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7.67 MB
- 文档页数:66
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摘要急腹症是指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且需要紧急治疗的腹部疾病。
在诊断急腹症中,影像学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腹症,以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引言急腹症是一类常见的急诊情况。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患者出现急腹症的情况,此时需要快速诊断病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急腹症的常见类型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引起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
在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腹部X线、腹部超声和CT扫描。
腹部X线检查能够显示阑尾区域的炎症,但其敏感性较低。
腹部超声和CT扫描更为敏感,可以准确显示阑尾的位置、大小和炎症程度。
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腹腔内淋巴结的感染和炎症。
常见的原因包括阑尾炎、胃肠道感染等。
在影像学诊断中,可以使用腹部超声和CT扫描来观察淋巴结的增大和炎症的程度。
超声检查是一种低创伤的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淋巴结的病变。
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是急腹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常常需要紧急手术。
在影像学诊断中,腹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但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较低。
腹部CT扫描是更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以显示肠管梗阻的部位、原因和程度,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合并症。
肠套叠肠套叠是儿童和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在影像学诊断中,腹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肠套叠的典型表现,包括局部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
腹部超声和腹部CT扫描可以进一步确定诊断,观察套叠肠段的位置和程度。
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在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中,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腹部X线是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了解腹部器官的大致情况。
腹部超声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对腹部脏器和淋巴结进行观察。
腹部CT扫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可以显示腹部器官的细微变化,对于复杂病例有很好的诊断效果。
急腹症影像学急腹症影像学1. 简介急腹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急症,常常需要紧急处理。
影像学在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急腹症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
2. 急腹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1 X射线检查X射线是最常用的急腹症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常规的腹部X射线检查可用于检测肠梗阻、肠扭转、腹腔积液等情况。
在检查中,患者需要保持站立或平卧,医生通过将X射线束通过患者的腹部进行拍摄,然后通过观察影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2.2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且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观察腹腔内脏器官的情况。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图像,医生可以观察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腹部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腹部肿块、囊肿、腹腔积液等异常情况。
2.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X射线的旋转扫描来多层次的图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学信息。
CT扫描可以用于检测腹部脏器的异常情况,如炎症、感染、肿瘤等。
此外,CT扫描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腹腔积液、肠梗阻、肠扭转等急腹症的影像学征象。
2.4 MRI检查MRI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详细的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由于其较高的解剖学分辨率和多种成像模式的可选性,MRI在急腹症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评估急性腹痛的患者时,MR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腹腔和盆腔结构的信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3. 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具体的病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 肠梗阻:在X射线胃肠道造影中可见肠道扩张、液平面和肠气囊。
CT扫描可以显示肠道扩张和肠壁增厚。
- 肠扭转:CT扫描可以显示扭转的肠管、肠壁增厚和肠系膜血管异常。
- 肠穿孔:X射线胃肠道造影中可见肠道的外溢、肠道积液以及腹腔气体。
CT扫描可以显示腹腔积液、腹腔气体和肠道壁的破裂。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腹症字体:打印: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管腔中粪石或结石阻塞为常见原因。
(2)细菌入侵。
临床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1.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较少频繁出现。
(3)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心率增快、体温增高等。
2.体征(1)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右下腹肿块:触及右下腹压痛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①结肠充气试验;②腰大肌试验;③闭孔内肌试验。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平片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扩张积气,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CT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垂肿胀,可靠性高于B超。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突发上腹痛,查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查体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样强直,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有停经史,突发下腹痛,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体征,查体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不凝血性液体,尿HCG阳性,血HCG升高。
卵巢囊肿蒂扭转妇科查体可及附件区明显触痛肿块。
上述疾病结合B超一般不难鉴别。
3.右侧输尿管结石:多为右下腹绞痛,并向腰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
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结合B超、X线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1.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2.对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形成炎性肿块有手术禁忌证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
急腹症归纳总结急腹症是指腹部疾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恶化,出现严重的腹痛和其他相关症状的状况。
这种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紧急处理,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对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常见病因急腹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急性阑尾炎:阑尾炎是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其主要症状为右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等。
2. 外伤性腹腔出血:腹部外伤造成的腹腔出血可能导致急性血液丢失性休克,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3.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由于肠道腔内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引起的急性腹痛。
常见病因包括粪石、肿瘤、肠套叠等。
4. 胆囊炎和胆石症: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可引起剧烈右上腹痛,并常伴有呕吐、黄疸等症状。
5. 胃肠穿孔:胃肠穿孔是由于溃疡、外伤或其他因素导致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
症状常包括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等。
二、临床表现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痛:急性、剧烈、持续腹痛是急腹症的主要表现,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放射位置取决于病因的不同。
2. 压痛和反跳痛:急腹症疼痛的特点之一是压痛和反跳痛。
医生在检查时会轻轻按压腹部,患者感到疼痛,当医生迅速地松开手时,患者会感到更加剧烈的疼痛。
3. 腹块:某些急性腹症的病因可能导致腹部内可触及的肿块或包块,如肿瘤、脓肿等。
4. 发热和恶心呕吐:急腹症常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用于确定腹痛的病因,并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诊断急腹症的准确诊断对于紧急处理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通常会使用以下一些诊断方法: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疼痛特点、发生时间、伴随症状等,以帮助确定病因。
2. 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听诊、叩诊等,以寻找腹部体征和腹痛的来源。
3.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超声波、CT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确定病变的性质、位置和严重程度。
常见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急腹症是腹部急性疾患的总称,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上一般起病急、病情重,需要准确而及时地作出诊断和治疗,否则后果及其严重。
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泌尿系结石、腹腔脏器破裂等,范围广泛,涉及到消化、泌尿等多系统。
虽然多数急腹症患者经临床综合分析可以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病例难以明确诊断,外科一般采用剖腹探查才能得以明确。
本文总结几种常见急腹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急腹症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迄今为止,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是建立在临床的基础上,而缺乏一种客观的诊断依据。
大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作出诊断[1]。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一般应用普通X线或B超检查.X线诊断一般采用腹部平片,个别诊断困难的病例,也可选用钡剂灌肠或钡餐检查,腹部平片以左侧卧水平位最有诊断意义.常见X线征象如下:(1)反射性肠郁积征象,多数病例显示回肠充气扩张,伴有小液平面以右下腹部回肠较为明显。
(2)盲肠改变,一般可见盲肠挛缩征象,有时盲肠受阑尾炎性肿块的压迫,在反射性肠郁积征象的衬托下,可表现为弧形压迹。
(3)阑尾改变,回盲部相当于阑尾区域,由于阑尾炎性浸润,可呈现局限性密度增高影,或见到阑尾周围脓肿包块形成的软组织块影。
(4)腹膜刺激征象,急性阑尾炎大多有脂肪线的改变,表现为右侧脂肪线显著缩短、变宽或断续粗细不均,有的模糊、中断、甚至消失。
(5)气腹征象,少数穿孔性阑尾炎病例膈下可见游离气体[2]。
超声根据阑尾黏膜下层强回声的厚薄,将阑尾炎分为4型,各型阑尾炎声橡图特征如下:Ⅰ型 1.阑尾轻度增大;2.阑尾壁黏膜下层薄;3.阑尾形态,阑尾纵断面图象似腊肠样,横断面图象呈靶环状;4.内部呈低回声,均质。
Ⅱ型 1.阑尾明显增大;2.阑尾壁黏膜下层明显增厚,回声增强;3. 阑尾纵断面呈腊肠样,管状、横切面呈圆形;4.阑尾区呈低回声或无回声,不均质。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小儿常见急腹症是指儿童因急性腹部疼痛而产生的一种病症,常见的病因包括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肠梗阻等。
超声检查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超声学的角度,对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
一、阑尾炎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症状为右下腹疼痛。
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周围脂肪层的水肿和增厚,以及阑尾的扩张和密度增高。
阑尾壁增厚,内腔积液,壁周水肿及充血表现,部分患儿可见阑尾壁边缘不规则,增强。
还可见到其周围脂肪间隙内见分散小囊状暗晕,这是由于局部炎症所致。
二、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亦是小儿急腹症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超声检查可见腹水增多,同时在肠系膜和腹膜后区域可见多发的淋巴结肿大,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淋巴结内部回声分散或不均匀,部分可见中央点亮或坏死液化。
三、肠套叠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便血。
超声检查可见肠管内见缺血、坏死、水肿,肠壁增厚和增强,灰白结节状回声;还可见到(Target)靶样回声或(Paoched sausage)被衣染酒池样回声等。
四、肠梗阻肠梗阻也是小儿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
超声检查可见受梗阻的肠管压缩、扩张,肠壁增厚及增强,蠕动消失。
受梗阻的肠管内可见分布不均匀的液体暗区,代表肠内容物淤积。
以上就是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指导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的结果需要与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够得出一个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表现有所帮助。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0 No.9 May 20209212例新生儿急腹症影像学特征表现分析陶 珊1 王来栓2 黄 英1▲1.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福建厦门 361006;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11102[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急腹症的X 线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在不同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为改善实验室诊断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12例经临床及手术病因确诊的新生儿急腹症X 线影像学表现,比较其在各类新生儿急腹症中的准确率,分析其未能得出正确诊断结果的原因,总结其X 线的特征。
结果 212例中,X 线诊断的准确率在胃肠穿孔16例、肛门闭锁41例、膈疝5例达到100%;在食管闭锁94%(16/17)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2%(55/61)等疾病中亦有良好表现;而在其他类型准确率低于90%,分别为:先天性脐膨出及腹裂86%(6/7)、肠闭锁85%(12/14)、先天性巨结肠84%(21/25)、肠旋转不良77%(14/18)、胎粪性腹膜炎75%(6/8)。
结论 X 线影像诊断在不同新生儿急腹症中具有不同的准确率,在未发现高准确率急腹症影像学特征的病例,应考虑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超声、CT 及MRI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新生儿急腹症;X 线;回顾性研究;影像特点[中图分类号] R7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09-09-04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neonatal acute abdominal disease:Analysis of 212 casesTAO Shan 1 WANG Laishuan 2 HUANG Ying11.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Xiamen Children's Hospital,Fujian,Xiamen 361006,China;2.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Pediatric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111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X-ray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neonatal acute abdomen disease,to explore its diagnostic value in different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Methods A total of 212 cases of neonatal acute abdomen diagnosed by clinical and surgical etiology in X-ray imag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ir accuracy rat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neonatal acute abdomen were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cause for the misdiagnosis and summarize their X-ray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In 212 cases,the accuracy of X-ray diagnosis reached 100% in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n =16),anal atresia (n =41),and diaphragmatic hernia (n =5);And it also performed well in esophageal atresia [94%(16/17)]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92%(55/61)];While the accuracy rate was less than 90% in other types,namely:congenital umbilical bulge and abdominal fissure [86%(6/7)],intestinal atresia [85% (12/14)],congenital megacolon [84%(21/25)],intestinal malrotation [77%(14/18)],and meconium peritonitis [75%(6/8)]. Conclusion X-ray imaging diagnosis displays different accuracy rates in different neonatal acute abdominal diseases.In cases where high-accuracy imaging features of acute abdomen are not found,other examination methods such as ultrasound,CT and MRI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enhanc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Key words] Neonatal acute abdominal disease;X-ray;Retrospective study;Imaging features[基金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项目(3502Z2017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