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牛饲养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382.32 KB
- 文档页数:16
育成母牛意思,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育成母牛是养殖农牧业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奶牛奶量的高低和肉牛肥肉的丰满程度。
牛的体质决定了其生产性能,因此,正确的饲养和管理是育成母牛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育成母牛的基本意义和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育成母牛的意义育成母牛是指将未曾生产的母牛投放到生产场,进行饲养和管理,以达到生产条件的要求,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育成母牛是母牛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母牛的生产周期长达数年,而生产条件的优良或不良,直接影响到牛的生产性能,影响到奶牛奶量的数量以及肉牛肥肉的丰满程度。
因此,育成母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牛的整体品质,增强其生产性能,进而提高农牧业的效益。
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合理饲料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首要要点就是合理饲料。
母牛的生产表现和健康状况受到饲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必须选用能够满足母牛生产需要的科学配制的饲料。
1.青贮草料合理选用青贮草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贮草料中的营养包括粗蛋白、粗纤维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母牛的生长发育、减少腹泻难题。
牧草的优良与否对育成母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味道好的牧草可以吸引牛儿进食,又能达到发育和生产的目标。
因此,青贮料的质量应该在营养值、消化和吸收性等方面能保证牛儿对其干物质的消化量。
2.粗饲料对于育成母牛而言,高质量的粗饲料在其加工饲料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纤维素质量高营养价值低的原料,如青切菜、隧道萝卜秧和青南萝卜。
此外,豆类、糟、糠等菜饲料也是重要的粗饲料。
3.浓缩饲料浓缩饲料对育成母牛发育极具帮助,浓缩饲料不能完全放弃,利用其作为营养补充,以免管理造成的缺乏,造成发育周期的延迟。
如果不吸取的新母牛草料,浓缩饲料必须加一些青草,其量的比例不应超过牛儿育成青草的重量。
优质生活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要点就是优质生活。
母牛的生产表现和健康状况受到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育成母牛管理过程中优质的生活环境、适当的生活物价和完善的生活设施等方面是必需的。
黑白花育成牛饲养标准
黑白花牛是一种古老的家畜,被俗称为“朴实的牛”。
因其体型大、健壮、智慧聪明、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
所以,掌握黑白花牛饲养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空间饲养要求:黑白花牛要有比较宽敞、干净、阴凉、通风的空间。
每只牛至少需要占用15㎡的地面空间,以便可以自由地徘徊和休息。
隔断篱笆和篷房也需要定期保持清洁,以防止野兽的侵扰。
营养饲养要求:黑白花牛的营养饲料主要来源于草料,如稻草、苜蓿、豆荚、干草等,另外还可以添加水果和蔬菜,保持优质的营养饲料供应。
此外,季节性变化时,也要对草料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每只牛有足够的营养。
保健饲养要求:黑白花牛的保健饲养可分为三个方面:1. 防护:要注意防护牛只免受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炎热的头季;2. 健康:每年必须给牛只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以确保它们的健康;3. 管理:黑白花牛的饲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要定期清理环境,安装驱虫器械,甚至每天都要检查牛只的体况,以确保它们健康、活力旺盛。
总之,良好的黑白花牛饲养标准可以保证它们的健康生长,可以使它们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其特点为:⒈此时期为一生生长发育最快时期。
⒉体型由高方型向宽深型发育,是造就乳牛体型的关键时期。
⒊ 15月龄进入妊娠期。
管理要点:⒈虽然进入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但其营养需要仍较妊娠后期、泌乳期为少,饲喂以优质青干草为主,可进一步刺激消化道的发育,以利将来采食大量的饲草料。
⒉精料粗蛋白的水平控制在13%即可,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要满足,但精料给量一定要控制,泌乳牛的饲养管理泌乳牛的特点:1. 高产奶牛在产后40-60天达到高峰,低产奶牛在产后20-30天达到泌乳高峰,此后3-5个月为泌乳平稳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
2. 产后乳牛采食量逐渐增加,在90-100天达到高峰,以后再慢慢平稳下降。
3. 由于泌乳高峰同采食高峰的时间差,泌乳初期奶牛都要消耗体重,减轻达35-50公斤。
4. 正常情况下产后40天有发情表现,争取在60-90天配种并怀孕。
5. 泌乳5个月后产奶量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4-5%,低产牛达9-10%,奶牛消耗体重在此时期可有一定补偿。
6. 泌乳期进入10个月怀孕也达7-8个月,这时要安排乳牛进入干奶期。
管理要点:⒈产犊后4天内不可将奶全部挤净,第一天每次只挤2公斤,2-3天逐渐增加剂量,到第四天末才可全部挤净,以防加重乳房水肿。
⒉ 7天内以奶牛健康为主,不得多给料催奶。
⒊七天后实行按乳给料并预支1-1.5公斤精料,计算按每产2.5-4公斤乳给精料1公斤,具体量的确定还需要结合粗饲料质量和给量。
⒋升乳期精粗饲料比例:60-70︰40-30。
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升乳期实行挑战饲养。
⒍盛乳期实行按乳给料,精粗料比例为40-50︰60-50。
⒎降乳期精粗饲料比例为30-40︰70-60。
⒏整个泌乳期营养需要量和品质要求都是很高的,一定要保证蛋白、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供给,否则将严重影响奶牛体况,产乳量及繁殖性能。
⒐泌乳期奶牛精料粗蛋白为17%--18%。
黄牛繁殖高产技术(10)(续第9期第25页)一、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1.育成母牛的特点 育成母牛是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母牛,在4—6月龄时选出,要求生长发育好、体质结实、性情温顺、增重快,但不宜过肥。
育成阶段是母牛骨骼、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生殖器官和卵巢发育最快的时期,7—8月龄骨骼发育最快,12月龄以后逐渐减慢。
7—12月龄体长增长最快,之后体躯转向宽、深发展。
7—12月龄瘤胃发育很快,瘤胃容积不断增大,瘤胃功能日趋完善,12月龄接近成年牛水平。
6—9月龄卵巢出现成熟卵泡,开始发情排卵。
育成牛一般在18月龄左右,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可开始配种。
2.育成母牛的饲养 育成母牛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促使其向适于繁殖的体形发展。
营养供应要保持适中,营养不良会使牛过瘦,身体发育受阻,影响其发情配种。
营养过于丰富会使牛过肥,影响其受孕或造成难产。
在舍饲时,断奶至6月龄,精料喂量随着月龄增长,由少到多,但日喂量不应超过2千克;粗饲料可选择青贮、干草,日喂量青贮5~10千克,干草1.5~2千克。
7—12月龄,日喂量精料2~2.5千克,干草0.5~2千克,青贮8~12千克。
13—18月龄,尽量增加青贮、块根、块茎饲料。
日粮参考配方:精料2.5千克,青贮15~20千克,青草2~4千克,块根、块茎2~4千克。
在采用放牧饲养时,要根据牧草生长情况,适当补饲精料和干草。
放牧能吃饱时不必补饲,冬末春初牧草缺乏时,每天补饲精料1千克、干草1千克。
但在牧草返青期放牧,嫩草水分含量较高,能量及镁等矿物质缺乏,应适当补饲精料或干草。
3.育成母牛的管理 育成牛应分群饲养,公母分开,月龄差异一般不超过2个月,体重差异不超过30千克。
舍饲时应给予充足的运动,每天2小时以上。
保持牛体清洁,每天刷拭1~2次,促进皮肤代谢,并养成温顺的性情。
放牧时,母牛与公牛不能混牧,以防配种过早,影响母牛发育。
育成母牛要建立系谱档案和养殖档案。
繁 殖 育 种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 30卷 第4期在发展养牛业中,能繁母牛在生产周期中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其次是育成牛的饲养管理也将直接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养牛技术作一些探讨。
1 繁殖期母牛的管理(1)母牛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各阶段各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配种前母牛要求身体健康,按期发情;妊娠期要求母牛体重增加,胚胎发育正常,犊牛出生个体大,出生后生命力强;哺乳期要求母牛泌乳充足,犊牛增重快。
(2)空怀母牛所需营养相对较小,只需满足维持需要即可。
对生长发育期的母牛,应在维持营养的基础上,增加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但无论什么年龄的繁殖母牛都不能过肥过瘦,保持中上等膘情,以达到行动灵活、正常繁殖的目的。
(3)妊娠母牛应防止饲养过肥而引起难产,怀孕后期应做好保胎工作,防挤撞,不饮冰水,不食霉变饲料,适当运动。
2 母牛的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一般早熟品种,性成熟为6~8月龄、性成熟后,成熟母牛的发情周期一般为21 d,每次发情持续时间一般为1.5 d左右,准确掌握母牛发情的表现是关键。
2.1 母牛发情鉴定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18~22 d,牛的发情期一般持续1.5 d 左右。
母牛发情时兴奋不安,吼叫,爬跨其他母牛,外阴部光滑肿胀、发红,阴道粘膜湿润,分泌出清亮的粘液,食欲减退,嗅其它母牛尾根。
一般根据牛的外部表现来判断母牛的发情,但为了确定排卵的具体时间,则必须作直肠检查,触摸卵巢、卵泡的发育情况,予以确定。
2.2 最佳输精时间输精时间一般因母牛的年龄、品种、胎次、营养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母牛发情期中输精最佳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 h 到发情终止或排卵前的12 h内,用手按压发情母牛的百会穴,牛站立不动,尾根上举时,从阴道内分泌出的粘液浓而不落地,称“吊线”。
2.3 精液的解冻解冻时把细管精液从液氮罐中取出,操作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过长,可影响其他未解冻精液的品质。
蜀宣花牛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蜀宣花牛养殖技术-养牛技术断奶至第一次配种的母牛或做种之前的公牛统称为育成牛。
一般是指从初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月龄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是牛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蜀宣花牛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蜀宣花牛养殖技术。
一、育成母牛饲养管理1.育成母牛饲养青年母牛培育任务是保证其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如果忽视育成母牛饲养和管理,就可能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育成母牛生长发育快,6~10月龄是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但不同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
据研究,牛骨骼的发育主要在7~8月龄,12月龄以后发育逐渐减慢,育成期母牛性器官发育很快,体躯则向高处急剧发展。
育成母牛除供给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外,还必须供给一定的精料。
18~24月龄牛生长速度缓慢下来,体躯向宽、深发展,其日粮应以品质优良的干草、青草、青储料和根茎类饲料为主,精料可以少喂或不喂,但母牛妊娠后期必须补加精料。
育成母牛饲养要求为促进骨骼、肌肉生长,锻炼消化器官,促进乳腺组织发育,培养温顺的性格,为配种做好准备。
育成母牛初情期前,日增重控制在600克左右,以后日增重保持在700克以上,应注意促进育成母牛体中躯和体高的发育,防止过肥。
育成母牛体重280公斤或10月龄左右应达到性成熟,13~15月龄达到配种体型和体重,即体重应在350公斤以上,体高122厘米以上,胸围大于170厘米。
育成母牛以喂青粗饲料为主,饲料可任其自由采食,强调饲喂优质青干草和青储饲料。
根据母牛的体况和饲料的品质,日精料供给量应为1~4公斤。
注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钠、氯及微量元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供给,干物质进食量占育成母牛体重的2.5%~2.8%,7~12月龄母牛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4%,钙、磷分别为0.41%、0.3%,13~19月龄母牛日粮粗蛋白质为12%,钙、磷分别为0.41%、0.3%。
放牧饲养的育成母牛应逐渐延长放牧时间,以使之适应,应根据牧草的产量和质量确定牧群的大小,牛放牧期间应注意补饲干草、精料、矿物质饲料及微量元素。
蜀宣花牛养殖技术——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16(0)1
【摘要】断奶至第一次配种的母牛或做种之前的公牛统称为育成牛。
一、育成母牛饲养管理1.育成母牛饲养青年母牛培育任务是保证其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如果忽视育成母牛饲养和管理,就可能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育成母牛生长发育快,6~10月龄是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但不同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
据研究,牛骨骼的发育主要在7~8月龄,12月龄以后发育逐渐减慢,育成期母牛性器官发育很快,体躯则向高处急剧发展。
【总页数】3页(P42-4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蜀宣花牛养殖技术——犊牛的饲养管理 [J], 综合
2.蜀宣花牛养殖技术——母牛繁殖技术(下) [J],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3.蜀宣花牛养殖技术--犊牛的饲养管理 [J],
4.蜀宣花牛养殖技术r——育成牛饲养管理 [J],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草食家畜研究所四川成都
5.蜀宣花牛养殖技术——产奶牛饲养管理 [J],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草食家畜研究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