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96.71 KB
- 文档页数:1
产后尿潴留的缘由及处理方法有的产妇在产后出现排尿困难,使得肚子发胀,却只能从尿道溢出少许尿液,不能减轻腹部疼痛的感觉,这种症状就是阴道分娩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分娩过程中子宫压迫膀胱及盆腔神经丛,使膀胱肌麻痹而导致的一种病症,产妇在产后6-8小时膀胱内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或者不能完全自行排出。
这种并发症除了会增加产妇的痛苦和不安外,还会导致膀胱过度影响子宫收缩,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的概率增大,甚至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严重甚至会造成膀胱破裂,同时也会影响母乳喂养。
尿潴留听起来似乎是个非常麻烦的疾病,我们只有清楚了解了尿潴留是怎么引起的,才能对此进行积极的预防与处理。
1.产后尿潴留的原因(1)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使胎先露压迫时间过久,致使膀胱充血、水肿,当子宫下段过度伸长时,会将膀胱牵引过高,原先受胎头先露压迫的膀胱三角区域黏膜进一步充血、水肿,同时子宫下段压迫尿道,使尿道括约肌水肿,闭塞尿道内口,使排尿不畅或排不出尿液。
(2)疼痛:有会阴切口或撕裂伤的产妇,会因为害怕疼痛,或者担心排尿或活动过程中伤口裂开,不敢排尿使膀胱过多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导致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
(3)精神紧张:有些产妇由于对分娩了解不足,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和忧虑,容易引起排尿困难,继而形成尿潴留;也有产妇是因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使产妇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从心理上对排尿行为产生恐惧,也会因为多个产妇同居一室不敢排尿等。
(4)助产钳:产钳没有伸缩性,可能会造成盆底肌肉和周围神经的损伤,导致膀胱敏感性下降,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影响正常排尿反射,导致尿潴留。
(5)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盆底肌肉弹性减弱并且容易损伤,恢复能力会下降,并且产次越多,盆底肌肉弹性越弱。
(6)其他原因:由于产前使用如硫酸镁解痉等导致膀胱张力降低,也会发生尿潴留。
产前未及时排空膀胱,使膀胱紧张度、感受性降低,造成膀胱神经麻痹,从而使膀胱排尿功能消失。
医诊通妇幼产后尿潴留是因为膀胱内积存了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
严重的产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天,不仅会增添痛苦、损害生理机能,还会严重影响产后恢复。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娩时间过长如果产程较长,尤其是第2产程停滞或延长者,胎头会长时间压迫尿道和膀胱,致使尿道及膀胱黏膜水肿、充血,降低肌肉张力,产后无法顺利排尿。
阴道分娩如果胎儿过大、会阴体过紧、耻骨弓低,容易发生会阴撕裂,或是为了防止发生会阴三度撕裂进行会阴侧切,都会让产妇出现疼痛症状,从而导致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进而引发尿潴留。
使用解痉镇静药在分娩前或是分娩过程中,大剂量的应用解痉镇静药都会降低膀胱张力,在产后出现尿潴留症状,比如: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长时间使用莨菪类、硫酸镁等药物,就容易产后尿潴留。
产后排尿方式改变很多产妇在产后不好意思在床上使用便盆排尿,刻意憋尿,加之外阴撕裂或侧切,都会增加产妇疼痛感,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发生产后尿潴留。
腹压降低妊娠期随着子宫的增大,腹壁会持续扩张,分娩后腹壁松弛、腹压降低,会出现排尿乏力症状,从而引发尿潴留。
长时间卧床产后长时间卧床,会降低排尿的敏感度,从而影响尿液正常的排出其他原因年龄越大盆底肌肉弹性减弱易损伤,产次多等都可能导致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处理方法热敷家属和产妇提前准备好干净的毛巾,用热水浸泡后拧干水分,敷在产妇的膀胱处,利用热能散发,促使腹部肌肉恢复收缩功能,让产妇顺利排尿,改善尿潴留症状。
膀胱按摩运用坐式按摩膀胱法,产妇保持坐姿,医护人员或家属处于产妇右侧后方,让产妇背部靠于操作者左侧上臂和肩部,右手顺时针对产妇膀胱区按摩3~5分钟,开始力度要轻,逐渐的加重,直到排出尿液。
盆底肌康复锻炼产后42天,经检查确诊产妇身体除乳腺外其他器官恢复到孕前,则可实施盆底肌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进行深且缓的呼吸,吸气过程中要收缩会阴部及肛门,每次收缩保持3秒以上,呼气时进行放松,每天的锻炼次数逐渐增加,如果感到疲乏则可停止。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关键词产妇产后尿潴留原因护理产后尿潴留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还不利于子宫收缩及产后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期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2007~2009年收治发生尿潴留产妇125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确下降,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07~2009年收治产妇2355例,产后尿潴留发生率6%,实施防治措施后,2009~2011年收治产妇2556例,产后尿潴留45例,发生率2%。
发生原因分析拔管后引起尿潴留:本组64例(51%)。
随着剖宫产率提高,术前常规留置尿管,加上硬膜腔外麻醉,且大部分产妇术后使用镇痛泵(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吗啡)加重了排尿困难。
留置导尿后持续引流尿液、膀胱呈空虚状,易引起膀胱张力消失,影响排尿功能[1]。
还有插尿管操作中损伤尿道黏膜,拔管时会造成尿道口黏膜机械性损伤,使尿道黏膜水肿,拔管后畏惧排尿。
宫缩乏力:本组7例(5.1%)。
各种原因引起的宫缩乏力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可引起神经反射性尿潴留[2]。
产妇过度疲惫,体力消耗,肠管胀气,而致产后尿潴留。
产妇侧切:本组33例(26%),为保护产后会阴部的弹性和完整性,侧切率增加,会阴侧切率占产妇的55%。
侧切缝合后产妇往往不习惯及时排尿。
精神过度紧张:本组22例(17%),部分产妇因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痛及分娩过分焦虑恐惧,寝室不安,不能自解不便引起潴留。
护理措施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对待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做出评估,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讲解,对剖宫产术进行交流的健康教育和术后产生防尿潴留措施,教会床上排尿,向产妇说明焦虑恐惧心理可通过内分泌的作用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过分焦虑可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宫缩不协调,疼痛敏感,产程延长。
产后督促及时排尿,顺产产妇2小时内排尿,剖宫产拔尿管后1~2小时排尿。
对因精神紧张而致的排尿困难者,在做好心理疏导的同时,配合诱导排尿。
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5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宫缩乏力者25例,占50%;尿道黏膜损伤者10例,占20%;平产侧切者5例,占6%;精神过度紧张10例,占20%。
结论: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对产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痊愈,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标签:产妇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护理对策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产妇产后无法自行排尿的症状,虽然产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
若产妇产后8 h内,膀胱尿量>600 ml,却不能自行排出,或者产妇膀胱内残余尿量>100 ml,而产妇却不能自行排空,即可诊断为产后尿潴留[1]。
产后尿潴留极大的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成功泌乳,不但不利于产妇的子宫收缩,造成产妇的身心痛苦,而且不利于产妇分泌乳汁,对婴儿的吸吮极为不利,为母乳的成功喂养形成阻碍。
对2032年2月~2014年2月5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相应的护理对策,使发生产后尿潴留的50例产妇都得到了痊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产后发生尿潴留的50例产妇,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9例,年龄21~38岁,平均28.8岁。
50例产妇中,31例为顺产,14例为会阴侧切,5例为胎吸助产。
1.2方法:产妇產后8 h内,膀胱尿量>600 ml,却不能自行排出,或者产妇膀胱内残余尿量>100 ml,而产妇却不能自行排空,即可诊断为产后尿潴留,将发生尿潴留的50例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宫缩乏力者25例,占50%;尿道黏膜损伤者10例,占20%;平产侧切者5例,占6%;精神过度紧张10例,占20%.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对产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痊愈,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3 讨论3.1原因分析3.1.1 宫缩乏力:产妇产后宫缩乏力,可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引起神经反射性的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对策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
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甚至危及到产妇的生命,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
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避免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笔者对产后尿潴留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产后发生尿潴留的因素1.1 机械性损伤: 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阴道检查使尿道充血水肿,尤以滞产时胎先露对膀胱颈及骨盆底长时间压迫者更甚。
再加上屏气时腹压骤增,膀胱内压力也明显上升,可致膀胱感觉及张力均有所减退,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而尿道的水肿又使排尿阻力增加,二者明显的协同失调导致尿潴留。
此外,手术助产或暴力向下按压子宫不仅易使膀胱位置下垂,也可损伤位于子宫骶骨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致使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出现功能性失调引起尿潴留。
此类情况是引起产后尿潴留的最常见的原因。
1.2精神心理因素: 有会阴侧切伤口或会阴撕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伤口感染而惧怕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1.3 产后未及时排尿:有时产妇身体虚弱,产程过长致过度疲劳,再加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差,对内部张力的增加不敏感,又未及时排尿致尿潴留。
也有一部分产妇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
2护理干预方式2.1心理护理:向产妇及家属说明产后排尿的重要性,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鼓励产妇坐起排尿,解除惧怕排尿引起疼痛和伤口裂开的顾虑和紧张的心理。
2.2产时护理: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
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给产妇精神安慰,鼓励产妇2—4小时排尿一次。
严格掌握阴道检查适应症。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第二产程延长,及时查找原因,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认真保护好会阴。
2.3产后护理:加强产后观察,督促产妇产后4小时内排尿,若排尿困难,鼓励产妇坐起排尿,消除顾虑和紧张的心理外,采取以下护理措施:2.3.1 葱泥贴敷穴位法[1]:通过直接刺激穴位,发挥经络体系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一般产妇在产后4~6小时内就能自己排尿,如果产后6小时以上不能自动排尿,而且膀胱胀满,称为尿潴留。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病之一,因其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带来痛苦,也是造成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我们对2009年2月到2010年5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46例,对其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的产妇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到2010年5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46例,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10例,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及阴道手术助产者27例,单纯性会阴侧切者9例,产钳分娩者5例,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5例;发生于产后4~10h者37例,产后第一次排尿后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9例。
2 相关原因分析2.1认识及经验不足产妇对正常分娩认识不足,尤其是初产妇因紧张恐惧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告知及早排尿的重要性,不应过早地导尿,尤其是在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行导尿者,可因充盈的膀胱受胎头的压迫使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加之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或疏忽在宫缩时盲目的插入导尿管,致使尿道粘膜受损,产后易发生尿潴留。
2.2产程过长或滞产胎先露的压迫时间过长,导致骨盆神经麻痹及膀胱三角与尿道内口处粘膜进一步充血,增加了产后尿潴留的机会。
2.3不敢排尿或无力排尿分娩后一方于由于产妇体力尚未恢复,腹壁松弛,腹压降低及逼尿肌收缩乏力,敏感性降低而无力排尿,加之会阴伤口疼痛刺激,反射性的抑制排尿动作;另一方面产妇惧怕会阴伤口感染而不敢排尿,极易发生尿潴留。
2.4产前或产程中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3 护理措施3.1评估尿量正确评估产妇膀胱储尿量,及时督促产妇排尿,是预防尿潴留的重要措施。
3.2健康宣教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观察,对待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做出评估,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讲解。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发生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自然分娩尿潴留是指自然分娩后6h产妇出现不能自主排尿且需要借助导尿管进行排尿的情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自然分娩尿潴留与产程时间、女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会阴裂伤及手术后镇静解痉药物使用具有较为密切的连系。
尿潴留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同时会对泌尿系统造成感染、损伤逼尿肌,甚至可能出现膀胱破裂、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害产妇生命。
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会使得产妇身体的不适感及精神压力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对产妇哺乳产生影响。
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分析(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时产妇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力气殆尽,往往筋疲力竭,加上胎儿先露部位长时间对盆腔的神经丛及膀胱的压迫引起神经水肿,常常会导致膀胱收缩障碍,其次导致周围组织的水肿,如膀胱三角、尿道口的水肿,从而引发狭窄和痉挛,增加排尿的阻力,导致产妇出现排尿困难。
当子宫下段过度及长时间伸展时,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出现水肿,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反射能力降低,产妇没有尿意,从而排尿困难。
(二)机械性损伤产钳助产一般情况下不会使用,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第二产程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臀位、吸引器助产失败及胎头入盆、母体因素(如产妇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在分娩的过程中也不宜过度用力者)则会使用到产钳助产。
使用产钳时,对产妇盆底部分组织存在严重压迫和摩擦,其中可能会压迫到尿路,导致尿路水肿或血肿的出现,引发机械性尿道梗阻。
自然分娩会直接损伤产妇盆底的局部肌肉、周围交感神经,包括阴部交感神经、子宫的腰骶和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骨盆交感神经等,导致产妇排尿系统反射失常,逼尿肌、膀胱内括约肌失去正常调节功能而引起尿潴留。
(三)心理因素由于疼痛刺激、知识缺乏、精神紧张、疲惫、担心排尿会导致会阴伤口裂开、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而对排尿产生恐惧,不敢继续用力地排尿或者是排出尿液不尽,当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长期处于拉伸状态,膀胱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抑制了膀胱括约肌和逼尿肌的功能,减弱了排尿反而导致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h膀胱内有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净,膀胱内的残余尿大于或等于100ml,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手术助产尿储留的发生率高达26~3 8%[1,2]。
表现为下腹盈满,耻骨上区彭隆,按之有波动感。
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
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3,4],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
为此对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原因分析1.1产前尿潴留未及时处理,使膀胱紧张度及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而致产后尿潴留。
1.2第二产程延长临床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程延长,会进一步增加本以受胎头先露挤压膀胱三角区黏膜充盈、水肿,诱发膀胱底部、尿道括约肌及会阴部,从而增加产后尿潴留概率。
1.3会阴伤口局部疼痛刺激切口疼痛刺激将会对产妇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尿道痉挛,也会增加产妇排尿的难度。
1.4腹壁由于妊娠时的持久扩张,产后会发生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
此时孕妇在孕期如果多运动,加强腹肌锻炼,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种原因的患病可能。
1.5无痛分娩技术的使用无痛分娩使用将会降低产妇膀胱敏感度,可能导致产妇难以自行排出小便,尤其是在第二产程中,产妇难以很好地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导致产程延长,从而延长胎头压迫膀胱时间,乃至诱发产后尿潴留。
1.6精神因素产后不习惯床上排尿、或因产后体虚起床后可能发生眩晕现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妇排小便困难。
1.7大剂量解痉镇静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予硫酸镁,莨菪碱等药物,也会降低膀胱张力而引发尿潴留现象。
1.8人为因素护理人员在导尿操作时,可能损伤尿道黏膜,拔尿管时由于对尿道粘膜机械性刺激,使尿道粘膜水肿,而发生尿潴留。
1.9剖宫产术前、术后留置导尿管、拔出导尿管均出产生刺激,加上硬膜外麻醉,同时术后使用镇痛泵,均会加重排尿困难。
经阴道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阴道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40例阴道产后孕妇发生尿潴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0例产妇尿潴留全部治愈。
结论: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产程延长、分娩产次、会阴情况、精神因素等原因密切相关,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不同原因,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愈尿潴留的关键。
关键词:阴道产;尿潴留;病因;护理产妇分娩完成后的8 h内膀胱充盈后出现不能顺畅排尿或者无法自行排尿等为产后尿潴留的主要症状,在产后并发症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1]。
如处理不及时,可增加尿道感染的机会,严重者可导致产后大出血,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全面提高,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寻求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来完成护理诊断、护理决策及护理过程[2]。
我科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共收治40例阴道产后尿潴留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孕妇均经阴道分娩,年龄20-40岁,平均27.5岁;34例为初产妇,6例为经产妇;其中,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侧切助产者30例,会阴裂伤6例,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
2病因⑴精神因素:因产后体虚,起床后发生眩晕现象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导致不能排出小便;⑵机体因素:因产妇腹壁由于妊娠时扩张松弛,产后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致无力排尿;产妇膀胱底受胎头压迫时间太久形成水肿,阻塞尿道;⑶第二产程延长:由于第二产程延长,使原先受胎头先露压迫的膀胱三角区黏膜进一步充盈、水肿,并发展到膀胱底部、尿道括约肌水肿、充血及会阴部肿胀,造成产妇在排尿时受到的阻力有所增加[3],导致产后尿潴留。
这说明因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明显比经产妇易发生产后尿潴留;⑷会阴伤口疼痛刺激: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疼痛刺激,致使产妇担心小便会影响到伤口或担心伤口受小便刺激后更加疼痛和伤口感染裂开等心理因素而引起尿道痉挛,导致排尿困难。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便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月收治30例发生尿潴留产妇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产程延长、分娩产次、会阴情况、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但通过有效治疗和护理,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增加了产妇的舒适度。
结论:采取积极的治疗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明显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并及时纠正尿潴留,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预防护理产后尿潴留是产妇较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指在分娩后4~8小时内产妇自行排尿困难或排尿不畅所导致的尿液不能排尽,而在膀胱内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尿潴留不仅可导致尿路感染、膀胱麻痹、体内代谢物积聚,而且还可影响产后子宫的恢复,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1]。
为了防止和尽快解除产妇的尿潴留,我科对30例产妇引起尿潴留的原因、预防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010年1月收治发生尿潴留产妇30例,年龄20~41岁。
其中初产妇28例,年龄20~26岁;婴儿体重2~2.5kg有3例,3~3.25kg有22例,3.5~4kg有5例;经产妇2例,婴儿体重3~4kg。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出现产后4~8小时未排尿、有明显尿意感、自觉下腹部憋胀而不能自行排尿以及膀胱区充盈明显等症状。
但经积极治疗和护理,产妇均排出了尿液并全部治愈。
本组无泌尿道感染及产后大出血发生。
预防尿潴留方法:①观察产程时要尽可能减少阴道的检查和导尿,缩短第二产程,避免发生滞产实行阴道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时,在做好外阴、阴道消毒的同时,涂少量消毒石腊油于妇检的手套上,在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给产妇造成不适[2]。
②第二产程如需加腹压,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力度,切不可暴力挤压子宫,防止因子宫过度下降而导致膀胱下降引起尿潴留。
③不要进行中位以上的负压吸引产术,也不要常规施行会阴侧切术,除非会阴高紧、胎儿过大、胎心突然变慢需尽早结束分娩者,才可施行会阴侧切术。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产后尿潴留,实质上就是孕妇在分娩之后膀胱内尿液充盈,但是无法自主将尿液排除的一种症状,是产科经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产后尿潴留症状的发生率较高,若是无法及时的给予有效处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尿道感染状况的发生率,对子宫收缩造成一定影响,增加阴道出血量,状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产后大出血状况[1]。
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经阴道助产,12例患者剖腹产;3例经产妇,27初产妇,年龄20~43岁。
2 发生原因2.1心理因素一些产妇在分娩之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感,精神高度紧张,担心排尿时会引起会阴切口疼痛,对会阴切口造成污染,因此不敢排尿,导致排尿时间延长,最终引发尿潴留状况[2]。
30例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产后尿潴留状况是因为心理因素,占23.3%。
2.2子宫收缩乏力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状况,延长了第二产程,膀胱长时间受到胎头的压迫,导致膀胱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状况,严重影响排尿的正常进行。
30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产后尿潴留状况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10%。
2.3会阴侧切为了保证孕妇在产后会阴部位的完整性与弹性,会阴侧切率显著上升,3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发生产后尿潴留状况是因为会阴侧切,占36.7%。
2.4拔管行剖宫产术之前,要给予硬膜外麻醉与常规留置尿管,而且大多数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之后,均会应用镇痛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排尿的难度.留置尿管在导尿之后,还要持续性引流尿液,导致产妇膀胱内处于一个空虚的状态,极易造成膀胱引力减弱或者消失,对排尿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在操作插尿管的过程中,容易对尿道粘膜造成损伤,而且在拔管时容易机械性刺激尿道口粘膜,引起尿道粘膜出现水肿现象,对排尿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