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基本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96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可测量性、可比性)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数学要素(骨架) :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地理要素(主体)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按比例尺分: -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 -中比例尺地图( 1:10 万~1:100 万) -小比例尺地图(≤1:100 万) -微缩地图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 -专题地图 (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a=[φ/4°]+1 φ纬度; b=[λ/6°]+31 λ经度 1:1 万(G) 1:5000(H)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 1′15″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X1X2X3 X4 X5X6X7 X8X9X10λ0=(X2X3-31)*6° φ0=(X1-1)*4°λ =λ0+(X8X9X10-1)* △λ φ =φ0+(4°/△φ-X5X6X7)* △φ法的综合性科学┏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 ~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 (地图符号学) 、地图感受理论、地图概括 (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现代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 ~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 **、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 ~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世界地图重点知识点总结世界地图是我们了解世界地理位置、地势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世界地图的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地缘关系、文化联系等。
下面我们将重点总结一些世界地图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信息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不同结构组成。
地球的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约占地表面积的30%,而海洋则占70%。
二、地球的经纬度地球的经度和纬度是我们在地图上定位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经度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由北到南的半圆线,它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东西各为180度。
而纬度则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由东到西的半圆线,以赤道为起点,北南各为90度。
三、世界地图的分类世界地图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有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等。
政治地图主要标注了世界各国的行政区划和国界等信息;物理地图则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地形、地势、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图则表现了各地的气候分布特点。
四、世界地图上的自然地理特征世界地图上虽然标注了各国的行政区划,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地图上的自然地理特征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地图上的色彩来判断各地的高山、平原、河流等地形特征;通过气候图可以了解各地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特点等。
五、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地理特征世界地图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
比如,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山;美国则拥有着众多著名的自然地理特征,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黄石国家公园等。
六、地球上的热带、温带和寒带根据地球不同地域的纬度差异,我们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地带。
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植被丰富;温带地区位于赤道和北极/南极之间,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寒带地区则位于北极/南极以及温带地区之外,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展示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相关知识点,对于正确理解和有效利用地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图比例尺、经纬网和等高线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理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种形式。
它告诉我们地图上的一个单位长度对应实际地面的多少距离。
地图比例尺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分数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1. 分数比例尺分数比例尺是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1:5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相当于实际地面上的50000单位长度。
分数比例尺常用于小比例尺地图,如区域地图或世界地图。
2. 图形比例尺图形比例尺是通过将地图上的一段长度与实际地面上的相应长度绘制成直线段的形式来表示比例尺。
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图形比例尺上的长度来估算地图上的距离。
图形比例尺常用于大比例尺地图,如城市地图或旅游地图。
二、经纬网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叉构成的网格状结构,在地图上用来定位和测量地理位置。
经线是指从地球南北极到南北极穿过的无数个纵向线条,也称为经度。
纬线是指在地球上绕着赤道平行的线条,也称为纬度。
经纬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和坐标:通过经纬网的交叉点,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坐标。
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2. 导航和航海:经纬网提供了导航和航海所需的基础信息。
借助经纬网,人们可以确定船舶或飞机在地球表面上的具体位置和航线,以确保航行安全。
3. 地图绘制和测量:经纬网作为地图上的基准线,为地图绘制提供了准确的参照。
同时,利用经纬网的交点可以进行测量,帮助我们计算地表上的距离、面积等。
三、等高线等高线是指连接地图上等高点的线条,用来表示地形高度的分布和变化。
等高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等高点:等高线上的每个点的高程值都相等,表示这些点的地势高度相同。
地图基本知识点总结地图的种类:1. 世界地图:表示整个地球的地图,用于展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大小和分布情况。
2. 国家地图:表示一个国家的地图,用于展示某一特定国家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等信息。
3. 城市地图:表示一个城市的地图,用于展示城市内街道、建筑、交通等信息。
4. 地形地图: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川、河流、湖泊、平原等地理特征。
5. 气候地图:表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包括气温、降雨量、季风等气候特征。
地图的要素:1. 符号:地图上使用各种符号来表示地理信息,如点、线、面、颜色、符号等,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
2. 比例尺:用于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比例尺的形式表示,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厘米。
3. 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表示为指北针或方位线,用于标示地图上的方向关系,如东西南北。
4. 经纬度: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坐标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是地图上定位的基本要素。
5. 行政区划:地图上会标示各种行政区划,如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域。
地图的绘制方法:1.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拍摄的影像资料来绘制地图,这是一种高精度的地图制作方法。
2. GPS测绘:利用GPS技术定位地理坐标,然后利用数字地图绘制工具将地理坐标转换成地图上的位置。
3. 航空摄影测量:利用飞机进行航测,通过摄影测量的技术来绘制地图,通常用于绘制地形地图和城市地图。
4. 地图绘制软件:利用计算机软件来绘制地图,可以通过人工编辑和修改来完成地图的绘制。
地图的使用:1. 导航:地图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的位置,规划路线,找到想去的地方。
2. 规划:地图可以帮助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帮助规划旅游线路、景点布局等。
3. 研究:地图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地理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工作。
4. 教育: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人文环境等信息。
地图知识点总结第2讲地图一. 地图要素1.方向:一般来说,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位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一般是正北方向。
(3)经纬网定位法: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
①方格状经纬网:直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A在B的西南方;B在C的东南方;A在C的正南方;D在E的西北方;F在E 的正西方。
②侧视经纬网:如果上面是北极点,可以通过经线南北方向和纬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系来确定方向。
B在A的东南方;C在D的西南方。
③俯视经纬网方法一:第一步:看两点纬线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南,越靠近北极点,位置越北,可以得到南或北方向;第二步:把两点转化在同一纬线上,取劣弧,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反之为西,可以得到东或西方向;第三步:两个结果合并,就是两点的方向。
A在B的东南方(B比A更靠近北极点,B在A的北边,即A在B的南边;A在B /的东边,综合后为东南方。
)C在D的东南方(C比D更靠近南极点,C在D的南边,C在D/的东边,综合后为东南方。
)方法二:通过经纬线作坐标系来确定方向。
(4)经纬度坐标确定方向:用分解法来确定方向,先根据纬度确定南北方向,然后根据经度确定东西方向,最后两个方向合并确定最终方向。
①规律条件规律②案例:甲点(89°E,10°N)在乙点(95°W,50°S)的什么方向?第一步:根据纬度可以确定甲在乙的北部。
第二步:分属东西经,两经度之和为184°,甲在乙的西部。
第三步:甲在乙的西北方(5)指南针定位法:平放的指南针,一般情况下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6)地理事物判方向①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朝正北。
此时影子达一天中最短值。
②北半球树木年轮密集一侧为北方。
因为北方位于背阴面,光照弱,生长速度慢,年轮密集。
③北极星指示正北方等。
地图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1.按照用途划分,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政治地图、经济地图、军事地图、交通地图、气象地图、旅游地图等。
2.按照比例尺划分,地图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等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3.按照内容划分,地图可以分为专题地图、通用地图、专用地图。
4.按照制图方式划分,地图可以分为手绘地图和电子地图。
二、地图的符号和颜色1.常用的地图符号有地理实体符号、地理点符号、地理线符号、地理面符号。
2.地图颜色的运用,可以通过颜色的区分,表达地图上不同区域的特征和属性。
三、地图的投影方法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而地图需要将三维的地球表面展示在二维的地图上,就需要通过投影方法来实现。
目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等角/等积/等距投影、圆柱面投影、圆锥面投影、平面投影。
四、地图的制作要素地图的制作要素包括:地图的表达内容、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的标绘符号、地图的颜色等。
五、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是指地图绘制时采用的地理长度与实际地球表面长度的比值。
比例尺一般分为数线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六、地图中的经纬度地球的经度指东西方向上的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周线;纬度指南北方向上的线,是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圆周线。
七、地图的使用和阅读地图的使用和阅读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图阅读技能,了解地图的制作要素和符号颜色的含义,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地图。
八、地图的更新和维护地图不是静态的,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都在不断变化,地图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十分重要,保证地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地图常用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理地图是一种用图形和符号来描述地理特征和地物分布的图表工具。
它是地理学研究和地理信息展示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地理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介绍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坐标系统、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以及地图要素的表示方法。
一、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地图上对地理位置进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UTM坐标系统。
(1)经纬度坐标系统经纬度坐标系统以地球的赤道为基准,将地球划分为纬度和经度两个方向。
纬度用来表示地点距离赤道的距离,单位为度。
赤道为0°,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经度用来表示地点距离本初子午线的距离,单位也为度。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被定义为0°经线,向东经度逐渐增大,向西经度逐渐减小。
(2)UTM坐标系统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是一种投影坐标系统。
它将地球划分为60个纵向的投影带,每个投影带覆盖6°的经度范围。
UTM 坐标使用东北坐标系,以米为单位,适合于测绘和地图制图应用。
二、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图形长度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
比例尺可以分为直尺比例尺和分数比例尺两种。
(1)直尺比例尺直尺比例尺采用直尺刻度来表示地图上一单位距离所对应的实际距离。
例如,1:10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距离的10000cm,即100m。
(2)分数比例尺分数比例尺使用分数来表示地图上一单位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
例如,1/10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距离的10000cm,即100m。
三、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而地图是平面的,所以在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地图上时会存在形状、大小、方向的变形。
地图投影是为了解决这些变形而进行的一种方法。
地图投影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等面积投影、等距离投影和等角投影。
对初学者有用的地图常识地图知识- -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3、什么是栅格图?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集合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5、什么是栅格图像?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
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
数字图像与马赛克拼图相似,是由一系列像素组成的矩形图案,如果所有的像素有且仅有两个灰度级(黑或白),则称其为二值图像,也即位图;否者称其为灰度图像或彩色图像。
什么是矢量图形? 在介绍矢量图形之前,我们首先阐述矢量对象的概念。
矢量对象是以矢量的形式,即用方向和大小来综合表示目标的形式描述的对象。
例如画面上的一段直线,一个矩形,一个点,一个圆,一个填充的封闭区域……等等。
矢量图形文件就是由这些矢量对象组合而成的描述性文件。
矢量图形则是计算机软件通过一定算法,将矢量对象的描述信息在显示终端上重绘的结果。
6、什么是矢量图?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
地理知识小百科:世界地图解读介绍大家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旅行、学习还是工作,地图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地理信息。
然而,解读地图并不仅仅是认识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还需要深入了解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标记。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世界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解读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地图。
1. 世界地图的基本构成H1. 世界地图的分为物理地图、政治地图和专题地图世界地图根据显示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地图、政治地图和专题地图三种类型。
•物理地图主要用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政治地图主要用来表示国家和地区的划分、边界和领土范围等政治信息。
•专题地图则根据特定的主题,如气候分布、人口密度或经济状况等,来展示相关的地理信息。
H2. 世界地图的投影方式世界地图为了将地球的曲面展示在平面上,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投影方式。
最常见的投影方式有墨卡托投影、等经纬度投影和极射投影等。
•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柱面投影,它可以在地图上保持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角度和形状不变。
这种投影方式常用于航海和导航等领域。
•等经纬度投影是一种等面积投影,它可以在地图上保持地球上的面积比例不变。
这种投影方式常用于展示国家和地区的大小比较。
•极射投影是一种以北极或南极为中心的投影方式,它可以将整个地球的图像投影到一个圆盘上。
这种投影方式常用于极地地区的地图。
2. 世界地图的符号解读H1. 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种符号。
比例尺一般以分数的形式表示,比如1:100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距离对应实际地球上的1000000单位距离。
比例尺的大小可以直观地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的距离关系,从而更好地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
H2. 地图上的方向指示方向指示是地图上用来表示方向的一种符号。
常见的方向指示包括指北针和经纬度线等。
•指北针是用来表示地图上正北方向的一个指示物。
地图知识一、地图概述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每一具体地图的用途不同有选择和有说明的显示出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2.地图的特性地图所表现的是地球的物体和现象在平面上的缩写,但是它不同于地面的写景图、照片或图画,因为它有独特的特性:(1)特殊的数学法则: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测制地图时,首先必须将地球表面化算到近似的旋转椭球体上,然后再将旋转椭球体面描绘到平面上,这个过程是用地图投影这个特殊的数学法则来解决的,它是构成地图的基础。
(2)特定的符号系统:编制地图时,要根据一定的图式,按其规定的符号表示出地球表面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3)制图综合的方法:地图的另一特性是以制图综合的方法来表示内容的。
综合包括取舍和概括两种意思。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表示在地图上的各种要素的容量,也随之减少。
微小的、次要的可舍去,基本的主要的要留,并着重表示。
3.地图的分类(1)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2)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
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
(3)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2.5万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1: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我国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地图基础必学知识点1. 经纬度系统:地球可以用经纬度系数来表示位置。
经度是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东西方位置,以子午线(经线)为基准;纬度是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南北位置,以赤道为基准。
2. 地球的形状:地球不是一个完全的球体,而是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速度较快,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稍微大于极半径。
3. 地图投影:地球的表面是一个三维的曲面,而地图是平面的。
将地球的曲面投射到平面上的过程称为地图投影。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兰勃托投影、极射方位投影等。
4. 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比例尺可以表示为一比一万、一比五百等。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细节越多。
5. 地理坐标系统: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可以用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有国家网格坐标系统、地心坐标系统等。
6. 地图符号: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
常见的地图符号有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等。
7. 地图要素:地图上展示的各种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城市等,称为地图要素。
地图要素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8. 地图投影误差:因为地球的曲面无法完全展开在平面上,所以地图投影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以体现为距离变形、角度变形等。
9. 地图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方向为参照。
北方向是地球纵向的方向,东方向是指正北方向的右侧,西方向是指正北方向的左侧。
10. 地图制图:地图制图是将地理信息转换为地图的过程。
地图制图通常包括地理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地图设计和地图输出等环节。
这些是地图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和使用地图十分重要。
地图学知识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地图有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图的种类1.按制图尺度来分类地图根据制图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比例地图、中等比例地图和小比例地图。
大比例地图:大比例地图是指制图尺度较大,例如1:10 000、1:25 000及1:50 000以上,较为详细。
中等比例地图:中等比例地图是指制图尺度一般,例如1:100 000、1:250 000及1:500 000,地图信息丰富度适中。
小比例地图:小比例地图是指制图尺度较小,例如1:1 000 000、1:5 000 000及1:10 000 000以上,地图信息较为简略。
2.按地图用途来分类地图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地形图、地理图、国土图等。
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指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问题而制作的地图,例如气候专题图、人口分布专题图、经济活动专题图等。
地形图:地形图是用来表现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其中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要素。
地理图:地理图是用来表现地理现象的地图,包括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
国土图:国土图是用来描述国家行政区划、资源配置、交通布局等国土要素的地图,一般用于国土规划和管理。
3.按地图形式来分类地图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地图、虚拟地图、电子地图等。
物质地图:物质地图是以纸质或其他材料为载体的地图,一般需要通过印刷等工艺制作。
虚拟地图:虚拟地图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制作的地图,可以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显示,便于查阅和传播。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指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地图,通常以数字格式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中,如GPS导航地图。
二、地图的制图方法1.地图测量地图制作的第一步是进行地图测量,通过测量能够确定地表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地图测量包括地球测量和制图测量两种。
地球测量是指测算地球表面各点的地理位置、坡度、高程、方位、形状等地球测量元素并编制记录这些元素的一般图册的测量。
制图测量是指测算地图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地理位置、面积、长度、方位、高程等制图测量元素,并将这些要素准确地反映在制图上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