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点评pptx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92.17 KB
- 文档页数:44
爱国奉献,谱写人生——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解析作者:孙超来源:《作文通讯·高中》 2019年第12期天津南开中学孙超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3.不少于800 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目解析2019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的主要特点是:立意高远,导向积极,视野开阔,统筹兼顾,充满正能量。
文题材料遵循历史脉络,引述了不同身份的三位杰出人物对国家的真情告白,从旧中国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到当代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无一不表现出中华民族亘古以来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能够引导即将步入社会的考生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突出了贯彻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考试宗旨,能够达到在考试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目的。
文题材料采用复合式名言警句的形式,这三句话分别来自为民族进步献身的革命先驱、爱国教育家、当代著名科学家。
这种命题形式,既能给考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立意选择,避免了方向的单一性,又能保证命题方向相对集中可控,是近年来经常出现的作文命题方式。
考生可以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物身份、不同的人生目标等角度展开思考,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题目可以说把开放性和集中性、个性化和共性化较好地统一了起来。
从考场作文的角度看,本题能够避免考生机械地背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范文语段,通过宿构或套作来完成写作。
题目需要考生结合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并联系现实生活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2019天津高考语文作文2019年的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梦想与现实》,这个题目给考生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而现实,则是每个人所面对的生活和挑战。
梦想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但正是这种落差,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的人可能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无法接受更高的教育,有的人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有的人可能因为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正是这些现实的困难,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梦想,并不是一味地幻想和空想,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实际行动去努力实现的。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与现实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现实是梦想的基础,梦想是现实的动力。
我们需要在现实中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有一颗梦想的心,不断给自己注入力量和动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2019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考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围绕“梦想与现实”这一主题展开写作。
可以谈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自己是如何努力去实现梦想的。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真实的情感,让作文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之,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而现实是每个人所面对的生活和挑战。
梦想与现实之间,需要我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愿所有的考生们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能够写出真挚、感人的作品,展现自己对梦想与现实的理解和感悟。
黄钟大吕,雅音谐鸣从“重读长辈这本书”,到“大国重器”,再到今年的三则爱国材料,近年天津高考作文一直洋溢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可谓黄钟大吕,雅音谐鸣。
传承经典文化,承载家国情怀。
爱国乃民族文化的主旋律,且随新时代内涵不断丰富。
其命题着眼点很准。
爱国不是空谈,首先是方志敏于国家凋敝时仍相信祖国前途光明的信念;有信念则有责任,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本分,陶行知说的通俗,但一字千钧;有责任则有献身精神,才会如黄大年等献身国家建设洪流。
回顾70年风雨历程: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飞船、中国梦、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哪一样不是靠信念,靠责任,靠献身?这厚重的情怀,永书永新。
融会课程标准,培育核心素养。
作文命题难能可贵的是考察全面而不偏核心。
爱国精神内涵有几个侧面,正是考察语言构建与思维辩证;爱国之美,或如方志敏之激昂,或如陶行知之平实,或如黄大年之热情,斯是大美,美美与共,这是审美;翻开历史,方志敏坚信祖国前途美好,不正是“四个自信”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陶行知和顾炎武不是一脉相承吗?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和平年代的黄大年不正是一以贯之吗?智慧由史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自觉涵养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自觉参与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去。
这正是教育最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
引领青年成长,遴选时代精英。
读今年的高考作文,能读出鲜明的旗帜引领,能读出强烈的时代脉动,能读出对时代青年语重心长的期许。
天津高考作文一直是巧而不偏,浅而不俗,人人有话说,人人可以写出自己的风格,这正是对广大青年的有效引领;而作文命意更是滋养深厚,立意卓远,惟其如此,才能遴选出坚定的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执着的复兴大业的担当者,非凡的强国之梦的献身者。
总之,天津高考作文命题注重传承,与时俱进,是悠远的情怀,是卓越的引领,更是谆谆地教导,我衷心为其点赞。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的立意解读与示范作者:刘婷丁长缨来源:《求学·素材版》2019年第08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⑧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9年的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在类型上属于比较传统的名言类材料作文。
题目语料选取了三则名人名言。
三位名人所属时代、身份职业及贡献成就虽皆不相同,但他们说出的话语却有一定的关联性。
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可以先从三句话的关联性入手,确定立意主题词,再联系三人的具体情况形成整体文意。
第一步,提炼三句话的核心意义。
第一句话的核心意是“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第二句话的核心意是“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第三句话的核心意是“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题目要求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也就是说,我们在审题时应该将这三句话联系起来思考,而不是分割开来。
三句话的核心意义联系起来其语意逻辑应该是这样:拥有光明前途的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家,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一个人应该以献身国家为骄傲和自豪!第二步,思考三句话的引申意义。
第一句话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坚信未来中国一定有光明的前景,表达出革命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第二句话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应有一份应有的职责。
第三句话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做出贡献,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2019年天津卷高考作文真题点评2019-06-07 14:38:57点评人:龙祖胜、梁莉命题分析面对2019年这样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天津高考作文命题人一改近年来天津卷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转向“爱国”“奋斗”这样宏大的时代命题,试题通过选取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三位重要人物的经典话语,从不同侧面引导考生用心感受中国的发展历程,思考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在体会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同时,从历史的纵深、代际传承以及面向未来的愿景中,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进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个人力量。
从整个命题上看,命题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与注重“价值导向”的高考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力求在作文中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高考作文的导向功能和考查功能。
该作文命题在着重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也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素养;而且在限定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体现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思想。
而且该作文命题在材料的选取上突出思维力,立意空间、内涵、角度和层次非常丰富,注重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发挥的余地,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立意层次和写作水平。
考查内容上既关注时代热点,又贴近考生实际,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体现了高考语文命题价值观考查和语文核心能力考查相结合,能力立意和价值立意相结合,强化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具体分析,该作文题目立意的角度比较丰富:(1)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2)笃步前行,奋斗不止。
(3)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4)奋斗铸造美好。
(5)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6)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青年一代要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时代弄潮儿。
(7)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争做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梦人。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1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
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统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
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
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瞭.(liáo)望天暮.(mù)俯瞰.(kàn)B.黑魆.(xū)魆摇曳.(yè)萦.(yíng)绕C.皓.(hào)月倾泄.(xiè)一模.(mó)一样D.瑰.(guī)丽变换.(huàn)莫测苍穹.(qióng)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飘洒瞬息万变出神入化B.散落瞬息万变鬼斧神工C.散落浩如烟海出神入化D.飘洒浩如烟海鬼斧神工【答案】1.B 2.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60分)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秀例文点评1国之重器“国之重器”是什么?(设问开篇)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
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开篇设问解题)想到了小个子巨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振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幕訇然中开,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走进新时代的匀加速接力。
你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那握紧百姓的手紧紧握住的是江山锦绣;你看,两个一百年的构想,正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
胸怀使命,热血担当,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人的挥手中不断破浪乘风。
(从的高瞻远瞩角度分析)“天眼之父”想到了那一张张智慧的面庞。
为寻找最合适的安放地,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40年如一日,历经近200次的失败最终取得成功;黄大年以超负荷的付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
超凡的智慧,置于为国争光的平台辅以执著的努力,才成就了张贴着国家符号的重器干城。
(从智者的创新角度分析)想到了那一个个正直的名字。
在身缚各种各样“绳索”的大环境下,顾准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在举国上下皆疯狂的时代,张志新坚持真理发出泣血的质疑与呐喊;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潮下,有固守良知正义、敢于向一切不合理挥刀的坚强女性王选,有媒体人白岩松、柴静,有“公知”代表崔永元……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从思想者的敢言角度分析)又想到了那一双双舞动的手。
地动山摇过后,洪水肆虐之时,绿色的方阵瞬时现身,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倾斜的天柱,以紧密相连的手为百姓搭起安全的环岛;炎热的烈日下,凛冽的寒风中,有身着各色工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铁钳、瓦刀、方向盘,像极了舞台上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还有润物无声的教师、加班加点的医生、走街串巷的快递员、扮美城市的清洁工……每个人用各有所长的双手,推动着社会的优雅徐行。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解析作者:刘京平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第10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名师解读一、命题特点从命题形式上看,天津卷延续多年的话题式作文的旧模式,正式汇入了新材料作文的时代洪流。
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隋理之中。
从命题内容来看,依旧强调“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聚焦广大考生的思想智慧和情怀。
三则材料,分别来自革命烈士方志敏、教育名家陶行知、著名学者黄大年。
他们三个,虽然身份迥异,时代不同,行业不一,但他们对祖国炽热的忠诚、担当和挚爱,却始终如一,毫无二致。
二、写作思路三则材料,也就是三则名言,考生可以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找出它们的本质意蕴和共同点。
考生也可以任选两则,或者任选一则,抓住核心立意去行文。
选用第一则。
方志敏面对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现实,却对美好光明的中国抱有信心,并为之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由此不难联想到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告诫:“没有人会恩赐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我们要的光明的中国怎么来?将我们应该如何做,想具体,说透彻,谈深入,鼓励青年一代去奋斗,去牺牲,去前赴后继,就是不错的立意。
选用第二则。
陶行知对全体国人的期望与鼓励: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考生如果能够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将“爱国是什么”“为什么要爱国”“如何去爱国”三个经典问题讲清楚,也可以成就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