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分一分(一)-认识分数》ppt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20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分一分(一)教学内容:分一分(一)(教材第67、68、6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了两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解答,但同学们回答问题时不准发出声音,只能用手势表示行吗?(1)问题一: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个)(2)问题二(课件出示):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指名一个学生看图提问题,一个学生用手势表示答案)2.师:刚这两个同学表现真棒,老师手里1个苹果,准备奖励给他们,应该先怎样?(板书:分一分)分苹果:把苹果分成一大一小两半,当学生有疑问时,趁机说明要平均分。
3.师:同学们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答案吗?为什么大家都不出手势呢?(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创造出一个符号来表示半个呢?4.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o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5.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这个符号和整数、小数一样是数字家族中的一员,它叫做分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研究分数吧。
(在课题分一分后板书:分数)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其中一半可以用1/2表示,另一半呢?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涂一涂。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一半来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以说一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分一分(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一分(一)》,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直接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对于整数的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知。
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
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
但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认识事物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但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认识新事物,喜欢尝试。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出了本课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及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等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折纸、涂一涂的方式来表示分数五、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分一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岭背中心小学钟小英一、教材依据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P53---54页二、设计思想《认识分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观察、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先从学生们熟悉的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通过学生动手折纸,进一步体会意义,接着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及其几分之几的分数。
“认识分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操作、观察、讨论、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交流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几的表象。
六、教师教具和学生学具的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学具准备:一支彩笔、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星期天,笑笑和淘气一起吃晚餐,我们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图片出示“丰盛的晚餐”)。
生1:他们准备了两瓶水、四个苹果、一个蛋糕。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坐!这时笑笑说话了:‘你会公平地分给我和淘气吗?’哪位同学会?请举手!生2:4个苹果每人分2个,2瓶矿泉水每人分得1瓶,1个蛋糕每人分得半块。
师:同学们认为他分得公不公平?为什么?生3:公平,因为他们分得的同样多。
师:很好,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分一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分数》这部分知识分两次进行教学。
《分一分》是在学生认识整数的平均分和小数的基础上,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理解整数的平均分和一半等概念,但只能模糊的表示某些量。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尝试,这都为研究本课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理念,确定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
经历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情感与态度】会用分数描绘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在研究举动中感受数学的快乐,体味数学的实际使用。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蜡笔、尺子。
2、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以下教1法和学法情境教学法_“玩”中学,狭义尝试法_“动”中思,实验操作法—“做”中悟;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动手操作法.三、说教学过程根据2011版新课标解读,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重心要放在学生的开展上—“为了学生的开展而教”。
结合以上的教法与学法,我设计了五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设突引知,初步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纪律,创设了“XXX和笑笑去郊游,准备分食品”的情境。
你能公正地帮他们分一分吗?从而引出课题《分一分》(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引起足够正视,能捉住解决问题的枢纽,理解“平均分”接着提问:目前苹果只有一个,两个人怎么分才公正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施展设想勇敢创造出表示“一半”的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分一分》说课稿农场小学陈静一、说教材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
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
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有接触但比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本单元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通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索和发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学习目标总览内容大纲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
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
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而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三年级的“认识分数”主要是借助动手操作,从“部分—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分数。
安排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教学导航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具体情境中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者分子是1的简单分数的大小。
3.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4.在用分数表示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分数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1.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
2.借助直观图形比较简单分数大小,让学生对分数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简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体验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读、会写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会用分数表示事物,掌握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
3.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难点:1.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能运用简单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一、课时分配本单元建议用5课时安排教学。
二、教学指导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建立这个概念的过程是缓慢的,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