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31 KB
- 文档页数:15
2018年4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简答题答案及解析简答题:1.【题干】以汉语为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答案】汉语作为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1、不通过谓词词形变化表“时、体、态”,而是有丰富的表时态的助词(着、了、过等)、表语气的助词(的、呢、吗)等。
2、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性、数、格”,而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
3、各种实词(名、动、形等)都没有词尾标记,词类和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认识人类的语言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2.【题干】简要说明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差别。
【答案】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如“花钱”中“花”表秀“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必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
“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考点】语汇一一词语的分类一一同音词和同形词3.【题干】简要说明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
【答案】1、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是各不相同的语汇的新陈代谢最快,其次是语音,语音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语法是言成分的组织规则,每项语法规则都支配着整个类型的语言成分,新和旧词语的消失一般不会立即引起语法规则的改变。
2、不平衡性还体现在统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的不一致:可能在有的地区变,在有的地区不变;或者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如汉语可能式动补结构,普通话说“打不过他”,南方方言则说“打他不过。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一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一语言的发展4.【题干】什么是句法手段?说明下面三个例子各是通过什么句法手段表现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的老师一我和老师洗衣服—洗干净客人来了一来客人了【答案】句法手段指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句调。
1、“我的老师”和“我和老师”是通过虚词来表现不同语法意义。
2014年4月语言学概论1.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是着名语言学家(P12)A.葆朴B.乔姆斯基C.洪堡特D.索绪尔2.舌面的元音中,“前低不圆唇元音”是(P49)A.[a]B.[u]C.[i]D.[o]3.现在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P 262)A.苏美尔文字B.玛雅文字C.汉字D.古埃及文字4.“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P28)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荀子?正名》5.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P337)岁岁岁岁6.“外甥打灯笼——照舅”属于(P106)A.谚语B.成语C.歇后语D.惯用语7.汉民族标准语是(P294)A.国语B.普通话C.书面语D.北京话8.克里奥耳语又叫(P307)A.洋泾浜语B.皮钦语C.混合语D.多式综合语9.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的语言学属于(P26)A.普通语言学B.本体语言学C.社会语言学D.文化语言学10.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P45)A.音节B.音素C.音位D.音标11.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P118)A.孙子B.莲子C.剪子D.儿子12.隐语是一种(P290)A.手势语B.社会方言C.地域方言D.土语13.下面各组音中全部为擦音的是(P53)A.[f θ x]B.C.[h j k]D.14.下面各词中属于仿译词的是(P297)A.吉普B.热狗C.高尔夫D.尼龙15.汉语音节zhang有(P45)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16.造成“小吃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P238)A.词的同形异义B.一词多义C.词的同音异义D.结构歧义17.“我吃饱了饭”可以说“我吃了饭,我饱了”,但“我吃光了饭”却不能说成“我吃了饭,我光了”,原因是“饱”和“光”的(P231)A.语义指向不同 B.语义角色不同C.句子成分不同 D.句子结构不同18.造成元音音质差别的因素主要是(P48)A.声带是否振动B.气流受阻情况C.气流的强弱D.共鸣腔的不同形状19.汉语“花钱”的“花”和“鲜花”的“花”是(P96)A.同音词B.近义词C.同根词D.多义词20.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P282)A.语法方面B.语义方面C.语汇方面D.语音方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面各项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有(P286)A.满语B.日语C.韩语D.彝语E.羌语22.下面各项中属于英语/p/音位的变体有(P61)A.[p]B.[p′]C.[b]D.[b′]E.[β]23.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的原因有(P274)A.社会的接触B.社会的进步C.语言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D.社会的统一E.社会的分化24.下面属于复合词的有(P116)A. workerB. worksC. workmanD. workedE. workshop25.下面各词内部结构相同的有(P116)A.教室B.椅子C.课桌D.黑板E.钢笔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迁移(P373):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叫做语言迁移。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A.离散性 B.强制性C.可变性 D.任意性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A.同化 B.异化C.弱化 D.增音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A.惯用语 B.谚语C.歇后语 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A.仍然是名词 B.变成了形容词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必然—偶然 B.萧条—繁荣C.整体—部分 D.出席—缺席13.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 B.她很想当歌手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 D.我给她当听众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A.(甲)他又去网吧了——(乙)他去过网吧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乙)电脑坏了15.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元音文字 B.辅音文字C.音位文字 D.音节文字16.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A.语言类型相同 B.语音对应关系C.地理位置相近 D.语言借用成分17.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B.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C.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D.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18.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1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20.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A.词语平面 B.句法平面C.语境平面 D.语义平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语言学概论》章节试题:第4章选择题:1.下列属于述补结构的是( )。
A.加倍努力B.学习开车C.马上出发D.搬出去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屈折语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依靠词形变化来表示B.黏着语没有词内部的屈折C.孤立语的主要特点为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的秩序很严肃D.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黏着语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的( )变化A性B数C 格D体4.“高水平、马上出发、加倍努力”这些词属于( )结构A主谓结构B述宾结构C偏正结构D联合结构5.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是( )。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
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
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
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意。
填空题:1.语法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是造句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以词为枢纽,可以把语法规则分为两类______和_______。
5.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______。
判断题:1.语法规则的递归性是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2.音位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3.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4.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规则叫做语法的聚合规则。
5.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2018年4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湖北专升本网分享)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武汉话B温州话C上海话D福州话【答案】A【解析】北方方言包含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汉族地区及湖北、湖南两省区的边缘),BC为吴方言,D为闽北方言。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认识人类的语言2.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A炊烟B月晕而风C红绿灯D打狗棍【答案】C【解析】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甲事物就是符号。
交通信号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一一语言的符号特性3.下列各词中的“子”,属于成词语素的是A桌子B柱子C瓜子D镊子【答案】C【解析】成词语素指某个语素虽然是语素,但是可以直接成词和独立使用。
ABD中“子”是不成词语素。
【考点】语汇一—词的构造——语素A索绪尔B维果茨基C葆朴D皮亚杰【答案】B【解析】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维果茨基。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语言和思维活动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5.汉字的“跑”是一个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D【解析】“跑”中“足”是形旁,“包”是声旁【考点】文字一一汉字和汉字改革一—汉字的演变6.靠先天遗传而得到的语言能力被称为A语言获得B语言参与C语言学习D语言自觉【解析】“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一语言获得的过程一一什么是“语言获得”7.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采用的修辞是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解析】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格式。
句中第二个“李公朴”是借代,以专称代通称。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文学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一一修辞格8.同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就存在A群婚制度B族外婚制度C族内婚制度D血亲婚制度【答案】B【解析】周代称“翁婿”为“舅甥”,这和姬、姜两姓世代互结婚姻有关,也反映出远古就存在族外婚制度。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相关论的基本观点是【】A.语言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语言C.语言思维是两个系统D.语言思维与大脑相关2.下面各项中属于标准元音的是【】A.[e]B.[y]C.[w]D.[e]3.年画中常常画鱼和莲花,寄寓的意思是【】A.喜庆有余B.年年有余C.连年有余D.岁岁有余4.正常情况下人出生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A.语言记忆机制B.语言获得机制C.语言学习机制D.语言创造机制5.直接成分分析法的提出者是【】A.哈里斯B.王尔德C.霍凯特D.布龙菲尔德6.左半球前部受伤,患者出现的语言障碍是听不懂人说话【】A.听不懂人说话B.只能说长句C.基本上不能说话D.不能理解人的表情7.《论语·颜渊篇》:“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明在古人心目中,政治家的特点是【】A.品行端正 B.相貌端正C.出身高贵D.居所方正8.儿童最初的语言阶段叫自控阶段【】A.非自控阶段B.咿呀学语阶段C.单词句阶段D.双词句阶段9.下面各项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的是【】A.维吾尔B.藏语C.满语D.蒙语10.“我妹妹爱打乒乓球”的正确组合方式是【】A.((我+妹妹)+爱)+(打+乒乓球)B.(我十妹妹)+(爱十打)士乒乓球C.((我+(妹妹十爱)+(打+乒乓球))D.(我+妹妹)+(爱+(打+乒乓球))1l.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方言 B.北方方言C.雅言D.通语12.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A.代表有人家的炊烟B.象征风雨将至的乌云C.月晕而风D.表示禁止通行的红灯13.一种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A.语言融合B.语言对转C.双语现象D.转用现象14.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统称【】A.大学B.名学C.玄学D.小学15.机器翻译要确定“I am going to the bank”的意思是“我要去银行”而不是“我要去河边”,必须达到【】A.语汇平面翻译 B.句法平面翻译C.语义平面翻译D.语境平面翻译16.下面各项中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是【】A.能把书借给我吗?B.我宣布红方获胜!C.我向你道歉D.谢谢您的款待!17.财会人员所说的“呆账、坏账”属于【】A.黑话B.隐语C.行话D.习语18.下面各项中属于日耳曼语族的是【】A.俄语B.德语C.拉丁语D.斯拉夫语19.俗谚有“一女不吃两家茶”之说,这是因为【】A.女子不能吃别人家茶B.女子不能吃茶C.女子吃茶有定亲之义D.女子不能多吃茶20.下面词语属于汉语外来词的是【】A.电话B.袈裟C.科学D.电脑第Ⅱ部分非选择题(8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8年4月自考真题:《语言学概论》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武汉话B温州话C上海话D福州话【答案】A【解析】北方方言包含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汉族地区及湖北、湖南两省区的边缘),BC为吴方言,D为闽北方言。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认识人类的语言2.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A炊烟B月晕而风C红绿灯D打狗棍【答案】C【解析】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甲事物就是符号。
交通信号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一一语言的符号特性3.下列各词中的“子”,属于成词语素的是A桌子B柱子C瓜子D镊子【答案】C【解析】成词语素指某个语素虽然是语素,但是可以直接成词和独立使用。
ABD中“子”是不成词语素。
【考点】语汇一—词的构造——语素4.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A索绪尔B维果茨基C葆朴D皮亚杰【答案】B【解析】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维果茨基。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语言和思维活动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5.汉字的“跑”是一个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D【解析】“跑”中“足”是形旁,“包”是声旁【考点】文字一一汉字和汉字改革一—汉字的演变6.靠先天遗传而得到的语言能力被称为A语言获得B语言参与C语言学习D语言自觉【解析】“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一语言获得的过程一一什么是“语言获得”7.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采用的修辞是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答案】【解析】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格式。
句中第二个“李公朴”是借代,以专称代通称。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4题,共56分)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______ 的________ 。
正确答案: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 。
正确答案:梵语4._______ 、______ 、_____ 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文字,音韵,训诂。
5.语言的功能包括____ 功能和_______ 功能。
正确答案:社会,思维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________ 功能和________功能。
正确答案:信息传递,人际互动。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______阶段和______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正确答案:独词句,双词句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____和_______组装起来的。
正确答案:词,规则9.符号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正确答案:形式,意义10.语言符号的_______和_______,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正确答案:任意性,线条性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正确答案:客观现实,语言符号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
正确答案:形式,符号13._______和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正确答案:组合关系,聚合关系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发达的大脑,灵活的发音器官二、问答题(共6题,共36分)15.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正确答案: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名词解释(2014.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迁移27.双语现象28.亲属语言29.词形变化(2013.10)三、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调位27.语法意义28.自源文字29.语音合成(2013,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句子27.异化28.词尾29.语素(2012.1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声韵调分析法27.词法28.失语症29.汉字编码(2012.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音对应关系27.同化28.语言转用29.词(2011.10)三、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区别特征27.语法手段28.意符29.机器翻译(2011.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获得27.双语现象28.借词29.词组(2010.10)三、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元辅音分析法27.语法形式28.义项29.外语教学的听说法(2010.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迁移27.音位28.书面语29.国际音标(2009,1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重位27.音符28.儿童语言获得的“天赋说”29.语言迁移(2009,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口语27.仿译词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29.语气意义2008,1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音位变体27.语法手段28.语音对应关系29.中介语2008,1)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克里奥耳语27.借词28.音节29.词的语体色彩简答题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述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本试卷共8 页,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I 部分选择题(20 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语言相关论的基本观点是A. 语言决定思维B.C. 语言思维是两个系统D.2. 下面各项中属于标准元音的是A.[e]B.[y]C.[w]D.[e] ,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思维与大脑相关【】3. 年画中常常画鱼和莲花, 寄寓的意思是A. 喜庆有余B.C. 连年有余D.4. 正常情况下人出生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A. 语言记忆机制B.C. 语言学习机制D.5. 直接成分分析法的提出者是A. 哈里斯B.6. 左半球前部受伤,患者出现的语言障碍是听不懂人说话【】年年有余岁岁有余, 是因为大脑中存在【】语言获得机制语言创造机制【】王尔德布龙菲尔德】A.听不懂人说话B. 只能说长句是“我要去河边” , 必须达到政治家的特点是 A.品行端正 B.相貌端正C.出身高贵D.居所方正8. 儿童最初的语言阶段叫自控阶段A.非自控阶段B. 咿呀学语阶段C.单词句阶段D.双词句阶段7. 《论语·颜渊篇》 9.下面各项中 ,与汉语有亲属关系的是 A.维吾尔 B.藏语C.满语D. 蒙语 10.“我妹妹爱打乒乓球”的正确组合方式是A.(( 我+妹妹)+爱)+( 打+乒乓球)B.(A. 北京方言B.北方方言C.雅言D. 通语12. 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 】A. 代表有人家的炊烟B.象征风雨将至的乌云C.月晕而风D.表示禁止通行的红灯13. 一种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 】A.语言融合B.语言对转C.双语现象D. 转用现象14. 中国传统的文字学、 音 韵学统称【 】A.大学B. 名学C.玄学D.小学1l.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而不”的意思是“我要去银行”15. 机器翻译要确定“ I am going to the bankC.基本上不能说话D.不能理解人的表情 政者 , 正也。
n u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4.音节文字35.第二语言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以词类和音位为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
37.举例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手段。
38.简要说明语言和思维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0.下列词组都是“动词+动词”的结构,可以分别构成联合词组(A)、动宾词组(B)和动补词组(C)。
请每类再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各类词组中动词的特点。
A.研究讨论/讽刺挖苦B.打算回家/禁止通行C.挖掘出来/搬运上去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41.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42.结合实例说明词的派生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 )A.语篇B.句子C.词组D.词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 )A.[i, u]B.[ a, ]C.[e,æ]D.[ε, o]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A.[f, s]B.[ p, m]C.[n, l]D.[ t,ç]5.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6.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总分:120分题量:36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A.直接成词B.转化成词C.附加构词D.复合构词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各项,不属于单纯词的是()A..重叠词B.叠音词C.连绵词D.译音词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示形式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各句,经过停顿能够区别歧义的是()A.大家准备起来了B.我们五个人一组C.反正确是少数人D.她们要学习文件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A.“你”重读B.“今天”重读C.“怎么”重读D.“来”重读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A.我去打电话B.接电话的是她C.她去比较好D.她希望你来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A.(甲)她是经理助理——(乙)她不是经理B.(甲)她的手机坏了——(乙)她有手机C.(甲)她喜欢看小说——(乙)她喜欢看书D.(甲)她在读大学——(乙)她在上大学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A.音符B.意符C.记号D.独体字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民族共同语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克里奥耳语是指()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经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示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A.语言词典B.信息词典C.知识词典D.百科词典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A.[m,l]B.[b,k]C.[n,t]D.[s,f]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0.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A.张家庄B.霍阁沟C.姜皇庙D.马驿店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B.音位能够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能够跨语言和方言D.音位能够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E.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正确答案:BC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2.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A.bicycle→bikeB.omnibus→busC.beggar→tobegD.blood→bleedE.瓦特→瓦正确答案:ABC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3.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A.长度增加,功能改变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C.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D.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E.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它特性正确答案:A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E.歧义可经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正确答案:BD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5.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B.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D.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理E.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三、问答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元辅音分析法答:(1)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法方面B.语音方面C.语汇方面D.语义方面2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A.语言相关论B.语言能力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认知论3.下面各项属于传统“小学”的是A.音韵学B.音响学C.音位学D.音律学4.下面各词中借自佛经的是A.苜蓿B.罗汉C.蛮夷D.大戎5.语言本质上是一种A.个人现象B.社会现象C.物理现象D.天然现象6.掌管人的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A.脑桥B.右半球C.左半球D.右半球的某些部位7.“三好”“环保”属于A.惯用语B.专有名词C.成语D.简缩词语8.下面各项中具有排他性特征的是A.隐语B.隐含C.隐喻D.影射9.“书包”这个词的能指是A.“书包”这两个字B.“书包”的意思C.“书包”的声音D.“书包”的用法10.把“You are a lucky dog”译为“你是一条幸运狗”属于A.语汇平面翻译B.句法平面翻译C.语义平面翻译D.语境平面翻译11.“犬子”是一种A.自称B.面称C.厌称D.谦称12.下面各项中属于礼貌原则的是A.质量和数量B.相关和负责C.得体和慷慨D.理解和赞同13.下面语言属于孤立语的是A.日语B.汉语C.英语D.维吾尔语14.不同行业的“行话”属于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混合语言15.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A.反说话B.避讳话C.吉祥话D.惯用话16.下面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是A.长沙话B.武汉话C.南昌话D.上海话17.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是A.发散思维B.表象思维C.抽象思维D.感性思维18.下面辅音中属于擦音的是A.[f]B.[t]C.[b]D.[m]19.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A.语言混合B.语言转用C.克里奥尔D.双语现象20.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基本不能看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样的语言障碍是A.失忆症B.失写症C.失话症D.失读症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y]是()A. 前高不圆唇元音B. 前高圆唇元音C. 后高不圆唇元音D. 后高圆唇元音【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u]是()A. 后高不圆唇元音B. 后高圆唇元音C. 后半高圆唇元音D. 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A. 犹豫B. 迟疑C. 怀疑D. 矛盾【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以声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A. 重位B. 时位C. 调位D. 音质音位【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 英语B. 法语C. 拉丁D. 希腊【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固定词组的是()A. 世界地图B. 共产主义青年团C. 快速解冻D. 黑白照片【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英语的“good[gu: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A. 附加B. 内部屈折C. 异根D. 重叠【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它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A. 句子B. 词组C. 词D. 语素【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下列词组中属于介词词组的是()A. 用钢笔(写字)B. 他的书C. 去看医生D. 呆了一会儿【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下列都属于汉语中借词的一组是()A. 镭射足球沙发B. 卡车电话哈达C. 纳粹吉他吉普D. 尼龙朝廷艾滋病【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下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A. 内科医生B. 默默流泪C. 唱山歌D. 很亮堂【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A. (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B. (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C. (甲)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乙)他有哥哥D. (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词根语素保持不变,用增减替换词尾或词缀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叫()A. 附加B. 异根C. 内部屈折D. 语序【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学校发给我们一人三个口罩”中的变元有()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下列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A. 融化B. 消化C. 化学D. 绿化【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做()A. 附加B. 屈折C. 异根D. 零形式【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 成功—失败B. 合法—非法C. 本地—外地D. 勤劳—懒惰【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面各项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A.武汉话B.温州话C.上海话D.福州话2、下面各项中属于符号的是(C)A.炊烟B.月晕而风C.红绿灯D.打狗棍3、下面各词中的“子”届于成词语素的是(C)A.桌子B.柱子C.瓜子D.摄子4、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B)A.索绪尔B.维果茨基C.葆朴D.皮亚杰5、汉字“跑”是一个(D)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6、靠先天遗传而得到的语言能力被称为(A)A.语言获得B.语言参与C.语言学习D.语言自觉7、“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D)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8、周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就存在(B)A.群婚制度B.族外婚制度C.族内婚制度D.血亲婚制度9、人脑中掌管语言的是(A)A.大脑左半球B.大脑右半球C.小脑D.脑干10、儿童语言发展的非自控阶段一般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A)A.前6个月B. 6个月到1岁C. 1岁到2岁D. 2岁以后11、下面各项域于“威尔尼克失语症”患者的症状是(C)A.不能发咅B.不能说出词语C.听不僅别人说话D.听不到别人说话12、甲骨文“逐”的字形表现了商代的(C)A.种植活动B.采集活动C.狩猎活动D.渔猎活动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属于对偶句中的(B)A.串对B.反对C.正对D.流水对14、一般认为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的最后期限是(D)A. 5-6岁B. 7-8岁C. 9-10 岁D. 12-13 岁15、关于儿童掌握母语的“强化说”来源于巴甫洛夫的(B)A.生物进化理论B.条件反射理沦C.激励理论D.钙化理论16、文字起源于(D)A.结绳B.手势C.实物记事D.图画和契刻17、格律诗的韵脚用字应当用(A)A.平声字B.上声字C.去声字D.入声字18、让计算机能接受语言信号并做出回应动作或答复,这种技术属于(B)A.语音合成B.语音识别C.自动翻译D.人工智能19、着眼于语言的思维功能研究的语言外围研究学科是(D)A.社会语言学B.普通语言学C.外围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20、秦始皇名“政”,秦代正月不叫正月而叫“端月”,这是为了(C)A.讨吉祥B.讨口彩C.避讳D.避难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8年4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湖北专升本网分享)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武汉话B温州话C上海话D福州话【答案】A【解析】北方方言包含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汉族地区及湖北、湖南两省区的边缘),BC为吴方言,D为闽北方言。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认识人类的语言2.下面各项属于符号的是A炊烟B月晕而风C红绿灯D打狗棍【答案】C【解析】用甲事物表示乙事物,甲事物就是符号。
交通信号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语言符号和语言结构一一语言的符号特性3.下列各词中的“子”,属于成词语素的是A桌子B柱子C瓜子D镊子【答案】C【解析】成词语素指某个语素虽然是语素,但是可以直接成词和独立使用。
ABD 中“子”是不成词语素。
【考点】语汇一—词的构造——语素4.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A索绪尔B维果茨基C葆朴D皮亚杰【答案】B【解析】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维果茨基。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语言和思维活动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5.汉字的“跑”是一个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D【解析】“跑”中“足”是形旁,“包”是声旁【考点】文字一一汉字和汉字改革一—汉字的演变6.靠先天遗传而得到的语言能力被称为A语言获得B语言参与C语言学习D语言自觉【解析】“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一语言获得的过程一一什么是“语言获得”7.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采用的修辞是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答案】【解析】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格式。
句中第二个“李公朴”是借代,以专称代通称。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文学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一一修辞格8.同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就存在A群婚制度B族外婚制度C族内婚制度D血亲婚制度【答案】B【解析】周代称“翁婿”为“舅甥”,这和姬、姜两姓世代互结婚姻有关,也反映出远古就存在族外婚制度。
【考点】语言与民族文化一一语言就是一种文化一一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9.人脑中掌管语言的是A大脑左半球B大脑右半球C小脑D脑干【答案】A【解析】人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是完全对称的,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右半球一定部位掌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一一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能力一一人脑语言能力的研究成果10.儿童语言发展的非自控阶段一般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A前6个月B 6月-1岁C 1岁-2岁D 2岁以后【解析】儿童语言发展的非自控阶段一般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6月-1岁为咿呀学语阶段,1岁到1岁半左右为单词句阶段,1岁半到2岁多为双词句阶段。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一语言获得的过程一—“语言获得”的过程11.下面各项属于‘威尔尼克失语症’患者的是A不能发音B不能说词语C听不懂别人说话D听不到说话【答案】C【解析】威尔尼克取受损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是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患者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一一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能力一一人脑语言能力的研究成果12.甲骨文“逐”的字形表现了商代的A种植活动B采集活动C狩猎活动D渔猎活动【答案】C【解析】从汉字可以看出古代生产方式的沿革,“逐”的字形像一头野猪在前面奔跑,一个人在后面追赶,为狩猎活动。
【考点】语言与民族文化一一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一一语言文字保存古代文化的遗迹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属于对偶句中的A串对B反对C正对D流水对【答案】B【解析】反对指前后两句意义相反或相对。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一一文学写作中的语言形式一一语言形式的规则14.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A.5-6岁B7-8岁C 9-10岁D.12-13岁【答案】D【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一一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能力一一大脑的语言功能受临界期限制15.关于儿童掌握母语的“强化说”来源于巴甫洛夫的A生物进化理论B条件反射理论C激励理论D钙化理论【答案】B【解析】“强化说”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需要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来源于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一语言获得的过程一—“语言获得”的条件16.文字起源于A结绳B手势C实物记事D图画和契刻【答案】D【解析】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考点】文字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17.格律诗的韵脚字应当用A平声字B上声字C去声字D入声【答案】A【解析】格律诗的“押韵”主要是为了表现诗的和谐美。
韵脚用字必须是平且必须韵腹、韵尾相同。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一一文学写作中的语言形式一一语言形式的规则18.让计算机能接受语言信号并做出回应动作或答复,这种技术属于A语音合成B语音识别C自动翻译D人工智能【答案】B【解析】语言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类似人发出的语音。
语音识别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听觉器官的反应来接受语言符号并做出回应动作或给以语言答复,简单的说就是让计算机听懂人说话。
机器自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一一信息科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一一语言学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19.着眼于语言的思维功能研究的语言外围研究学科是A社会语言学B普通语言学C外围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答案】D【解析】“语言与心理研究”着眼于语言的思维功能,重点研究语言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20.秦始皇名“政”,秦代正月不叫正月,而叫“端月”,这是为了A讨吉祥B讨口彩C避讳D避难堪【答案】C【解析】“词语避讳”指不说不尊敬或不吉利的词语,汉字人很讲究人名的避讳皇帝的名字里所有的字(包括同音字)禁止在一切场合使用。
【考点】语言与民族文化一一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一一语言文字反映当时化的变迁二、多项选择题21.下面各项中属于词的有A.吃败仗B.转基因C幼儿园D.小女儿E玩游戏【答案】BCD【解析】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A属于“语”,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
E属于“短语”。
【考点】语汇一一语汇概说一一什么是语汇22.【题干】下面各对词语中,能表现在同一语法位置上的有A小孩一苹果B大—小C红-红色D写—跑E好一衣服【答案】ABD【解析】能表现在同一个语法位置上词,他们是属于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得到是词类。
A是名词,B是形容词,D是动词。
【考点】语法一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一一词的聚合:词类23.【题干】“老刘有三个孩子”的蕴含义可能有A.老刘没有孩子B老刘只有三个孩子C老刘有不止三个孩子D老刘有孩子E老刘没有三个孩子【答案】BCD【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分为两种衍推义”和“隐含义”。
D为衍推义,BC为隐含义。
【考点】语用一一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一一蕴含义和预设24.【题干】医生安慰重病人说:“没什么大问题,好好回家休养”明显违反了A.赞誉准则B慷慨准则C相关准则D一致准则E质量准则【答案】CE【解析】为了避免患者受到损害,遵守礼貌原则,医生被迫违反了合作原则关原则和质量准则。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一一违反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25.【题干】下面各项属汉字字体演变不同阶段的有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D繁体【答案】ABCD【解析】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几个不同字体的演变。
【考点】文彩汉字和汉字改革一一汉字的演变三、名词解释26.【题干】反义词【答案】反义词指的是具有相反相对意义关系的一组词语,单独的一个词语无所谓反义词。
【考点】语义一一词语的意义一一词义的聚合关系27.【题干】外来词【答案】外来词也叫借词,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
【考点】语词语的分类一一词的分类28.【题于】言内语境【答案】言内语境指与话语内部的语言要素相关的语境。
【考点】语用一—语境和语句的意义一—语境和语句意义29.【题干】他源文【答案】他源文字指借用其他文字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字。
【考点】文文字的演变一一文字发展的规律30.【题干】找出下面这句话的单纯词和合成词。
姑妈蹒跚着走了过来【答案】单纯词:蹒跚、着、走、了。
合成词:姑妈、过来【考点】语汇一词语的构造一词的构造形式四、简答题31.【题干】以汉语为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答案】汉语作为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1、不通过谓词词形变化表“时、体、态”,而是有丰富的表时态的助词(着、了、过等)、表语气的助词(的、呢、吗)等。
2、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性、数、格”,而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
3、各种实词(名、动、形等)都没有词尾标记,词类和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一一认识人类的语言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32.【题干】简要说明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差别。
【答案】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如“花钱”中“花”表秀“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必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
“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考点】语汇一一词语的分类一一同音词和同形词33.【题干】简要说明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
【答案】1、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是各不相同的语汇的新陈代谢最快,其次是语音,语音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语法是言成分的组织规则,每项语法规则都支配着整个类型的语言成分,新和旧词语的消失一般不会立即引起语法规则的改变。
2、不平衡性还体现在统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的不一致:可能在有的地区变,在有的地区不变;或者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如汉语可能式动补结构,普通话说“打不过他”,南方方言则说“打他不过。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一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一语言的发展34.【题干】什么是句法手段?说明下面三个例子各是通过什么句法手段表现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的老师一我和老师洗衣服—洗干净客人来了一来客人了【答案】句法手段指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句调。
1、“我的老师”和“我和老师”是通过虚词来表现不同语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