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木家具的成本和利润计算方式

实木家具的成本和利润计算方式

实木家具的成本和利润计算方式
实木家具的成本和利润计算方式

实木家具的成本和利润计算方式

实木家具的成本和利润

一位资深家具业内人士指出,家具行业内“假实木”现象很严重,就如实木复合门来说,90%以上都不是实木,行业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实木材料与商家常用的冒充实木材料中密度板之间的价格相差四到五倍。

家具行业是否暴力,实木家具到底商家有多少利润,成本利润测算方式如何?

当实木家具出厂时,工厂在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材料,生产人工,车间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要加上28%间接费用(用于水电费2%、房租10%、机器损耗、辅助耗材3%、管理人员工资及招待、出差等管理费用10%,税费3%),加上12%的利润。

举个实际的例子,假如购买的是一张实木床,工厂直接生产成本是3200元,即这张床实际出厂价在5333元(3200/(1-0.28-0.12)=5333)(不含运费和包装加固费用),这个是正常测算。工厂时间长管理各方面运行稳定,满负荷开工间接费用这个部分比例会降低一些,但是下降5个点已经很好了,以上就是工厂的出厂价格。

家具在外包装加固和运输环节的费用:我们假设工厂在上海周边或者上海郊区,外框架加固材料加人工120元、物流从上海周边地区运送到上海市区集散地120元、市区集散地到楼下40元,从楼下搬运到客户家里并负责安装单件产品在100元,比方大衣柜等产品在200元左右。所以整个运输环节合计(380-480)元。

如果家具厂商提供售后服务,比方客户购买的实木家具用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些小问题,因为实木家具由于受天气,湿度等影响出点小问题很正常,您打电话工厂上门维修,这些也会产生费用,那么服务有了保障但是费用也会上升,平均一个产品在30元售后费用。

我们可以算出来这个床如果是直接从工厂到你家里的总价应该是5333+380(480)

+30=5743(5843)。这个是工厂直销的价格,但是现实中很多家具都是通过家具城例如红星,吉胜,月星等等销售,那么费用就又增加了。增加多少呢,仔细分解如下:

正常情况下,工厂出厂以后,家具不是全部可以卖到消费者手里的,需要经过卖场经销商环节。看看卖场的成本流程:正常卖场需要20%的销售成本,含场地租金和销售费用,经销商要保证至少20%的理论利润,就是说40%的销售环节成本产生了。那么这张床的价格已经变成了:8888元(5333/(1-0.4)=8888)(不含运输和包装加固费用),再加上之前算过的运输,安装,售后上门维修总的费用就是8888+380(480)+30=9298(9398)。这个就是完整的家具行业测算,其实当你看到外边有其实体店的实木家具的时候,你不要管他的销售价格打几折,您只要按照实际价格按照我的公式从后往前倒算,就知道这个实木家具成本到底如何了。

实木家具的生产

现在基本的实木家具都用拼接板的,下面我来说说原因:首先原材料的稀缺,各位想一下一张150X90的桌子,如果是整块板的话需要用多粗的树木啊;另外整快板的木材,很难做合适的烘干处理,木材的稳定性是很差的,开裂变形是很正常的,所以一般实木家具都采用拼接和指接。但是不管拼接和指接,对加工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样也影响到家具的美观和使用。

订单生产模式:

1、专门为你订单安排生产。比如你订的是卧室5件套,厂家一套班组专门为你做这5样,这样就比较快一点,但是价格也会贵很多,而且这种生产是没有什么质量保证,一般有规模

的大厂不会这样做,这样提高了成本而且浪费了工时。小规模的厂可能会为了单笔成交冒险去接单,但是风险很大,主要出现在质量和交货日期上面。万一有偏差的话倒霉的也只能是顾客了。

2、流水线订单生产。这个生产方式很多有规模的家具厂都是这样做的。在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同一型号家具的情况下,结合生产计划来接订单。(比如工厂生产一个款式的床,一生产就是50-100个一条流水线有专门的质检人员一个批次100个一次检验完成。)这样生产的话,家具质量上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价格上面也会有很大的减少。

现货销售模式:

一般的购买家具,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交易。也就是商家有大量的备货,库存积压。这种订购方式是很考验消费者的。因为现在的所有实木都再涨价,一般工厂都不会有大量的库存。这些库存很可能是前几年大量积压的商品,大致是淘汰下来的款式,或者有问题的商品,商家是极想出手的东西,这个时候,消费者一定要有火眼金睛,最好是看到实物后在付款,不要给商家营业员的花言巧语蒙骗了。一定要看到现货后在决定。价格可以狠砍。因为这个时候商家是急于出手的商品,很容易把价格砍下来。

所以,如果想购买到品质和款式好的实木家具一定要提前做功课,宁愿早点来选购家具,留下充足时间给自己多点选择也给商家充裕生产时间,也不要临时抱佛脚,都装修好了等着入住了来选家具,很容易上当。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 解:成本=126.36×(1—36%)=80.85(元) 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 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 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 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 解:售价=24.39÷(1—41%)=41.35元 1、成立筹备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列出采购清单。 8、培训经理到位。? 9、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中英文) 10、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设计手册。 13、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员工培训。 16、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成本核算方法

一位老造价师的投标成本测算方法 1、首先应该是熟悉招标文件和图纸啦,这个时候要注意的就是有没有比较少见的材料及工艺,如果有,应该尽快准备好其材料价格或分包价格。 2、接下来我一般是搜集材料价格,主要是大宗材料。如商品砼及钢筋、水泥的价格(注意考虑税的因素),砖块的价格,这里要注意就是要看招标合同的要求,如果是总价合同, 那么我们不仅仅是看到眼前的价格,还要关注材料的走势,这个时候要多问问与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些材料商,他们的材料价格信息比较灵通。多年的从商经验造就他们对材料市场的敏感。另外也要多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也就是大环境的走向。还有就是如果在北方的话,很多城市的工程材料商都是当地的黑道垄断的,这样价格要高出市场平均价格的。总之:这一关要多花点心思。要不然要出大错的啊,另外注意留点余量啊。 3、接下来就是确定那些人工价格,其实大家都知道,土建、安装定额里的人工费给那些清工老板人家都不愿意做的,因为太低了嘛:),按照现在比较普通的都是由包工队清包劳务,按混凝土工,粉刷工,钢筋工,木工几大工种分包。如果有长期合作的队伍,可以让他们看了图纸后给我们一个报价,这个东西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报得很准的,按照我的经验。混凝土工主体阶段普通的框架结构一般是35元/m2左右,包括基础主体混凝土,填充墙(一般基础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钢筋工280一吨含扎丝,粉刷一般是30元/m2左右,木工30元/平方。注意:各个工程的特点不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不一样,这个价格波动较大,如要创杯的工程,泥工木工价格较高,高层剪力墙结构

木工价格和钢筋工价格要加高,隔墙较少的厂房,泥工价格可以减少。商品砼的工程泥工减少价格。工期加快的工程,木工的价格变动较大。现场经验较少或刚毕业的同行不要乱来,多问问现场一线的施工员(尤其是那种包清工出身的施工员)或者是施工项目经理,他们比较在行。 4、接下来就是算工程量了,这个工作很简单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点:统筹计算,事半功倍! 5、接下来是组综合单价了,这关也是影响中标与否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很多的工程已经开始清单报价了,价格的风险对我们施工单位来说更加重要。这个东西一定要根据材料价格信息和已调查到的人工价格(分摊到里面)。 6、测算综合单价。工程子项很多,但是占造价大部分的就那几个项目,我一般对这几个项目进行测算:混凝土、钢筋、外架、模板(措施费)、地砖、外墙高级装修如干挂。下面对以上几个单项说说我的过程: 1)混凝土:每一个单价不外乎人工材料机械三大块(管理费等等另外计算),人工的话我在上一期说过:不要照定额上的人工费,因为不准的,人工费按清工价格另行总计算。机械费按现场总配置的机械设备按总工期总费用(折旧或租费)统一计算,机械人工就不管了,因为一般都是由清工合同中包含的。我们仅仅算一个材料费就够了。以C25混凝土为例:通过当地的其他工程相同材料产地的同级配比看看水泥砂石水泥含量是多少,如果没有,可以到工程所在地的实验室找找,因为级配单的级别一般要高过实际设计等级的,还要看工程所在地附近的材料情况,这些要在投标的勘察摸清楚。如果是商品混凝土的话就更简单了。通过级配分析出整个工程的水泥砂石用量,注意:不要去分什么梁板柱什么的,只要是混凝土都放到这里分析!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中国家具企业排名-综合类

实木家具十大品牌榜中榜 (2012) 1 华丰家具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大型现代化家具制造企业,大连华丰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2 联邦 (成立于1984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十大实木家具品牌,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联邦家私集团) 3 南洋胡氏 (天津市著名商标,集实木家具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行业影响力品牌,天津市南洋胡氏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4 曲美QM (于1987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规范化家具集团,北京曲美家具有限公司) 5 双叶 (中国驰名商标,专业设计生产实木家具的现代化企业,国内实木家具制造行业最大基地之一,双叶家具实业有限公司) 6 华日家居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大型企业,河北省著名商标,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7 光明家具 (于1985年,中国驰名商标,集家具制造业/商贸业/制胶业/涂料业为一体的企业,黑龙江省光明集团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8 华鹤 (黑龙江著名商标,黑龙江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中国家具制造行业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齐齐哈尔市华鹤集团有限公司) 9 喜梦宝X.M.B (于1988年,福建著名商标,专业从事家具设计生产及销售的现代化家具生产企业,厦门喜梦宝家具连锁有限公司) 10 天坛 (始创于1956年,1999年荣获中国家具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市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北京天坛股份有限公司) 松木家具十大品牌榜中榜 [2012] 1 喜梦宝X.M.B (于1988年,福建著名商标,专业从事家具设计生产及销售的现代化家具生产企业,厦门喜梦宝家具连锁有限公司) 2 香柏年 (致力于家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内知名家具生产企业,江苏名牌,十大松木家具品牌,徐州市华旭家具有限公司) 3 贵人缘 (松木家具十大品牌,国内松木家私行业颇具实力的制造企业,环境标志认证绿色环保产品,徐州贵人缘松木家具有限公司) 4 锦绣伟邦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 1.正常日移动加权:cost_price=(init_amt + pi_amt + mi_amt - mo_amt + kb_amt)/(init_qty + pi_qty + mi_qty - mo_qty) (期初金额+ 采购金额+ 调入金额- 调出金额+ 扣补金额)/(期初数量+ 采购数量+ 调入数量- 调出数量)。 2.如果正常日移动加权的计算结果异常就转为计算当日平均成本:本期成本金额/本期数量。 3.如果当日平均成本的计算结果异常就转为取上期成本。 4.如果上期成本结果异常就转为取档案进价。 二、负毛利常见案例 1.商品毛利日报表 问题现象:在商品毛利日报表中查到某个商品的毛利率为负。 排查方式:对比负毛利商品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成本,如销售金额没问题,销售成本过低时说明其平均成本价有异常。确定好平均成本价有问题的商品货号、时间和分店编码,进一步分析是否是采购时录入错误的采购价格导致平均成本异常,可根据实际情况做成本调价单纠正异常成本。 2.商品进销存日报表 问题现象:商品进销存日报表毛利为负

排查方式:根据商品货号、时间和分店编码进行筛选,查询其平均成本价的取价类型。如果为正常日移动加权,则说明当天做的出入库金额有问题,导致其成本价异常。此时可考虑在库存设置-公共选项中勾选“当日结成本价大于档案进价n倍,则取档案进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异常成本。但会导致在因为单据数据问题出现异常成本时,因为平均成本价取了档案进价,反而不能及时发现错误。

3.出入库明细 出入库明细报表是查询商品负毛利最常用的方式,在出入库明细中根据负毛利商品的进销存记录明细,通过时间顺序找到异常成本单据,通常就可以查询出现负毛利的原因。 三、负毛利的产生常见原因 1.散称商品产生负毛利。 成本价格与零售价格一致,而散称食品在前台销售时会出现抹零情况,所以可以得出以下情况。 成本价×日销售商品数量总和=成本销售总和 而零售因为会抹零,就会出现销售价格×数量=抹零后(销售金额)+当日所有单据金额小于成本销售总和。 这种情况会产生较小额的负毛利,可通过成本调价单直接做调整。 2.产生大额成本。 一般产生大额成本是客户做出库业务后剩余一个很小的结存,例如0.0001,即使此时结存金额只有1元,成本价也会变化1/0.0001=10000,为避免此情况,建议在库存设置中勾选“当日结成本价大于档案进价N倍时取档案进价”,对异常的数据请做成本调价单处理。

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有哪些 国内榉木家具有哪些品牌

买家具到尚品宅配新居网:https://www.doczj.com/doc/646853855.html, --------------------------------------------------- 周迅代言全屋家具一站式定制、0元免费设计家居效果图! 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有哪些国内榉木家具有哪些品牌 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有哪些呢?其实说白了榉木家具就是从材料到成品整个过程中没有经历开料,加工,打磨和上色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家具。榉木家具常见于明清时期,是一种民间使用的家具原料。 一,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尚品宅配 尚品宅配隶属于广州尚品宅配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旗下著名家具品牌,尚品宅配发展至今已经12年光景了,不仅拥有最先进的CNC加工中心数台,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基地,超过800家线下门店。另外还拥有世界一流3D虚拟设计,生产和装配系统以及秒级的加工控制能力。

买家具到尚品宅配新居网:https://www.doczj.com/doc/646853855.html, --------------------------------------------------- 周迅代言全屋家具一站式定制、0元免费设计家居效果图! 二,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连天红 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之一的连天红隶属于连天红(福建)家具有限公司旗下,该公司发展至今已经9个年头了,和其它实木家具公司经营方式不同,连天红家具是不折不扣,按斤论价,不贴牌,不外包,直营经营模式是连天红在红木家具终端市场上唯一的渠道和销售方式。 三,榉木实木家具十大品牌——心柏家具 心柏榉木实木家具隶属于心韵木业旗下第二大家具品牌,主营高中档的实木家具,其材质主要包含了沙比利木,柚木,胡桃木和榉木以及水曲柳等,发展至今始终遵循的是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完整版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商品价格的计算方式及成本

接下来,外贸业务员必须透彻了解外贸价格的核算方式,严谨细致,实际上,在真实的外贸中,价格最重要。因此,如何报价,如何讨价还价,才是外贸制胜之关键。 外贸货物的价格,有独特的计价方式。如前所说,外贸交易绝大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方式进行。由于中间环节多,费用也相应地杂乱繁多。除了货款以外,还有运杂费、海关申报(简称报关)的费用、商品检验费用、码头装卸杂费等,并且这此费用在与不同国家交易时还都不一样,再考虑到国际贸易中间商,很可能从A国采购,运到B国港口,再卖到C国,这就更为麻烦,很难用普通贸易的方式去计算价格了。 具体说来,你的产品从出厂到通过集装箱远洋运输交付到国外客户指定的外国海港码头或某个地点,将可能产生下列几种或全部费用: 1.产品的出厂价格。 2.申报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检验以及出具品质证明的费用,即商检费。 3.申报中国海关出口的费用,即出口报关费。 4.租用集装箱装货并运到中国海港码头的费用以及在中国码头产生的各项杂费。 以上为货物运至中国海港码头出口前的手续和费用。 5.用远洋货轮运至外国海港码头的运费,即海运费。 6.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费。 以上为货物运至外国码头的手续和费用。 7.集装箱在外国海港码头卸货及其他码头上收取的杂费。 8.申报外国海关进口的费用,即进口报关费,有时候还需要缴纳进口关税。 9.货物从外国海港码头运至客户指定地点的费用。 以上为货物交到客户手中前的手续和费用。 此外,因为货款的收取需要经过银行,银行也会收取一定的经办手续费。 分析上述费用构成,我们不难发现,可以将海港码头作为划分费用的基准点。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区分责任。比如,以中国码头为基准点的话,我们就承担到第4点,负责完好地将货物运到中国码头并商检报关,其他事情由客户自己负责,货物如果在远洋运输中有损坏,客户自己找海运公司和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以外国码头为基准点,则我们承担到第6点,负责将货物完好送抵外国码头。绝大多数的企业就到此为止,只有少数是要求我们做第9点的,毕竟客户作为本地人熟悉当地情况,操作7~9点比我们要方便,费用也划算。但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外贸已经渗透到到世界各个角落,一些不熟悉外贸或出于某咱原因不便操作的外国买家,希望省点事直接在“自己家门口”收货,因而要求我们全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X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X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 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月初存 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X月综合差价率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 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 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 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移动加权: 又名移动加权平均法,此种计价方法是以库存均价作为商品成本(销售成本),即库存金额/库存数量。并且在每次入库时计算一次存货的价格。 其计算公式为:商品库存成本=现库存金额/现库存数量 A、商品入库:库存成本=(本次入库金额+原库存金额)÷(本次入库数量+原库存数量 B、商品出库:是以出货仓库当时的成本均价作为成本价计算。 手工指定: 引入批次的概念,按照批次9要素对同一商品进行批次的划分后分别管理。批次9要素有:商品、供货商、进价、批号、生产日期、效期、仓库、货位、是否受托代销。对于库存商品来说,只要这9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那么系统将其分为不同批次进行管理,并分批次计算成本、计算利润及统计销售等。在9要素全部相同的情况下,系统认为是同一批次,将合并起来管理。该方法不允许负库存销售。 例一:某商品A,有的从四川渠道进货,有的从广东渠道进货,那么这两批货的供货商不同,由于供货商是批次9要素之一,所以在系统中将其分为两个批次。 例二:某商品B,都是从山西渠道进货,第一次进价5元,第二次进价3元,那么它们的成本价(即进价)不一样,由于进价是批次9要素之一,所以系统将其分为两个批次。 例三:某商品C,购进200个,它的供货商、进价、批号、效期、仓库都相同,但在仓库中堆放时有150个放在货位1,有50个放在货位2;同理,货位是批次9要素之一,系统会将其分为两个批次。如果都放在货位1,那么就符合批次9要素完全相同的条件,将作为一个批次进行管理。 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入库时采用和手工指定同样的批次处理办法,只是出库时严格按照先入库的批次先出库。 后进先出: 后进先出法是以后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入库时采用和手工指定同样的批次处理办法,只是出库时严格按照后入库的批次先库。

成本计算方法习题.doc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投标报价成本测算方法

1、首先应该是熟悉招标文件和图纸啦,这个时候要注意的就是有没有比较少见的材料及工艺,如果有,应该尽快准备好其材料价格或分包价格。 2、接下来我一般是搜集材料价格,主要是大宗材料。如商品砼及钢筋、水泥的价格(注意考虑税的因素),砖块的价格,这里要注意就是要看招标合同的要求,如果是总价合同,那么我们不仅仅是看到眼前的价格,还要关注材料的走势,这个时候要多问问与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些材料商,他们的材料价格信息比较灵通。多年的从商经验造就他们对材料市场的敏感。另外也要多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也就是大环境的走向。还有就是如果在北方的话,很多城市的工程材料商都是当地的黑道垄断的,这样价格要高出市场平均价格的。总之:这一关要多花点心思。要不然要出大错的啊,另外注意留点余量啊。 3、接下来就是确定那些人工价格,其实大家都知道,土建、安装定额里的人工费给那些清工老板人家都不愿意做的,因为太低了嘛:),按照现在比较普通的都是由包工队清包劳务,按混凝土工,粉刷工,钢筋工,木工几大工种分包。如果有长期合作的队伍,可以让他们看了图纸后给我们一个报价,这个东西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报得很准的,按照我的经验。混凝土工主体阶段普通的框架结构一般是35元/m2左右,包括基础主体混凝土,填充墙(一般基础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钢筋工280一吨含扎丝,粉刷一般是30元/m2左右,木工30元/平方。注意:各个工程的特点不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不一样,这个价格波动较大,如要创杯的工程,泥工木工价格较高,高层剪力墙结构木工价格和钢筋工价格要加高,隔墙较少的厂房,泥工价格可以减少。商品砼的工程泥工减少价格。工期加快的工程,木工的价格变动较大。现场经验较少或刚毕业的同行不要乱来,多问问现场一线的施工员(尤其是那种包清工出身的施工员)或者是施工项目经理,他们比较在行。 4、接下来就是算工程量了,这个工作很简单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点:统筹计算,事半功倍! 5、接下来是组综合单价了,这关也是影响中标与否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很多的工程已经开始清单报价了,价格的风险对我们施工单位来说更加重要。这个东西一定要根据材料价格信息和已调查到的人工价格(分摊到里面)。 6、测算综合单价。工程子项很多,但是占造价大部分的就那几个项目,我一般对这几个项目进行测算:混凝土、钢筋、外架、模板(措施费)、地砖、外墙高级装修如干挂。下面对以上几个单项说说我的过程: 1)混凝土:每一个单价不外乎人工材料机械三大块(管理费等等另外计算),人工的话我在上一期说过:不要照定额上的人工费,因为不准的,人工费按清工价格另行总计算。机械费按现场总配置的机械设备按总工期总费用(折旧或租费)统一计算,机械人工就不管了,因为一般都是由清工合同中包含的。我们仅仅算一个材料费就够了。以C25混凝土为例:通过当地的其他工程相同材料产地的同级配比看看水泥砂石水泥含量是多少,如果没有,可以到工程所在地的实验室找找,因为级配单的级别一般要高过实际设计等级的,还要看工程所在地附近的材料情况,这些要在投标的勘察摸清楚。如果是商品混凝土的话就更简单了。通过级配分析出整个工程的水泥砂石用量,注意:不要去分什么梁板柱什么的,只要是混凝土都放到这里分析! 分析好了之后就是对混凝土的损耗进行分析了:大家都知道混凝土的损耗量一般是3%,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是不扣除钢筋体积的,而钢筋的比重是7.85t/m3,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公式

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舉例 一、品種法舉例 (一)資料:某廠為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企業,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企業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還設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運輸車間。該廠200×年5月份有關產品成本核算資料如下: 3、該月發生生產費用: (1)材料費用。生產甲產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產乙產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產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3000千克,乙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1500千克)。運輸車間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產車間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資費用。生產工人工資10000元,運輸車間人員工資800元,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600元。 (3)其他費用。運輸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為200元,水電費為160元,辦公費為40元。基本生產車間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為5800元,水電費為260元,辦公費為402元。 4、工時記錄。甲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1800小時,乙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2200小時。 5、本月運輸車間共完成2100公里運輸工作量,其中:基本生產車間耗用2000公里, 企業管理部門耗用100公里。 6、該廠有關費用分配方法: (1)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產工人工資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3)輔助生產費用按運輸公里比例分配; (4)製造費用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5)按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甲、乙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甲產品耗用的材料隨加工程度陸續投入,乙產品耗用的材料于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要求:採用品種法計算甲、乙產品成本。(解答如下)

1、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 (1)材料費用分配表 材料費用分配會計分錄: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1041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6704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900 製造費用 1938 貸:原材料 19952 (2)工資費用分配表 工資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450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5500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800 製造費用 1600 貸:應付工資 12400 (3)其他費用匯總表 其他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400 製造費用 6462

成本核算计算公式

1、工程资料:双面90元/款、四层:110元/款、六层:130元/款, 成本计算:新单才算:单价/新单PO面积=元/㎡ 网版成本:单面:单价30元/款;双面:单价40元/款 成本计算:单价/PO面积:=?元/㎡ 菲林成本计算:开料PNL面积*菲林张数*150元/㎡=?元/㎡ 2、板材:(不同厂家查对应规格单价,弄清含税不含税) (含税)单价/1.17÷成品面积㎡/张= 元/㎡(不含税)单价/张÷成品面积/张= 元/㎡(板厚、孔径,层数不同单价不同)四层在双面基础上加10% 六层在四层基础上加10%。(单价) 一般以40*48〞为基准,37*49〞需要÷1.1倍,43*49〞需要X1.05倍 3、钻孔:(普孔总数+槽孔钻孔数×1.5倍)÷1000×对应单价÷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 4、层压:基础价×开料PNL㎡/张÷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 Tg135时加一张PP 加30元/张PP Tg150-时加一张PP加35元/张PP Tg170/无卤加40元/张 结构中增加光板单价:基础价上加10%=基础加*110%=单价元/㎡ 板厚为>1.6mm的每增加0.2mm厚度增加基础价的5%=基础价*105%=单价元/㎡ PP料每增加1张在基础价上:Tg135增加30元/㎡、Tg150增加35元/㎡、Tg170或无卤增加:40元/㎡压合结构中单面PP数>3张单价:基础价上加6%=基础加*106%=单价元/㎡ 外层H/H---1/1 加50元。(有加内芯光板0.2mm压合价加10%。每超过0.2㎜再加10元。) Tg板单价比:中Tg单价在普通Tg板基础价基础上增加20%单价、高Tg和无卤单价在普通Tg板基础价基础上增加30%单价 内层制作成本: 4层板:7.5元/㎡ 6层板:15元/㎡ 8层板:21元/㎡ 5、电镀金属:铜按2.3㎡/Kg产出计算成本单价/1.17÷2.3= 元/㎡(CU)目前:铜单价66元/Kg÷1.17÷2.3=单价元/㎡ 6、锡按15㎡/Kg产出计算成本单价/1.17÷15= 元/㎡(sn)目前:锡单价100元/Kg÷1.17÷15=单价元/㎡ 铜锡目前≤65%电镀面积成本价:36元/㎡ (镀铜锡按65%电镀面积评估,有超过65%按比例加成本,厚度以20UM为基厚,超过按比例加成本) >65%电镀面积单价=(c面?%+s?%)÷2÷65% *36元/㎡= 元/㎡包线药水:包线单价(目前10.9元/㎡)×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 7、干膜:PNL面积/张×2.5倍×7.8元/㎡÷1.17÷成品面积/张= 元/㎡ PNL的成品板利用率:PNL内成品面积/PNL÷1PNL实际面积=PNL的成品利用率 1*2(双面)*1.03%*7.8元/㎡(干膜单价)÷1.17税收=成本价或按照:2.5*7.8÷1.17÷成品面积㎡/张=?元/㎡ 8、油墨:单价(48元/㎡÷1.17÷5㎡/kg(目前只有4.5㎡/kg)= 元/㎡ 双面板;1oz可以做:5㎡/Kg 2oz可以做4.5㎡/Kg ;四层板;1oz可以做:4.8㎡/Kg 2oz可以做4.3㎡/Kg ;六层板;1oz可以做:4.5㎡/Kg 2oz可以做4.0㎡/Kg ; 阻焊塞孔:每款加5元计算/订单面积= 元/㎡ 9、菲林:开料尺寸各加10mm长宽相乘面积×150元/㎡x张数=元/款÷订单㎡= 元/㎡ 资料制作成本:制作时间长短不同计算(工程师/QAE一起按15元/H计算费用)一般按100-120元/款÷订单面积= 元/㎡。 10、喷锡 13.5元/㎡报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单价) 无铅锡25元/㎡报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单价) OSP 8元/㎡(单价) 电金(单价) 化金(面积∠20%)∠1μ“85元/㎡ 1-1.9μ“ -95元/㎡: >2μ“115元/㎡ 单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 (超出20%部份怎么计算) 表面处理单价=报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单价) 11、成型锣程?m/张÷25.4×0.011元/in=(元/张+ 有内槽小于1inch则按0.02元/个计)÷成品 面积㎡/张 =元/㎡(单价) 成型单价=(锣程?mm/张÷25.4×0.011元/in+内槽小于1inch则按0.02元/个X数量)÷成品面积㎡/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 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 1.铜材的成本 2.PVC(外边料皮)的成本 3.人工的成本 成本的计算方法 铜的成本: 铜重量*铜价格=铜成本 铜的重量=铜的密度(0.0089)*铜丝的体积 铜丝的体积=面积*高度 面积=3.14*半径的平方以BV2。5平方的铜线为例,用千分尺,可量出铜丝的直径,如半径就是1.772 / 2=0.886那面积就=3.14*0.886*0.886 =2.46这个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之所以BV2.5平方电线。指的就是这个铜丝的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得出了2.46平方,假如这盘电线的长度是100米。那么这盘电线中间铜丝的重量就是2.46*100*0.0089(重量=面积*长度*密度)=2.1894公斤的铜,2.189*今日铜价(73)=159.8元 159.8元就是铜的原材料成本 PVC外面材料的成本 这个细算很麻烦,不过正常情况下,可以用下列方式: 8 10 15 10 14 18

即在国标的情况下,料皮用的少,8元2.5 10元4平方,15元6平方 但在非标的情况下,料皮用的多,10元2.5平方,14元4平方18元6平方那这盘BV2.5所使用的料皮就是8元。 人工成本 生产2平方的约需要2元的人工电费。 那么这盘电线生产出来的总成本就是159.8+8+2=169.8元。 加上点润就是卖价了。 电缆成本计算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完整word版)股票成本价和盈亏金额计算方法

股票成本价和盈亏金额计算方法 第一部分成本价和盈亏金额的常见问答 1、问:什么是成本价? 答:成本价是指在证券成交价基础上加上相关费用之后的价格。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或偏好,成本价有四种计算方法:买入均价、持仓成本、保本价、摊薄持仓成本价,各种类型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本文的第二部分。 您在营业部柜台开户时,营业部会为您账户的成本价缺省设置为其中一种类型,如果您不清楚,可致电开户营业部或客服中心查询账户成本价类型。 2、问: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成本价”? 答:首先您需要了解自己账户的成本价类型,其次由于存在以下的客观因素,我们提醒您:系统所提示的成本价仅供参考,不作为您交易的依据。 (1)买入均价、持仓成本计算时只考虑了客户的买入成本,未考虑客户卖出的盈亏给成本价带来的影响; (2)保本价在计算时既考虑了客户历史买入股票的成本,又考虑了卖出股票的盈亏带来的影响,并估算了客户卖出现有持仓股票的费用。不过保本价在计算卖出费用时是以千分之三估算,不一定符合您账户的实际情况;

(3)摊薄持仓成本与保本价类似,客户买入股票的成本及卖出股票的盈亏都会影响成本价的计算,但该成本价并未估算卖出当前持仓股票的卖出费用; (4)如果您长期操作某只证券并一直持有,则成本价是根据您操作该证券的所有记录来计算的,考虑了您操作此证券的整个过程,则可能成本价会很高,也可能出现负值。 3、问:怎么查看我买入股票的成本价? 答:您可登陆交易系统,点击“查询”菜单,在“资金股份”中查看“成本价”。 4、问:我使用金元证券不同的交易系统,所看到的“成本价”为什么是不同的? 答:我公司不同的交易软件,对成本价有不同设置: (1)同花顺网上交易新一代软件的成本价统一使用摊薄持仓成本价类型来计算。 (2)同花顺融资融券版本、通达信网上交易软件、指定乾坤手机炒股、电话委托、页面交易等渠道成本价计算方式同柜台中设置的成本价类型一致,可能为我司四种成本价中的任何一种,若您的账户在柜台中设置的成本价类型非摊薄持仓成本价,则可能出现与同花顺网上交易新一代软件所显示的成本价不一致的情况。 如需同花顺网上交易新一代软件和其他交易渠道的成本价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