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92.88 KB
- 文档页数:2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方法:对86例肩关节脱位适宜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 组用1%利多卡因溶液行臀丛阻滞(肌间沟入路)麻醉;B组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A、B两组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肌松情况等。
结果:B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两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肩关节手法复位中的效果优于臂丛阻滞麻醉。
标签:丙泊酚;静脉麻醉;肩关节复位;临床观察肩关节脱位在门诊患者中较为常见,手法复位术占多数,手术无创伤,时间短,要求肌肉松驰,麻醉恢复要快,以便复位固定。
丙泊酚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苏醒迅速而完全,持续输注后不易蓄积,为其他静脉麻醉药所无法比拟,目前,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镇静及麻醉维持[1]。
笔者于2009-2012年对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传统的臀丛阻滞用于肩关节手法复位术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6例ASA Ⅰ~Ⅱ级拟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患者,体重40~72 kg,身高140~172 cm,年龄13~60岁,无外伤并发症及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均为清醒患者,无高蛋白过敏史,麻醉前禁食在6 h以上,禁饮2~3 h。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
1.2 麻醉方法A组病例用传统的臀丛阻滞方法,用1%利多卡因溶液,按0.4 ml/kg约20~30 ml,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选肌间沟入路进针,有突破感或患者出现异感时,回抽无血及脑脊液,缓慢推注5 ml后询患者有无不适,再次回抽注射器有无回血,在确保未在血管内及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情况下,继续给完余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吸氧。
B组病例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开放静脉通道,建立监测示流、以2 L/min面罩给氧,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手术医师到达手术室后,丙泊酚注射液按 2 mg/kg给首次剂量[3],以40 mg/min速度推注,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适当增减剂量,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嘱手术医师开始复位,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SPO2,如出现氧合下降呼吸抑制时,及时调节氧流量并面罩加压给氧,经过1~2 min后能改善呼吸功能。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概述
近年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已经成为许多手术和治疗中的常规麻醉方式。
在关节脱位手术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方案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该麻醉方案具有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术中恢复快、不易产生镇痛依赖等优点。
麻醉药物的特点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作用的全身麻醉药,可迅速诱导和维持深度麻醉。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能迅速缓解术后疼痛。
将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应用,能够有效地发挥两种药物的优点。
丙泊酚具有快速诱导、恢复快、副作用少等特点,而芬太尼则有镇痛效果好、抑制交感神经等生理反应的作用。
应用注意事项
1.充分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控制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理参数的稳定性。
2.在给予药物前,患者需禁食禁饮6小时以上。
3.术前应用肌松药,有助于手术中肌肉松弛,利于手术的进行。
4.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效果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减轻手术时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该麻醉方案还有利于手术医生进行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麻醉方案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起效、快速恢复的麻醉药物。
它具有麻醉深度可控、呼吸抑制小、心血管稳定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它能够减轻手术时的疼痛感,同时具有麻醉药物的作用。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术中具有下面几个优点。
首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深度可控。
在关节脱位手术中,麻醉深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麻醉深度过浅会导致患者感到疼痛和不适,麻醉深度过深又容易发生呼吸抑制和心血管不良反应。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具有麻醉深度可控的特点,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麻醉深度,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作用迅速。
在关节脱位手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迅速有效的麻醉。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作用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减轻手术时的疼痛和不适。
第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副作用小。
由于关节脱位手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麻醉维持,因此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与传统的全身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副作用小,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影响。
第四,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恢复快速。
在关节脱位手术中,麻醉恢复的速度也非常重要。
麻醉药物的恢复过于缓慢会影响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和病情的发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恢复快速,患者很快就可以恢复到清醒状态,减少手术后的不适和并发症。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麻醉手段进行手术治疗,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成为了一种安全、舒适的麻醉选择。
那么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应用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本文将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特点1、镇痛效果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药物的结合使用,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镇痛效果,并且可以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2、麻醉深度易控制丙泊酚是一种有效的快速作用型静脉麻醉药,其作用时间短暂而深度易控制,且其与芬太尼镇痛药的结合可以使麻醉深度的控制更加稳定,从而大大降低了麻醉风险。
3、催眠作用明显丙泊酚除具有麻醉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催眠作用,患者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使手术过程更加平稳。
4、康复快速由于丙泊酚的作用时间较短,术后醒来比较快,而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使得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前需要进行麻醉。
低剂量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低剂量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为此类麻醉药不会对呼吸和循环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安全性非常高。
3、手术舒适性好低剂量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并且由于麻醉药物的催眠作用,患者能在手术中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使得手术过程更加舒适,并能减少手术期间的疼痛或者疼痛引起的肌肉收缩等因素,保证手术的安全与稳定。
低剂量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药物可以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可以减轻术后的恢复痛苦,并且很少出现手术关节脱位再次发生的情况。
总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高、麻醉深度易控制、手术舒适性好和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优势,完全达到了常规手术的麻醉效果,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麻醉方案。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作用分析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运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产生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ASAⅠ-Ⅱ级肩关节脱位采用复位治疗的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静脉全麻处理;对照组患者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用浓度为1.5%的15~20 ml利多卡因,从患处肌间沟进入到臂丛神经阻滞,并对患者的实际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效果进行评定,并对麻醉前患者症状、麻醉后1 h效果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患者体征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时间、麻醉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明显。
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有着明显的治疗、确切的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标签: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效果分析肩关节脱位是现代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创伤,一般都是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作用下完成复位,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存在阻滞不完善、成功率较低的缺陷,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关节脱位手法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肩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治疗的80例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有34例,患者的年龄在16~66岁,体重在42~73岁,ASAⅠ-Ⅱ级,患者不存在任何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现象,不存在药物过敏史、心肺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接受常规的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对外周静脉通路进行开放,并对其平均心率、动脉压、脉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进行监测[1]。
实验组患者进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药物静脉全麻,静脉推注芬太尼药物,保证时间>30 s,然后再静注1~1.5 mg/kg的丙泊酚,等到患者出现呼之不用、意识消失以及压眶反射消失之后,由骨科医生对其进行手法复位;对照组患者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用15~20 ml的浓度为1.5%利多卡因,由患侧肌间沟进入臂丛神经阻滞,药物注入15~20 min之后,接受手法复位和治疗的方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引言关节脱位是指关节骨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关节功能的丧失。
在医学实践中,关节脱位的复位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法。
而麻醉是复位手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麻醉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已经成为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常用方法。
本文将围绕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简介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具有快速、短暂的作用时间,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具有快速进入和清醒的特点,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指通过外力将脱位的关节复位到正常位置。
在麻醉医生的操作下,利用适当的手法施加外力使关节复位。
这种手法需要患者放松身体,同时需麻醉医生熟练的技术和对患者的密切观察与护理。
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1. 镇痛效果明显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具有快速进入和清醒的特点,而芬太尼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
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剧烈的疼痛反应,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2. 药效稳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具有药效稳定的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快速达到麻醉的效果,并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麻醉状态,为医生提供了足够的操作时间。
3. 清醒迅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醒来的时间较短,清醒迅速,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小。
患者在手术后不易出现迟发性麻醉并发症,可以尽快进行康复训练。
4. 安全性高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中,可以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操作1. 术前准备在进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麻醉史和过敏史等。
---------------------------------------------------------------最新资料推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后手法复位中的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关节脱位后手法复位中的应用覃能柳州市柳江县人民医院广西柳江 545100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行关节脱位复位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 ASAI~Ⅱ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 48 例,常规监测 BP、HR、RR、SpO2,面罩吸氧,在给予芬太尼 1mu;g/kg,丙泊酚 1.5mg/kg 静脉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观察术中 BP、HR、RR、SpO2 的变化,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应该详细的记录复位以及苏醒的时间。
结果:全部的患者在经过一次的复位全部的成功,他们所用的复位时间是 10 秒到 3 分钟之间,在这之后,诱导药物 BP、HR、SPO2 都有所下降。
另 1 例患者 SpO2 降至 85%,经托下颌、面罩加压供氧后 SpO2升至 99%。
苏醒时间 2~7.5min,醒后偶有头昏、恶心发生。
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关节脱位复位术,麻醉效果确切,苏醒迅速完全,安全可靠。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图分类号】1 / 4R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9)9-0551-01 人体的关节脱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复位的手法,种方法得到的效果是比较明确的。
但是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就会经常导致患者十分的疼痛同时也会出现肌肉痉挛,还有就是复位的手法难度是比较大的,对于质量和技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因此,利用麻醉来阵痛是关节脱臼复位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院在 2004 年到 2009 年期间,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 48 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丙泊酚在骨科手法复位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观察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骨科手法复位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在骨科手法复位用丙泊酚静脉麻醉。
结果其中94例复位时间为(4.24±1.1)min,丙泊酚用量为(103.54±9.7)mg,术中血压、脉搏平稳,各时间点差异(P>0.05),HR变化明显(P<0.05),用药后1、3、5min与用药前3min相比明显减慢,麻醉效果好,患者术中无痛苦,术后清醒较快,术中无肌肉紧张产生的对抗。
结论丙泊酚用于骨科手法复位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丙泊酚;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的短效全身静脉麻醉药,主要化学结构为2,6-二异丙基苯酚,与已知任何一种静脉麻醉药的化学结构不同,它具有镇痛作用强、苏醒快而平稳、副作用少、镇痛作用弱的特点。
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98例患者在骨科手法复位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患者98例,男52例,女46例;骨折34例,关节脱位64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尺桡骨双骨折21例,肱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7例;肘关节脱位6例,肩关节脱位12例,髋关节脱位47例,ASA I或Ⅱ级,体重30~80kg,年龄12~70岁,术前检查有2例患者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其余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血流动力学紊乱,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哮喘病史,无麻醉禁忌证。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6h,禁饮4h。
术前30min小儿肌注阿托品0.01mg/kg,成人肌注阿托品0.5mg或盐酸戊乙奎醚1mg,其中急诊患者术中给予。
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复方氯化钠,面罩吸氧,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0~2.0mg/kg。
当患者意识消失、呼之不应、压眶反射消失后,手术医师开始手法复位,根据手术时间和患者的反应追加丙泊酚,追加量一般为30~50mg,术毕停止给予丙泊酚。
丙泊酚应用于肩髋关节困难复位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单纯丙泊酚应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困难复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30例急诊关节脱位患者,其中肩关节脱位患者21例,髋关节脱位患者9例,年龄20-75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5例,体重45-78Kg,患者均饱胃求诊,非麻醉状态下复位失败后送入手术室,静脉注射单纯丙泊酚0.5-1mg/Kg,观察复位效果,监测患者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RR(呼吸频率)、BP(血压)变化及呕吐情况。
结果30例复位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呕吐。
结论丙泊酚应用于肩髋关节困难复位安全,有效。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困难复位丙泊酚Berth phenol used in shoulder and hip joint difficult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reductionJiangxi 342500 people's Hospital of Ruijin City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Wang JunhuiKey words: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 dislocation of the hip hard reset of propofol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ombination of propofol used in shoulder joint and hip joint are difficult to reset the clinical effect.Method 30 case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DDH, which shoulder dislocation in 21 cases, dislocation of the hip in 9 patients, aged 20-75 years, 25 cases of male patients, female patients 5 cases, weight 45-78Kg, patients with full stomach attenders, non anesthetic state reduction after failed to operation room, intravenous propofol on pure 0.5-1mg/Kg, reset effect, monitoring of patients with HR ( heart rate ), SPO2 ( oxygen saturation ), RR (respiratory rate ), BP ( BP ) changes and vomiting. Result 30 cases of successful closed reduction, patient vital signs are stable, and no occurrence of vomiting.Conclusion Propofol used in shoulder and hip joint difficulty reduction safe, effective引言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
丙泊酚在急性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
卢民;张凤慰;丁蕊;姚远
【期刊名称】《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4)004
【摘要】急性关节脱位往往是外伤所致,其特点是活动功能受限疼痛剧烈,患者十分痛苦,笔者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卢民;张凤慰;丁蕊;姚远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辽宁1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7
【相关文献】
1.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肩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价值 [J], 郭洪庆
2.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用在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效果评价 [J], 孟秀峰;罗艳萍
3.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骨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 [J], 毛仲霞;赵敏;卞晓慧
4.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J], 黄小玲;王福荣
5.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琥珀胆碱静脉麻醉在精神病患者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J], 张群华;杨仲利;李逸鸿;雷小霞;陈宁芳;郑莉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2-19T09:10:58.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杨勇葛建岭王伟[导读] 但如果患者在非麻醉情况下接受手术,不仅要承受较大的痛苦,而且复位的结果也往往不够理想,成功率低。
杨勇葛建岭王伟(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39000)
【摘要】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40例进行手法复位的骨折与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麻醉处理方式的区别分B组40例与F组 40例.B组患者使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处理,F组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B组患者的MAP变化、苏醒时间、HR变化、SPO2变化、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布托啡诺丙泊酚肩关节脱位
【中图分类号】R6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110-02 肩关节脱位在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得到良好的治疗。
但如果患者在非麻醉情况下接受手术,不仅要承受较大的痛苦,而且复位的结果也往往不够理想,成功率低。
作者现结合丙泊酚布托啡诺麻醉法[1]在骨折手术的应用来探讨其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近一年肩关节脱位80例为研究对象,ASA分级为Ⅰ~Ⅱ级。
B组患者使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处理,F组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处理。
术前心电图、胸片、血常规无异常。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
ASA分级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并检测其HR 、SPO2、呼吸频率、BP。
B组麻醉诱导前用布托啡诺以0.02mg/kg的剂量进行缓慢注射,F组麻醉诱导前先给予芬太尼以2μg/kg的剂量缓慢静脉注射,5min后分别开始进始注射丙泊酚1.0mg/kg的剂量缓慢进行,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瞳孔固定及肌张力消失开始进行手术。
术中根据情况(如体动)追加丙泊酚0.5mg/kg直至术毕。
1.3监测指标记录术前,术后患者SPO2、HR、MAP变化、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手术结束清醒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相比较在丙泊酚用量、手术结束清醒时间,B组显著少于F组,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n=40
2.3不良反应两组均出现恶心呕吐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1。
3.讨论
肩关节是人体重要关节[2]。
肩关节脱位以后强大有力的肩关节周围肌肉是的复位经常难以进行[3]。
长时间的脱位使得关节血运障碍,增加关节功能障碍的几率。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方法通常是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芬太尼。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麻醉药,在门诊小手术中已经广泛应用,镇痛作用弱,常需和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联合使用,但是芬太尼自身的缺点临床麻醉医生常有所顾忌。
布托啡诺[4]是一种混合类受体-激动拮抗剂[5],可以通过对脊髓的k受体激动而产生镇痛作用,它还具有一定镇静怎用,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
对μ受体具有拮抗和激动双重作用[6],所以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另外布托啡诺在剂量范围内(0.03mg/kg~0.06 mg/kg)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7]。
患者使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后,患者心率、MAP均有所下降,但是F组变化比B组剧烈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两组实验中均有呼吸抑制现象[8],出现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但F组比B组明显,常需要面罩加压给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芬太尼与丙泊酚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些现象,两者相作用明显加深镇静催眠作用[9],F组苏醒时间较B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
F组与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B组的丙泊酚用量比F组少两者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肩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的麻醉中学流动力学更平稳,呼吸抑制更轻,能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10]。
综上所述,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立凤.静脉麻醉在骨科四肢关节闭合复位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560-561
[2]王丽君.(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11,10( 19) : 117.
[3]潘宏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 23) :140.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2.
[5]蒙元劲,莫莉,曾琼珍,等.诺扬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2):195-196.
[6]陈伯銮主编.临床麻醉药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陈赛丹,邹筱萌.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 2009(S6)
[8]金毅,徐建国,林宁等.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2):700.701.
[9]陈恭达,夏瑞,尹泓,等.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诱导对全麻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
26(12):1032-1 033.
[10]陈恭达,夏瑞,尹泓,等.布托啡诺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及靶浓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0):1 281-1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