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宣教[荟萃精制]
- 格式:ppt
- 大小:966.00 KB
- 文档页数:22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健康宣教过敏性紫癜一个反反复复的疾病给宝爸宝妈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困扰和担忧,现在我们护士小姐姐就将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吧,希望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宝爸宝妈了解这个疾病,减少宝爸宝妈们的担忧。
宝爸宝妈问:什么是过敏性紫癜呢?护士小姐姐答:它是由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又称亨-舒综合征。
宝爸宝妈问: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护士小姐姐答:①首先出现的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为双下肢对称性分布,紫癜会反复出现,但消退后不留疤痕;②伴有脐周或下腹阵发性疼痛,有时可能便血或腹泻;③约1/3的患儿会出现关节的疼痛,一般是在膝、踝、肘和腕关节这些大关节处,几天内自行消失;④约30%~40%患儿有肾脏损害表现,比如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伴血压增高和水肿,多在紫癜后2~4周出现。
宝爸宝妈问: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家庭护理呢?护士小姐姐答:①我们要学会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分布是否反复出现,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柔软;②避免接触各种致敏原(鱼虾、蛋、牛奶,花粉、虫咬、疫苗注射或药物、各种病原体等)③发病初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缓解期可添加普通蔬菜,如土豆、西红柿等,紫癜消退后可逐渐添加少量新鲜瘦肉类食品,病情稳定6个月后才能加牛奶。
在1~2年后才能加海产品。
④患儿腹痛时要卧床休息,观察大便的性状及有无血便、腹绞痛、呕吐等;⑤关节疼痛、肿胀时要保持患肢功能位置,协助患儿选用舒适体位,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儿利用放松、娱乐方法减轻疼痛,并遵医嘱用药缓解疼痛;⑥要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提示紫癜性肾炎,需卧床休息,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轻微下床活动;12小时尿细胞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活动;有水肿、高血压者限制盐水的摄入,症状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遵医嘱用药:利尿剂,降压药;⑦因此病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儿体型会发生变化,家长和患儿不要惊慌,停药后症状会缓解;⑧出院后遵医嘱用药,定期门诊随访。
过敏性紫癜患儿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全身毛细血管炎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过敏性紫癜是怎样发生的
―病因不明,可能为机体对一些相关因素发生异常免疫反应而引起的血管炎性病变,相关因素可能包括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某些药物过敏、食物、花粉吸入以及虫咬等。
三、过敏性紫癜有哪些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⒊在岁小儿,学龄期多见,主要为反复出现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血尿及关节肿痛等。
四、过敏性紫癜有哪些护理措施和治疗
1.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后下床活动。
2.避免食用怀疑为致病的食物,忌食辛辣及海鲜类食物,有腹痛或便血时,给予黄瓜、稀饭,肠道出血时应禁食。
3.给予抗感染,脱敏及抗凝治疗。
4.病发紫癜性肾炎者按肾小球疾病护理。
五、过敏性紫癜患儿出院后如何预防复发。
预防和早期处理感染,脱离已知过敏原,避免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坚持服用抗过敏药物至症状消失为止,出院后半年到一年内随访观察尿常规等疾病症状。
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宣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十三章《小儿常见皮肤病的护理》,具体涉及第三节“过敏性紫癜的健康宣教”。
详细内容包括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过敏性紫癜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学会识别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并能进行初步的护理评估。
3.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的实践操作。
重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护理操作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 理论知识讲解:(1)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
3. 实践操作演示:(1)护理评估:观察患儿的皮肤、关节、消化道等症状,了解病情。
(2)护理操作:皮肤护理、关节护理、饮食护理等。
4. 例题讲解:针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病例,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宣教2. 板书内容:(1)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描述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并列举三种护理措施。
2. 答案:(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关节、消化道等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血管炎性疾病。
病因包括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
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有关。
(2)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等。
小儿紫癜的健康宣教内容小儿紫癜,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也就不会那么恐慌了。
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小宝贝们!1. 什么是小儿紫癜?小儿紫癜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血管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导致皮肤出现紫色的斑点。
别担心,这些斑点虽然看起来吓人,但一般不影响孩子的健康。
你可能会发现孩子的皮肤上有小红点,特别是在腿部和屁股上。
1.1 症状表现紫癜的症状比较明显,首先就是皮肤上会出现紫红色的斑点,有点像淤血。
还有的孩子可能会有关节疼痛、腹部不适,甚至出现轻微的出血现象,比如鼻子流血或牙龈出血。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赶紧带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
1.2 诊断和检查医生会通过观察孩子的症状、询问病史和做一些血液检查来诊断紫癜。
通常还会做一些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比如肝功能检查、尿液检查等。
记得听医生的建议,不要自己瞎琢磨。
2. 小儿紫癜的原因小儿紫癜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感染了某些病毒。
尽管科学家们还在研究确切的原因,但大多数情况是轻微的,并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太大的威胁。
2.1 免疫系统问题有些情况下,小儿紫癜是因为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
孩子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己体内的血管,这样血管就会变得脆弱。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守卫”出了点问题。
2.2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也是紫癜的一个常见原因。
比如说,某些流感病毒或者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血管出现问题。
平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好处。
3. 如何治疗和护理虽然小儿紫癜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合理治疗和护理,孩子很快就能恢复。
下面是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小贴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3.1 医生的建议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小儿紫癜,一定要听医生的话。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通常,医生会建议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有时候可能需要住院观察。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健康教育
《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全身性过敏引起的血管炎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身上。
这种疾病常常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原的反应,导致血管壁受损,造成皮肤出血和淤血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关节和肾脏损伤。
因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家长和孩子都应该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和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紫癜样皮疹、关节疼痛和肿胀、腹痛和血尿等。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可能患有过敏性紫癜。
其次,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避免过敏原的接触。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食物等,家长可以采取措施,如定期打扫居室,减少孩子接触过敏原的机会,从而减少发病的可能性。
另外,家长和孩子也应该了解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原则。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消除过敏原,控制病情发展,保护肾功能。
一旦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饮食,让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最后,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习惯。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烟酒刺激,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病风险。
总之,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对于家长来说,及时了解该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积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减少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
同时,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进行治疗,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024年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宣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基于《儿科学》第十二章“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具体涉及第三节“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识别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健康宣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基本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掌握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 学会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长的自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健康宣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黑板。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宣教。
2. 讲解病因及发病机制: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分析临床表现:通过PPT课件、实物模型和挂图,讲解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4. 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以例题形式讲解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强调关键点。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6. 健康宣教:讲解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提高患者及家长的自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宣教2. 板书内容:(1)小儿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2)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3)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4)健康宣教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列举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2. 答案:(1)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略。
(2)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皮疹、关节痛、腹痛、肾脏损害等。
(3)病例判断及治疗原则: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教育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2:1,冬、春季多见。
以臀部和下肢对称分布的出血性皮疹为特征,有时伴腹痛、便血和/或关节肿痛,易致肾脏受累。
病因不清,致敏原可为病原体、药物、食物或花粉、昆虫叮咬等。
过敏性紫癜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对患儿多关心、爱护,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境,消除紧张、顾虑。
与同室小朋友认识,经常鼓励表扬患儿。
该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大多能痊愈,患儿家属不必过多焦虑。
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
2、休息、活动指导: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可降低机体对氧的消耗,有利于减轻皮肤紫癜和关节症状。
恢复期注意避免激烈运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饮食指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鱼虾蛋白类食物。
有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限制饮食或禁食。
止血后给予流质饮食,根据病情变化逐渐过渡到无渣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正常饮食。
卧床期间肠蠕动减慢,常可出现大便干燥,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必要时给予开塞露通便。
4、生活指导: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限制探视陪护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受凉感冒,严防呼吸道感染。
保证患儿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5、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和饮食,出院后避免接触过敏原。
按时作息,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应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荤素搭配,多吃水果。
每日饮水量约1000~1500毫升,注意定时排便,以防便秘。
②按时服药。
在恢复期还要继续服用激素药物,可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
③定期复查,防止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一般过敏性紫癜出院后3~6月应定期复查尿常规,④避免感冒,增加抵抗力。
注意家庭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接触感染人群。
患儿多晒太阳,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