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爱情诗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蓄与直接

——中西爱情诗表达方式的比较

陈逸嫣*

摘要:爱情诗, 这一为中外诗人所垂青的文学体裁,因其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与

音乐美感而在中外文坛上熠熠生辉。中西爱情诗歌均旨在抒情,但表达方式呈相逆

趋势。中诗往往含蓄隐晦,充分借助物境,感物起兴。西诗达意直观,激烈张扬,

亦旁借他物,但凸现直接的心理甚至“纵欲倾向”。

关键词:含蓄直接爱情诗表达方式

爱情是人类诸多感情中的一种,它是诗歌最普遍的源泉。中国和西方, 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主要是从表达方式上方面将中国诗歌和英国诗歌进行对比, 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形式的诗歌。

一、中国爱情诗的含蓄

含蓄是中国文学的本色,是其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辜正坤先生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对含蓄作了解释:“义象贵含蓄,正是要求诗人不要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是要把意思隐藏起来,不是字面上的简单言传,而是言外之意须使人心领神会。”[1]具体说来,汉语爱情诗歌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方面:重环境描写,这是由古人传统的作诗手法决定的。在汉语爱情诗中,比兴的手法又是其主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六》里说道:“‘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意思就是“‘比’是比附,‘兴’是起兴。比附事理的用打比方来说明事物,托物起兴的,依照含意隐微的事物来寄托情意。因为触物生情所以用‘兴’的手法成立,因为比附事理所以比喻的手法产生。”[2]。中国古代的诗人们用比兴的手法,通过诗中营造的环境、景物来表情达意。试以李益的一首《宫怨》[3]为例来说明环境描写在汉语爱情诗歌中的重要性: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

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

共滴长门一夜长。

这首诗一二句写皇宫内春色满目,花香四溢,笙管齐鸣,热闹非凡;三四句写铜壶滴漏,无休无止,深宫寂静,夜长难耐。诗人巧妙的运用两种不同环境的鲜明对比来暗指人与人之间迥乎不同的境遇。两种环境、两种宫女、两种心情,“景乐人欢、景哀人愁,在环境中更有着情与情的对比。”[4]一个是心中畅意、喜溢于表,一个是心中郁结、无处诉说,两种截

*陈逸嫣: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08法学(2)班,学号H08720203。.

[1]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1页。

[3]周溶泉、徐应佩、姜光斗、顾启著:《历代怨诗趣诗怪诗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4]周溶泉、徐应佩、姜光斗、顾启著:《历代怨诗趣诗怪诗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

然不同的心境神态、对比鲜明。诗中不见一人,只有四周的景物,又无处不在写人;看似无一处写情却处处都在写情,或人或情,皆由环境为读者提供无限想象的空间,环境的描写在此诗的表情达意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景即环境的作用在汉语爱情诗中是举足轻重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情与写景密不可分,正所谓“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5],寓情于景是中国诗人创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第二个方面:委婉表达,含蓄婉约之美是中国诗歌鲜明的特色。中国诗歌忌讳“说破”。“诗之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6]。中国诗歌的表达常常不是一种一语道破、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的、婉转的、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来看西汉女文学家班婕妤的那首著名的《怨歌行》[7]: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飈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女诗人用洁白如霜雪的丝绢制成的团扇来比喻一个“资质优美”、“外形艳丽”的女子,可放入君主的袖中供驱夏日的炎热之用,暗指受到君主的宠幸;然而扇子最害怕的就是秋天的来临,因为凉风吹走了炎热,一到秋天,扇子就被闲置在箱子中,暗指君主对于班婕妤日久生厌,使其终于见弃,先前的恩爱也半途绝断。诗人不直接写君主的喜新厌旧,而是通过扇子在季节更替中的使用与闲置来间接的表达君主态度的炎凉变化给自己造成的巨大的痛苦。来自日常生活的比喻,贴切自然、非常巧妙。

二、西方爱情诗的直接

如果说“含蓄”是中国爱情诗的本色的话,那么“直接”就是西方爱情诗的显著特征了。西方爱情诗的直接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心理描写。

与汉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的是,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讴歌爱情。关于这一点,首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诗人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差别。汉语情诗中,诗人们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恋爱中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诗中的主人公们总是隔了一层,多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色彩,例如各朝代描写后宫宫女们的爱恨情愁的宫怨体诗歌就是如此。而在西方的情诗中,诗人们常常开口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的内心告白,如拜伦的《雅典的少女》[8]一诗中开头第一句就是“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为什么说西方情诗重心理描写呢?保加利亚伦理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在其著作《情爱论》中说道“爱情是人的一种多方面的、极其深刻的心理和生理体验。个体的这一内在状态是在外界刺激因素直接作用下产生的”,“外界的作用通过感觉的渠道达到意识的高级领域,经过综合而形成了关于恋爱对象独一无二的品德和属性的统一而令人兴奋的认识。”[9]上述引言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体验,既然是体验,就必

22页。

[5]周溶泉、徐应佩、姜光斗、顾启著:《历代怨诗趣诗怪诗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6]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7]周溶泉、徐应佩、姜光斗、顾启著:《历代怨诗趣诗怪诗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8]莫家祥,高子居著:《西方爱情诗选》,漓江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9][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行慧译:《情爱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