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论述文体的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23
1.了解作者钱钟书和莫利,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揣摩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学习议论性散文或以智性见长,或以幽默娱人,或以深刻示人的风格特点;学习议论性散文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写法。
3.感悟从日常生活事物中挖掘出的深刻的人生意义。
1.连线作者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现代作家、学者。
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研究。
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编》等。
其中《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莫利(1890—1957),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品文集《桑迪加夫酒》,小说《特洛伊木马》《基蒂·福伊尔》等。
2.探寻背景《窗》选自钱钟书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收入了《读〈伊索寓言〉》《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论快乐》《说笑》《吃饭》《谈教训》《一个偏见》《论文人》等十篇文章。
作者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其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品种。
《门》美国作家莫利所写的一篇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性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这是一篇轻松有趣、形象感和哲理度均把握得十分到位的“美文”,在西方社会中,很适合做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人士的“高级精神消遣”。
1.识字注音(1)重点字搅.动()琐.碎()镶嵌.()飒.至()斟酌.()鸟窠.()凭眺.()奢侈.()窥.见()双瞳.()静谧.()肘.()壁垒.()接踵.而来()(2)多音字2.辨字组词3.词语释义(1)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2)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耳边和眼前,多用于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三峡》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郦道元(约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
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
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注》,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
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写下了其中著名的《水经注》,其中记录了上百条大小河流,包括三峡。
2.文题诠释本文题目《三峡》直接点明了作者写作的对象:三峡。
三峡,即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地处中国的腹地,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
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3.主旨《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山高岭连的地貌和不同季节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内容解读《三峡》是《水经》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
作者抓住了三峡景物的特点,描写三峡的形势和景色,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奇险高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水势凶猛,船行速度飞快。
“春冬之时”,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第9课论教养一、夯实基础1.识音恪.守()自持.()汲.取()箴.言()彬.彬有礼()矫.揉造作()自吹自擂.()随机应.变()忸怩.作态()大发雷霆.()【答案】恪.守(kè)自持.(chí)汲.取(jí)箴.言(zhēn )彬.彬有礼(bīn)矫.揉造作(jiăo)自吹自擂.(léi )随机应.变(yìng)忸怩.作态(ní)大发雷霆.(tí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
2.辨形(1)持()侍()恃()(2)恪()硌()格()(3)彬()杉()郴()(4)渎()牍()犊()【答案】(1)持(主持)侍(侍卫)恃(有恃无恐)(2)恪(恪守)硌(硌牙)格(格外)(3)彬(彬彬有礼)杉(杉树)郴(郴州)(4)渎(渎职)牍(案牍)犊(牛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形近字的掌握。
3.释义(1)自持:(2)箴言:(3)随机应变:(4)忸怩作态:(5)附庸风雅:【答案】(1)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等。
(2)箴言:劝诫的话。
(3)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4)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5)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意思的掌握。
二、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教.养(jiào)处.方(chù)涵.养(hán)愚蠢.(chǔn)B.贤.达(xián) 恪.守(kè) 难堪.(kān) 遗憾.(hàn)C.积淀.(dìng) 不懈.(xiè) 吧.嗒(bā) 碟.子(dié)D.箴.言(jiān) 喧哗.(huá) 汤匙.(chí) 共享.(xiǎng)【答案】B【解析】A.处chǔC.淀diànD.箴zhē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贸然自持随心所欲漠不关心B.汲取智慧自吹自雷忸怩作态C.慎重餐具一意狐行附庸风雅D.疲惫书籍矫揉造做随机应变【答案】A【解析】B.自吹自擂C一意孤行D.矫揉造作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的态度对待别人。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第9课,选自《孟子·告子上》。
这篇文章是孟子表达自己观点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篇章。
文章通过讲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故事,引出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道理。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充满了孟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同时,这篇文章的内容较为深奥,需要学生对孟子思想和人生观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感悟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生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感悟孟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人生中的选择和取舍,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3.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
4.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式,阐述孟子的思想和人生观。
第9课登岳阳楼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不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那,是个充满太多的繁华与不稳定的朝代。
那,是个永远以振兴天下为己任的男人。
是谁,安逸自在,于皑皑雪意的风景里,聆听鸟【课内挖掘】1.我们从杜甫的诗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诚实的、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诗人,如何辗转挣扎于漂泊的旅途,历经饥寒困危,备尝忧患。
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富于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杜甫,常常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会问题。
[适用话题]可用于“同情”“怜悯”“责任”“坚韧”“爱国”“关注社会底层”等话题。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都写出了洞庭湖的丰厚蓄积,澎湃动荡,广大浩渺。
[适用话题]可用于“热爱自然”“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等话题。
【课外应用】草堂的情思夏立君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
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
“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
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
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气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
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
当李青莲的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
题型1.单选(20个,共20分)2.翻译找错(书上,10个,共10分)3.翻译批评(5个,共10分)4.长句翻译(6个,30分)5.语篇翻译(1个,共30分)第一章1.我国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将语际意义概括成六种: 概念(主题)意义、语境意义、形式意义、风格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
2.翻译基本上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
语言之间的可译性是绝对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
3.翻译不是一项纯粹的语言活动,还涉及到各种非语言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
4.中国的佛经翻译始于魏汉,盛于隋唐,延至宋元,前后持续了一千多年,涌现了鸠摩罗什、真谛一起、玄奘等众多翻译大师。
5.明末的徐光启翻译了一些先进的科技著作,成为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提出了以夷制夷。
晚清时期,严复引进了资本主义的西学、新学。
与此同时,林纾翻译了西方文学作品。
五四运动时期,鲁迅、翟秋白、郭沫若、茅盾等人介绍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重点放在了翻译马列主义、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上。
改革开放后,我们翻译事业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
6.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
7.就所涉及的语言而论,翻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如把方言翻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翻译成现代语。
另一个是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的翻译活动,如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英语翻译成汉语。
8.就其活动方式而言,翻译可分成口译(interpretation)和笔译(translation)两种。
9.就翻译材料的文体而言,翻译可分为应用文体、科技文体、论述文体、新闻文体和艺术文体五大类。
第9课《鱼我所欲也》一、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二、中心思想《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第三单元散文⑵J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X•们後:“£帝右矣£一适门的同时,舍诒你打秆一扁窃。
”那一扁扁门乡窃里,承我墻乡少厉支,"打科3 $少未乘。
另找一扁门,夕卜而县你未曽歸E的耦彩的世界;加任©遠的备一个机遙,总敢込跨出门去!窗▽它已不玉理单僱的窃户3 ,更县嬪们汲取知识、与9卜立烷的窃(70门与窃急迫个和会中昱干凡的,便"不可或経。
有乡少X-句曾器佬到迫看似年兀的纟帝中短含的z•生兹理。
孜窍窃逸播C或徭名门逸择窃,不过昱($• —含之向的逸播,使它却昱仮一隹童髯重理的逸择!■精美晨读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1)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是深受爱戴的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文艺论集《谈艺录》等。
⑵莫利(1890—1957),羡国作家。
著有《桑迪加夫酒》、《特洛伊木马》等。
2.背景探寻(1)钱钟书在小说上卓有成果,在散文上也著作颇丰。
他的议论性散文善于从小角度阐释大道理。
《窗》选自《写在人生边上》,就是以小见大的散文。
(2)巴黎凯旋门坐落在巴黎市屮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屮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令兴建的。
它是欧洲1()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
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
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
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
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耍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通假字无.忽同“毋”,不要。
2.古今异义(1)景气..和畅。
古义:气候。
今义: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也指兴旺,繁荣。
(2)僮仆静默..。
古义:指已休息。
今义: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
(3)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古义:不一一详述,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
今义:不相同(只做谓语,不做定语)。
(4)非子天机..清妙者。
古义:天性。
今义:①比喻自然界的秘密,也泛指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
②神秘的天意。
3.一词多义.:过访,游览.周北门:经过.百雉,国之害也:超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错.之,脱身独去:责备.温经:当,正在.七百里:方圆.之前朝贡禹:比方.,而狱无怨滥矣:道理.也:道理驮黄檗人往:凭借.之以成帝业:依靠.力授爵:根据.其固然:顺着.:覆压,继承.:机会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与山僧饭.讫而去:吃饭。
(2)名词作状语夜.登华子冈:在夜里。
(3)形容词作动词①露湿.青皋:打湿。
②王维白.:说。
5.文言句式(1)憩感配寺:省略了介词“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2)明灭林外:(于)林外明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3)步仄径:(于)仄径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4)携手赋诗:(我们)携手赋诗,省略句。
(5)倘能从我游乎:倘(你)能从我游乎,省略句。
(6)非子天机清妙者:判断句。
6.翻译下列句子(1)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译文:就独自一人去山中,在感配寺休息,同山僧一起吃过斋饭后才离去。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译文:村中晚上舂米的声音,又与庙宇中传来的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
(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译文:如不是你这样天性高洁超尘的人,我哪能用这不要紧的事邀你呢?一、结构图解二、中心主旨本文通过对具体景物鲜明如画的描绘,表现作者在观照自然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得意忘“言”的“深趣”,一种对自然界诗意美的发现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