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6
文明礼仪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文明礼仪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1、开班会前,我们班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作为班会的前期铺垫,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
2、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主持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一)、社会文明礼仪主持人:在学校要讲文明,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主持人: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那么在公共场合我们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说的好,相信你们做的更好!咱班的男生志气大,看,他们还要争当文明好少年呢!(二)、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
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呢?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三)、校园文明礼仪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
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二、班会目标:1. 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学习基本的礼仪规范和仪容仪表;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班会流程:1. 开场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次班会的内容,回答问题:“我们上次班会学习了什么内容?”- 提出新的主题:“这次班会,我们将学习文明礼仪,你们知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吗?”- 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课堂互动:了解文明礼仪(15分钟)- 分发小纸条,请学生用一句话形式写下自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 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补充。
- 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出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学习基本礼仪规范(20分钟)- 引导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展示基本的礼仪规范,如问候、请进、道谢等。
- 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表现,并进行班内展示。
- 老师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相关建议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学习仪容仪表(20分钟)- 发放一张仪容仪表检查表,让学生互相检查并评估自己的仪容仪表。
- 学生自觉进行整理仪容仪表,并在纸上记录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改进计划。
- 选择几位学生进行分享,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帮助。
5. 培养社交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2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举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 活动可以是小组辩论、小组游戏等形式,既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又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围绕活动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6. 总结分享(10分钟)-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班会的内容:“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逐个分享自己的总结,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明礼仪,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四、教学反思:本次班会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为重点,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了基本的礼仪规范和仪容仪表,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交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课堂礼仪公开课教案学校课堂礼仪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明白课前作预备,课堂效率高。
知道上课迟到喊“报告”,得到老师允许进教室。
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与沟通,学会尊敬别人。
2、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同学演一演、议一议、辩一辩、写一写等环节,理解、巩固课堂礼仪的要求。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情境创设:师生问好,一位同学迟到,站在门口喊报告,老师准许他进教室,回座位,这位同学开始预备课堂用具。
2、老师提问:××同学迟到了,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揭题: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着重礼仪。
今日的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课堂礼仪”的问题。
活动二、故事导入明白道理1、师讲解并描述故事坊内容:课堂上,师生问好:“同学们好。
”“老师好!”明明上课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喊道:“报告老师……我迟到了。
”课堂上明明双手从老师手中接过试卷。
课上明明踊跃举手发言,师生鼓掌表扬。
下课了,明明和同学让老师先出教室。
明明今日也迟到了,明明在课堂上的表现你满足吗?为什么?2、同学争论沟通。
3、老师小结:在课堂上,除了要遵守课堂纪律外,我们还应着重课前、课中、课后须要的礼仪,显示我们应有的文明素养。
活动三、演演议议归纳要点1、上课时,我们还应当做到哪些要求?2、小组争论——班级沟通。
3、小结:大家说得特别好,课堂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同学间的沟通,师生间的沟通都离不开文明礼仪;此外课堂活动是有秩序有组织的,它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影响到他人。
所以课堂需要肯定的礼仪来规范它。
让我们共同完成一首儿歌,让它来激励我们做个文明的学校生。
上课铃响进教室,学习用品摆整齐。
师生问好懂礼貌,假如迟到喊报告。
仔细听讲勤思索,学会倾听和沟通。
活动四、同桌互动共同进步1、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堂礼仪的详细要求,其实有的小伙伴在这方面做得还真不错,大家评一评,谁能当班级课堂礼仪小先锋呢?2、总结: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个个能当“礼仪小先锋”,那时我们的集体就是文明班集体了。
小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开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
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
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7.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
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不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小学文明礼仪教案引言: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价值观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文明礼仪教育。
本文将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份文明礼仪教案,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端庄得体的行为和言语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明礼仪教师通过图片、简短的视频和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文明礼仪的概念,包括礼貌、尊重、谦虚、诚实等方面的内容。
2. 文明的言行举止教师通过实例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和学习文明的言行举止。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出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并分析其不良影响。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改善这些不文明行为。
3. 礼仪常识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礼仪常识,例如如何正确握手、行走时注意仪态、用餐时的礼仪等等。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互相观察和评价他人的礼仪表现。
4. 团队合作与礼仪教师通过小组活动、游戏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和互相帮助。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示范文明礼仪,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2. 角色扮演法: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 小组合作法: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法: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记录学生的表现。
2. 同学评价法:教师让学生相互观察和评价他人的文明礼仪表现,以促进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视频和图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形象生动的视频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讨论文明礼仪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