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检测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4
燃气火焰温度的准确测量方法燃气火焰温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燃烧过程监控,还是实验室中的温度控制,都需要对燃气火焰的温度进行精确测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燃气火焰温度测量方法,以供参考。
1.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燃气火焰温度测量方法。
通过观察燃气火焰发出的光谱,可以推断出火焰的温度。
由于不同元素在高温下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谱线,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和频率来计算出火焰的温度。
这种方法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燃气火焰。
2. 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设备,通过测量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确定其温度。
在测量燃气火焰温度时,可以将红外测温仪对准火焰,即可迅速得出火焰的温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现场实时监测。
3. 热像仪热像仪是一种通过红外成像技术来显示目标物体温度分布的设备。
在测量燃气火焰温度时,可以使用热像仪来实时观察火焰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得出火焰的平均温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全面了解火焰温度分布情况的场景。
4. 热电偶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通过两种不同金属导体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电动势的原理来实现温度测量。
在测量燃气火焰温度时,可以将热电偶置于火焰中,利用其产生的电信号来计算火焰的温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连续监测燃气火焰温度的场景。
综上所述,燃气火焰的温度测量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四波段火焰探测器原理一、引言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火焰探测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四波段火焰探测器是一种先进的火焰探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低误报率的特点。
本文将以四波段火焰探测器的原理为主题,介绍其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二、工作原理1. 火焰辐射特性火焰具有较高的辐射能力,能够发射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多种波长的辐射。
其中,红外辐射是火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四波段火焰探测器的主要依据。
2. 波段选择四波段火焰探测器利用多个波段的红外辐射进行探测,以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选择的波段包括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紫外。
3. 传感器原理四波段火焰探测器采用多个红外传感器进行火焰辐射的探测。
每个传感器对应一个波段,通过测量红外辐射的强度和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火焰。
4. 算法处理四波段火焰探测器采用先进的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数据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火焰的存在与否,并排除误报。
三、优势1. 高灵敏度四波段火焰探测器通过多个波段的红外辐射探测火焰,能够提高探测的灵敏度。
相比传统的单波段火焰探测器,其灵敏度更高,可以更早地发现火灾隐患。
2. 低误报率四波段火焰探测器的多波段探测和算法处理能够有效排除误报。
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数据,可以准确判断火焰的存在与否,避免误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 多功能性四波段火焰探测器不仅可以检测传统的可燃性火焰,还可以检测非传统的火焰,如液体燃料、气体等。
这使得其在工业、石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抗干扰能力强四波段火焰探测器采用先进的算法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抵抗光线、电磁波等外部干扰因素。
这使得其在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四、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四波段火焰探测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被用于监测化工厂、石油炼化厂、电力设备等场所的火焰情况,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火焰检测器技术标准
火焰检测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灵敏度:火焰检测器应具备高灵敏度,能够快速响应火焰的存在。
2. 抗干扰能力:火焰检测器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排除各种环境因素(如烟雾、光线等)的干扰,准确检测火焰信号。
3. 可靠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避免误报和漏报。
4. 安全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能够防止因意外情况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5. 可维护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用户进行安装、调试、维护和使用。
6. 环境适应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7. 精度和稳定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稳定地检测火焰信号。
8. 符合相关标准:火焰检测器的设计和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如EN54-7、UL2147等。
9. 良好的用户体验: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方便用户进行设置和使用。
10. 兼容性和扩展性:火焰检测器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与其他消防设备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同时方便未来进行功能扩展和技术升级。
这些技术标准是衡量火焰检测器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户在选择和使用火焰检测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火焰检测火焰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他的颜色、温度、形状以及跳动的形式都可以作为识别的依据。
下面,我们将从火焰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方面入手进行火焰识别。
静态特征(颜色与形状)首先,火焰有着与众不同的颜色特征。
描述其颜色的模型有很多,图7就是其中一种,它可以由RGB空间经过简单比较计算得到。
图7 火焰颜色分布图由上图,任何RGB图像中只要满足R>=G且G>B的颜色都可以看作是火焰。
图8中显示了由该模型对各种火焰的检测结果。
虽然这种模型的误报会很多,但可以作为最初始的筛选手段排除掉最不可能是火焰的物体。
图8 火焰图片(上行)及相应颜色检测结果(下行)火焰的外形也是用来识别的重要特征。
一种模型是采用嵌套式轮廓模型。
它默认火焰存在一个或几个燃烧点,火焰从这些燃烧点一层层的向外扩散。
越到外层的地方其形状的可边度越大,而且是连续的。
图9展示了一个燃烧点的火焰模型,它由三层火焰轮廓组成,对于其右侧图10中的火焰经过该模型捕捉得到图11结果。
图9 火焰模型图10 火焰图片图11 符合模型的火焰动态特征(频率)火焰是跳跃着的,或者说是移动变化着的。
初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其实,经研究发现,火焰的外焰部分的运动存在一定频率。
从图12中红色标出的火焰外焰部分来看,这些像素点在经历着有火焰和无火焰两种状态的切换,这个切换的频率经过计算是10HZ 。
这样,我们通过捕捉这个10赫兹的特征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有火焰的存在。
图12 火焰外焰部分 图13 外焰运动存在一定频率除此之外,火焰的运动是有能量变化的。
燃烧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造成了火焰能量的不均衡分布。
这点可以作为区分火焰与其他颜色相似运动物体的特征。
图14中红色衣服上被黑色边框划出的区域能量变化在其右侧显示,可见衣服的能量分布是均匀的(显示为均一灰色,没有亮暗变化)。
与之对比,火焰的能量变化就显得非常不均匀,在能量分布图上看得到明显的亮暗变化。
图14 与火焰颜色接近图案的能量分布 图15火焰的能量分布烟雾检测烟雾的特征和火焰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火焰检测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ABB-UVISOR火焰检测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摘要:介绍火焰的频谱特性和当前的主要火焰检测技术,并以ABB-UVISOR火焰检测装置为例,阐述了火焰检测系统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火检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频谱;火焰检测;因素;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ABB-UVISOR flam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coal firedpower plantAbstract: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me spectrum and the current main flame detection technology, taking the ABB-UVISOR flame detection device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flame detection system in coal fired power plant,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ire inspection qual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proposals.Keywords:Spectrum; flame detection; factors; application;0 引言当前,火力燃煤发电机组中,在锅炉正常工作和启停过程中,必须对炉膛火焰燃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当发生锅炉灭火时,应立刻切断全部燃料供应,防止可燃物质在炉膛内聚积,发生爆燃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火焰检测装置是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依据火焰的物理特性判别炉膛内是否“有火”,锅炉主燃料跳闸(MFT)中的全炉膛灭火和燃料丧失保护信号均是由火焰检测信号按照一定的逻辑判断得出的。
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是指对高温火焰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测量、分析和研究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目前,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热电偶测温法:热电偶是一种根据热电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传感器。
将热电偶放在火焰中,利用热电偶的电压信号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实现火焰温度的测量。
该方法精度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但需要将热电偶置于火焰中进行测量,存在设备损坏的风险。
2.红外线辐射测温法:利用红外线辐射的特性,测量火焰的辐射强度,进而计算出火焰的温度。
该方法无需接触式传感器,非常适用于测量高温火焰,但需要考虑红外线的吸收和反射问题,可能存在误差。
3.光耗尽测温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物质的发光强度和吸收强度的差异来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
该方法无需接触式传感器,可以较快地响应火焰温度的变化,但需要考虑物质的不同发光机制和焦耳效应等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传统的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这一领域:4.激光干涉测温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激光在火焰中的传播速度和相位差异来得出火焰的温度分布。
该方法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高精度测量,但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5.气体化学测温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火焰中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运动来测量火焰的温度。
利用该方法进行测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无论传统方法还是新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温火焰温度场测量技术也将继续发展,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加精确的支持。
火焰检测算法
x
一、火焰检测算法
1、检测原理
火焰检测算法是一种基于多像素热释电(PIR)检测器的火焰检测
技术。
它采用本地热释电传感器定位温度的改变,并用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火焰的强度和存在时间。
在火焰面前,热释电探测器会检测到它们的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
然后,火焰检测算法就会将这种温度变化转换成几何图形,然后计算几何参数,以进行火焰检测。
2、算法实现
(1)采集数据:在火焰检测过程中,会采集到多个热释电探测
器的温度变化值。
(2)构建图形:将温度变化值转换成几何图形,形成由温度值
映射而来的图形。
(3)计算几何参数:计算图形的几何参数,包括面积、质心和
质心位置等,用于火焰检测。
(4)进行火焰检测:根据计算出的几何参数,通过预定义的火
焰检测算法来判断是否存在火焰。
3、算法优缺点
(1)优点:本地检测,在安装位置没有距离要求,可以在低温
环境下检测到火焰。
(2)缺点:检测精度受温度和热释电传感器的性能限制,检测范围有限。
火焰检测原理及应用火焰检测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算法,检测出火焰存在的目标,并进行相关处理的技术。
火焰检测主要通过光学感知、热感知、紫外线感知等多种方式实现。
本文将从火焰检测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火焰检测原理1.光学感知光学感知是通过感光元件接收并分析环境中的光源来实现火焰检测。
常见的光学感知方法有:(1)红外线感知:基于火焰在特定波段的红外辐射,通过专用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
火焰的红外辐射主要来自燃烧产生的热量,所以红外线感知能够高效地检测火焰的存在。
(2)火焰光谱感知:通过检测火焰在可见光和紫外线波段的辐射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火焰的可见光和紫外线辐射主要来自燃烧产生的光能,因此通过感知这些波段的辐射变化可以判断火焰的存在。
2.热感知热感知是通过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常见的热感知方法有:(1)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通过感知环境中物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火焰检测。
燃烧过程中,火焰会释放大量的热辐射,因此红外热像仪能够准确地探测到火焰的存在。
(2)热传感器:热传感器根据环境中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实现火焰检测。
当火焰存在时,其周围的温度会明显升高,通过热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判断是否有火焰存在。
二、火焰检测应用火焰检测广泛应用于火灾预警系统、工业安全、燃烧控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火灾预警系统:火焰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火灾预警系统中。
通过及时检测火焰的存在,可以迅速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从而避免火灾的蔓延。
2.工业安全:很多工业领域存在着与火焰相关的安全隐患,如化工厂、炼油厂等。
通过火焰检测,可以实时监测潜在的火灾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燃烧控制:火焰检测在燃烧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火焰的存在,可以调整燃料供给和燃烧条件,确保燃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4.智能家居:火焰检测技术也被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通过火焰检测,可以发现家庭中的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焰光谱分析技术使用技巧火焰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样品中含有的元素和化合物。
这种技术基于火焰原理,并通过探测样品燃烧后产生的光谱来确定样品中所含的物质成分。
在实际应用中,火焰光谱分析技术的使用技巧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火焰光谱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合适的样品。
样品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形式,但需要将其转化为可燃烧的状态。
液体样品可以通过溶解或挥发的方式转化为气态,固体样品则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溶解、研磨或烧蚀。
确保样品处理得当,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火焰条件也是关键。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不同的火焰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
因此,在分析前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所需要测定的元素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火焰燃料和氧化剂。
常用的火焰燃料包括氢、丙烷和乙醇,而氧化剂则可以是氧气或空气。
调整火焰燃料和氧化剂的比例,可以改变火焰的温度和气氛,以适应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分析需求。
火焰光谱仪的使用技巧也需要特别注意。
在进行光谱分析时,我们需要将样品溶液或气体引入到光谱仪中,并通过火焰燃烧产生的光谱来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需要确保样品输入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使用恒压输送装置或自动进样器可以有效减小样品输入的波动性和人为误差。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的测定浓度范围。
火焰光谱分析技术在不同浓度范围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存在差异。
过低的浓度可能导致信号过于弱小而无法准确测定,而过高的浓度则可能引发背景干扰或产生光谱线宽增加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火焰光谱分析时,需要根据样品的浓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参数。
另外,还需要注意样品前处理中可能引入的干扰物。
干扰物可能来自于样品本身的杂质或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等。
为了避免干扰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比如萃取、浓缩或去除杂质等,来减少干扰物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利用内标法或标准曲线法来校正和修正干扰效应。
火焰检测原理及应用火焰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通过分析和识别图像中与火焰相关的特征,实现对火灾的快速检测与预警。
火焰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颜色模型、纹理特征和形态学方法等。
首先,火焰的颜色通常为橙红色或亮黄色,与背景环境形成明显对比,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火焰检测的主要依据。
在颜色模型中,常用的有RGB(红绿蓝)、HSV (色相饱和度亮度)和YUV(亮度和色度)等模型。
通过对图像的颜色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火焰。
例如,在RGB模型中,可以根据火焰的红色分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分量的特点,筛选出潜在的火焰区域。
其次,火焰在图像中表现出一定的纹理特征,如火焰舌的不规则形状和火焰颗粒的分布等。
纹理特征是利用图像中局部区域的灰度值进行分析,例如灰度共生矩阵(GLCM)能够描述灰度值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获得图像的纹理信息。
通过对火焰和非火焰区域的纹理特征进行建模和对比,可以进一步提高火焰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形态学方法也常用于火焰检测。
形态学是一种基于形状和结构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操作,可以提取和改变图像的形状信息。
在火焰检测中,可以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通过形态学运算将火焰区域与背景区域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实现对火焰的准确检测。
火焰检测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火焰检测在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火灾的检测率和报警响应速度。
其次,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火焰检测可以监控高温设备、油田、化工厂等潜在的火灾危险区域,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火焰检测还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安防和航天航空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安全。
总结起来,火焰检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颜色模型、纹理特征和形态学方法等原理,可以实现对火焰的快速检测与预警。
其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可以在火灾监测与报警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无人机和智能安防等领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
火焰检测原理
火焰检测是指通过传感器或者相机等设备来识别和监测火焰的存在和状态。
火焰产生的光和热可以被特定的传感器或者相机所感知和捕捉。
火焰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谱法:火焰在不同波长的光谱范围内会产生独特的光谱。
通过光谱仪或者光谱传感器,可以分析火焰的光谱特征来判断火焰的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火焰,同时还能排除其他光源的干扰。
2. 红外辐射法:火焰产生的热量会发出红外辐射,通过红外传感器或者热像仪可以检测到火焰的热辐射。
这种方法对于火焰的检测比较敏感,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火焰的存在。
3. 感应器法:利用火焰产生的火光和火焰的热量,可以通过感应器来探测火焰的存在。
感应器一般根据火焰的亮度和热量等特征来判断火源的情况。
4. 视觉识别法:利用相机或者图像传感器来捕捉火焰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来判断火焰的存在。
这种方法通常结合了颜色、形状和运动等特征来进行火焰的检测和识别。
以上是常见的火焰检测的原理,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通过这些原理,可以进行火焰的准确监测和报警,以及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火焰检测器原理火焰检测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火灾的安全装置,它能够及时发现火焰并发出警报,以便人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尽快扑灭火源或疏散人员。
火焰检测器的原理是通过感知火焰的热辐射、光辐射或烟雾等特征来进行火灾检测。
火焰检测器的原理主要有两种:热辐射检测和光辐射检测。
热辐射检测原理是基于火焰产生的热辐射来进行的。
当火焰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会以热辐射的形式传播出去。
火焰检测器通过测量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来感知火焰的存在。
一般来说,当火焰出现时,周围温度会突然升高,这一变化被火焰检测器感应到后,就会触发报警器发出声光警报。
光辐射检测原理是基于火焰产生的光辐射来进行的。
火焰燃烧时,会产生可见光和红外光等辐射。
火焰检测器通过检测光辐射的强度和频率来判断是否存在火焰。
一般来说,火焰的光辐射强度较高,频率也较为特殊,这一特点使得火焰检测器能够将火焰与其他光源区分开来。
当火焰检测器感应到火焰的存在时,也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
除了热辐射检测和光辐射检测,还有一种火焰检测的原理是通过烟雾检测来进行的。
当火焰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
烟雾检测器通过检测环境中的烟雾浓度来感知火焰的存在。
一般来说,火焰产生的烟雾浓度较高,与周围环境的烟雾浓度有较大差异,这一差异被烟雾检测器感应到后,也会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
火焰检测器的原理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的核心都是通过感知火焰的热辐射、光辐射或烟雾等特征来进行火灾检测。
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火焰检测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焰检测器在各种场所广泛应用,如住宅、商场、工厂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火焰探测方法范文1.光电式火焰探测器:光电式火焰探测器是根据火焰产生的光和热进行探测的,它包括一个光电传感器和一个报警装置。
当有火焰产生时,火焰燃烧产生的光会被传感器检测到,然后触发报警装置。
光电式火焰探测器对火焰的探测灵敏度较高,可快速准确地发现火灾。
2.烟感式火焰探测器:烟感式火焰探测器是通过探测烟雾来判断是否有火灾的发生。
当有火焰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烟感式火焰探测器会感应到烟雾的存在并触发报警。
烟感式火焰探测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密闭空间,如仓库、机房等。
3.红外线式火焰探测器:红外线式火焰探测器是利用火焰产生的红外辐射进行探测的。
当有火焰燃烧时,会产生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红外线式火焰探测器会感应到这些辐射并触发报警。
红外线式火焰探测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适用于火灾发生的较高温度环境。
4.气体传感器火焰探测器:气体传感器火焰探测器是通过检测燃烧产生的特定气体来判断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气体传感器火焰探测器有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等。
当火灾发生时,这些气体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传感器会感应到这些变化并触发报警。
5.热敏电缆火焰探测器:热敏电缆火焰探测器是一种基于温度变化来判断火灾的发生的探测器。
热敏电缆由多个热敏单元组成,当火焰燃烧时,热量会传导到电缆上,并引起温度升高,热敏电缆会感应到温度变化并触发报警。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使用多种火焰探测方法,以提高火灾的探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动其他设备,如灭火设备、排烟系统等,实现对火灾的自动控制和处理,提高火灾应对和防护能力。
火焰检测
火焰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他的颜色、温度、形状以及跳动的形式都可以作为识别的依据。
下面,我们将从火焰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方面入手进行火焰识别。
静态特征(颜色与形状)
首先,火焰有着与众不同的颜色特征。
描述其颜色的模型有很多,图7就是其中一种,它可以由RGB空间经过简单比较计算得到。
图7 火焰颜色分布图
由上图,任何RGB图像中只要满足R>=G且G>B的颜色都可以看作是火焰。
图8中显示了由该模型对各种火焰的检测结果。
虽然这种模型的误报会很多,但可以作为最初始的筛选手段排除掉最不可能是火焰的物体。
图8 火焰图片(上行)及相应颜色检测结果(下行)
火焰的外形也是用来识别的重要特征。
一种模型是采用嵌套式轮廓模型。
它
默认火焰存在一个或几个燃烧点,火焰从这些燃烧点一层层的向外扩散。
越到外层的地方其形状的可边度越大,而且是连续的。
图9展示了一个燃烧点的火焰模型,它由三层火焰轮廓组成,对于其右侧图10中的火焰经过该模型捕捉得到图11结果。
图9
火焰模型 图10 火焰图片 图11 符合模型的火焰
动态特征(频率)
火焰是跳跃着的,或者说是移动变化着的。
初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其实,经研究发现,火焰的外焰部分的运动存在一定频率。
从图12中红色标出的火焰外焰部分来看,这些像素点在经历着有火焰和无火焰两种状态的切换,这个切换的频率经过计算是10HZ 。
这样,我们通过捕捉这个10赫兹的特征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有火焰的存在。
图12 火焰外焰部分 图13 外焰运动存在一定频率
除此之外,火焰的运动是有能量变化的。
燃烧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造成了火焰能量的不均衡分布。
这点可以作为区分火焰与其他颜色相似运动物体的特征。
图14中红色衣服上被黑色边框划出的区域能量变化在其右侧显示,可见衣服的能量分布是均匀的(显示为均一灰色,没有亮暗变化)。
与之对比,火焰的能量变化就显得非常不均匀,在能量分布图上看得到明显的亮暗变化。
图14 与火焰颜色接近图案的能量分布图15火焰的能量分布
烟雾检测
烟雾的特征和火焰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这样使得我们可以将其与火焰识别分开处理。
静态特征(外形与对比度)
烟雾在颜色上没有像火焰样存在明显的分布,而且颜色与烟雾的浓度有直接关系。
淡淡的烟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其后面的物体,而浓烟是灰黑的,完全挡住了后面的事物。
这样,单独考虑烟雾的颜色便无法描述它的特征。
然而,无论烟雾浓淡,它都会使后面的事物变得模糊,甚至被完全遮挡。
我们可以通过像素的对比度变化判断烟雾的有无。
图16显示了通过对比度变化检测烟雾的结果。
图16 烟雾(上行)及通过对比度变化检测结果(下行)
动态特征(扩散)
烟雾的动态特征是烟雾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特征。
它具备以下特点:首先,烟雾以扩散的形式变化,可以假想存在一个或几个烟雾发生点,烟雾围绕这些点扩散开去(如图17和图18所示);其次,与火焰类似,烟雾的边界变化也存在一个3Hz的频率;再有,烟雾的轮廓是清晰画面与被烟雾模糊画面的交界;最后,烟雾的运动是连续而且是非刚性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烟雾与行人,汽车等等前景运动物体有本质的不同。
图17 烟雾及其轮廓图18 扩散的烟雾及其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