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83.36 KB
- 文档页数:2
盐城低碳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摘要] 盐城市低碳旅游资源丰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
盐城具有低碳旅游资源的优势是盐城旅游资源品种丰富、资源品质高、分布合理;存在的劣势是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低碳旅游发展,全面小康建设社会带来的契机;面对的挑战是周边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
盐城低碳旅游产品可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和促销方式以及网络科技宣传,拓宽游客市场,增加低碳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关键词] 低碳旅游;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对策研究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物,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为目的,追求更高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旅游发展新方式之一。
一个完整的低碳旅游产品是由低碳交通、低碳旅游设施、低碳旅游餐饮、低碳服务等基本要素构成(黄英,龙良富,2011)。
低碳旅游产品以能耗少、污染小为标准,主要由休闲体验型旅游项目、节能型住宿设施、环保型出游工具、轻便化旅游装备等组成,是可以满足低碳旅游者消费意愿的旅游产品低碳旅游产品是低碳旅游者的衍生物,大量低碳旅游者的有效需求将催生低碳旅游产品的产生与创新。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2010)。
盐城市低碳旅游资源丰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本文使用战略分析中的SWOT分析法讨论盐城市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中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盐城市低碳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一)盐城具有低碳旅游资源的优势1.盐城旅游资源品种丰富、资源品质高、分布合理“低碳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低碳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它是吸引低碳旅游者的客体,又是低碳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低碳旅游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所谓低碳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场合或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场合中,碳排放量比较少,并且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审美、感知、享受、体验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资源。
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途径与政策支持分析作者:乌兰张更庆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8期积极发展低碳旅游将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途径主要是规制旅游主体行为、增加低碳旅游产品和项目、结合具体旅游活动实现碳中和,以及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旅游方式。
发展低碳旅游的前提是制定和完善低碳旅游相关标准,同时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低碳旅游的发展。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具体旅游形式,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3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以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的同时,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低碳旅游的重任。
因此,探讨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途径和政策支持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结构目前,走低碳之路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共识。
从旅游资源开发到旅游产品项目的设计实施,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到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低碳行动已经从多个层面开始进行。
今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高,特别是低碳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不断开发,低碳旅游对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旅游业应充分利用发展低碳旅游的产业优势,在区域和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优化就业结构目前,我国旅游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9.6%,直接与间接就业总人数已逾7600万人,预计2015年将达到1亿人。
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国内每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70万人,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
旅游业容纳的就业人数庞大,增长很快,同时也是低碳的就业方式,因而对优化我国的就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滥竽充数现象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更多游客,采取了滥竽充数的手段。
他们以虚假宣传或低价吸引游客,但实际上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景点资源。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给整个旅游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解决办法:1.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旅行社和景区等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2. 提升服务质量:鼓励相关企业提升服务品质,确保游客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体验。
3. 加强市场教育: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增加他们对真实旅游产品的辨认能力。
三、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一些地方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
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和人为干预破坏了珍贵的自然景观,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物种减少等问题。
解决办法:1. 限制开发规模:政府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规划和审批标准,限制旅游项目的开发规模。
2.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和游客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3. 推行可持续发展:引入可持续旅游概念,推动旅游业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四、价格不透明和资金挪用在一些旅游目的地中,存在价格不透明现象。
一些商家通过虚高价格或隐形消费来获取额外利润。
此外,有些地方还存在资金挪用和不透明管理的问题,给游客权益带来风险。
解决办法:1. 加强价格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旅游行业价格的监管力度,确保价格公平合理。
2. 推动透明管理:要求相关机构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加强财务审计,避免资金挪用和不透明管理。
五、文化冲突和尊重问题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日益频繁。
然而,一些游客由于缺乏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容易引发文化冲突和争议。
示范景区低碳旅游工作总结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示范景区,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低碳旅游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板、宣传片、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游客普及低碳旅游的理念和方法,鼓励他们选择环保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碳排放。
其次,我们优化了景区交通管理。
在景区内设置了多个自行车租赁点,方便游
客选择骑行游览,减少了汽车的使用。
同时,我们还引导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景区,减少了私家车的进入,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能源管理。
在景区内大力推广LED照明,采用太阳能路
灯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设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景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最后,我们注重了废物管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在景区内设置了多个垃圾分类回
收点,鼓励游客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提高了废物的再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我们成功地推动了低碳旅游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低碳旅游的工作,为打造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旅游景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更多的景区能够加入到低碳旅游的行列,共同为保护地球家园而努力。
云南省旅游低碳化评价及对策【摘要】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也必然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
目前低碳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的估算,指出了云南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低碳旅游;碳排放;云南省20世纪以来,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旅游收入已经达到9440亿美元,国际跨境旅游人数达到了9.22亿人次。
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气候变化对全球与区域旅游业产生着现实和潜在的影响。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理念。
低碳旅游,就是引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是一种旅游生产方式的变革,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
旅游业的发展与低碳经济的进程密切相关。
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碳排放量的计量和及碳排放量中各部分构成的说明,指出云南省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云南省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1.云南省旅游业基本情况经过数年的发展,云南省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3线5区格局。
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国内游客来云南观光度假或探险。
云南省2005年至2009年期间旅游业贡献gdp分别为12.38%、12.53%、11.72%、11.65%和13.14%,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一个支柱产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与此对应,旅游业也成为当地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实行低碳化旅游,针对云南省进行旅游的低碳化评价对于降低该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至关重要。
旅游业低碳发展策略研究旅游业是一项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而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旅游业低碳发展策略的研究成为了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分析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现状及如何制定低碳发展策略。
一、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往往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如森林砍伐、动植物灭绝、土地沙漠化、水源的污染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低碳旅游可以有效地遏制这种无序的旅游发展,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减少能源的消耗旅游业的高能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旅游流量大的时候,往往需要额外的能源来供应,而这种额外的能源往往会通过煤炭、油气等化石燃料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低碳旅游可以通过降低旅游业的能耗,减少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减少能源的消耗的目的。
3. 降低成本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旅游企业的成本。
改变旅游业的运营方式,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低碳旅游手段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玩,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业低碳发展的现状1. 国内外旅游业低碳化的实践在低碳旅游发展的实践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大整形旅游业的产业链,依据各种条件和不同的手段,尝试旅游业低碳化的发展方式。
我国作为旅游大国,一些地区也开始采取低碳化的旅游发展策略。
比如桂林、厦门、敦煌等城市,都在低碳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 旅游业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短时间内实现旅游业低碳化,尤其是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瓶颈,使得低碳旅游实现起来并非易如反掌。
旅游业低碳化需要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需要某些部门的配合和政策的扶持。
三、制定旅游业低碳发展策略1. 发展清洁技术目前,有一些清洁技术已经在旅游业中初步使用,如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旅游业的碳排放,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近年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作者:张剑孔令娜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4期摘要:旅游业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当今社会实现低碳环保联动的背景下,旅游业在发展实践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通过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旅游行业低碳模式提出的各种探索性、针对性的研究和见解进行概述,试图对未来低碳旅游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探讨。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模式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64-02目前,对低碳旅游模式的研究主要从旅游产业链六要素中开展,更有专家学者从旅游主体和客体出发,即从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政府主管部门、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笔者尽可能地搜集近年来的成果,进行研究整合,以期得出低碳旅游模式的新方向。
一、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总体研究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总体研究主要从旅游企业、政府部门、旅游者等主体来分析研究的。
旅游企业应从旅行社、景区、交通、酒店等方面采取行动;政府从通过设立低碳旅游标准、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向努力;旅游者的出游方式、装备、消费观念等角度考虑低碳旅游的方式。
《低碳旅游——环境经济价值实现的新方向》[1]一文运用环境伦理学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
王丽华《低碳生产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2]分析了低碳生产在旅游业各部门的具体应用,倡导“碳补偿”活动和实现旅游商品低碳化生产。
周梅《中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3]分析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
郑琳琳等在《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4]中分析提出了低碳旅游的三个核心思想:节能减排,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自然为基础的活动。
陈贵松等在《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5]中分析了具有碳汇功能的森林,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并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要将森林业作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产业。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276低碳旅游的发展研究 李海燕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摘 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一种可量化的新模式,低碳化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推进到真正的实践阶段,低碳旅游也将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对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研究作者简介:李海燕,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1 08:24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30221.0824.155.html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77旅游景区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也只有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景区有效的营销策略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参与到低碳旅游活动中来,从而真正使低碳旅游成为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才能使得低碳旅游不至于成为旅游景区的一句空的营销口号,才能将低碳旅游真正落到实处 三、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术等,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安全使用。
同时,还要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所谓绿色能源是指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进行绿色能源的开发,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0%左右。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十分有必要使用绿色能源,对旅游资源进行低碳化开发,从根本上改变旅游产业的能源与资源供给。
关于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思考作者:陈永乐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7期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方法。
在这个背景下,低碳与低碳经济的概念诞生了,本文先阐述了低碳和低碳经济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旅游必要性对策一、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时代背景1.低碳概念的提出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思是指排放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各地屡屡出现极端天气,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2.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上。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3.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低碳旅游”概念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
它是指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
低碳旅游,即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其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旅游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以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1.发展低碳旅游是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
低碳旅游发展途径的研究作者:廖光萍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9期“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概念下衍生出来的概念,是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能源问题而提出的。
本文认为低碳旅游可从旅游者的低碳化和旅游地的低碳化两条途径实现。
旅游者的低碳化需要培养旅游者低碳意识,借助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来实现。
旅游地的低碳化从低碳旅游景区的建立和社区居民低碳意识的培养两方面来实现,其中,低碳旅游景区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低碳旅游景区和人工低碳旅游景区。
自然低碳旅游景区主要依靠碳汇资源体来建立,人工低碳旅游景区需要人为构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和低碳设施来实现。
而政府既要对旅游者进行低碳引导,又要对旅游地进行行政监督。
一、低碳旅游概述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明确提出,之后在全世界被广泛引用。
各个领域迅速对低碳经济做出响应,并与之结合衍生出一系列新概念: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产业、低碳旅游……一些高校专门开设了低碳专业,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
低碳旅游(Low Carbon Tour)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低碳旅游的概念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旅游业”的报告中提出,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倡导低碳化的旅游方式。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炭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是对低碳经济的响应[1]。
低碳旅游着眼于对旅游发展中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通过发展低碳旅游设施、营造低碳旅游景区、培养低碳旅游理念,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足迹,从而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