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4月份月考A卷

历史试卷

2020.4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1.2002年发掘出土的36000多枚里耶秦简,计20多万字,内容多为官署档案,记事详尽,出现了史书尚未记载的“洞庭郡”以及令西方都震惊不已的“九九口诀”,就目前公开的竹简内容已经改写了某些文史记载中的秦代历史。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献中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

B. 官员记录的档案不能作为史料

C. 只有经考古证明的结论才可靠

D.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不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里耶秦简属于一手史料,其记载的内容丰富了秦代历史,这说明考古发现能够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故选D。A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官员记录的档案经过甄别可以作为史料,排除B。故选D。

2.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中,军事制度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下对于宋初军事制度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强化皇权②枢密院专掌军政分散相权

③地方精锐编入禁军加强中央④派文官出任统帅指挥军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可知,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强化皇权,枢密院专掌军政分散相权,地方精锐编入禁军加强中央都是宋初军事制度改革的内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宋代派遣文官出任地方长官,不是统帅指挥军队,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

3.宣德二年(1427年)的科举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35%。这一政策的目的

①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②保持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

③加大社会各阶层人员流动性④确保满洲贵族子弟特殊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科举考试实行分卷选拔,既有利于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能够保持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照顾到了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③是科举制的影响,不是分卷政策的目的,

③错误;满洲贵族子弟主要是在清代受到照顾,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4.“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此举

①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③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④限制了人口正常增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可知此举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①正确;按照固定的人丁数目征收赋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正确;此举不再对人民增加赋税,进一步削弱了人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③正确;此举有利于刺激人口的增长,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排除BCD。

5.“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此约签订后

A. 多口通商,打破了闭关政策

B. 刘步蟾等率舰巡海作战

C. 列强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D. 清政府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可知是开放了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此条约为《马关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故选C;打破闭关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B项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前,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故选C。

6.蔡元培先生力主培养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且“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只有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据此可知,蔡元培先生

①提倡吸纳西方道德观念②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③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④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 【解析】【详解】据“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可知①符合题意;据“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

可知④符合题意,故选B;蔡元培并没有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主张中体西用,②③说法错误,排除ACD。故选B。

7.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观察如图,对当时人民军队作战形势判断正确的是

A. 从北往南依次推进

B.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C.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D.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场形势图”可知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即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故选B;三大战役的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不是从北往南依次推进,

A错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错误;1949年4月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D错误。

8.“双方约定陕甘毗邻区互不侵犯,各守原防;红军同意恢复东北军六十七军在甘泉、延安公路的交通运输和通商活动;延安、甘泉两城现驻六十七军部队所需粮柴等物可向苏区采购。准许当地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运送粮柴进城出售。”此协定

A. 推动了中央苏区经济发展

B. 有利于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C. 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

D. 局部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陕北苏区红军与东北军六十七军达成协定,此举有利于团结东北军,从而推动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故选B;此协定与推动中央苏区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工农武装割据在此协定达成之前就已经实现,排除D。故选B。

9.在这些1953年的画面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当时我国各行业实现了机械化

B.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步进行

D. 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建设的重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及商业”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比重稳步增长”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所以这两幅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步进行,故选C;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B;图片内容不是推动城市化进程,排除D。故选C。

10.立宪主义是近代西方的产物,其思想源头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近代中国各界关于宪政模式的探

索从未间断。在中国近现代法治探索中出台过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有

①《钦定宪法大纲》②《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钦定宪法大纲》出现于清末新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中华民国成立后,都具有宪法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属于政治文件,不具有宪法性质,故排除包含②的ACD。故选B。

11.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要求打破等级秩序②带有“举贤”思想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④背离礼治法治主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荀子的观点可知他主张打破等级秩序,①符合题意;据“如果农民工匠的后代中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应该重视他”可知体现了“举贤”思想,②符合题意。荀子和柏拉图的主张中都没有体现追求自由平等和背离礼治法治的内容,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排除BCD。

12.在1832年之前,英格兰各个郡选区中,选举权统一授予所有年收入40先令的地产者。这一选民财产条件是1429年的议会法规定的,议会下院选举制具有“超稳定性”。但1832年,一切都在改变。据此可推知,工业革命

A. 加快了议会改革进程

B. 打破了制度的平衡性

C. 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

D. 推动了无产者的联盟

【答案】A

【详解】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对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说明工业革命加快了议会改革进程,故选A;打破制度的平衡性的说法有误,题意无从体现,排除B;材料主要强调了工业革命对资产阶级发展的推动作用,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13.下列对如图

的分析解读准确的有A.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B. 日本法西斯进入了全面进攻状态C. 中国战区两大战场初步形成D.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协同作战【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同盟国军队进攻方向”和图示内容可知当时实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协同作战,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同盟国军队的进攻方向,不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和日本法西斯的进攻,排除AB;图中战争范围包括东南亚,不是反映了中国战区两大战场的初步形成,排除C。故选D。

14.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C

【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187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前后,C国人均GDP遥遥领先世界其它国家,由此判断该国为英国,故选C;美国不是欧洲国家,排除A;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所以B不是俄国,排除B;结合所学判断D应该是俄国而不是法国,排除D。故选C。

15.“二战后的民族主义者向着过去,向着未来敞开了他们的政治情感,正如伯纳德·戴迪诗中预言的那样”。这反映了当时

A.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加剧

B. 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

C. 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D. 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从毫无结果的旅途中走出,从狂风暴雨中走出”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故选C;二战后西方国家对外殖民霸权衰落,排除A;该诗反映的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而不是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排除BD。故选C。

第二部分

16.文明起源与国家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但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为什么说这一时期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2001—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分析

其原因。

【答案】通过墓葬规模的

差异可以看出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已经出现,私有制的产生;出土的代表权力

权威的仪式用品、礼器,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发掘出的大型壕沟等工程说明当时社会不仅

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而且已具备一定的权力号召和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即具备行政管理能力。可以推

测,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逐步积累;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被引入,

多学科交叉研究;“探源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得到大力支持;探寻中华文明之源,彰显大国自信。

【解析】

【详解】根据“发现高级大墓和小型墓葬共存、分区埋葬的现象;大墓中发现多件石钺、石锛等仪仗武器”

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私有制出现,并且出现了代表权力权威的物品,阶层

分化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根据“发现一条长达2000米、最宽约30米、最深至6米的大型环绕壕沟遗迹”

可知当时的社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权力号召和社会动员能力。由此推测当时已

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据“2001—201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和社会经济,从改革开放后国力的上身、考古学的发展与积累、最新科技的引入、政府的支持等方面进行

总结作答。 17.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信条。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答案】应关注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的同时,关注其身上负有的时代烙印。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相关史实对该论点进行论述。根据“为宣传自己的理论,为以自己的理想‘救世济民’东奔西忙”、“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他竭力买外国炮、外国船,且派人翻译外国刊物。他在广东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后来都给了魏默深(源),魏氏据之撰成《海国图志》”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家国情怀。结合孔子、顾炎武和林则徐的个人经历和相关思想展开论述即可。

18.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61年3月起,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管理机构。

张之洞,1889年督鄂,时年52岁。(1907年离任,任湖广总督长达十九年)。

1890年,成立湖北铁政局,奏请朝廷,定名为“汉阳铁厂”。1892年主持创办汉阳兵工厂,1894年建成。

1906年,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长1200余公里的芦汉铁路通车,并改称京汉铁路。该铁路80%的轨道用的是汉阳铁厂的产品。多家国内外船运公司以汉口为中心开辟长江航线,使武汉自古以来的水运优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19世纪末,汉口成为国内最大的米谷集散中心。汉口进出口额从张之洞当政前的百万两左右到1904年突破1亿两大关,一时有了“东方芝加哥”的称号。

1911年武汉中大型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武汉地区出现的算学学堂、矿务学堂、自强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等,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多个领域。

1896年起编练湖北新军,到1905年,已编成陆军第八镇1万多人、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5000余人。

1911年,武昌首义,宣布脱离清朝,建立政权。

1917年,中国政府收回汉口德租界。

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汉口俄租界。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1927年初,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

汉口英租界,3月15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

武汉三镇的近代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缩影。依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武汉三镇近代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武汉包括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清末民初武汉三镇逐渐走向近代化,其表现在:经济上大量兴办近代工业、发展近代交通;军事上编练新军;教育上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专业化教育;政治上积极推进反专制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运动。同时,武汉三镇近代化各有侧重。商业汉口、工业汉阳、文教武昌。各具风貌、功能互补。

分析其原因,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武汉九省通衢,长江沿岸城市,交通便利。周围矿石、棉花资源丰富。武汉曾经作为《天津条约》开放商埠、湖广总督总在地、国民政府所在地,这些特殊的身份也为其近代化提供了便利。

历史积累:明清时期,汉口成为工商业市镇,靠近南方粮食、棉花产地和市镇网络、为武汉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

外来因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武汉成为通商口岸,西方工业文明大量涌入;同时,租界的出现也客观上有利于传播西方的经济、文化。

经济因素:近代以来武汉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晚清时期,洋务运动、尤其是张之洞个人的努力推动洋务企业的大量出现和近代化交通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武汉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断壮大。

政治、文化因素:武汉地区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实力增强。晚清民初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大量新式学校的建立促进了新式人才的培养和新思潮的传播。

【解析】

【详解】近代化主要体现在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思想近代化等方面。关于武汉三镇近代化的表现可综合材料和所学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政治上主要是积极推进反专制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运动;在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比较彻底,民族资本主义、洋务企业、近代工业和近代交通等都有显著发展;思想上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促进了新式人才的培养和新思潮的传播等。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武汉三镇的地理位置、交通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传统和基础、外来文明的入侵和涌入、自然经济的解题和近代工业的发展、政治运动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兴起等方面进行总结。

19.公共文化相对于经营文化而言,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参与并领导了城市改革。改造后的工业城市,其街道的扩展,照明设施的改进,以及诸如音乐厅、俱乐部及百货商店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出现,使原本只局限于家庭等狭

小的私人空间的中产阶级文化由此得到扩展,形成一种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公共文化。通过一系列公共仪式活动,中产阶级将阶级、身份的区别以及属于这一阶级的文化、价值观非常直观地表现在公众面前,增强了中产阶级的阶级认同感和阶级凝聚力,进而扩展了他们在这些工业城市,乃至全国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王蓓《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城市改革与中产阶级公共文化》材料二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中国人对于“公共文化”概念的使用,主要是从空间上来理解的,这里的“公共”限定词是指面向社会公众的场所。报刊亭、电影院、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兴建及各类文化组织的创办和成长,逐步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领域,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公共传播机制,培育新的市民社会,这为古老中华民族从中古国家转入近代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摘编自傅才武《论近代公共文化领域在建构国家认同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依据材料,以中英两国为例,分析公共文化是怎样推动近代化的发展。

【答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推动社会阶层的沟通,促进近代民主思想不断深入。

【解析】

【详解】根据“改造后的工业城市,其街道的扩展,照明设施的改进,以及诸如音乐厅、俱乐部及百货商店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出现”可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增强了中产阶级的阶级认同感和阶级凝聚力,进而扩展了他们在这些工业城市,乃至全国的社会影响”、“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公共传播机制,培育新的市民社会”等可知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推动社会阶层的沟通,促进近代民主思想不断深入。

20.关于《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由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开放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使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次年4月在纽约签署。这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安排。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6年9月批准中国加入该协定。

美国于2017年6月宣布退出该协定。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制定《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社会背景;就“公约”到“协定”的历程,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也日趋显著,环境与发展问题成为各国所关注,共同协商,形成约束力才能解决问题;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至21世纪的发展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及享有的发展红利,因此有责任和义务首先承担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出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考虑,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的努力;联合国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增加,中国尊重联合国、并承担相关的大国责任和义务。

从《公约》到《协定》20多年的历程表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道远,艰难曲折;既关注未来又兼顾历史,要充分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原则”,才尽显公平和平等;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符合时代潮流和趋势的;同时也必须在联合国框架下,才能有效地抵制大国强权、霸权政治。

【解析】

【详解】背景:根据“2015年12月”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制定的社会背景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气候问题逐渐严重,基于历史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中承担的责任不同等。

看法: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这20多年发展历程可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既要关注未来又要兼顾历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解决气候问题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原则”。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携手解决气候问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四大联考)历史试题

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24.(分封制)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初步建立起周天子的专制集权体制 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政治权力D.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25.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的隆盛局面。材料中的“惠商”政策 A.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B.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 C.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初的抑商政策 26.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27.《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明史》(清)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史官个人才识B.史著编撰意图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28.1870 年到 1880 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 20000 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 2000 千关两增长到了近 5000 千关两。这种情况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初步发展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29.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孙中山 A.坚持汉族的主导地位B.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C.民族主义认识较狭隘D.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 30.1941 年蒋介石评论说:“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孔子认为人生应扎根于社会现实,极力主张从道德领域解决人生及社会的一切问题。老子强调“清静无为”,主张从自然状态出发,从宇宙中去开启人生的智慧。两人的人生观A.蕴含着强烈社会责任感B.是不同时代背景的折射 C.体现出思想核心的差异D.适应了统治者统治需要 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代的分裂与分治如同后来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一样,只是中华统一国家中的内乱与分治时期,秦始皇只是在经历了战国近四百年的内战与分治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趋势B.西周分封制下己形成统一国家 C.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君主D.秦王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 3.西汉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给)贫民”;东汉永平九年,“诏郡国以公田,赐贫民各有差”。上述措施说明当时 A.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B.赠予是农民获地的主要途径 C.小农生产遏止了土地兼并D.国家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 4.唐中期,大臣刘晏改革盐法,在产盐区设官负责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给商人,对盐商则“纵其所之”。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区,如盐商不至,则官府把盐减价卖给百姓。这反映了 A.官商勾结致使吏治败坏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D.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5.“颜体”用笔浑厚强劲,气势磅礴,代表着盛唐气象。下列书法作品属于“颜体”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6.元代管民及理财之官由中书考绩迁调,军官由枢密院定议,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均由特旨任命。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D.简化选官程序 7.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洒评论政治得失。这反映出 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 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 8.下图为“康熙时期的重要军事行动”,按照相关军事行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19届高三英语12月调研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2月份调研卷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仅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一部分听力(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处。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meeting begin? A. At 10:30. B. At 10:50. C. At 10:45.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homework can’t be due in two days. B. She hasn’t finished her homework yet. C. She doesn’t expect it to come so soon.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On the street. B. At a hotel. C. At a shop. 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A. Cooking at home. B. Eating out at McDonald’s. C. Taking McDonald’s home. 5. What is the woman’s attitude? A. She agrees with the man. B. She doesn’t ag ree with the man. C.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问。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云贵川桂四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文科综合 地理试卷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地质条件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层发育,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九寨沟东侧的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绝大部分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人称为“圣湖”。据此完成1~2题。 1.则查洼沟几乎为千谷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湖水外泄 B.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 C.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五花海终年不封冻可能是因为 A.水体流动快 B.冬季多晴天,气温高 C.地处亚热带 D.有温泉涌出,水温高 台风“利奇马”于北京时间2019年8月7日5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8月10日1时45 分在浙江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这是自1949 年以来登陆浙江省第三强的台风。下表示意此次“利奇马”台风中心在8月7日5时~12日5时移动的四个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菲律宾以东洋面形成台风频率高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大②纬度大于5°,存在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③纬度低,洋面宽阔,海水温度高④夏季风源地,夏季风势力强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①⑥ 4.据表格信息可知,8月7日~12日此次台风中心移动方向大致为 A.由西北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北 C.由西南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北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

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西北地区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年产量可达3000万吨。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下列省区中,可大规模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是 A.四川云南 B.贵州、山西; C.青海、江西 D.广东、福建 6.在内蒙古、宁夏等地,针对煤制油企业耗水量大问题的最可行应对措施是 A.大规模调运长江水 B.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C.建设地下水窖储水 D.循环利用水资源 7.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彻底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B.替代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C.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D.增强石油的市场竞争力 南北半球各有一草原辽阔、牧业发达的带状区城,形成“贵金奶源带”(如图)。据此完成8~9题。 8.北半球“黄金奶源带”主要分布在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草原带 D.温带森林带 9 .“黄金奶源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A.地形平坦,冬暖夏凉 B.森林茂密,水源丰富 C.气候适宜,饲草料丰富 D.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开普敦(34°S,18°E)是南非的第二大城市,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被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特别是落日奇观被评为世界“十大落日景观”之一。下图为一位中国游客国庆节期间拍摄的开普敦落日景观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游客拍照时朝向 A.正西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11.该游客拍下图片后马上发朋友圈,此时北京时间接近 A. 1:00 B. 6:00 C.18:00 D.19:00

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12月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 2018.12 24.《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 A.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B.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D.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 25.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26.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27.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由此可知,此时中国 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B.固守了传统经学的藩篱 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D.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汲取

28.据日军记载“敌舰(经远)内部火势愈发炽烈,中部及后部烟火冲天,舰体逐步向左舷倾斜……”经远舰在一片弹雨中沉没。2018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根据打捞舰“经远”木牌等信息确认发现了124年前的经远舰。材料体现出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二重证据法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9.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从材料可以看出 A.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C.中共诞生使毛泽东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 D.五四时期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30.1937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拜祭黄帝,在祭文中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官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祭文中更多用“始祖”“吾华”等,以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注意改善和国民党关系B.认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C.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D.意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1.下图为1978一2016年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和城乡就业人口变化情况曲线图。这可以说明中国即 A.农村就业人口逐年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吻合 C.城镇就业比率不断提升D.社会劳动力参与程度高

上海市十二校高三英语12月联考试题

2016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英语试卷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art A Short Conversations Directions: In Part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Lend the man some money. B. Take the man to the bank. C. Ask the man when he’ll be paid. D. Help the man to draw some cash. 2. A. She broke her mobile phone. B. She forgot to reply to the man. C. She didn’t get the man’s messages. D. She couldn’t remember the man’s phone number. 3. A. He received permission to carry on an extra bag. B. He doesn’t know the woman ahead of him. C. He’s carrying someone else’s suitcase. D. He’d like some help with his luggage. 4. A. Go to the city on another day. B. Avoid driving after taking her medicine. C. Pick up her medicine before they leave. D. Wait to take her medicine until after their trip. 5. A. The air will be cleaner if they go to a different city. B. It’ll soon be too late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C. Society will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laws. D.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if changes are made.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论及先秦某一流派思想时指出:其意谓道德与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即善不善的标准。若此,吾得名之曰“义利一致观念”。据此可知,这一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据睡虎地秦律《仓律》记载:“(粟一)石六斗大半斗,春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集米九斗;九(斗)为糳米八斗。稻禾一石。”这段记载说明 A.秦代存在不同种类与形态的谷物 B.秦代存在着地区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 C.秦代的法律体系已达完备的程度 D.秦代用重量单位作为谷物的价值单位 3.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承认中华正统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本都与中原汉族政权无大的区别。这一现象 A.体现了中华一体的政治观念 B.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 C.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 D.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4.11世纪后期,“中国商人......拥有商品分级化的知识”;东南亚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也展现出逐渐分级化的倾向,分为高质量、低质量以及介于两者中间的若干级别。这反映了 A.中外贸易网络的复杂化 B.中国人商业知识的增加 C.中外贸易的繁荣与稳定 D.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5.明初君臣在各类诏令文书中反复申明三个意识:“一是奉天承运;二是扫荡胡俗;三是四海归心。”将之简化表示,就是天意、民心、文化继承。这一做法 A.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 B.强化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新异性 D.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统治观 6.1843年清政府在回复英国公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时说:关于鸦片的禁令只是针对中国人的,我们并没有强加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民既然愿意按照新的规则进行贸易,那就以同样的方式按照法律阻止鸦片贸易。这体现了 A.鸦片贸易合法化是英国的核心诉求 B.《南京条约》内容得到各国普遍遵循 C.清政府仍固守华夷秩序的传统体系 D.清政府已开始具备近代化的外交理念 7.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新风。下表为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主张。

山东省2020届高三英语12月联考试题

h叶利带 明主旦 件 央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囚。 第一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工页。 A Why go to Madrid? There may be a slight chill (寒冷)in the air, with temperatures staying a r ound 15。C in March, but Spain’s handsome capital is slowly starting to _warm up. Even more a位ractive are the cultural events. A new exhibition on the living and working spaces of Spain’s greatest artist, Picasso, has just opened in the studio at the Fundaci6n Mapfre at Paseo de Recoletos 23. It runs until 11 May with rarely seen pieces borrowed from his family. Later this summe几the40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the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painter El Greco will be marked with an exciting exhibition at也e Museo del Prado at Paseo de! Prado from 24 June to 5 October. How togo? The widest range of flights is offered by Easy J et一企om Bristol, Edinbur驹,Gatwick, Liverpool and Luton. B ritish Airways and its sister airline Iberia combine forces from Heathrow and London City. Ryanair flies from Manchester and Stansted; Air Europa flies from Gatwick. 英语试题第1页(共9页〉 Bar梆ai叩ort is 13km north-east of the city centre and is served by frequent trains on Metro line 8, but the shortest underground journey is a bit complex with at least one change at Nuevos Ministerios station and takes about 30 minutes. The也re to any station in the city centre is €4.50. The airport express bus runs eve可15to 35 minutes around the clock;白one way. It takes 40 minutes to reach the city centre. A taxi takes half the time. A flat rate ofε30、 covers most of central Madrid. I.When will the exhibition about Picasso close? A.On 23 March. C.On 24 June. B.On 1 l沁fay. D.On 5 O ctober. 2.Which airline operates flights from Manchester to Madrid? A.EasyJet. C.Air Europa. B.Ryanair. D.BritishAirways. 3.What is the fastest way to reach central Madrid from Bar苟as ai叩ort? A.Take a taxi. B.Take a city bus. C.Take Metro line 8. D. Take the airport express bus. B My school appeared on the news last week because we had made an important change in our local area. Our class had planted a large garden in what was once only a vacant lot. It was a lot of work but it was all worth it. I got blisters (水泡)企om digging, and we all got insect bites, too. I learned a lot about 伊dening and collaboration (合作),and then I learned about the media. Our teacher telephoned the TV station and informed them of what we had accomplished. She spoke with the produce汇The producer checked with the directors, but they said there were plenty of stories similar to ours. They wanted to know what was special about our p缸t icular garden, since many schools plant them.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at, after going on the Internet to learn about the prairie (大草原), we had made a prairie garden. We had gone to a prairie and gotten seeds from the plants, and then we planted them. We did not water the garden, but we did weed it. We decided to let nature water it with rain, since that was how prairies grew in the past. We sent a picture of t he garden to the news station. In the picture, the grass was so high that it stood taller than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英语试题第2页(共9页)

广东省2016届高三12月百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2016届广东省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1 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图 中M地是华为在欧洲的总研发机构所在地,M地也是该国的风电基地。读图,完成1~3题。 1.M地风力发电量最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2.华为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其主要目的是 A.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B.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 C.利用熟练生产工人 D.充分利用当地零部件 3.假定总部和海外研发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的 8:00~18:00,并计划召开1小时的网络在线会议。为保证总部 与M地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 8:00~9:00 B.16:00~17:00 C.14:00~15:00 D.10:00~11:00 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专门化生产,下图示意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读图, 完成4~6题。 4.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主要是为了 A.提高劳动效率B.提高单产 C.提高作物品质D.延长市场供应期 5.橘园中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其目的是 A.减小昼夜温差B.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C.保持水土D.降低地面反射率 6.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专门化的优点是 ①便于机械化生产②充分利用劳动力集中的优势③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优势④便于 集中使用化肥、农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读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D.针阔混交林带 8.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比南坡丰富完整,特别是有山地针叶林,其主要原因是A.北坡是阳坡,南坡是阴坡B.北坡是阴坡,南坡是阳坡 C.北坡是迎风坡,南坡是背风坡D.北坡是背风坡,南坡是迎风坡 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区域。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近年来随灌区土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 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据此完成9~11题。 9.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B.蒸发旺盛C.盐碱化严重D.地下水不足 10.生态补水的时机应选择 A.3~4月R.4~6月C.7~9月D.11~12月 11.据图示信息判断,10月水质最差的河段是 A.磴口以上河段B.磴口至临河 C.临河至乌拉特前旗D.乌拉特前旗以下河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l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题,共135分)

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政治12月联考试卷

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政治12月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2题;共48分) 1.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某打算创业的团队考虑到目前茶叶市场供需两旺的背景,计划开发无糖茶饮料这一产品,在论证该项目具有广泛的产品需求方面,以下创业成员的发言具有合理性的是() A . 甲:政府为鼓励创业已设立了一千多支创业引导基金,规模超过5.3万亿元 B . 乙: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正迅速扩大,他们注重健康与养生,会青睐无糖饮料 C . 丙:我国茶园面积从1041千公顷增长到1989千公顷,茶叶产量在不断提高 D . 丁:网络电商的兴起,使茶饮料能直达终端消费者,厂商无择担心销售问题 2. (2分)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A . 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一倍,每年获利1亿元 B . 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 C . 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 D . 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 3. (2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同时也下调了失业保险总费率(个人费率不超过0.5%)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降低企业“两险一金”费率旨在() ①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增强市场活力②加大财政支持,促进转移支付 ③增加职工现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④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分配公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广东省2020届高三10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百校联考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24.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 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 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2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强调天人合一 B.倡导大一统观 C.劝君主行仁政 D.宣扬君权神授 26.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 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27.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这些现象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B.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 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8.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且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具有强烈的优患意识 D.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29.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30.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占地而治的割据局面。对此,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机关报《向导》发刊词中说:“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这说明当时 A.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国情形势 C.国共合作成为社会共识 D.中国共产党酝酿民主革命纲领 31.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当时邓小平这一思想 A.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 B.源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了科技政策拨乱反正 32.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也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人口在全盛时期也不过40万人左右。因而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移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材料意在论证雅典 A.公民是城邦发展的主体 B.城邦有助于公民行使权力 C.民主政治自身有局限性 D.直接民主依存于城邦制度 33.美国宪法规定:由各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由众议院选举,但实行参议院投票方式,每州一票。美国选举总统的这种方式 A.暴露了联邦体制的弊端 B.落实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C.规范了共和政体的运行 D.维护了多数民众的利益 34.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案,规定:专利所有者每年需支付专利保护费,第一年是50马克(高于当时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之后按每年50马克的幅度递增,到第十五年费用为700马克,并且是专利保护的最后期限.这一规定 A.阻碍了德国工业发展 B.推动了创新技术共享

安徽省皖江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联盟2020届高三12月份联考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4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 ........................ 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如纣是帝乙嫡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由此可知,商代后期 A.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 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王位继承具有随意性 D.宗法制度渐趋形成 2.以下两幅汉代画像砖的主题分别是“舂米”“庖厨”。这两幅画像砖 A.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 B.体现了建筑材料艺术化趋势 C.不符合汉代的历史事实 D.表明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宋仁宗时,以“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为理由,收回了宰相对台谏官的举荐权,使谏官的监管对象扩大到包括宰相在内的公卿百官。宋仁宗此举 A.使监察权得以超越行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 D.提高了行政效率

2019-2020年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24据《三国志》载:公年190年春正月,豫州刺史孔铀、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等同时起兵,各有数万兵力。这反映了当时的刺史 A已经参与地方军政大权B已不具备监察地方的权力 C.代表朝廷监控反叛势力D对各郡守已没有控制能力 25.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B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 C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D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 26.下面是晚清时期战争债务赔偿来源表,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军事失败阻碍了工业发展B巨额赔款给清政府带来财政危机 C清末财政巳较多依赖从地方索取D清朝中央集权已经受到地方威胁 27.1919年,美国的杜威应胡适邀请来华讲学,他目睹了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后感慨地说;“这是一个 奇怪的国家。……从某些方面说来,他们比我们有更多的民主。”材料反映出 A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较为迅速B中国儒学的复兴为大势所趋 C新文化的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加速传播 28.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已 被注意,但仍没有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起义,非要依靠军队不可。”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_“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完善 B.进攻大中城市失败的教训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D中共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 29.在1966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加拿大从以前追随美国投票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 变为弃权。这表明 A中国外交的冰封局面已被打破B加拿大已经有意缓和中加关系 C加拿大外交逐渐摆脱美国干预 D.中加在联合国里达成一定共识 30.1985年,国家确定按“倒三七”(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比例计价收购粮食,定购 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如果市场粮价低于原统购价,国家仍按原统购价敞开收购。这一措 A加深了粮食产品的市场化程度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人们的束缚

精选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① ② ③ 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校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2016年12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源头,即 A .礼与法 B .道与法 C .礼与乐 D .农与商 2. 现存的秦琅琊台刻石是研究秦朝历史的 A .原始史料 B .旁证材料 C .间接证据 D .转手史料 3.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里的“礼”泛指 A .钱财礼物 B .等级秩序 C .血缘伦理 D .儒学源流 4.“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陛下……印曰玺。”这说明汉朝 A .基本沿用秦制 B .创设皇帝制度 C .改革中央官职 D .设立内外朝制 5.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汉武帝在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是 A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袭 B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 C .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 D .设置伊犁将军控制天山南北地区 6. 下幅《行政区划体系示意图》最早当出现在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高祖 D .汉武帝 7.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演变成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始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西汉初年 D. 西汉中期 8. 从文化角度看,属于“儒家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是右图中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其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枢密院 C.明朝锦衣卫 D.清朝军机处 10. 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设计厅”之功能的是 A.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11.《元史·释老传》说:“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可见,当时管辖吐蕃的机构是 A. 巡检司 B. 宣政院 C. 中书省 D. 军机处 12.《岛夷志略》记载:“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文中划线部分应填 A. 香港岛 B. 台湾岛 C. 明州港 D. 广州城 13. 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更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有提高 C.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4. 许倬云认为,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15.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这种气节折射出当时哪一社会主流思想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史学 16. 下列显然不是《海国图志》编撰意图的是 A.“以夷变夏” B. “以夷款夷” C. “以夷攻夷” D. “师夷制夷” 17. 如果选择“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研究主题,其研究对象可选择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18. 以下最能说明上海租界为“国中之国”的是 A.租界内公园禁止华人入内 B.美英等联手成立了工部局 C.租界内建屋开店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街道 19. 《上海闲话》认为,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形成的“洋泾浜”英语,是一种以“中国

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届高三英语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届高三英语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纸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L What does Simon plan to do on the weekend? A. Go camping. B. Watch a match. C. Play football. 2.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Stewardess and passenger. C. Husband and wife. 3. Where will Jason probably go first? A. The party hall. B. The barber's. C. Jennifer's home.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doesn't like the movie. B. She won't sit next to Alan. C. She enjoys talking to Alan. 5. Why does the man talk to the woman? A. To have a driving lesson. B. To get a train ticket. C. To report his los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秒钟;听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