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模型-简介和案例(海尔-GE-腾讯-中集-IBM-东软)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21
七大领导力模型解析引言领导力是管理和组织的核心要素之一。
为了帮助个人和企业在不同情境下更好地发展领导力,众多领导力模型被提出并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七大常见的领导力模型,包括情绪智商模型、变革型领导模型、事务型领导模型、属性理论、路径-目标理论、九种实用习惯和矩阵式领导。
1. 情绪智商模型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是指个体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并基于此进行情感管理的能力。
这方面的研究源自于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1995年提出的概念。
情绪智商通过培养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社交意识和关系管理四个方面的技能来促进有效的领导行为。
2. 变革型领导模型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强调鼓舞员工并激发其内在动机以实现超越预期业绩和个人发展。
这种类型的领导者能够塑造组织文化、培养团队合作,并以个人行为和言辞来激励员工。
3. 事务型领导模型事务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hip)关注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管理员工,以完成任务并实现目标。
这种类型的领导者强调跟随既定程序和规则,并与下属建立明确的契约关系。
4. 属性理论属性理论(Trait Theory)提出了无数领导力特征,试图识别高效领导者所拥有的共同特质。
例如,自信、决心、魅力等,在适当情景中发挥出色的领导作用。
5. 路径-目标理论路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员工提供实现目标的正确路径,并给予他们支持、指导和激励。
此理论假设成功的领导在不同情境下采取不同风格来满足员工需求。
6. 九种实用习惯九种实用习惯(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是由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提出的一种全面发展个人领导能力的模型。
这些习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等。
领导力中高层管理人员素质模型资料【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模型要想有效的提高空降兵招聘的成功率,我们除了要明确高管招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知道高层管理人员通常的素质模型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一个合格的高层通常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要求。
一、素质的基本概念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的冰山模型,对素质的概念作了非常形象和深刻的解释。
我们可以看到,麦克里兰把人的素质模型形象的描绘成一座冰山,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我们所指的潜在的特征,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
冰山水上的部分是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
这样,人的素质就从上到下分为6个层面: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动机,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内驱力。
二、素质分类心理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了权威的公认的素质词典,在这个词典中,心理学家们把人的素质分为6大类,20个具体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很多级别。
这20个素质要素,对人类的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性格、动机作了全面的概括,形成了企业任职者的完整的素质模型。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4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和次序和精确的重视、信息收集意识和能力。
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2各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
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4.管理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命令/果断性5.认知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分析式思考能力、概念式思考能力、技术、职业、管理专业知识6.个人效能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自我控制、自信、弹性、组织承诺三、中高层的素质模型管理类工作是素质模型专家们所研究的最大的工作类别,由于管理类工作十分普遍而且重要,所以在工作胜任特征研究上比其他工作类别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经典的领导力模型:领导力五力模型.doc领导力五力模型目录[隐藏]领导力五力模型领导力的五力模型剖析对领导力五力模型的点评[[修改本段 ][修改本段 ][修改本段 ][修改本段 ][修改本段 ]]领导力五力模型中国科学院课题组经过课题攻关,基于领导过程构建了领导力五力模型(苗建明、霍国庆等,2006) 。
依据领导力概念谱系,领导力是支撑领导行为的各种领导才能的总称,其着力点是领导进程;换言之,领导力是为确保领导进程的进行或者说领导方针的顺利完成服务的。
依据领导进程进行剖析,可以以为,领导者有必要具有如下领导才能:(1) 对应于群体或组织目标的目标和战略制定能力(前瞻力);(2) 对应于或来源于被领导者的能力,包括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感召力)及影响被领导者和情境的能力(影响力);(3) 对应于群体或组织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而果断决策的能力(决断力)和控制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控制力)。
这五种关键的领导能力就构成了领导力五力模型(见图4-3) 。
领导力五力模型中的五种领导才能对领导者而言都非常重要,但这些领导才能并不处于同一层而,在五种领导力中,感召力是最本性的领导才能,一个人假如没有坚定的信仰、崇高的任务感、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修养、充分的热情、宽厚的知识面、超人的才能和共同的个人彤象,他就只能成为一个管理者而不能修炼为一个领导者,冈此,感召力是处于顶层的领导才能;可是,一个领导者不能只是寻求自己成为“完人”,领导者的本分是带领集体或安排完成其任务。
这样就要求领导者可以看清安排的开展方向和途径,并可以经过影响被领导者完成团队的方针,就此而言,前瞻力和影响力是感召力的延伸或开展。
是处于中间层面的领导才能;一起,领导者不能只是指明方向就万事大吉,在完成方针的进程中随时都会呈现新的意想不到的危机和挑战,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超强的决断力和操控力,存严重危机关头可以决断决议计划、控制形势、力挽狂澜,也便是说,作为前瞻力和影响力的延伸和开展,决断力和操控力是处于施行层面的领导才能。
GE、IBM、宝洁公司领导力模型解读GE、IBM、宝洁这些公司均以卓越的领导力培养工作而享誉全球。
那么他们的领导力模型是怎么样的,是否有共同点呢,能否通过这些公司的领导力模型的比较,得到启示,到底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是什么样的?壹重新解读领导力模型概述领导力模型指在特定的组织、行业、和环境要求下,为支持组织达到既定战略目标、推动组织发展而需具备的最佳行为和领导能力模式的总和。
领导力模型是对领导胜任要素的综合,是素质、能力、态度和行为的统一体。
领导力素质模型,通常是通过一个严格的程序建立起来的。
行为科学家们先经过观察、行为事件访谈法、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表现卓越的领导人的知识、技能、具体行为和个性特点等等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理,最后建立起一套领导力素质模型。
许多公司以此作为领导人招聘、选拔、绩效评估和晋升等的依据,测评现有的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从中发现差距和培养的机会,并制定相应的领导力发展规划。
贰知名公司的领导力模型下面分别是GE、IBM、宝洁的领导力模型。
这些公司均以卓越的领导力培养工作而享誉全球。
那么他们的领导力模型是怎么样的,是否有共同点呢,能否通过这些公司的领导力模型的比较,得到启示,到底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是什么样的?GE领导力模型:杰克·韦尔奇认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关键素质可以用“4E+P”来概括,也即是“GE领导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Energy—活力活力是指巨大的个人能量,对于行动有强烈的偏爱,干劲十足。
意味着不屈服于逆境,不惧怕变化,不断学习,积极挑战新事物的充满活力的人才。
Energize—鼓动力激励力是指激励和激发他人的能力,能够活跃周围的人,善于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构想与主意。
韦尔奇认为,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它可以让其他人加速行动起来。
懂得激励别人的人能鼓舞自己的团队,承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享受战胜困难的喜悦。
他特别强调,激励别人并不是只会做慷慨激昂的演讲,而是需要对业务有精深的了解,并且掌握出色的说服技巧,创造能够唤醒他人的氛围。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什么是领导力模型;●知道什么是胜任力模型;●掌握开发领导力模型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领导力的模型一、什么是领导力模型领导力模型代表了企业对管理人员个性化素质要求,也代表了优秀管理者的个性化标准.因此,领导力模型是领导力开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领导力模型这一重要标准,才能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个性化评价和提升。
1.领导力模型的定义领导力模型,是指企业针对特定管理岗位或群体开发的能够驱动优异绩效的素质指标组合,也是企业特定管理岗位或群体中的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系列素质指标。
领导力模型针对的对象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岗位,如市场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也可以是某个特定人群,如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中层管理团队、基层管理团队等.领导力模型不是单一的某个指标,而是能够驱动优异绩效的一系列指标的组合,即企业中能够产生高绩效的岗位和目标人群所具备的一系列素质。
2。
领导力模型的来源—-胜任力理论领导力模型的理念源自胜任力理论。
胜任力胜任力是指在相同岗位上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素质差异,即特定岗位上的优秀员工(绩优者)所具备的素质特点。
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是指能将某个岗位的优秀者与一般者相区分的一系列素质指标的集合。
这些素质指标可以被观察、指导和衡量,并能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胜任力模型分为三种:基准性模型、鉴别性模型和开发性模型.基准,即达到合格水平。
基准性模型,是指按照胜任力理论区分,在相同岗位,绩效一般者与绩效优异者存在着深层次的素质差异;鉴别性模型,是指部分能够相区别的模型;开发性模型,是指企业不再单纯地要求每位管理人员都具备基准性模型或鉴别性模型的要求,而是要具备个性化素质要求.3.胜任素质辞典的关键内容衡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个性化的胜任素质辞典.图1 胜任素质辞典如图1所示,胜任素质辞典包括四个关键内容:岗位素质模型在企业中,表现优异与表现一般的管理人员的差距往往非常明显,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体现的正是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所具有的素质指标.职能素质模型职能素质模型,是指在某个职能体系中,整个部门、整个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共同具备的素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