器、联轴器、工作机构成。
2. 工作条件:双班工作,有轻微振动,小批量生产,单向传动,使用5年,运输带允许误差5%。
3. 知条件:运输带卷筒转速49r/min , 减速箱输出轴功率p=3.25马力, 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η2η3η5η4η1I IIIIIIVPdPw三、 选择电机1. 计算电机所需功率dP : 查手册第3页表1-7:1η-带传动效率:0.952η-每对轴承传动效率:0.99 3η-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84η-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3 5η—卷筒的传动效率:0.96说明:η-电机至工作机之间的传动装置的总效率:4212345ηηηηηη=∙∙∙∙=0.829 45w P P ηη=⨯⨯ P电=2.8826362确定电机转速:查指导书第7页表1:取V 带传动比i=2-4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840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N 电=N 卷筒*i 总=37*(2-4)*(8-40)=592-5920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转速有:750、1000、1500、3000根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转速查手册第155页表12-1有4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4种传动比方案如下:方案 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同步转速r/min 额定转速r/min重量 总传动比1 Y112M-2 4KW 3000 2890 45Kg 78.10 2 Y112M-44KW1500 1440 43Kg 38.91 3 Y132M1-6 4KW 1000 960 73Kg 25.94 4Y160M1-8 4KW750720118K 19.45g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3种方案比较合适,因此选用电动机型号为Y112M-4.四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总传动比:i 总=N 电/N 卷筒=1440/49=29.18 分配传动比:取i 带=3.2 则i 减=i 总/i 带=9.11 取i 1=1.45i 2经计算i 1齿=3.644,i 2齿=2.5注:i 带为带轮传动比,1i 为高速级传动比,2i 为低速级传动比。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减速器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熟悉减速器设计中常用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减速器零件的绘制;(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并选择合适的齿轮模数、齿数等参数;(3)能够完成一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和图纸绘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2)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减速器设计中常用的标准和规范;4.CAD软件在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5.减速器设计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减速器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减速器设计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3.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减速器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参考书:相关减速器设计手册和论文;3.多媒体资料:减速器设计原理和步骤的PPT;4.实验设备:计算机、CAD软件、减速器设计实验器材。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减速器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评估作业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设计一个二级减速器,用于将电动机的高转速降低到所需的工作转速。
减速器的技术参数如下:输入轴转速:1400rpm输出轴转速:300rpm减速比:4.67工作条件:连续工作,轻载,室内使用。
二、设计说明书1.总体结构二级减速器主要由输入轴、两个中间轴、两个齿轮、输出轴和箱体等组成。
输入轴通过两个中间轴上的齿轮与输出轴上的齿轮相啮合,从而实现减速。
2.零件设计(1)齿轮设计根据减速比和转速要求,计算出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式,保证齿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同时,要进行轮齿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
(2)轴的设计根据齿轮和轴承的类型、尺寸,计算出轴的直径和长度。
采用适当的支撑方式和轴承类型,保证轴的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进行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3)箱体的设计箱体是减速器的支撑和固定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减速器的尺寸和安装要求,设计出合适的箱体结构。
同时,要考虑到箱体的散热性能和重量等因素。
3.装配图设计根据零件设计结果,绘制出减速器的装配图。
装配图应包括所有零件的尺寸、配合关系、安装要求等详细信息。
同时,要考虑到维护和修理的方便性。
4.设计总结本设计说明书详细介绍了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过程,包括总体结构、零件设计和装配图设计等部分。
整个设计过程严格遵循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范,保证了减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了机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计 算 及 说 明结 果第一章 电动机的选择及功率的计算1电动机的选择(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要求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鼠笼式结构。
电源的电压为380V 。
(2)选择电动机功率根据已知条件,工作机所需要的有效功率为:6200 1.559.6110001000W FV P kw kw ⨯=== 其中 F: 运输带工作拉力V: 运输带工作速度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d P 为: wd p P η=式中η为传动系统的总功率:123ηηηηηη=带齿轮齿轮联轴器滚子轴承由[1]表2-5确定各部分效率为:轴承传动效率0.99η=球轴承,0.97η=高齿1,0.97η=低齿工作机传动效率0.97η=滚筒,联轴器效率,V 带效率0.96η=带代入上式得:0.868η=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为:96111910868η===...wd p P kw kw9.61w P kw =0.868η=3.57d P kw =0.99η=联轴器计 算 及 说 明结 果因载有轻微振动,电动机额定功率ed P 应该大于d P .选电动机功率ed P 为15kw.(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轴工作转速:601000601000 1.5563.02min min 470w V rr n D ππ⨯⨯⨯⨯===⨯⨯ 选取电动机型号为Y160L-4,其主要参数见表1: 额定功率/kw满载转速/r/m同步转速/r/m1514601500第二章 传动比的分配及参数的计算1.总传动比146023.1763.02m a n i n ω=== 2.分配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2=D i 231711592===减..a D i i i 因为选用同轴式减速器,高速级和低速级传动比相等, 所以 121159340====减..i i i得出 高速级传动比:1340=.i低速级传动比: 2340=.i102.37/min w n r =23.17a i =1340=.i 2340=.i计 算 及 说 明结 果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算如下: (1) Ⅰ轴(高速轴)/730/min D m n n i r I ==1150961440η==⨯=带..ed p p kw kw1111449550955018838730==⨯=...p T N m n (2) Ⅱ轴(中间轴)1730214.71/min 3.40n n r i I ∏=== 1440990971383ηη∏I ==⨯⨯=1轴轴承高齿轮....p p kw 32138395509550106151421471∏∏==⨯⨯=⋅...p T N m n (3) Ⅲ轴(低速轴)2214.7163.15/min 3.40III III n n r i ===13830990971328ηη∏==⨯⨯=2轴轴承低齿轮....III p p kw 1328955095502008306315==⨯=⋅...III III III p T N m n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表2-1中,以供查询1730=/min n r 1144=.p kw118838=⋅.T N m21471∏=./min n r 1383∏=.P kw 61514∏=⋅.T N m6315=./min III n r 1328=.III p kw200830=⋅.III T N m计 算 及 说 明结 果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参数 Ⅰ轴(高速轴)Ⅱ轴(中间轴) Ⅲ轴(低速轴) 转速 n r/min 730 214.71 63.15 功率 P (kw) 14.4 13.83 13.28 转矩 T (N.m) 188.38 615.142008.30 传动比i3.403.40---第三章 V 带传动设计1.确定计算功率ca P15ed P kw =,1460/min m n r =,查《机械设计》表8-8得工作情况系数K A =1.3,则 1.31519.5ca P kw =⨯=。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一、课程背景在机械设计领域中,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于调节机械设备的输出转速,实现输出力矩的放大或减小。
二级减速器作为减速器的一种,具有结构复杂、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因此,对于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二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二、课程内容1. 二级减速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正斜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级减速器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和选择原则2. 二级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二级减速器的零部件设计要点和特点- 主要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3. 二级减速器的热处理和装配- 热处理对二级减速器性能的影响和作用- 二级减速器的装配步骤和注意事项4. 二级减速器的性能测试和调试- 对二级减速器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二级减速器的调试原则和步骤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二级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制造工艺,具备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于机械设计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介绍二级减速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包括传动比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包括二级减速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的实际操作。
学生将根据教师指导,完成二级减速器零部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三阶段:实验室测试和调试,学生将在实验室进行二级减速器的性能测试和调试操作。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学生将掌握二级减速器的调试原则和方法。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学习报告、设计作业和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作业和实验报告,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实践操作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电动机的选择…………………………………………………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四、传动件设计(齿轮)…………………………………………五、轴的设计………………………………………………………六、滚动轴承校核…………………………………………………七、连接设计………………………………………………………八、减速器润滑及密封……………………………………………九、箱体及其附件结构设计………………………………………十、设计总结………………………………………………………十一、参考资料……………………………………………………设计内容计算及说明结果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4: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系统简图2、工作条件一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使用期限:10年生产批量:20台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
可加工七到八级齿轮及涡轮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伏输送带速度容许误差为±5%。
3、题目数据已知条件题号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输送带拉力F(N)1500 2200 2300 2500 2600 28003300 4000 4800输送带速度v(m/s)1.1 1.1 1.1 1.1 1.1 1.41.2 1.6 1.4滚筒直径D(mm)220 240 300 400 220 350350 400 500注:班级成员按学号选题,本设计所选题号为D3。
4、传动方案的分析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通过连轴器将动力传入减速器,再经联轴器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带动输送带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其结构简单,但齿轮相对轴承位置不对称,因此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和低速级都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电动机的选择二、电动机的选择1、类型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根据动力源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380V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制10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姓名设计题号题目1: 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1—输送带鼓轮2—链传动3—减速器4—联轴器5—电动机题号 1 2** 3 4 5 6 F(kN) 2.1 2.2 2.4 2.7 2 2.3 v(m/s) 1.4 1.3 1.6 1.1 1.3 1.4 D(mm)450 390 480 370 420 480 题号7 8 9 10 11 12 F(kN) 2.5 2.6 2.2 2.5 2.7 2.4 v(m/s) 1.5 1.2 1.4 1.3 1.6 1.2 D(mm)450 390 460 400 500 400表中: F—输送带的牵引力 V—输送带速度D—鼓轮直径注: 1.带式输送机用以运送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 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一、4、输送机每天工作16小时, 寿命为10年。
二、设计工作量:三、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二、绘制减速器装配图1张(1号图纸)。
三、绘制减速器低速轴上齿轮零件图1张(3号图纸)。
四、绘制减速器低速轴零件图1张(3号图纸)。
目录1.设计目的 (2)2.设计方案 (3)3.电机选择 (5)4.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7)5.带传动设计 (9)6.齿轮设计 (18)7.轴类零件设计 (28)8.轴承的寿命计算 (31)9.键连接的校核 (32)10.润滑及密封类型选择 (33)11.减速器附件设计 (33)12.心得体会 (34)13.参考文献 (35)1.设计目的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 其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机械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二级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并具备简单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需要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以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详细的教学大纲如下:1.二级减速器的基本原理介绍二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和传动比计算方法。
2.二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讲解二级减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齿轮、轴、轴承、减速器壳体等,并分析其作用和相互关系。
3.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教授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齿轮尺寸计算、强度计算、接触强度计算等。
4.二级减速器的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二级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强调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5.二级减速器的故障排查与维护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二级减速器的故障排查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1.讲授法:讲解二级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和设计计算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二级减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二级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3NP1min 01P A d n =232P n =116×22.35183123.53=mm4.轴的结构设计 1〕拟订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如图〕2〕依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①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应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参照工作要求并依据d Ⅰ-Ⅱ=d Ⅴ-Ⅵ=45mm ,由轴承产品名目中初步选取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9,其尺寸为d ×D ×T=45mm ×100mm ×27.25mm ,故L Ⅰ-Ⅱ=L Ⅴ-Ⅵ=27+20=47mm 。
两端滚动轴承采纳套筒进行轴向定位。
由手册上查得30309型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h=4.5mm ,因此,左边套筒左侧和右边套筒右侧的高度为4.5mm 。
②取安装大齿轮出的轴段Ⅱ-Ⅲ的直径d Ⅱ-Ⅲ=50mm ;齿轮的左端与左端轴承之间采纳套筒定位。
齿轮毂的宽度为60m ,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l Ⅱ-Ⅲ=57mm 。
③为了使大齿轮轴向定位,取d Ⅲ-Ⅳ=55mm ,又由于考虑到与高、低速轴的配合,取L Ⅲ-Ⅳ=90mm 。
④取安装小齿轮出的轴段Ⅳ-Ⅴ的直径d Ⅳ-Ⅴ=50mm ;齿轮的右端与右端轴承之间采纳套筒定位。
齿轮毂的宽度为100m ,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L Ⅳ-Ⅴ=97mm 。
至此,已初步确定了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3〕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大小齿轮与轴的周向定位都选用平键14mm ×9mm ×70mm ,为了保d Ⅰ-Ⅱ=d Ⅴ-Ⅵ =45mmL Ⅰ-Ⅱ=L Ⅴ-Ⅵ =47mmhmm d 50=I I I -I Imm l 57=I I I -I Id Ⅲ-Ⅳ=55mmL Ⅲ-Ⅳ=90mmd Ⅳ-Ⅴ=50mmL Ⅳ-Ⅴ=97mmⅠⅡⅢⅣⅤⅥ故圆整取ⅡⅠd=30,输进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V带轮处的直径〔图8.4〕。
机械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原理,理解其工作过程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如齿轮传动、轴承寿命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要求分析、方案设计、计算校核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级减速器零部件的绘制和装配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和软件进行二级减速器参数计算和校核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二级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二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 齿轮传动原理,齿轮参数的计算与选择。
- 轴承类型及选用,轴承寿命计算。
- 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力学知识,如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等。
2. 实践操作:- 利用CAD软件进行二级减速器零部件的绘制、装配。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二级减速器的参数计算和校核。
- 二级减速器的组装、调试及性能测试。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二级减速器基本结构、原理学习,了解其应用领域。
- 第二周:齿轮传动原理学习,进行齿轮参数计算与选择。
- 第三周:轴承类型及选用,轴承寿命计算方法学习。
课程设计同轴式二级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3. 学生能了解同轴式二级减速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2.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分析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工程实践中的细节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协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1)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2)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传动比、模数、齿数等参数的计算;(3)同轴式二级减速器零件的选用原则及材料性能;(4)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2. 实践部分:(1)运用CAD软件绘制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2)进行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3)分析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性能,提出优化方案。
3. 教学大纲:第一周:介绍同轴式二级减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周:学习同轴式二级减速器设计计算方法;第三周:探讨零件选用原则及材料性能;第四周:实践操作,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第五周:组装和调试同轴式二级减速器,分析性能。
4. 教材章节:(1)第四章:齿轮传动设计;(2)第五章:轴和轴承的设计;(3)第六章:联轴器和减速器的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同轴式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二、传动方案及总体计算 (3)三、电机选择及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参数计算 (3)四、齿轮传动设计 (6)五、轴的结构设计 (10)六、输出轴的校核与计算 (16)七、轴承的选择 (19)八、轴承的校核 (19)九、键的选择校核 (20)十、润滑与密封 (22)十一、其他零件的选择 (22)十二、设计小结 (23)十三、参考资料 (24)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2、传动设计简图:3、原始数据及要求:输送带工作拉力:F=1622N 输送带工作速度ν:V=0.70m/s输送带卷筒直径:D=0.21m使用地点:煤场生产批量:中批载荷性质:中等冲击使用年限:六年一班4、设计内容: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斜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键和连轴器的选择与校核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5、设计任务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二、传动方案及总体计算由题目可知设计的传动机构类型为: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本传动机构为二级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此机构的特点是: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两大齿轮浸没深度可以相同。
结构较复杂,轴向尺寸较大,中间轴较长,刚度较差,中间轴承润滑较困难。
三、电机选择及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参数计算T Ⅰ=13.78N ∙mm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d 1=55.94mmF t =2T 1d 1=2×13.780.05594=493.02NF r =F t ×tan α=493.02×tan 13°8′=121.10N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先按式10—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根据表10—2,取C=118,于是得d min=C √Pn 3=118√1.369403=13.33mm轴与电动机是通过联轴器相联,考虑到轴上零件的安装和加工要求,需要把阶梯轴与联轴器配合的一端设定为轴的最小直径。
机械设计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设计背景机械减速器是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将高速驱动电机的转速通过减速装置降低到所需的工作速度。
机械减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传输设备、机床、风机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减速器的原理、设计和制造过程。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二级减速器,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输入轴转速为2000 RPM,输出轴转速为1000 RPM。
2.输出轴扭矩为100 Nm。
3.整个减速器的传动效率需达到90%以上。
4.减速器结构紧凑、强度足够。
设计步骤1. 确定减速比根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要求,计算减速比。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减速比为2。
2. 选择传动方式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带传动等。
根据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和结构紧凑的要求,选择齿轮传动作为传动方式。
3. 确定齿轮模数根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计算出齿轮模数。
同时考虑到齿轮的强度和制造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齿轮模数。
模数的计算可参考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相关课程。
4. 设计齿轮参数根据选择的模数,计算出各个齿轮的参数,包括齿轮的齿数、齿轮的模数和齿轮的压力角等。
同时需要考虑到齿轮的载荷分配和齿轮的强度计算。
5. 确定减速器结构根据齿轮的参数,设计减速器的结构。
要考虑到齿轮间的布局、支撑结构、允许误差和装配工艺等因素。
6. 验证减速器设计设计完成后,进行减速器的强度验证和传动效率的计算。
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7. 制造和组装减速器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减速器的制造和组装。
要注意工艺的选择和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8. 减速器的测试和调整制造完成后,进行减速器的测试和调整,确保减速器的性能和传动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流程图以下为机械减速器设计的流程图:graph LRA[确定减速比] --> B[选择传动方式]B --> C[确定齿轮模数]C --> D[设计齿轮参数]D --> E[确定减速器结构]E --> F[验证减速器设计]F --> G[制造和组装减速器]G --> H[减速器的测试和调整]设计成果学生需要提交以下设计成果:1.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步骤、设计流程图、齿轮参数计算和减速器结构图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系专业班
设计者
指导老师
2011 年 5 月21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电动机的选择 (3)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
四、传动件设计(齿轮) (6)
五、轴的设计 (10)
六、滚动轴承校核 (17)
七、连接设计 (19)
八、减速器润滑及密封 (19)
九、箱体及其附件结构设计 (20)
十、设计总结 (22)
十一、参考资料 (23)
1.3)
P,
d
40)48(3841920)min
r
⨯=
、电动机型号选择
符合这一范围的转速有:m in
750r、1000r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减速器的传动比,选用同m in
r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
1920min
r
32mm,
最后确定减速器高速轴外伸直径
、初选轴承
考虑到主要承受径向力,轴向也可承受小的轴向载荷。
当量摩擦系数在高速转时也可承受纯的轴向力,
斜量,大量生产价格最低等因素,根据
据设计尺寸d=
32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
50 IX mm
=
Ⅱ轴段右端要求制出一轴肩,;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
四、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m6。
(4)轴上倒角与圆角 根据[4]表15-2,取轴端倒角C1.2,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见齿轮轴零件图。
倒角C1.2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 果
6、轴的受力分析
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确定轴的支点位置,对与轴承6207,由于它的对中性好所以它的支点在轴承的正中位置。
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撑跨距为266.5mm 。
计算轴齿轮上的圆周力:
N d T F t 6.94550
23640
2211=⨯==
, 径向力:N F F t r 2.34420tan 6.945tan =⨯==
α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
7、判断危险截面
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可以看出C 截面是危险截面。
现将C 截面处的M H 、M V 及M 的值列于下表: 载荷
水平面H
垂直面V
支反力
N
F NH 3.2601=N F NH 3.6852=
N F NV 8.941=N F NV 4.2492=
N F t 6.945= N F r 2.344=
(2)各轴段直径与长度的确定
1)根据所选轴承的直径mm d 30=,取中间轴最小直径
mm d d 30--==ⅥⅤⅡⅠ;综合壁厚及箱体尺寸等因素,现取mm L L 40-==-ⅥⅤⅡⅠ;
mm d d 30--==ⅥⅤⅡⅠmm
L L 40-==-ⅥⅤⅡⅠ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 果
2)为满足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
ⅡⅠ-轴段右端及ⅥⅤ-轴段左端要求制出一轴肩,故取mm d d 36-==-ⅤⅣⅢⅡ。
根据高速级大齿轮及低速级小齿
轮的齿宽,分别取mm L 61=-ⅢⅡ,mm L 36=-ⅤⅣ;
3)为满足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取mm d 43=-ⅣⅢ。
根据齿轮间间隙推荐
值,取mm L 15=-ⅣⅢ;
至此已初步确定各轴段的直径与长度。
1)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1)齿轮与轴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联接。
ⅢⅡ-段平键,按mm d 36-=ⅢⅡ,由[1]表10-9查得平键的截面
mm b 10=,mm h 8=,由该轴段长度取mm L 50=。
ⅤⅣ-段平键,按mm d 36-=ⅤⅣ,由[1]表10-9查得平键的截面
mm b 10=,mm h 8=,由该轴段长度取mm L 28=。
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得有良好得对中性,固选择齿轮轮毂与轴得配合选H7/n6。
2)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尺寸公差为m6。
(4)轴上倒角与圆角 根据[4]表15-2,取轴端倒角C1,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见中间轴零件图。
C 低速轴3的设计
1、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mm d d 36-==-ⅤⅣⅢⅡmm L 61=-ⅢⅡ
mm L 36=-ⅤⅣ
mm d 43=-ⅣⅢ
mm L 15=-ⅣⅢ
键10×8×50GB/T
1069-1979 键10×8×28GB/T
1069-1979
倒角C1.2
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 ,调质处理。
2、初估轴径 按扭转强度法估算高速轴的直径,由[1]表14-2,取常数100=C ,由[1]式(14-2),轴的最小直径满足: mm n P C n P C d 7.3260
236
.21003
3
333
min
=⨯==≥;
此轴的最小直径min d 即安装在联轴器处轴的最小直径ⅡⅠ-d ,为了使所
选的轴的直径ⅡⅠ-d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所以需要同时选取联轴器的
型号。
mm d 7.32min ≥
设计内容
计算及说明
结 果
3、选择联轴器
查[1]表17-1,取5.1=A K ,则计算转矩:
m N T K T A C ⋅=⨯==533.859.3555.13;
按照n C T T ≤及电动机轴尺寸等限制条件,查[3]表13-1,选用HL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其公称转矩m N T n ⋅=630,半联轴器的孔径
mm d 42~30=,故取低速轴3最小直径min -35d mm d >=ⅡⅠ。
4、初选轴承
考虑到主要承受径向力,轴向也可承受小的轴向载荷。
当量摩擦系数最少。
在高速转时也可承受纯的轴向力,工作中容许一定的内外圈轴线偏斜量,大量生产价格最低等因素,根据[1]表16-2选用深沟球轴承。
又根据设计尺寸mm d 42=-ⅢⅡ,由[2]表18-2选用轴承型号为6209,其
mm d 45=,mm B 19=。
5、低速轴3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的结构方案如图:
选用HL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
选用6209深沟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