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 格式:doc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12
《制冷压缩机》电子教案绪论1.制冷机一种将热量从低于环境介质温度的物体中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去,这种机器称为制冷机。
2.制冷机分类压缩式制冷机(包括蒸汽和空气压缩机两种)、吸收式制冷机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三种类型,其中尤以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应用最为普遍。
3.制冷压缩机的作用为了能连续不断地制冷,需用压缩机将已汽化的低压蒸汽从蒸发器中吸出,并对其做功,压缩成为高压的过热蒸汽,再排入冷凝器中(提高压力是为了使制冷剂蒸汽容易在常温下放出热量而冷凝成液体)。
在冷凝器中利用冷却水或空气将高压的过热蒸汽冷凝成为液体并带走热量,制冷剂液体又从冷凝器底部排出。
如此周而复始,实现连续制冷。
概括地说,这种制冷方法是使制冷剂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汽化而吸取周围介质的热量,并在常温高压的条件下冷凝液化而放出热量由冷却水(或空气)带走。
欲使制冷剂实现这样的热量转移,必须提供与蒸发温度和液化温度相对应的低压和高压条件,而这一条件正是由压缩机创造的。
因此,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只能有了压缩机,制冷机才能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不断地转移给常温介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一、制冷压缩机的种类与分类制冷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大类。
见图11、压缩机的种类1)容积型压缩机用机械的方法使密闭容器的容积变小,使汽体压缩而增加其压力的机器,称为容积型压缩机。
它有两种结构型式:往复活塞式(简称活塞式)和回转式。
2)速度型压缩机用机械的方法使流动的汽体获得很高的流速,然后在扩张的通道内使汽体流速减小,使汽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达到提高汽体压力的目的,这种机器称为速度型压缩机,属于这一类的有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综上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分类可概括如下:2、压缩机的分类1)按工作的蒸发温度范围分类对于单级制冷压缩机,一般可按其工作蒸发温度的范围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压缩机三种。
2)按密封结构形式分类A .开启式压缩机B. 半封闭式压缩机C. 全封闭式压缩机二、制冷压缩机的当前发展概况图2表示了目前各类压缩机的大致应用范围及其制冷量大小。
第二章制冷机械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二位数字,表示气缸直径,以
一个字母,表示气缸排列方式
一个字母,表示制冷剂种类
一位或二位数字,表示气缸数目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l
l
l
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l
8FS10型制冷压缩机总体结构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第一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与活塞压缩机的往复容积式不同;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回转容积式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有以下优点:a.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只相当于活塞压缩机的1/3~1/2;b.转速高;单机制冷量大;c.易损件少;使用维护方便;d.运转平稳;振动小;e.单级压比大;可以在较低蒸发温度下使用;f.g.对湿行程不敏感;h.制冷量可以在10%~100%之间无级调节;i.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j.体积小;便于实现机组化..缺点:转子、机体等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要求比较严格;油路系统及辅助设备比较复杂;因为转速高;所以噪声比较大..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双螺杆压缩机是由一对相互啮合、旋向相反的阴、阳转子;阴转子为凹型;阳转子为凸型..随着转子按照一定的传动比旋转;转子基元容积由于阴阳转子相继侵入而发生改变..侵入段啮合线向排气端推移;于是封闭在沟槽内的气体容积逐渐缩小;压力逐渐升高;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或者说转子旋转到一定位置时;齿槽密闭容积与排气孔相通;高压气体排出压缩机;进入油分离器..吸气、压缩、排气过程见示意图..3、内压比与螺杆压缩机经济性的关系螺杆压缩机是没有气阀的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吸、排气孔的打开和关闭完全为几何结构决定的;即吸气终了的体积和压缩结束时的体积是固定的;即内容积比是固定的..而活塞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打开是由吸、排气腔的压力决定的..内容积比:Vi=VS/VdVS—吸气终了时的容积;Vd—压缩终了时的容积内压力比:Za = Pd / P0Pd—压缩终了压力;P0—吸入压力可见;内压比是由内容积比决定的..所以;压缩终了压力Pd是由吸气压力和内容积比决定的..外压力比:Zy = Py / P0Py—排气背压力;或者说冷凝压力外压比是由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决定的;即由运行工况所决定的..当压缩机内压比小于外压比时内容积比小;压缩终了压力小于冷凝压力;气体进入排气口后不能排出压缩机;会受到下一个齿槽排出的气体继续压缩等容压缩;直到压力达到冷凝压力时;才会排出排气口;进入排气管路;当压缩机内压比大于外压比时内容积比大;压缩终了压力大于冷凝压力;气体进入排气口后压力迅速降低至冷凝压力等容膨胀..不论是等容压缩还是等容膨胀;都会使压缩机功耗增加..因为一台压缩机的内压比一般都是固定的;而工况的变化会导致内、外压比不一致..所以在选用压缩机时;应选用内压比与使用工况对应的外压比相同或接近的;才能获得节能..常用的调节内压比的办法有:更换具有不同开口位置的滑阀滑阀上开有径向排气口;通过改变排气口位置来改变内压比;采用具有可以调节内容积比的压缩机可调内容积比螺杆压缩机..第二节螺杆式压缩机的结构螺杆制冷压缩机一般可分为机体部件、转子部件、滑阀部件、轴封部件和联轴器部件..1机体部件机体部件主要是由机体、吸气端座、吸气端盖机体:气口..机体下部有一部分缸壁被镗掉用于放置滑阀..要使压缩机压缩气体的效率高;就要求机体孔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必须严格保证..滑阀端部与机体的配合要严密;组装时需经钳工研合..吸气端座:吸气端座上部设有轴向吸气孔口;气体进入压缩机的通道..吸气端座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孔;上部两个是安装主轴承的;下面一个是滑阀油活塞的工作油缸..安装主动转子主轴承孔口外侧安装平衡活塞套..排气端座:排气端座下部的孔口是气体压缩终了的轴向排气口..排气端座上主轴承孔的外侧安装止推轴承;用轴承压盖将止推轴承外圈压在排气端座上..吸气端座、机体、排气端座的相对位置是三体找正后靠它们之间的定位销来确定..即使是同一型号机器的各部件也不能随意搭配..机体部件中的各零件的端面相互是严密贴合的;通过橡胶圈或厌氧胶密封..吸、排气端座主轴承孔及机体孔之间同心是保证转子能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2转子部件转子部件由主动转子一般为阳转子、从动转子一般为阴转子、主轴承、止推轴承、轴承压盖、平衡活塞以及平衡活塞套等零件组成..阴、阳转子是螺杆压缩机中最核心的零件..转子的加工精度、形位公差要求都很高;精加工后还必须做动平衡试验方可使用..主动转子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直联;并带动从动转子旋转.. 主轴承一般采用滑动轴承;又叫主轴瓦;是支撑转子、承担径向力..主轴承内表面衬有一层耐磨合金;磨损较大或拉毛、拉伤时应更换..主轴承在工作中靠润滑油润滑;各油路必须通畅..更换新轴承时要采取“刮花”处理..止推轴承:每个转子上一般装有一对止推轴承;而且是经过游隙测定后相反方向安装..止推轴承是克服转子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排气端压向吸气端;并保持转子端面与吸、排气端座保持一定的间隙..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的间隙是靠调整垫的厚度来调整的..如果测量排气端间隙大;则磨薄调整垫;如果测量排气端间隙小;则更换调整垫或增加一个调整垫..止推轴承的内圈是通过圆螺母及防松垫片俗称王八垫固定在转子上;外圈是通过轴承压盖压紧在排气端座上..装配轴承压盖时要注意用力均匀;并随时盘动转子检查是否盘车过紧..把紧轴承压盖后;要测量转子的轴向和径向的串动量..此时;转子的轴向串动量应为0;径向串动量应小于0.005mm..平衡活塞通过螺栓或键固定在主动转子上吸气侧的一端、在平衡活塞套中随转子一同旋转;承受油压来平衡一部分轴向力;作用是延长止推轴承的使用寿命..平衡活塞及平衡活塞套磨损严重时必须更换..3滑阀部件滑阀部件主要由滑阀、滑阀导管、滑阀导管套、螺旋管、油活塞、指示器以及“O”型圈和密封环等零件组成..螺杆制冷压缩机最常用的能量调节方法就是在两个转子之间设置一个可以轴向移动的滑阀;即滑阀能量调节方法..如图2-14所示;滑阀位置改变;与滑阀固定端脱离;打开一条与吸气腔相通的通道;基元容积中的气体没有得到压缩就旁通回吸气腔;相当于改变了转子的有效工作长度..滑阀位置不同;旁通气体的量也不同;滑阀的连续移动;能量可以在10%~100%之间无级调节..滑阀位置的改变;也改变了径向排气口的位置;使原本设计好的内压比发生改变;压缩比减小;使功耗的变化与冷量的变化不成比例;效率降低..滑阀的运动是靠油活塞运动带动的..控制系统相连..螺杆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控制原理见图2-15..4轴封部件对于开启式压缩机;驱动轴的一端要伸出机体外部;为了防止制冷剂向外泄漏或空气渗漏入系统;必须在轴的伸出部位及机体之间设置轴封装置..如图2-16所示的弹簧式轴封;是由动环、静环、弹簧、弹簧座、压环和“O”型密封圈组成..其中动环、弹簧、弹簧座及动环胶圈装配在一起并随主动转子旋转而旋转;静环及静环胶圈装配在轴封压盖上相对于机体固定..弹簧提供给动、静环之间合适的压力..因此;安装轴封时要调整弹簧的弹力..胶圈是防止气体轴向泄漏;动、静环的贴合面是防止气体径向泄漏..螺杆压缩机的转速很高;动、静环表面的摩擦及发热量都很大..为了润滑动、静环之间的密封面、减少渗漏并带走热量;轴封室内充满润滑油;通过油泵把油不断地输送到轴封..因为主动转子轴伸出端处在排气侧;所以轴封工作位置所处压力为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为保证轴封的正常工作;要求油压比排气压高0.15~0.3MPa ..在轴封的前端;一般装有油封;其作用是保证轴封室内充满润滑油..注意事项:对于氟利昂压缩机;“O”型圈应使用耐氟橡胶;轴封少量渗漏是允许的;润滑油中制冷剂过多会严重损坏轴封..5联轴器部件螺杆压缩机的联轴器有橡胶柱销式和挠性膜片式联轴器两种..橡胶柱销式联轴器由两个半联轴节、飞轮、传动芯子以及螺钉等组成..这种联轴器的橡胶传动芯容易磨损;磨损后会导致机器运动不平稳;对转子、轴承、轴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逐渐被挠性联轴器取代..挠性联轴器是由两半联轴节、接筒、传动垫片以及螺钉等组成..这种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节是经过动平衡试验的;安装时相对位置是固定的..联轴器是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压缩机主动转子的重要部件..由于螺杆压缩机的转速较高;对联轴器的安装精度同轴度要求也较高..联轴器安装不当;不但会引起机器运转不平稳、噪声增高;而且对转子、主轴承、止推轴承和轴封会产生异常损伤..对于新运行的机组;因为油分或机架的应力变化;会使压缩机、电机的同轴度发生改变;应定期检查同轴度;直至机组应力消除方可连续运转..第三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与循环系统1、螺杆制冷压缩机组螺杆压缩机工作时要不断向工作腔喷入润滑油;起着润滑、冷却、密封和消声作用;以及润滑主轴承、止推轴承、轴封的润滑油;推动油活塞、平衡活塞的压力油;这些油最后和高压气体混合着排出压缩机..这些油必须分离出来;经过冷却、过滤、加压后循环使用..为防止制冷系统中的杂质随吸气进入压缩机对转子、机体造成磨损;必须设置吸气过滤器.. ①吸气过滤器吸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和金属过滤网等组成..壳体上安装吸气温度计、压力表和加油阀..加油阀是机组运行时加油的部位..注意事项:拆卸端盖时防止被弹簧弹出伤人;安装时应注意过滤网一端的胶圈是完好的;如破损或变形应更换..可以通过更换干燥过滤器滤去水分;也可以通过吸气过滤器过滤水分..如何判断和操作②油分离器螺杆压缩机组的油分离器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并且以填料式为主..我公司目前普遍采用卧式二级油分、三种分油方式;分油效率高;可达10PPm..油分离器并且也是压缩机、电机的基础;使机组结构紧凑..油分内部分隔成三个腔;靠压缩机一侧桶体是保持油位的;其外部壳体上有两个上下布置的视油镜;是监视油位高度自动机组有油位控制器..靠电机一侧的桶体是安装二次油分高效分油滤芯的;其外侧也有一个视油镜;根据油位判断是否采取回油措施..注意事项:油位控制:两个视油镜之间;分油滤芯前后部分筒内的回油操作油加热器的作用;分油滤芯如果污染严重;会增加排气阻力;耗功增加;效率降低;应当更换;因为油分长度较长;受温度、振动的影响会产生应力变形;使电机和压缩机的同轴度改变;压缩机初期运行时应随时调整同轴度..具体间隔时间由前次找正时测得的偏差植决定..③油冷却器油分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因为吸收摩擦热及气体的热量而使温度升高接近排气温度..润滑油正常使用温度是30~60℃;油温过高粘度降低;会使密封作用减弱;内泄漏增加;降低压缩机的效率;所以润滑油必须经过冷却才能循环使用..油冷却器就是起冷却油的作用.. 一般油冷却器采用水冷却方式..油走壳程;水走管程;清洗水路方便..优点是系统简单;油温可以降低至比较低的温度根据水温而定;缺点是水侧管路易腐蚀..工质冷却..油走管程;工质走壳程..优点是油冷不易腐蚀;操作维护简单;节省一套水路系统;适用于水质差或供水困难的场合;油温比较稳定..缺点是油温的最低温度受冷凝温度控制;系统需增加辅助贮液器或氨泵..辅助贮液器出液口与油冷之间至少要有1米以上的高度差..④粗油过滤器为保护油泵的正常工作;在润滑油进入油泵之前通过粗油过滤器滤去杂质..过滤器由壳体和金属滤网组成;壳体上设有加油阀;初次加油都是通过此阀..加油可以通过系统抽真空加油;也可以通过油泵加油..对于初次运转的机器;初运转后要检查粗油过滤器的清洁度;并根据系统清洁度定期拆检过滤网..可使用汽油或煤油清洗过滤网;并用干燥空气吹干净后继续使用..⑤油泵油泵在压缩机组中的作用是增加油压..常采用齿轮泵或转子泵..开机前要先检查油泵旋转方向..油泵齿轮或转子磨损严重会导致油压不足;必须检修或更换;油泵轴封漏油也必须检修或更换..⑥精油过滤器精油过滤器也是由壳体和过滤网组成;装配在油泵之后、油分配器之前;过滤油中的细小颗粒;保护压缩机转子及轴封..为了能滤去细微的金属磨屑;在过滤网内装有永磁铁..精油过滤器的过滤网比较细密;容易受到污染而使阻力增大..当油流经精油过滤器的压力降超过0.05~0.1Mpa时;就要对精滤器进行清洗或更换..机组设有精滤器前后压差保护;设定值为0.1Mpa..⑦油压调节阀油压调节阀的作用是调节压缩机的喷油压力..如果进入压缩机的油压过高;会使喷油量过大;既影响压缩机的吸气量;又增加压缩机的耗功;还会增加轴封漏油的可能性;油压过低;会使喷油量过小;使润滑油的作用减弱..一般要求精油过滤器后的油压即喷油压力要比排气压力高0.15~0.3Mpa可调内容积比压缩机除外..油压调节阀位一般于油泵进、出油管之间;一般是弹簧式的..当油泵出口压力高于油压调节阀设定值时;自动顶开调节阀的阀头;使一部分油流回进油管或油分;使油压降低..通常在刚开油泵或油温比较低时;油压会比较高;达到0.4~0.6MPa;此时不须要调整油压调节阀的设定值..机器运转正常后;根据需要将油压调整到合适值..⑧止回阀止回阀又称止逆阀或单向阀..因为螺杆压缩机没有例似于活塞压缩机中的吸、排气阀片可以自动隔开高低压气腔;当压缩机突然停机而又没有来得及关闭吸排气截止阀;制冷剂气体就会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同时压缩机转子也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出现倒转现象..螺杆压缩机倒转会产生很多恶劣的影响:转子会产生严重的磨损;低压侧蒸发器压力升高;温度上升;压缩机中的润滑油会随气流大量流向低压侧;会使机组油量不足;影响蒸发器换热;或再次开机出现液击现象..螺杆压缩机在吸气截止阀与机体吸气口之间、油分出口与排气截止阀之间设有吸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用以防止制冷剂气体反方向流动..不能把单向阀做为截止阀使用..吸、排气止。
Δ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计算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理论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差异,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量和输气系数的各种因素,掌握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运用性能曲线图。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想工作过程,分析工作原理就是要研究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一般要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说明。
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
(便于简化分析)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2、吸气和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损失,(吸气压力等于蒸发压力,排气压力等于冷凝压力)3、吸气与排气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汽缸壁无热交换,绝热压缩。
4、无漏气损失。
高低压汽体不发生串漏。
5、无摩擦损失。
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不消耗摩擦功。
(电机功率消耗全部转化为压缩功。
)二、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组成。
压缩机的理论工作过程由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组成。
1、吸气过程。
活塞从外止点向右运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气管中压力为P1的汽体顶开吸气阀进入汽缸内,直到活塞一向内止点,吸气完毕。
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体积增大,压力不变,过程线为0——1.2、压缩过程,当活塞从内止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关闭,缸内容积缩小,汽体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身高到排气管压力P2时,排气阀会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如图1——2点,特点:体积缩小压力升高。
3、排气过程。
当汽缸内压力升高到P2时,汽体顶开排气阀片进入排气管,活塞继续向左移动,缸内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直到活塞移到外止点。
此时缸内汽体排尽,排气过程结束。
过程线2——3,特点: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上述三个过程共同组成一个循环,称为压缩机的理想工作循环。
在上述三个过程中,只有压缩过程存在汽体状态变化,(压力、比容、温度变化),是热力过程,其它过程是一般的汽体流动过程。
三、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
一个汽缸工作容积:Vp=(π/4)D²S (m³)设压缩机的汽缸数为i,转速为n.则压缩机理论排气量Vh=60*i*n*Vp=47.12insD²米³/时理论排气量可用来表示压缩机排气量的大小。
四、压缩机理想工作过程的耗功。
理论压缩循环示功图理论循环耗功:压缩机在理想工作过程中曲轴每旋转一周(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对汽体所做的功:吸气过程:汽体对活塞做功为负值:P1V1,相当于面积:0-0’-1’-1-0.值:P1V1,单位:Kg/m²*m³=Kgm.压缩过程:活塞对汽体做功,正值,相当于面积:1’-1-2-2’-1’。
排气过程:活塞对汽体做功为正值,P2V2。
相当于面积:2-3-0’-2’-2.理论循环功耗Wth等于三部分面积之和,相当于两个正面积加上一个负面积,其值为面积:0-1-2-3-0.热工计算中单位绝热理论功Wth等于状态变化前后焓值的增量,即:Wth=h2-h1 千焦/公斤。
焓:气体内能u与该气体流动功PV之和。
h=u+pv kj/kg.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压缩机的工作循环?2、活塞式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是什么?3、理论工作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4、8AS125压缩机,活塞行程为10CM,转速为960转/分。
试计算起理论排气量。
(2课时)第二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输气系数。
一、实际工作过程与理想工作过程的差别。
理想工作过程是在假设条件下完成的,实际上这些假设条件无法成立,实际工作过程存在余隙容积,存在压力损失,存在热交换,存在泄漏,要消耗摩擦功。
二、实际工作过程。
实际工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
1、压缩过程,活塞从下止点开始向上运动,压缩过程开始,此时吸气温度低于汽缸壁温度,从汽缸壁吸热膨胀,活塞向上运动,汽缸内体积缩小,压力升高,汽体温度也升高,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缸内汽体温度等于汽缸壁温度,压力继续上升,汽体温度将高于汽缸壁温度,此时缸内汽体向汽缸壁放热,当活塞压缩到一定程度时,缸内汽体压力高于排气腔压力,压差足以克服排气阀片重力和阀片弹簧力顶开排气阀片时,排气阀片被顶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排气过程开始。
注意:压缩过程结束时汽缸内压力高于排气腔压力,它使压缩机内压力比高于外压力比。
2、排气过程:排气阀片打开,排气过程开始,活塞运动到外止点,排气过程结束,排气阀片关闭。
排气过程压力有波动,先高后低。
3、膨胀过程:排气终了,汽缸余隙内还有没有排完的高压汽体。
活塞从上止点向下运动时,由于汽缸内压力高于吸气腔压力,吸气阀片不开。
随着活塞向下运动,缸内汽体体积扩大,压力下降,当缸内汽体压力低于吸气腔压力,压差能克服吸气阀片重力和阀片弹簧力顶开吸气阀片时,膨胀过程结束,吸气过程开始。
注意:膨胀过程所占的容积是浪费的工作容积。
使汽缸实际工作容积小于理论工作容积。
使压缩机实际排气量减小。
4、吸气过程:缸内压力低于吸气腔压力,吸气阀片打开,吸气过程开始,吸气腔内低压汽体开始进入汽缸,由于吸入汽体温度低于汽缸壁温度,吸入的汽体将吸热膨胀。
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吸气过程结束,吸气阀片关闭。
注意:吸气膨胀使实际吸气量低于理论吸气量,使压缩机排气量减少。
吸气压差的存在,使进入汽缸内的汽体密度低于吸气腔汽体密度,使压缩机质量排气量减少,制冷量减少。
由于实际工作过程与理想工作过程相比存在余隙容积,存在压力损失,存在汽体与汽缸壁热交换,存在泄漏,存在摩擦功,使实际工作过程比理想工作过程输气量减少,耗功量增大。
三、输气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1、输气系数的定义。
定义:输气系数:指压缩机的实际排气量Vs与理论排气量Vh的比值。
称为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
即λ=Vs/Vh.因为实际排气量总是小于理论排气量,所以λ值总是小于1. λ值越小,压缩机排气效率越低。
实际排气量低于理论排气量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余隙容积、吸排气压力损失、汽体与汽缸壁之间的热交换、泄漏等。
所以输气系数是个综合系数,可以写成是容积系数λv、压力系数λp、温度系数λt和泄漏系数λl的乘积的形式,即λ=λv*λp*λt*λl2、影响输气系数的因素。
(1)、余隙容积的影响——容积系数λv。
余隙容积存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运动时,不是马上吸气,而是余隙容积内汽体膨胀,膨胀所占的空间使实际吸气所占的空间减少。
使压缩机吸气量和排气量减少。
(2)吸气、排气压力损失的影响——压力系数λp。
由于吸气压力损失存在,使吸气过程缸内压力低于吸气腔压力,相应的比重低于吸气管内的比重,质量循环量下降。
由于排气压力损失的存在,排气压力高于排气管压力,使压缩比增加,导致排气量减少,(当压力比大于23.4时,排气压力为0)(3)、汽体与汽缸壁热交换的影响——温度系数λt。
膨胀过程汽体先对汽缸壁放热,后从汽缸壁吸热,吸气过程汽体从汽缸壁吸热,压缩过程汽体先从汽缸壁吸热,后向汽缸壁放热,排气过程汽体向汽缸壁放热。
吸气过程汽体进汽缸内吸热膨胀后使实际吸气量减少。
(4)、压缩机的泄漏影响——泄漏系数λl。
压缩机排气阀片关闭滞后及排气阀片泄漏活塞环泄漏等都导致高压汽体返回低压区,使压缩机实际排气量减少。
四、输气系数求法。
简单的求法是查图表,如下图。
(2课时)五、实际输气量1、实际容积输气量Vs=λ*Vh.式中:λ为输气系数,查表求得。
Vh.理论输气量,计算求得。
2、实际质量输气量Gs的计算:Gs=Vs/v1=λ* Vh/v1.式中输气系数λ和吸气状态比容v1可以从图表查出,理论输气量Vh可以计算求出。
本节复习思考题:1、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实际工作过程与理想工作过程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压缩机输气系数?试分析其影响因素。
4、实际容积输气量和质量输气量怎么计算?第三节,制冷量、功率和效率。
一、压缩机的制冷量压缩机的排气量不能反映其使用价值,压缩机是用来制冷的,只有制冷量才能反映它的工作能力,制冷量的定义:压缩机的制冷量,就是压缩机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下,在单位时间内被它抽吸和压缩输送的制冷工质在蒸发制冷过程中从低温热源(被冷却物质)中所吸取的热量。
(压缩机本身不能制冷,它能输送制冷工质,制冷工质循环才能制冷)制冷量的求法:1、实测,生产厂将实测结果标在产品曲线图上。
2、计算。
在给定工况下制冷量Q0的计算公式:Q0=(Gs*q0)/3600=(λ*Vh*qv)/3600 (千瓦)式中:Gs为压缩机实际质量排气量,公斤/时。
q0为制冷工质在给定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千焦/公斤。
λ为输气系数。
Vh为理论容积制冷量。
立方米/小时qv为制冷工质在给定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千焦/立方米3600指每小时3600秒。
换算为工程单位,q0单位为千卡/公斤。
Qv单位为Kj/M³Q0=Gs* q0=λ*Vh*qv. (Kcal/h)换算关系:1千瓦=860千卡/时。
1KW=860Kcal/hq0=h1-h4蒸发过程结束和开始时工质焓值之差。
通过压焓图查出。
二、压缩机的功率和指示效率1、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
指示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压缩机直接用于压缩制冷工质汽体所消耗的功率,用Ni表示。
指示效率定义:指压缩机对汽缸中的汽体做绝热压缩所需的功率(Nth)与实际压缩所消耗的功率(Ni)的比值。
用ηi表示:ηi=Nth/Ni.Nth,理论功率。
Ni.实际功率。
第四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及工况。
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一台压缩机,当其转速不变时,其理论排气量不变,但由于工作温度的变化,其单位质量制冷量q0,指示功Wi,质量循环量Gs也要发生变化,因此,压缩机的制冷量及轴功率等性能指标也要发生变化,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曲线是说明某种型号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轴功率等随工况而变化的曲线。
曲线分析:当蒸发温度一定时,随冷凝温度上升,制冷量减少,而轴功率增大。
当冷凝温度一定时,随蒸发温度的下降,制冷量减少。
二、制冷压缩机的工况。
由于压缩机制冷量、轴功率等与其工作温度有关。
所以我们称呼和比较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轴功率必须知道相应工况条件,只有工况相同,才能比较其制冷量大小。
作为压缩机设计依据的工况条件,是根据压缩机的用途和工作地点的气候条件等,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国对中小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单级)规定了“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作为它的性能比较标准。
同一台压缩机不同工况有不同的制冷量和轴功率。
三、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限定工作条件。
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必须限定工作条件,第五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排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