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人格塑造

教师人格塑造

教师人格塑造
教师人格塑造

教师人格塑造

前言:当今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合当前的学子,教育改革也在探索中前进。社会对教师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我来谈一下教师的人格塑造。

一、人格的含义及类型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二)人格的类型

人格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宗教6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种:①特质理论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认为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②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他们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③现象学人格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如 C.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是我们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又是世界范围内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智慧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走向未来在可持续发展,它包含着教师成长和发展中的多种因素,涉及到“教师成长的历程”“教师发展的目标”

“教师成长的条件与途径”“教师的专业修养”等多个层面。其中,博大而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坚实而执著的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中的核心内容。许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的理想之舟在实践的长河中能扬帆飞进的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关心自己内心世界不够,精神世界日益萎缩,平时只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来陶冶自我的灵魂和人格。成长需要主动塑造,发展需要用心达成。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新课改,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锻造人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照亮了教师的精神世界,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人格机能和谐发展,最大限度释放了教师的内在潜能,提升了教师的生存质量,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家园。

二、教师人格魅力:完美个性的自我彰显

魅力(charm)一词源于希腊文,其意义是“神授的灵感的天才”。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自身的品质、人格、文化修养和独特的个性,并通过言行的方式表现出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倘若忽视了对人格的塑造,那么它必然导致其职业上的失败。新课程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不再喜欢单纯意义上的严师,而希望教师既满腹经纶,又充满睿智、善解人意。这是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更是为人师者应不断追求的完美个性。

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人格是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人格身上的集中体现。

(一)健全人格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健全者的心胸往往比较开阔,善解人意,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都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其观点、行为和情绪反应与周围人协调一致,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吸引力。第二,宁静的心境。人格健全者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求合理,言行一致;自信并善于运用信心自我控制,调节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保持内心世界和谐一致。这是人格内在统一性的表现。第三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人格完全者对未来的成就充满希望。这种成就动机和能力相结合,就引发出巨大创造力。这种创造发现给生活带来欢乐,激发兴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播种生命,收获命运”。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教师的健全人格不仅对学生人生道路有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许多知名教师的人生历程说明,成功个性造就成功人生,从名师

自信、执著、乐学、善思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教师的完美个性。

(二)教师的完美个性

第一,追求卓越,献身教育。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教育事业,并且在实践中努力地去加以实现,形成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热情。第二,自知自明,充满自信。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行为拥有相当自信的主观判断,相信自己拥有取得成功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从而使自己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这是一种走向成功的品格。第三,执著坚定,永不放弃。教师的教学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遇到不少的挫折,不少的诱惑,但优秀者能做到宠辱不惊,坚守自己的人生方向,始终保持一种职业的冷静。第四,善于学习,开拓进取。在工作中不断树立努力的新方向、新理想、新目标、新追求,不断向着理想的彼岸靠近,品尝着献身事业的幸福与快乐。第五,勇于反思,自我完善。主动回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调整,把教学演变为一种亲和力、感召力和情感体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第六,乐观平衡,豁达虚怀。教师的胸怀应像包容百川的大海,宽以待人,相融和谐,气度恢弘,眼光高远,用健康的心态铺就一条洒满阳光的人生大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专业成长应该关注个性的发展,促进个性的成长与完善,不断磨砺自我,修炼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塑造成功个性,实现成功的教学人生。

三、提升人格品质:专业成长的价值追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人体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实践的改进。其本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知识能力的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是教师的各种能力、个性、情感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以往的教师发展更多地是外部机构采取措施,促进教师专业进步,其实效性受到一定程度局限。笔者认为,有效教师发展应该是教师自主的能动的发展,是来自教师内部完美的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提升。

(一)与时具进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全方位挑战,教师职业的“安全感”受到冲击,并“危机四伏”。在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和教师的不良个性影响下,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倦怠心理既影响教师的教育效果,又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实现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教学行为上,更存在于教师的内在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完善。这一变化最初从某个局部开始,可能

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完善,可能是专业情感的升华与教育信念的坚定,可能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有效,但最终都将指向教师人格的得升。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进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其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的教育信仰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教师人格的提升就是教育专业精神的弘扬,包括教师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的全面提升。有了这种内在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有了强大的支撑点,由此会带来自我专业知识的提升,自我气质和品性的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和教学艺术的提升。

回顾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过去的重点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通过制定政策、组织培训、组织比赛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是教育政策和学校计划的接受者、执行者、被培养者。这固然对教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它的实际效果却值得反思,其负面的影响就是造成教师的被动性、统一性。有效的教师成长需要教师自身的人格的提升。这种人格的提升首先意味着教师要有发展的内部动力,即来自于教师的事业追求、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来自于教师敢为人先的人生目标。

(二)因人而异的个性发展

人格的提升意味着和别人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是属于自己的发展,是根据自己内心世界的实际提出的,是有针对性的,是个性化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这一发展教师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只有知不足,才能够奋勇向前。因此,提升教师的自主意识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只是从师德、业务等方面提要求,忽视教师个性的自我完善,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够理想的,因此必须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定位于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心境、饱满的情绪、豁达的胸怀、乐观的精神状态,促使教师始终处在积极向上的追求中,具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战胜失败的信念和把握成功机会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投入教师专业成长的洪流之中,善于反思自我,乐于容纳新事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以人格的提升为基础的。高尚的人格不能改变教师的生存长度,但可以改变教师生存的宽度;高尚的人格不能改变教师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教师人生的终点;高尚的人格不能改变教师的生存空间,但可以改变教师的生存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成长是以提升人格为基础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从“庸师”走向“人师”的过程,是教师从浮躁、厌倦走向从容、乐教的过程,是把整个心灵献给教育的过程,这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四、营造精神家园:卓越发展的心灵牧场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潜能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培养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换言之,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指向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即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伦理追求,修炼专业涵养,拥有人格魅力。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和发展追求,通过多种成长路径引导教师重塑人格、完善个性,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读书——提升教师的气质和品性

读书是构建精神家园的平台,学问可以陶冶人的性格。人的智慧和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潜能,来自于人的不断阅读,不断汲取。可以说,教师的读书有多厚,思想有多深,视野有多广,追求有多远,他的精神家园就有多大。本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用永不停息的阅读为教师构建并守望精神家园。“书香校园”便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举措。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学校健全读书管理制度,完善读书组织,做到了“四个一”,即每月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一次读书报告会,每年一次读书成果的展示,每年一次的校园读书节。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认真记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撰写读书心得,骨干教师撰写了自己的教育“论语”,举办了教师读书征文演讲和读书观摩活动。书香校园的推进,促使我们的教师以书为伴,在书中行走,与智者对话,与大师交流,去捕捉先人的灵性,去追求哲人的足迹,去聆听圣人的教诲,去展望幸福的未来。在读书中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教师的人生境界。

(二)讨论——激发教师人格的自我发现

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给世纪之交的教育以巨大的冲击,教师的浮躁心理应运而生,其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着不曾有过的“挤压”,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问题困扰着我们。时代正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任务:在雕塑下一代的灵魂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自我塑造。为了让教师学会积极的心理重塑,我们从确定教师健全人格标准入手,提出了心理健康个性模式,其中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罗杰斯的成功充分发挥者模式,弗洛姆的创建者模式,还有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学者提出的教师具备的8条心理品质等。主要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学习标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全人格大讨论,最后归纳成若干条的办法进行自我教育。在健康人格标准讨论之后,大家进行总结,并确定了教师健全人格的十条标准印发给教师。这一讨论学习的过程正是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心态的过程。渐渐地,教师把这十条标

准内化为自己的言行,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心理修炼的大环境,掌握了有关自我心理调整的好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教师心理咨询室,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问题,提高应付挫折和各种不幸事件的能力,从而能够自强自立,勇于面对和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让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认识自我,预约地接受自我,摆正自我位置,找回一份自信,为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开辟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场所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师职业倦怠是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人格层面看,主要是受个人的情绪、欲望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的自我期望过高,可以追求完美,但忽略社会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一旦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折感,导致理想幻灭,精神沮丧。因此,教师要摆脱职业倦怠,健康卓越发展,必须从个性的自我完善入手,构建人格升华的平台。例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充满人文素养有意义的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日每时,给教师持续不断地熏陶和提升,使教师永葆青春激情,从而达到子我教育、提升人格的目的。

1.开设优化个性谈心台。俗话说,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针对不同教师的心理,学校开展了个别心理辅导,专门设置了心理辅导信箱,配置了“教师热线”电话、心理辅导微机,购置并向教师提供《成长导航》《人格心理辅导》《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学校心理教育》《心理学》等图书资料,让教师自己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并针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自觉进行自我治疗。校长室、党总支持用“心药”来治“心病”,与来访教师一起探讨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心理困惑的途径。心理健康辅导室自成立以来,已经接待多名教师,帮助他们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廓清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2.编撰《心灵之友》小报。学校以“教师论坛”为阵地,以《教育科研简报》为载体,出版《心灵之友》小报,每月一期,面向全体教师介绍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介绍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进展情况,并通过教师人人参与办报,自觉积累心理学知识与经验,逐步培养教师具有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为了配合学校《心灵之友》小报的出版,学校还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为教师上辅导课,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举办了“让我们来帮助你”心理教育专题研讨会,出版教师自我心理教育的论坛文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3.建立心理松弛训练室,进行团体辅导。学习借鉴欧美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中学心理教育的经验,针对教师特点和教学压力大的特点,建立了心理松弛训练室,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心理调试训练。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一个前提是教师必须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状况。我们指定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因素的问卷调查表、教师心理素质问卷等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进一

步增强了教师的健康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创设了校园人格升华的教育环境。使教师一踏进校园就产生了自身健全人格的强烈愿望,达到了自我教育之目的。

4.学校开辟了以“心灵有约”为主题的学校心理教育宣传栏。每半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加大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力度,创办了校园心理教育校本教材《心海》,以反映心智、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宗旨,就教师心理、个性心理、交往心理等问题进行专业知道。其中《教师情绪调适》《呼唤自觉意识》等系列文章,深受教师欢迎,很多教师读后不同程度的认识到“自我中心”倾向、抑郁心理、嫉妒心理的危害,从而能够即使发现自己个性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并有意识的加以克服,促进了自身发展。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新课改背景下值得研究的教育话题。以上的探索只是开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上继续研究这一课题,以期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2.佛洛伊德:《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

3. 严庆:《创新型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国教育报 2002.12

4. 张向葵:《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5. 张宗道:《黑厚关系学》人民出版社

6. 教师的人格魅力. 网络

谈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谈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大学语文论文 谈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作者简介]张万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教师。 ○ 张万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甘肃张掖734026) [摘要]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教师良好的人格魁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本文就教师人格魁力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力求从教师人格魁力对学生的影响的诸多角度探求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爱;塑造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2-0151-02 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说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的人格,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散发光芒呢? (一)用爱铸就师魂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师生和谐的基石。《爱的教育》被称为“妈妈的教育”,

它的翻译者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有成功的教育。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他们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他们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他们和学生沟通时常说的口头禅是“吃饱了吗?”、“苦不苦?”“没关系,老师理解你。”“看,都瘦了,今天早点睡。”……看到学生精神萎靡,他们习惯性的动作是摸摸头,倒杯水,递片药……看到学生因玩耍而满身灰尘时,他们禁不住就给学生掸掸灰。虽是小事,但暖的是心,体现的是爱。 (二)用尊重扶正师生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师者如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根深蒂固,老师也凌驾于学生之上。老师常常“高高在上”处于说教者的地位,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服他,听他。不注重教育环境,不注意教育语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无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不能落入“师重生轻”的误区,要以现代的教育目光,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才能达到教育的和谐,达到教育的高效。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宿舍抽烟被老师发现,面对众多的学生,老师并没有当众批评,而是把学生带到宿舍,了解了他只是觉得抽烟好奇。老师讲了抽烟的危害,并在班级为他作了解释。结果,老师发现他变了,他的小圈子也变了。

高校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

高校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视为蜡烛,点亮别人,燃烧自己;一个被视为太阳地下最神圣的职业。 作为神圣光环下笼罩的一粟,一名新任高校教师;我认为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到教书,同时还要育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浅谈高校从教师的为人师表,从“仪容仪表和语言”;教师的“爱心”;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自律”四个方面说说 一、教师的仪容仪表和语言是为人师表的基础 1、教师的穿戴要做到整齐素雅,朴素大方,明朗和谐;教师穿的过于华丽会给学生一种轻浮、华而不实的感觉。对青年教师来说,服饰庄重可增添几分成熟,说话办事显得有份量。教师站在讲台前服饰款式简洁、色调素和,可给学生以尊重、信任感。教师的着装风格,

直接影响学生的服饰审美观点,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分辨服饰的雅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总之,教师的穿戴、发型、服饰都要自然得体,整齐卫生,美观大方,这样既有利于塑造教师自身的美好形象,又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风。 2、教师的仪表要落落大方;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任何姿势和动作都会被学生所审视。作为学生心目中的特别崇敬的人,教师的举止要稳重得体,庄重潇洒,落落大方,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和蔼,充满慈爱和热情。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有时胜过父母。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流感情和思想的直接过程。教师与学生接触中,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憎、恶、怨等眼神和表情,以表达教学内容和思想情感,目光要有神,有亲切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在循偱教诲中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温和的微笑,慈爱的目光,美好的形象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觉悟的一代新人。 3、教师的语言与艺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用文明的语言,声调适度,语言要文雅,保持自己良好的风范形象。切忌粗鲁、污秽、尖刻讽刺,特别是在教育学生时,绝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去训斥和辱骂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使用文雅健康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不仅会损害教师的形象,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污痕和创伤,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育成长。教师要讲普通话,即使在课外不讲普通话,也要在教学的课堂上要用普通话和学生交流,教师的语言要有逻辑性、艺术性,语言的逻辑性也是人际交往和理解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教学的交流中,在评价学生的言语中,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必须把好语言这个关口。特别要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

浅谈教师的人格对学生道德的影响

教师伦理学课程论文( 2011-2012 第二学期 1485 ) 题目: 浅谈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人文教育 学生姓名:王森浩学号:10120138 任课教师:项建英 完成时间:2012 年 5 月 26 日 成绩:

浅谈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摘要:我国传统的为师之道强调身教,即教师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生的从师之道也强调择善而从,度德而师。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往往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很多成材的学生往往带有其教师的优良习惯和高尚人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先育人,教师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教师;人格;学生;影响. 在古代汉语中,“格”通常指“标准”或“准则”,人格就是为人的标准或准则。《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解释是:第一,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第二,个人的道德品质;第三,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在西方古代语言中,“人格”同拉丁文的面具(persona)是同一个词。综合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人格就是人的一种定格,是关于人的一种规定性,即是对人的精神和物质、应然和实然、自然性和社会性之统一整体的抽象和概括,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及一生的成长道路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中,教师的教育作用居于首位,每个人生重大抉择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而人格形象则是弘扬教师人格价值、展现人格魅力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1]。教师人格形向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道德人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尤其是道德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如果教师具有一种健全的,乃至高尚的人格品质、道德修养,这是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然而,在现实中,在我们的身边,却依然有很多教师不注重自己的品性,甚至违背社会的伦理道德,不但自己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反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形成。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用心灵来塑造心灵。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它无法取代道德人格的力量;技巧高超、方法纯熟也很重要,但是它根本不能同教师的道德人格抗衡。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教师的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深刻久远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时注意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师道德人格。 二、学术人格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试题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 分) 1、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中,()是核心。 A、法律意识 B、经济关系 C、文化基础 D、职业道德 2、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的基本保证。 A、“以德育人” B、“以德治国” C、“智力素质” D、“身体素质” 3、一个教师的()是决定其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风格、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A、行为 B、文化 C、观念 D、理想 4、师德建设除了吸收传统师德精华,借鉴国外师德建设的优秀经验与新内容以外,还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A、心理 B、创新 C、体能 D、业务 5、在进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 A、理论 B、经济 C、技术 D、育人 6、教师的()是教师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A、思想观念 B、人格魅力 C、文化意识 D、道德信念 7、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条件是()。 A、观念 B、经济基础 C、思想意识 D、爱心 8、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的问题。 A、意志 B、实践 C、信念 D、心理 9、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相结合。 A、德治与法治 B、褒扬与惩处 C、自律与他律 D、德育与智育 10、参加(),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A、集体活动 B、素质拓展 C、社会实践 D、课题研究 11、以学生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要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把“管”学生的观念转变为()的观念。 A、监督学生 B、评价学生 C、服务学生 D、顺其自然 12、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将会越来越注重()。 A、人文关怀 B、各种能力 C、实践结果 D、传授知识 13、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将会成为()。 A、社会共识 B、社会热点 C、社会现象 D、社会规范 14、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二是()。 A、学习切实可行理论知识 B、处理好教与学重要关系 C、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 D、处理好重要的人际关系

教师人格魅力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教师人格魅力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平时,我常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教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生的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就良好。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要的是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商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理论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在他们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他们胸怀博大,容得一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不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他们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他们更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在人品上他们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他们不光看到学

教师健全人格及塑造

教师健全人格及塑造 一、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 (3)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4)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常被视为人格的加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四)早期童年经验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早在童年期个体的人格雏形就已形成。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六)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 二、教师健全人格的塑造 优秀教师应具备以下三点人格特征: 一要充满爱心,忠于事业。“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是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最大追求的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督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唯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修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超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摘要】: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教师人格的界定、对教 师人格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再结合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探究出教师的良好人格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特征学生成长 教师是将只是传授给学生的“经师”,也是促进学会全面发展的“人师”。一个好教师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让其发展智能;而且能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对教师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成果。国外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表明:教师要胜任复杂的脑力劳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但一旦超出一定的临界水平,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就不再有显著影响。那么此时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国外一些研究考察了教师人格这一因素,发现教师的作风、态度、信息、责任心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显著影响。可见,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成长,心理发展、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人格这一特殊力量的研究就更有较远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师人格的定义 从现有的文献看,虽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教师人格的界定却还没 有达成共识。 由于角度不同因此定义也各有不同。 教师人格是指一个教师的全部行为,包括行为认识方面和情态方面的因素,如态度、价值、兴趣、判断和需要等。王荣德等认为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i倾向性。综合各种研究可以得出教师人格的定义可以是一下方面: 1.从性格品德气质方面看: (1)教师应当崇尚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应具备博大精深的学问,如果只一知半解,情绪上抵新知识、新观念,都不能算是崇尚知识。 (2)教师应正直、热情、不存在偏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格形成,职业选择等等都有直接影响,只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的正直直接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形成。在教学过程或是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以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这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学生对社会的冷暖、直接感知于教师,教师的热情,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关注可以帮助他度过难关,减轻伤害,免于形成畸形心理;对于性格内向、有自卑感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热情可以使其矫正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变得充满自信,对所有的学生而言,教师的热情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暗示,给予学生良好的体验,增加对集体、对社会的的向心力。 (3)教师应当具备耐心、细致和温和的良好的品质;一个班级团体的的性质在一半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在建立良好的班风教师需要极大的耐心来帮助与辅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方面应细致询问与观察。这样既可

高校教师师德(点题完整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题总结 版本A:培训5班 一、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为师之道”;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A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为师之道) B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做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个体品质,然后通过自己教书育人的德行表现达到既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人格品质和提升人生境界等精神需要的主体性追求(为师之德)009 2、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的职业人格、专业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在一般生理条件合格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后天学习、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主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047 3、道德选择: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一定形式,当某一个人在特定场合面临几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时,依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之间进行自觉自愿的选择,作出符合一定阶级或社会道德准则的决定,这就是道德选择。 4、道德评价:是通过赞扬和鼓励、谴责和批判、示范和劝阻,以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的方法,使人的行为纳入到社会或阶级要求的轨道,并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178 5、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灌输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原则和观念,对受教育者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具备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所需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自觉地践行其道德义务的活动。207 6、道德冲突:指在道德行为选择中因价值观和价值量的不同而发生的善恶矛盾和对立状态,或者指人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上不一致时产生的矛盾。 7、敬业精神:就是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种出自从业者内心的,从情感上对本职工作深深的爱恋;从行为上愿为本质工作倾尽全力,尽职尽责;在效果上始终追求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所追求的在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和职业结果等三方面的完美统一。 8.道德修养:指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及由此达到崇高的道德水平和境界的过程,是主体自身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简而言之,即道德主体的自我道德教育。 二、简答题或论述(印象中袁顶国老师上课点过的)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028-030 (1)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直接基础 (2)生产关系及其体现的阶级利益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现实基础 (3)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基础 2、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31-33 (1)目的的双重性:教书、育人。;(2)对象的特殊性:人--大学生;(3)手段的示范性:以身为教,为人师表;(4)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对学生培养的劳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充满复杂性的过程。;(5)内容的丰富性;(6)效果的滞后性:特殊的产品。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考试重点)034-036 (1)道德人格的高尚性;(2)道德目的的明确性;(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4)道德内容的全面性;(5)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039-41 (1)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2)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向导; (3)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4)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 5、高校教师职业素质。047-053 (一)专业文化素质(基础): (1)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2)深厚的专业知识;

初探当前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初探当前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摘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它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示范、熏陶、激励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教师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塑造个人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人格健全。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作用塑造 一、引言 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而所谓的教师人格魅力,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它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的,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它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模范的品行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不断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促进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示范作用。 “师者,人之榜样也。”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范和学习的对象,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在北大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的9月份,一位外地的年轻学子提着大包小包来到北大报到。后来实在走累了,就把行李搁路旁了。这时迎面正好走来一位老人。年轻人走上去说:“我要去办入学手续,您能帮我照看一下行李吗?”老人爽快地答应了。等到那个年轻人一个多小时办好手续回到原地,发现那个老人仍站在那里帮他看着行李。几天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当主持人介绍坐在主席台上的学校领导时,年轻人惊讶地发现,那天帮他照看行李的老人,竟然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年轻人在强烈的震撼中想到这样一句话,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府。园斯金曾说:“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季先生事务繁忙,能够在开学期间为学生看守行李一个多小时,实在是难能可贵。季羡林先生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风格,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熏陶作用。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如同一支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都紧紧地凝聚在其周围,使学生迷恋而乐于接受教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处人处事,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这种作用

浅谈教师人格的塑造

浅谈教师人格的塑造 田园小学马龙燕 教师的人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发展 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 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 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 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 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 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由此,教师人格的自我 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拥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爱是一切教育 的起点。”爱是塑造教师人格的核心。教师人格在本质上是一 种生命体验。当教师以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爱心去关注学生、热爱学生时,她就会在教学中放飞生命的灵思和情感,她会用自己的心灵感染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激情创造学生的激情。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平凡的教师用生命诠释了教师人格的伟大。张亚米老师用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护着幼小的生命。当救助者发现时,孩子仍然活着,而张老师却惨死在水泥板下,他的双臂抱得那么紧,竟然分不开,拿姿态就像一只傲然的雄鹰,写着生命的抗争与顽强。爱的力量让生命感动,让教师的人格得到了完美的升华。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人格的伟大不在于洒脱的外表和举止,而在于对学生 永恒的爱。一位教师有爱心,就不会出现有好学生和差学生的 概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性的鲜活的个体,都希望被他 人赏识,被别人赞美和肯定。我再教学过程中,公正的对待每一 位学生,积极发现并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点拨学生学习中的 困惑,主动找学生谈心,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努力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关注留守儿童。只要有爱心,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只要有爱心,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奉献教育的诚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奉献——则是培养学生崇高愿望的唯一学校。”教书育人是辛苦中包含快乐幸福的事业,教师身负培养学生做人成才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唯有一颗诚心,老师才能求真务实,求善求美;唯有一颗诚心,教师才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唯有一颗诚心,教师才会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奉献自己应有个良心和责任感。这种诚心还表现在课堂上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接受知识的滋润。 最后,教师要有一颗学习创造的恒心。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还在于知识的不断更新中,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发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知识的传声筒,而应该成为

塑造教师人格的必要性

塑造教师人格的必要性 塑造现代教师人格,既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内心的愿望。 首先,教师劳动的特点规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教师劳动与其他行业,特别是与工农业劳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是做人的工作。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主要劳动工具是人,是涵盖着其全部人格、知识和才华的教师本人;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是能够带着教师在他心中播下的种子,使之发芽、开花、结果,播撒更多的种子影响社会的学生。所以各个社会和阶级总是对教师人格有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说,教师不管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如何,总是凭着自己的职业良心,尽可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熏陶。 在学校里,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优秀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他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并躬行实践,表现出特有的教师人格。他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他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地影响着

他的学生,使许多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伟大人格至今仍为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所敬仰。鲁迅留学日本时的教师藤野先生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曾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得鲁迅在回国20多年以后,还深深地怀念着老师。在鲁迅晚年,深感写作极疲倦时,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激起无穷的力量,点一支烟继续奋笔疾书。鲁迅把藤野先生作为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教师人格的特殊魅力。 其次,教师肩负的责任决定了教师人格的高尚性。在新时期,人民教师肩负着把我国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重任。现在的在校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兴旺发达、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求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国家和人民把儿童信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来说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信托教师们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都完全嘱托给他们。这是把伟大责任加在教师们身上的一种重托。虽然,教师们一方面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上诚实的人。”唯有高尚的教师人格,才能保证教师切实担负起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 再次,教师人格反映了广大教师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教师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辅导员首要的责任。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现象,给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定影响。从小他们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上中学时,爸爸妈妈什么都不让他们干,早上来不及吃饭,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学校去。到上大学后他们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整日浑浑噩噩,学习成绩下降,成了班上的“第三梯队”。他们开始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碍队伍中的一员。要让他们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因此,辅导员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明确学习方向、学习目的,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学生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我从学生的学业、情感、道德,几个方面阐述教师人格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理想、信念、气质、性格。“魅力”的释义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启发引导,认真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原则,针对青年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更要以自身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 - 源,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本文阐述了人格、人格魅力的含义、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学生的影响塑造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b)-0230-02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而育人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最核心的是要有人格,否则就会只有人形而无人实。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的理想信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为人处事等都决定着教师以德育人的成效。教师人格比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更显著。因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1 人格的涵义 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从伦理学上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从法律的角度讲,是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社会学中把人格定义为人品。“格”即标准、度量、规格、品质,“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就是讲人要有良好品行和做人标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质修养、形象气质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教化学生。高尚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崇拜的偶像,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是无声的号角,会对学生产生无形而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会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2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人、成才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知识的快速增长,能力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是在学校完成。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成人、成长影响巨大。 2.1 教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是知识与智慧的交流,教师充满创新的教,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内在的人格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具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高校教师如何提高人格魅力

摘要: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教师自身的气质、学识渊博程度、行为修养、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来阐述通过塑造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吸引、感染和影响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并能真正成为学生在以后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指明灯。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格魅力;学生;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21-02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人生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在执教生涯中,经过不断磨炼、总结而修养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个人特有的风格、气质、教学能力水平、科研涵养及行为方式,就是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师的自我修养内涵,需要通过师生和社会评价来表现。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对推动现代高校教学风气改善和促进高级人才型大学生培养产生影响。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内、外两种因素。“内因”即个人在长期的人生履历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情感、精神等;“外因”则指个人特有的风格、气质、胸怀、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对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应具备足够的优良品质,即品格高尚、品行端正、气质优雅、行为方式得体,既要无私奉献、胸怀宽广,又要热诚助人、思想超前等。高校教师的工作目标是让渴望求得真才实学的大学生能通过实践努力顺利进入社会。外界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人格的检验,其实也就是对他的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检验。因此,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必须达到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在专业知识广度、学术科研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和处世技巧、师生沟通方式、课堂管理能力及课堂发挥能力等方面都应该高于一般的水平。相信教师在这些方面进行自我塑造后,就能形成比较完美的人格魅力,到时候一定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且具有相当高的人气和威望。高校教师人格魅力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理想。理想与事业心是分不开的,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事业心。高校教师的事业心只有建立在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远大的抱负、坚定的志向和科学的信仰。大学教师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主要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在这一事业中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力求培养更多的人才,培育出好人才为己任的事业心。 2.高校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对社会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的坚定态度。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大学教师要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用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学生。这就要求大学老师本身必须具备有渊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个人能力:首先要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其次是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是要具备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 3.高校教师要加强自我意识,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平易近人。为人师表,意思就是不论是课堂上或是课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中会对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产生影响。因此,要求教师在各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从精神状态、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到日常生活表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以防止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教师可以从学生、社会、领导、同事、家长、朋友等各方面得到自己行为的反馈信息,然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发现不足之处时应及时调整和改正。 4.高校教师要有深厚的情感、良好的性格,一心期望学生成才。期望学生成才,是高校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王锡娟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学校:黔西南职业技术学院学号: 56号姓名; 王锡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我们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理论”与“道德”视为含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概念,并且英语中德Ethics 和Morale的词源含义暗合,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理论”和道德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师从业的行业规范,它的要求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事实上,这些要求源于我们的教育理论关系。“为师之道”源于蕴含在教育理论关系中的“为教之理”,首先我们只有先从把握我们的职业理论关系出发,才能深切领悟做老师到底应当遵循哪些“行为应当”,才能最终“得道化德”培养自己作教师的良好德性与品行。 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高校的教师,这就意味着不但要拥有极其渊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所传授专业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层次的文化造诣,更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以下是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本章主要从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内涵、地位;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道”与“德”;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伦理联用其意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这种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 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教育的伦理关系确认了教师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贯穿在教师的教学中每一个过程,它同样也界定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伦理地

浅谈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浅谈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发表时间:2013-12-23T16:21:14.1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1月总第103期供稿作者:◆张万华 [导读] 人生需要大智慧,而教师更需要大智慧。教师智慧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 ◆张万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734000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 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散发光芒呢? 一、用爱铸就师魂 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他们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他们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他们和学生沟通时常说的口头禅是“吃饱了吗?”“苦不苦?”“没关系,老师理解你。”看到学生精神萎靡,他们习惯性的动作是摸摸头,倒杯水,递片药。看到学生因玩耍而满身灰尘时,他们禁不住就给学生掸掸灰。 二、用智慧拨动学生的心弦 人生需要大智慧,而教师更需要大智慧。教师智慧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士认为,教育智慧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时刻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决断和组织力量。教师智慧的不同,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有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对发生的教育问题沉着应付,巧妙处置,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提问道“晏子三次智斗楚王,表现了晏子怎样的品质?”一位学生答道:“见风使舵。”立刻引起一些学生的哄笑,教师却满怀热忱给予褒奖,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更高层面上展开思考,使学生在充实而热烈的学习气氛中感受到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 三、用幽默激发学生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语言大师老舍也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运用教学幽默,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创造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身边的一位语文教师,英俊潇洒、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爱戴。 在执教《借书不还,天打雷劈》一课中,这样问道:“同学们借过书吗?”学生回答道:“借过。”老师又问道:“有不还的吗?”学生答道:“有。”老师道:“啊哈,没还书的同学你一定会遭雷劈的。”语音刚落,教室里已是一片笑声。幽默睿智诙谐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自然地受到知识的感染、吸引,最大限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用博识征服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一个思维敏捷、激情奔放、知识广博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惊叹不已,百般信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激情满怀、洒脱自如地搞好教学,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猎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为此,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一个“勤”字:勤读书、勤看报、勤学新知识、勤写读书笔记、勤做资料卡片、勤反思领悟、内化知识。一个“勤”字,将引来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 鲁迅曾要求青年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主张博采众长。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备广博的其它门类知识,让学生在惊叹声中来认识你、了解你、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 有位语文教师在执教《水之歌、水之思》一课,随口说出了几大洋和几大河的面积及水量时,学生都露出痴迷状。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 五、用礼仪教会学生处世之学 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句名言:“从口袋里掏出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教师的风度仪表对学生的品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课堂教学也有直接的“干预”作用。教师仪表基本要求是语言文明、幽默、风趣;穿着朴实、整洁,具有时代感;举止稳重端庄,待人热情谦逊。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在讲一位教师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穿着深色笔挺的西服,庄重地走进教室,立即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也激起了孩子们的爱国激情。当他讲完课后,孩子们舍不得他离开,齐呼“法兰西万岁!”掏出脏手帕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远不只是不讲卫生,更重要的是他从此失去了学生的爱戴和敬仰,在学生眼里的高大形象便会黯然失色。 教育是神圣的,教师是崇高的。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影响人”。教师应时时做表率,处处为学生,做阳光教师,永葆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