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斜井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项措施

主斜井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项措施

主斜井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项措施
主斜井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项措施

编号:AQ-JS-0455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主斜井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

项措施

Special measures for main inclined shaft passing through crushing zone and chamber opening

主斜井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项措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概况:

xx主斜井现施工坡度为10,已施工至1260米。预计继续施工至井筒结束,巷道围岩较差,多次穿过较破碎层,为保证施工时安全,特编制过破碎带及硐室开口专项措施。

二、施工方案:

(一)、过破碎带时:

1、优化爆破参数:打炮眼深度不超过1200mm,缩小周边眼间距不超过300mm,装药量不大于0.1公斤,并且间隔装药,二次起爆,除周边眼外其他炮眼一次起爆。

2、加强临时支护:炮后及时采用3—4根点柱的进行临时支护。支护点柱采用木点柱,点柱规格为150×150×2000--2500mm的方

木或用ф150mm圆木,点柱下面要“穿鞋”(木垫板),“穿鞋”木板的规格为300×300×50mm,并且点柱要用木楔楔紧,保证支护牢固可靠。

3、调整支护参数:缩小锚杆间排距为700×700mm;拱部挂规格为1000×1000mm,ф6mm钢筋焊制金属网,锚杆托盘压网;增加喷层至150mm;打锚索,锚固长度不低于6000mm。

4、改为“一掘一喷”的作业方式。

(二)、硐室开口:

硐室开口前,在设计轮廓线外500mm的顶板上打5~~7根锚杆超前支护,开口后第不着一排锚杆距门口不超过500mm,打炮眼深度不超过1200mm,缩小周边眼间距不超过300mm,装药量不大于0.1公斤,并且间隔装药,二次起爆,除周边眼外其他炮眼一次起爆。如果开口处破碎必须打锚索加强支护,锚固长度不低于6000mm。采用“一掘一喷”的作业方式。

三、安全注意事项:

1、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

在爆破前必须检查。

2、掘进中,施工人员应坚持经常性的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清除危岩、排除隐患。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敲邦问顶:

①、交接班进入工作面;

②、打炮眼或锚杆眼前;

③、喷浆前;

④、装药前;

⑤、开邦放顶前;

⑥、放炮后。

3、敲帮问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敲帮问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②找顶时应有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③找顶时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杆

而下伤人。

④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必须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4、每次爆破后,迎头工作人员要等迎头炮烟被吹散视线清楚后,必须由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拒爆、残爆情况,并由外向里检查顶板、锚杆等情况,经紧好锚杆后方可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清除顶帮悬矸危岩,然后进行支护。

5在顶板破碎、压力大或地质变化带下作业时,缩小锚杆排株距为0.6m,打炮眼深度不超过1.2m。

6、打锚杆眼前应全面检查顶板,确认安全后方可工作,工作时,人员要站在已支护好的顶板下工作。

7、放炮前是大空顶距不得大于800mm,放炮后最大空顶距不得大于2800mm。顶板条件较差时炮后必须进行临时支护。

8、掘进工作面沿途支护必须必须良好,畅通无阻,卫生清洁,时刻检查沿途支护情况,发现喷层开裂、冒落、顶板下沉、底鼓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