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第四版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5
第4章知觉一、选择题1.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A.组织性B.稳定性C.变异性D.自动性【答案】C2.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答案】C【解析】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3.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B.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C.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D.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答案】A【解析】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4.当两个刺激物(光点、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间,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这是()。
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诱发知觉D.自主知觉【答案】B【解析】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5.学生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6.霓虹灯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A.自主运动B.诱导运动C.动景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C【解析】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编绪论第1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1 复习笔记本章重点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Psychology=“psyche”+“logos”,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三个大的方面:(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动机和情绪: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及其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3)能力和人格: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为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1)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分为不同水平——简单层次、复杂层次。
(2)行为与心理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无法直接测量,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首先,心理支配行为。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活动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其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目一、普心。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新)典型的一版,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用的教材。
2、《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只有一版,华东等上海地区推荐用书)可以作为彭版的补充,在建立框架后补充相关的知识点。
3、《心理学与生活》菲利普津巴多,人民邮电。
4、《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教版(2015第三版新)。
5、《普通心理学》游旭群,高教版。
二、发心。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华语典型教材,大多数高校都在用此书)。
2、《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费里德曼,苏彦捷译,第六版。
3、《儿童发现心理学》刘金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社心。
1、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国外教材)国外非常典型的教材,也包括社会心理学非常前沿的研究。
2、杨宜音,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
3、阿伦森,第七版,世纪图书出版社。
四、统计。
1、《现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北师大出版社(这是一本获奖教材,全国很多高校都在用这本,非常典型)。
2、《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统计入门非常好。
五、测量。
1、《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用书,新版已经更新到第三版了。
2、《心理测量学》郑日昌,人教版这本书虽然非常典型,但是他真的太老了,只有一般,而且后来再也没有更新。
3、《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陈国鹏。
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心理学考研必备教材伴随着2016年心理学考研前辈们紧张的复试备考,2017年心理学考研的征程已经开启。
作为备考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小伙伴们,普通心理学无论是在心理学学硕还是心理学专硕、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的考试中都占据了很大分值。
312统考中甚至占了近100分(专业课满分300分),这么大的分值我们必然要引起重视。
博仁考研老师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普通心理学的考查在难度方面几乎只能说是中等难度,然而题目考查点是非常细,面非常广一定程度上无形中提高了难度。
那么,对于这样一科关乎我们考研成败的科目,究竟该如何去备考呢?下面由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仔细讲解我们到底要如何学习这本书。
对于普通心理学的备考首先是教材的选择,根据近几年博仁考研老师对于考试大纲的研究,博仁考研老师推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想要购买心理学考研备考教材的同学可以咨询博仁考研老师。
考研的小伙伴都在用这本书复习哦,也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彭聃龄老先生《普通心理学》的认可:确定了心理学考研复习用的参考书,下面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这本教材,复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一、普通心理学提纲内容备考2017年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首先我们需要对参考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学习。
博仁考研老师整理出《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提纲内容: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6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第二节神经元第三节神经系统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感觉/91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视觉第三节听觉第四节其他感觉第四章知觉/149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知觉的特性第三节空间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202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第四节注意的认知一神经机制第六章记忆/236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感觉记忆第四节短时记忆第五节长时记忆第六节内隐记忆第七章思维/280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表象第三节概念第四节推理第五节问题解决第六节决策第八章语言/327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语言理解第四节语言的产生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第九章动机/368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动机的种类第三节动机的理论第四节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第十章情绪/406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第二节情绪与脑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四节情绪理论第五节情绪的调节第四编人的心理特性第十一章能力/450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第三节能力的测量第四节情绪智力第五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第十二章人格/494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第二节人格理论第三节认知风格第四节人格测验第五节人格成因第五编活动与发展第十三章学习/534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第四节学习的规律第十四章人生全程发展/577第一节什么是个体发展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语言与认知发展第四节社会性发展第五节成年以后的发展参考文献/619二、普通心理学复习方法对《普通心理学》的知识框架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开始进一步细致的学习。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4版笔记)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结构版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不可割裂互相联系依存。
(一)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
(二)动机和情绪:动机:支配人的认知和行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以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
(三)能力和人格: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叫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
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主观世界的情况不同,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是不一样的,有机体内部状态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可能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他的外部行为反应。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道心理过程的规律。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
意识极其复杂因此有人称它是“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编绪论第1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
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
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答:(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清华大学心理学考研教材书单和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学硕的书单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淡蓝色封皮)
3、《实验心理学》(第二版) 朱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红皮)
6、《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红皮)
7、《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清华学硕去年15年招生人数比较多是3人,14年仅仅招生1人,3个去复试就录取了1人,有信心的学生可以选择去清华学硕
清华大学专硕的书单
参考教材:《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等著,张明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
注意:应届生不要报考清华大学专硕哟,一般是不招生应届生的,大坑一枚
清华大学专硕的研究方向主要为临床心理学院和管理心理学,专硕的话,仅招收原单
位定向生(在职培养),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在学期间不转档案和户口,不提供住宿。
篇幅有限,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加老师扣扣。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