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的实验环境及基本命令
- 格式:docx
- 大小:24.98 KB
- 文档页数:5
MATLAB语言及其应用实验报告.doc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语言及其基本操作;2、掌握利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3、掌握MATLAB应用于科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环境MATLAB R2018a三、实验内容及方法3.1 实验内容1、打开MATLAB环境;2、读入数据文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3、通过MATLAB绘制图表,对数据进行可视化。
四、实验细节及流程4.1 读入数据文件本实验使用的数据文件为sales.xlsx,其中包括2018年各个季度的销售数据。
首先,通过以下命令导入数据:data=xlsread('sales.xlsx');4.2 数据分析和处理1、计算各季度销售总额通过以下代码计算每个季度的销售额并求和,得到每年的销售总额:Q1=data(:,2);TotalSales=sum([Q1 Q2 Q3 Q4],2);2、计算增长率根据每年的销售总额,计算出每年的增长率。
具体代码如下:GrowthRate(1)=0;for i=2:length(TotalSales)GrowthRate(i)=((TotalSales(i)-TotalSales(i-1))/TotalSales(i-1))*100; endSalesGrowth=[TotalSales GrowthRate];3、计算每个季度的均值和标准差meanQ1=mean(Q1);stdQ1=std(Q1);4、计算出每年第一个季度的销售额所占比例首先,我们将第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单独提出来,具体代码如下:4.3 数据可视化1、柱形图对于销售总额,使用柱形图进行可视化,具体代码如下: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 销售总额2、线性图3、箱形图boxplot([Q1 Q2 Q3 Q4],{'Q1','Q2','Q3','Q4'});图3 每个季度的销售额4、饼图pie(FirstQSalesRatio(:,1));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得出以下结论:1、2018年销售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到2018年的增长率最高;2、每年第一个季度的销售额所占比例在40%至45%之间,与其他季度相比,显著高于其他季度;3、2018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经过调整后,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波动。
v1.0 可编辑可修改实验一 MATLAB 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MATLAB 的开发环境; 2.掌握MATLAB 的一些常用命令;3.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输入方法及各种基本运算。
二、实验内容1.熟悉MATLAB 的开发环境: ① MATLAB 的各种窗口: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工作空间窗口、当前路径窗口。
②路径的设置: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加入到MATLAB 路径中,并保存。
设置当前路径,以方便文件管理。
2.学习使用clc 、clear ,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3.矩阵运算:已知:A=[1 2;3 4]; B=[5 5;7 8]; 求:A*B 、A.*B ,并比较结果。
4.使用冒号选出指定元素:已知:A=[1 2 3;4 5 6;7 8 9]; 求:A 中第3列前2个元素;A 中所有列第2,3行的元素; 5.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计算: 1) )2sin(π2) 5.4)4.05589(÷⨯+ 6.关系及逻辑运算1)已知:a=[5:1:15]; b=[1 2 8 8 7 10 12 11 13 14 15],求: y=a==b ,并分析结果 2)已知:X=[0 1;1 0]; Y=[0 0;1 0],求: x&y+x>y ,并分析结果 7.文件操作1)将0到1000的所有整数,写入到D 盘下的文件 2)读入D 盘下的文件,并赋给变量num8.符号运算1)对表达式f=x 3-1 进行因式分解2)对表达式f=(2x 2*(x+3)-10)*t ,分别将自变量x 和t 的同类项合并 3)求3(1)xdz z +⎰三、实验报告要求完成实验内容的3、4、5、6、7、8,写出相应的程序、结果实验二 MATLAB 语言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 MATLAB 程序编辑与设计环境2、掌握各种编程语句语法规则及程序设计方法3、函数文件的编写和设计4、了解和熟悉变量传递和赋值二、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计算1+3+5+7+…+(2n+1)的值(用input 语句输入n 值)。
实验一 MATLAB 工作环境熟悉及简单命令的执行一、实验目的:熟悉MATLAB 的工作环境,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二、实验内容:MATLAB 的启动和退出,熟悉MATLAB 的桌面(Desktop ),包括菜单(Menu )、工具条 (Toolbar )、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历史命令窗口、工作空间(Workspace)等;完成一些基本的矩阵操作;学习使用在线帮助系统。
三、实验步骤:1、启动MATLAB ,熟悉MATLAB 的桌面。
2、在命令窗口执行命令完成以下运算,观察workspace 的变化,记录运算结果。
(1)(365-52⨯2-70)÷3(2)>>area=pi*2.5^2(3)已知x=3,y=4,在MATLAB 中求z :()232y x y x z -= (4)将下面的矩阵赋值给变量m1,在workspace 中察看m1在内存中占用的字节数。
m1=⎥⎥⎥⎥⎦⎤⎢⎢⎢⎢⎣⎡11514412679810115133216 执行以下命令>>m1( 2 , 3 )>>m1( 11 )>>m1( : , 3 )>>m1( 2 : 3 , 1 : 3 )>>m1( 1 ,4 ) + m1( 2 ,3 ) + m1( 3 ,2 ) + m1( 4 ,1)(5)执行命令>>help abs查看函数abs 的用法及用途,计算abs( 3 + 4i )(6)执行命令>>x=0:0.1:6*pi;>>y=5*sin(x);>>plot(x,y)(6)运行MATLAB 的演示程序,>>demo ,以便对MATLAB 有一个总体了解。
四、思考题1、以下变量名是否合法?为什么?(1)x2(2)3col(3)_row(4)for2、求以下变量的值,并在MATLAB 中验证。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1:程序如下x=1:10y=2*x;plot(x,y)仿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仿真结果是条很规则的直线,X轴和Y轴一一对应,清楚明了,而序又特别简单。
所以用Maltab 软件很方便地画出规则的直线,方便研究。
实验结果及分析1、A=0.52、A=1A=1.5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三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实验名称实的1、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基本知识的Matlab编程、仿真方法验目实验原理实验1程序:b=[1];a=[1 1];p=0.5;t=0:p:5;x=exp(-3*t); subplot(1,2,1); impulse(b,a,0:p:5); title('冲激响应'); subplot(1,2,2); step(b,a,0:p:5); title('阶跃响应');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1、用MATLAB在时域中编程求解y′(t)+y(t)=f(t), f(t)= exp(-3t)ε(t)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
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系统框图,分析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
<设计性实验>(选做)2、用MATLAB在时域中编程求解y′(t)+y(t)=f(t), f(t)=(1+exp(-3t))ε(t)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要求用conv编程实现系统响应。
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系统框图,分析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1仿真结果:simulink仿真环境下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实验原理实验1程序:t1=0:1/6000:0.004;x1=1+cos(2*pi*5000*t1); subplot(4,1,1);plot(t1,x1);title('采样频率为6千赫兹'); xlabel('时间');t2=0:1/12000:0.004;x2=1+cos(2*pi*5000*t2); subplot(4,1,2);plot(t2,x2);title('采样频率为12千赫兹'); xlabel('时间');F1=fft(x1,1024);n=0:1023;f=6000*n/1024;subplot(4,1,3);plot(f,abs(F1));title('6000Hz频谱'); F2=fft(x2,1024);n=0:1023;f=12000*n/1024; subplot(4,1,4);plot(f,abs(F2));title('12000Hz频谱');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1仿真结果:6khz12kHZmatlab 基本语句1.循环语句for for i=s1:s3:s2 循环语句组end解释:首先给i赋值s1;然后,判断i是否介于s1与s2之间;如果是,则执行循环语句组,i=i+s3(否则,退出循环.);执行完毕后,继续下一次循环。
实验1熟悉Matlb环境及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环境,掌握Matlab的主要窗口及功能;2.学会Matlab的帮助使用;3.掌握向量、矩阵的定义、生成方法和基本运算;4.掌握Matlab的基本符号运算;5.掌握Matlab中的二维图形的绘制和控制。
实验内容:1.启动Matlab,说明主窗口、命令窗口、当前目录窗口、工作空间窗口、历史窗口、图形窗口、M文件编辑器窗口的功能。
2.实例操作Matlab的帮助使用。
3.实例操作向量、矩阵的定义、生成方法和基本运算。
4.实例操作Matlab的基本符号运算。
5.实例操作Matlab中的二维图形绘制和控制。
实验仪器与软件:1.CPU主频在2GHz以上,内存在512Mb以上的PC;2.Matlab 7及以上版本。
实验讲评:实验成绩:评阅教师:年月日实验1 熟悉Matlab环境及基本操作一、Matlab环境及主要窗口的功能运行Matlab安装目录下的matlab.exe文件可启动Matlab环境,其默认布局如下图:其中,1.主窗口的功能是:主窗口不能进行任何计算任务操作,只用来进行一些整体的环境参数设置,它主要对6个下拉菜单的各项和10个按钮逐一解脱。
2.命令窗口的功能是:对MATLAB搜索路径中的每一个M文件的注释区的第一行进行扫描,一旦发现此行中含有所查询的字符串,则将该函数名及第一行注释全部显示在屏幕上。
3. 历史窗口的功能是:历史窗口显示命令窗口中的所有执行过的命令,一方面可以查看曾经执行过的命令,另一方面也可以重复利用原来输入的命令行,可以从命令窗口中直接通过双击某个命令行来执行该命令,4.当前目录窗口的功能是: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文件名、文件类型、和最后修改的时间,同时还提供搜索功能,在该窗口下,可以改变当前目录5.M文件编辑器窗口的功能是:MATLAN提供了一个内置既有编辑和调试功能好的程序编辑器;编辑器窗口也有菜单和工具栏,是编辑和调试程序非常方便6..发行说明窗口功能是:该窗口显示MATLAB总包和已安装的工具箱的帮助、演示、GUI工具和产品主页等4个内容。
MATLAB基本操作及环境设置1.MATLAB的基本操作:-启动MATLAB:在计算机上安装MATLAB软件后,可以从开始菜单中或桌面图标启动MATLAB。
-MATLAB命令窗口:启动MATLAB后,可以看到一个命令窗口。
在命令窗口中,可以输入MATLAB命令,并执行它们。
- 基本算术操作:MATLAB可以进行基本的算术操作,如加减乘除。
例如,输入"2+3",然后按Enter键,MATLAB将计算并显示结果。
- 变量:在MATLAB中,可以定义变量,并将值赋给它们。
例如,输入"x = 5",然后按Enter键,MATLAB将创建变量x,并将值设为5 - 矩阵操作:MATLAB是以矩阵为基础的语言。
可以使用MATLAB的矩阵操作函数创建、修改和操作矩阵。
例如,可以使用"zeros"函数创建由0组成的矩阵,使用"eye"函数创建单位矩阵,以及使用"inv"函数计算矩阵的逆矩阵。
2.MATLAB的环境设置:- 工作目录:工作目录是MATLAB文件的位置。
可以使用"cd"命令更改工作目录。
可以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 文件管理:MATLAB提供了一些函数来管理和操作文件。
可以使用"dir"函数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文件夹,使用"mkdir"函数创建新文件夹,使用"delete"函数删除文件等。
-图形界面:MATLAB还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可以通过点击菜单和按钮来执行操作。
GUI提供了更直观和交互式的方式来使用MATLAB。
- 图形绘制:MATLAB具有强大的图形绘制功能。
可以使用"plot"函数绘制二维曲线,使用"mesh"函数绘制三维曲面等。
实验⼀_MATLAB_软件环境及基本操作实验⼀ MATLAB 软件环境及基本操作⼀、实验⽬的熟悉 MATLAB 软件的⼯作环境,练习 MATLAB 命令窗⼝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命令窗⼝(Command Window )运⾏⼊门(1)最简单的计算器使⽤法【例 1】求[12 + 2×(7- 4)]÷32的算术运算结果。
1)⽤键盘在 MATLAB 命令窗⼝中命令提⽰符>>后输⼊以下内容:(12+2*(7-4))/3^22)在上述表达式输⼊完成后,按【Enter 】键,执⾏命令。
3)MA TLAB 命令窗⼝中将显⽰以下结果:ans =【例 2】简单矩阵的输⼊步骤。
123A=4567891)在键盘上输⼊下列内容A = [1,2,3; 4,5,6; 7,8,9]2)按【Enter 】键执⾏命令。
3)在命令执⾏后,MATLAB 命令窗⼝中将显⽰以下结果:A =1 2 34 5 67 8 9【例 3】矩阵的分⾏输⼊A=[1 2 34 5 67 8 9](显⽰结果同例2)【例 4】命令的续⾏输⼊。
…是续⾏符号,表明下⼀⾏是本⾏的接续。
S = 1 – 1/2 + 1/3 –1/4 + 1/5 – 1/6 ... + 1/7 – 1/8S =0.6345 (2)复数和复数矩阵【例1】复数z1 = 3+ 4i,z2 =1+ 2i,z3 = 2eπi/6表达,及计算123z z zz(1)直⾓坐标表⽰法z1= 3 + 4iz1 =3.0000 +4.0000i(2)采⽤运算符构成的直⾓坐标表⽰法和极坐标表⽰法>> z2 = 1 + 2 * i %运算符构成的直⾓坐标表⽰法。
z2 =1.0000 +2.0000i>> z3=2*exp(i*pi/6) %运算符构成的极坐标表⽰法z3 =1.7321 + 1.0000i>> z=z1*z2/z3z =0.3349 + 5.5801i【例-2】复数矩阵的⽣成及运算>> A=[1,3;2,4]-[5,8;6,9]*iB=[1+5i,2+6i;3+8*i,4+9*i]C=A*BA =1.0000 - 5.0000i 3.0000 - 8.0000i2.0000 - 6.0000i 4.0000 - 9.0000iB =1.0000 + 5.0000i2.0000 + 6.0000i3.0000 + 8.0000i4.0000 + 9.0000iC =1.0e+002 * 0.9900 1.1600 - 0.0900i1.1600 + 0.0900i 1.3700【例3】求上例复数矩阵C 的实部、虚部、模和相⾓。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及基本运算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二、实验内容:1、新建一个文件夹(自己的名字命名)2、启动MATLAB7,将该文件夹添加到MATLAB路径管理器中。
方法如下:3、保存,关闭话框对4、学习使用help命令,例如在命令窗口输入help eye,然后根据帮助说明,学习使用指令eye(其它不会用的指令,依照此方法类推)Help eye 的窗口如下Eye 命令的使用5、学习使用clc、clear,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
Clc 的使用Clear的使用6、练习使用MATLAB的基本运算符、数组访问指令、标准数组生成函数和数组操作函数。
(1)输入help rand,然后随机生成一个2×6的数组,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
Help rand 的窗口随机生成一个2×6的数组(2)分别输入clc、clear,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clc用于清除命令窗口内容,clear用于清除变量;(3)输入C=1:2:20,则C(i)表示什么?其中i=1,2,3, (10)由此可知,c(i)表示的事第i个元素(4)输入A=[7 1 5;2 5 6;3 1 5],B=[1 1 1; 2 2 2; 3 3 3],在命令窗口中执行下列表达式,记录输出结果并说明其含义:A(2, 3) A(:,2) A(3,:) A(:,1:2:3) A(:,3).*B(:,2) A(:,3)*B(2,:) A*B A.*B A^2 A.^2 B/A B./AA(2,3)表示寻找第2行第3列的元素A(:,2)表示第2列的元素A(3,:)表示第3行的元素A(:,1:2:3)表示第1和第3列的元素A矩阵的第3列的数组乘B矩阵的第2列的数组矩阵A的第3列乘以矩阵B的第2行矩阵A乘矩阵B数组A乘数组B矩阵A的平方数组A的平方矩阵B右除矩阵A数组B右除数组A(5)二维数组的创建和访问,创建一个二维数组(4×8)A,查询数组A第2行、第3列的元素,查询数组A第2行的所有元素,查询数组A第6列的所有元素。
实验一:Matlab操作环境熟悉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Matlab操作环境。
2.学习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命令funtool及其环境。
二、实验内容熟悉Matlab操作环境,认识命令窗口、内存工作区窗口、历史命令窗口;学会使用format命令调整命令窗口的数据显示格式;学会使用变量和矩阵的输入,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who和whos命令查看内存变量信息;学会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并进行下列计算:1.单函数运算操作。
求下列函数的符号导数(1) y=sin(x);(2) y=(1+x)^3*(2-x);求下列函数的符号积分(1) y=cos(x);(2) y=1/(1+x^2);(3) y=1/sqrt(1-x^2);(4) y=(x-1)/(x+1)/(x+2);求反函数(1) y=(x-1)/(2*x+3);(2) y=exp(x);(3) y=log(x+sqrt(1+x^2));代数式的化简(1) (x+1)*(x-1)*(x-2)/(x-3)/(x-4);(2) sin(x)^2+cos(x)^2;(3) x+sin(x)+2*x-3*cos(x)+4*x*sin(x);2.函数与参数的运算操作。
从y=x^2通过参数的选择去观察下列函数的图形变化(1) y1=(x+1)^2(2) y2=(x+2)^2(3) y3=2*x^2(4) y4=x^2+2(5) y5=x^4(6) y6=x^2/23.两个函数之间的操作求和(1) sin(x)+cos(x)(2) 1+x+x^2+x^3+x^4+x^5乘积(1) exp(-x)*sin(x)(2) sin(x)*x商(1) sin(x)/cos(x);(2) x/(1+x^2);(3) 1/(x-1)/(x-2);求复合函数(1) y=exp(u) u=sin(x)(2) y=sqrt(u) u=1+exp(x^2)(3) y=sin(u) u=asin(x)(4) y=sinh(u) u=-x三、设计提示1.初次接触Matlab应该注意函数表达式的文本式描述。
实验1 Matlab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的实验环境;2、了解MATLAB产品族及主要功能;3、掌握MATLAB通用指令和常用快捷键;4、掌握MATLAB帮助系统。
二、实验原理MATLAB环境是一种为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服务的交互式的环境。
MATLAB有3种窗口,即: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和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而Simulink另外又有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
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当MATLAB启动后,出现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命令窗口。
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面输入交互的命令,这些命令就立即被执行。
在MATLAB中,一连串命令可以放置在一个文件中,不必把它们直接在命令窗口内输入。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该文件名,这一连串命令就被执行了。
因为这样的文件都是以“.m”为后缀,所以称为m-文件。
2、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我们可以用m-文件编辑窗口来产生新的m-文件,或者编辑已经存在的m-文件。
在MATLAB主界面上选择菜单“File/New/M-file”就打开了一个新的m-文件编辑窗口;选择菜单“File/Open”就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m-文件,并且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编辑这个m-文件。
3、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图形窗口用来显示MATLAB程序产生的图形。
图形可以是2维的、3维的数据图形,也可以是照片等。
三、系统的在线帮助help 命令①当不知系统有何帮助内容时,可直接输入help以寻求帮助:>> help(回车)②当想了解某一主题的内容时,如输入:>> help syntax (了解Matlab的语法规定)③当想了解某一具体的函数或命令的帮助信息时,如输入:>> help sqrt (了解函数sqrt的相关信息)lookfor命令现需要完成某一具体操作,不知有何命令或函数可以完成,如输入:>> lookfor line (查找与直线、线性问题有关的函数)四、实验内容1、运行 MATLAB 软件,观察 MATLAB 桌面环境的组成部分,设置不同的显示方式以及字体;2、观察 Launch Pad 中的内容,了解 MATLAB 产品族和常用工具箱;3、在命令窗口中输入demo,观察 MATLAB 自带的演示程序;4、练习使用 MATLAB 通用指令clear,clc, exit,quit,dir,ls,what,diary,format;5、在命令窗口或 M 文件编辑器中练习如下快捷键的使用:1) 上下方向键(直接使用和索引使用两种方式);2) Tab键;3) Home键;4) End键;5) Ctrl+R;6) Ctrl+T;7) Ctrl+I。
试验一熟悉matlab环境(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熟悉MATLAB环境一、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MATLAB的界面和工具栏。
2.了解MATLAB的变量类型、数据结构、矩阵运算等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绘图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内容1.MATLAB界面与工具栏:熟悉MATLAB的启动界面,了解MATLAB的菜单栏、工具栏和命令窗口。
掌握如何创建、保存和打开MATLAB脚本文件。
2.变量与数据类型:学习MATLAB的变量命名规则,了解变量类型(如标量、向量、矩阵等)及其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掌握如何声明变量并赋值,理解MATLAB中的数据结构(如结构体、细胞数组等)。
3.矩阵运算:学习MATLAB的矩阵运算规则,了解矩阵的基本操作(如转置、逆等)。
掌握矩阵运算的常用函数(如求行列式、矩阵的秩等)。
4.数值计算与绘图:学习使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和绘图。
掌握MATLAB的数值计算函数(如sin、cos、exp等)及其应用,了解如何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
5.数据分析:学习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
了解如何读取和导出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如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1.打开MATLAB软件,进入命令窗口。
2.创建并保存脚本文件:使用“edit”命令创建一个新的脚本文件,保存文件并命名(如“熟悉MATLAB环境.m”)。
3.变量与数据类型操作:在脚本文件中输入不同类型的变量并赋值,观察变量的输出结果。
例如,声明一个标量变量a和一个向量变量b,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赋值和输出。
4.矩阵运算:在脚本文件中输入一个矩阵并进行基本操作。
例如,声明一个3x3的矩阵A,对其进行转置、逆等操作,并输出结果。
5.数值计算与绘图:在脚本文件中使用数值计算函数并进行绘图操作。
例如,创建一个包含0到2π范围内100个点的向量x,计算sin(x)和cos(x)的值,绘制它们的图形并保存结果。
实验一MATLAB环境及命令窗口的使用实验一MATLAB环境及命令窗口的使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MATLAB的启动和退出2.熟悉MATLAB的命令窗口3.熟悉常用选单和工具栏4.熟悉MATLAB桌面及其他窗口5.使用“帮助”查找帮助信息二、实验器材PC机一台,MATLAB6.5软件。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学习使用MATLAB必须先熟悉MATLAB的桌面环境。
MA TLAB 的窗口包含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历史命令窗口(Comand Histroy)、当前目录浏览器窗口(Current Directory Browser)、工作空间窗口(Workspace Browser)、帮助导航/浏览器窗口(Help Browser)、数组编辑器窗口(Array Editor)、交互界面分类目录窗口(Launch Pad)、M文件编辑/调试器窗口(Editor/Debugger)和程序性能剖析窗口(Profiler)。
1.启动MATLAB双击桌面上MA TLAB6.5的图标,或通过Windows的“开始”按钮,在“程序”中选择“MATLAB6.5”命令来启动。
启动后显示MATLAB6.5的集成化桌面。
2.使用命令窗口在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并查看运行结果。
>>a=2.5>>b=[1 2 ; 3 4]>>c=’a’>>d=cos(a*b*pi/180)>>e=a+c(1)单独显示命令窗口选择菜单“View”—“Undock Command Window”,则会出现单独的命令窗口。
然后选择命令窗口的选单“View”—“Dock Command Window”,可是单独的窗口返回桌面。
(2)使用标点符号修改命令行; 不显示结果>>a=2.5;% 用作注释>>b=[1 2 ; 3 4] %b为矩阵... 用于把后面的行与该行连接>>d=cos(a*b*pi/...180)(3)数值显示格式的设置使用MA TLAB的桌面选单“File”—“Preference”或“Format”命令,单击左栏的“Command Window”项,在右边的“Numeric Format”栏设置数据的显示格式,并查看各种格式下矩阵b的显示情况。
实验⼀MATLAB环境及命令窗⼝的使⽤实验⼀MATLAB环境及命令窗⼝的使⽤⼀、实验⽬的1.熟悉MA TLAB的操作环境及基本操作⽅法。
2.熟悉MA TLAB的通⽤参数设置。
3.熟悉MA TLAB的搜索路径及设置⽅法。
4.熟悉MA TLAB帮助信息的查阅⽅法。
⼆、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1.熟悉MATLAB的开发环境,了解主菜单和⼯具栏的内容,⼯作空间窗⼝、历史命令窗⼝、当前路径窗⼝的功能。
2.利⽤菜单设置MATLAB的Command Window中字体的⼤⼩,并更改输出格式。
⽂件夹。
4.在E盘根⽬录创建⽂件夹mypath,⽤菜单⽅法和path函数的⽅法将E:\mypath加⼊到搜路径中,指出两种⽅法的区别。
区别:⽤菜单⽅法,如果单击了“save”按钮则添加的搜索⽬录不会因为MATLAB的关闭⽽消失;利⽤path函数⽅法,path命令的扩展搜索路径仅在当前MATLAB环境下有效。
5.完成下列操作:(1)在MATLAB命令窗⼝下输⼊以下命令:x=0:pi/10:2*pi;y=sin(x);(2)在⼯作区间窗⼝选择变量y,再在⼯作空间窗⼝选择绘图菜单命令或在⼯具栏中点击绘图命令按钮,绘制变量y的图形。
(3)利⽤帮助学习save、load命令的⽤法,将⼯作区中变量全部保存在mydata.mat中,清空⼯作区间,重新载⼊变量x,y的信息,并把它们保存在mydata1.mat中。
6.计算y=1.3^3*sin(pi/3)*sqrt(26),实现(1)结果⽤format命令按不同的格式输出。
(2)观察在进⾏上述计算后命令历史窗⼝的变化,⽤功能键实现回调刚才计算的语句。
(3)回调计算语句,把sin改为sn运⾏,观察反馈信息。
若回调语句在语句后⾯加“;”号,看输出有何不同。
三、实验⼼得1.基本了解MATLAB得操作环境和操作⽅法。
2.学会利⽤菜单设置MATLAB的Command Window中字体⼤⼩及更改输出格式。
实验一熟悉MATLAB工作环境一、实验目的1.熟悉启动和退出MATLAB软件的方法。
2.熟悉MATLAB软件的运行环境。
3.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计算机一台(带有MATLAB6.0以上的软件环境)。
三、实验内容1、命令窗口(Matlab command window)及变量保存:(1)在Command Window练习下面指令:●计算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 G = 6.67E-11; % 引力恒量>> sun=1.987E30; % 太阳质量1.987×1030千克>> earth = 5.975E24; % 地球质量5.975×1024千克>> d1=1.495E11; %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1.495×1011米>> g1 = G*sun*earth/d1^2 % 太阳和地球的引力g1 =3.5431e+022>> moon=7.348E22; % 月亮质量7.348×1022千克>> d2=3.844E5; % 月亮和地球两者间距3.844×105米>> g2 = G*moon*earth/d2^2 % 月亮和地球的引力g2 =1.9818e+026●练习下列指令并观察其用法who,whos ,save, save 文件名●字符变量s='hello, MATLAB'clear; %清除工作空间中的变量f=input('Input Fahrenheit temperature:');c=5*(f-32)/9 %将华氏温度f转换为摄氏温度c执行情况为:Input Fahrenheit temperature:73c =22.7778(2).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并将它们分别加到搜索路径的前面或者后面。
实验1 Matlab的基本运算(1)实验目的:1、了解Matlab的发展和主要功能;2、熟悉Matlab工作环境的各个窗口;3、掌握建立矩阵的方法;4、掌握Matlab各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常用函数的使用。
实验内容:1.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下列命令,根据执行结果分析其功能:help在命令窗口输入后,会看到帮助的目录信息,如下图所示。
lookfor inv:输入后会在命令窗口显示帮助中含有字母inv的函数和函数功能的列表。
help inv:查找函数inv,并显示其帮助信息。
which inv:显示函数保存的位置信息,和类型。
2.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再将自己的工作目录设置到Matlab搜索路径下。
用help命令查询自己的工作目录;步骤:File菜单——Set Path——Add Folder——选择自建文件夹——确定——点击save ——点击close。
3.利用Matlab的帮助功能,分别查询inv、plot、max、round等函数的功能及用法;help invhelp plothelp maxhelp round4.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sin z e =+122851(2)ln(z x =+212,其中.i x +⎡⎤=⎢⎥-⎣⎦2120455(3)...sin(.)ln ,.,.,.,...,.,.,.a a e e a z a a --+=++=---03033030330292828293022提示:利用冒号表达式生成a 向量,求各点的函数值时用点乘运算。
(4),,,:.:.,t t z t t t t t t ⎧≤<⎪=-≤<=⎨⎪-+≤<⎩224201112005252123其中提示:用逻辑表达式求分段函数值。
5. 已知:A -⎡⎤⎢⎥=⎢⎥⎢⎥⎣⎦12344347873657,B -⎡⎤⎢⎥=⎢⎥⎢⎥-⎣⎦131203327求下列表达式的值。
实验一 MATLAB 的实验环境及基本命令一实验目的:1. 学习了解MATLAB 勺实验环境2. 在MATLA 系统命令窗口练习有关 MATLAB^令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1. 学习了解MATLAB 勺实验环境:在 Windows 桌面上,用 mouse 双击MATLAB!标,即可进入 MATLA 啲默认界面:图1-1 MATLAB 系统命令窗口MATLAB 勺默认界面由三部分组成: ① Comma nd Win dows 命令窗口 ② Comma nd History 历史窗口③ Workspace 工作空间2. 练习MATLA 療统命令的使用。
①表达式MATLAB 勺表达式由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符构成。
实验前应掌握有关变量、数值、函数及操作 符的有关内容及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练习1-1 :计算下列表达式:要求计算完毕后,键入相应的变量名,查看并记录变量的值。
a=(1+{10)/2 b=|3+5| c=sin(e±) d = 250 /sin ( ’) 实验过程及结果:a=(1+sqrt(10))/2 a =2.0811b= abs(3+5*i)b =5.8310c= si n(exp(-2.3)) c=0.1001d=250/s in (pi/6) d=500.0000②.向量运算:n 维向量是由n 个成员组成的行或列数组。
在MATLA 中,由分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由逗号或空号分隔的方括号中的元素产生一个列向量;同维的向量可进行加减运 算,乘法须遵守特殊的原则。
练习1-2已知:X=[2 ; -4 ; 8]求:Y=R ; P=5*R; E=X* Y ; S=X * Y 实验过程及结果:R=[tan(pi/4),sqrt(9),-5]R=1.0000 3.0000 -Y=R' Y=1.0000P=5*R P =5.0000 15.0000 -25.0000R=1.0000 3.0000 -5.00003.0000-5.0000X=[2 ;-4 ;8] X= 2 E=X.*Y E=2.0000 S=X'*Y-4 -12.0000 S= -508 -40.0000练习1-3⑴产生每个元素为1的4维的行向量;实验过程及结果:X= ones(1,4) X=1 1 1 1⑵ 产生每个元素为0的4维的列向量;实验过程及结果:X= zeros(4,1) X=0⑶ 产生一个从1到8的整数行向量,默认步长为1;实验过程及结果:X=1:1:8 X=1 2 3 4 5 6 7 8⑷产生一个从n到0,间隔为n /3的行向量;实验过程及结果:X=pi:-pi/3:0 X=3.1416 2.0944 1.0472 0② 矩阵基本运算操作。
练习1-4求出下列运算结果,并上机验证。
已知矩阵:(1)实验过程及结果:A(:,1) ans= 11 (2) 实验过程及结果:A(2,:)21 ans=21 22 23 2431⑶实验过程及结果:A (:,2:3) ans= 12 13 ⑷实验过程及结果:A (2:3, 2: 3)22 23 ans=22 : 2332 33 32 3342 43(5) 实验过程及结果:A (:,1: 2:3) ans=11 13 (6) 实验过程及结果: A (2: 3)21 23 ans=21 3131 3341 43(8) 实验过程及结果:A (:,:)ans=11 12 13 14 (9) 实验过程及结果:ones(2,2)21 22 23 24 ans=1 131 32 33 34 1 141 42 43 44(10)实验过程及结果:eye(2)ans=1 00 1(11)实验过程及结果:[A,[o nes(2,2);eye (2) ]] (12) 实验过程及结果:diag(A)兀/3]A = | 也/6兀/2 一实验结果:A=[0 pi/3;pi/6 pi/2] A= 0 1.04720.5236 1.5708(2) 求矩阵Bi, B 1中每一元素为对应矩阵 A 中每一元素的正弦函数;实验结果:B1=sin(A)B 仁00.86600.5000 1.0000(3) 求矩阵 巴B 2中每一元素为对应矩阵 A 中每一元素的余弦函数; 实验结果:B2= cos(A) B2=1.00000.50000.8660 0.0000(4) 求 B 1A 2+B 2A 2.。
实验结果:S=B1A2+B2A2S=1.8660 1.36601.3660 1.8660练习1-6利用基本矩阵产生3X 3和5X 5的单位阵、全1阵、全0阵、均匀分布随机阵([-1 , 1]之 间)、正态分布随机阵(均值为 1、 方差为4)。
实验结果:X=eye(3,3)Y=eye(5,5) X= 1 0 0Y=1 0 0 0 00 1 0 0 1 0 0 00 0 1 0 01 0 0X= on es(3,3) 00 0 1 0X= 11 10 00 11 11Y=on es(5,5)ans= 11 12 13 11 1 ans=11 21 22 23 24 1 1 22 31 32 33 34 1 033 41 42 43 44 0 144(13)实验过程及结果: 23 34(15)实验过程及结果:diag(A,2)ans=1324(16)实验过程及结果: (14) 32 43实验过程及结果:diag(A,-1)a ns= 21实验过程及结果:flipud(A)ans= 14 13 12 11 ans=41 42 43 44 24 23 22 21 31 32 33 3434 33 32 31 21 22 23 2444 43 42 411112 13 14(18)实验过程及结果:rot90(A)(19)ans=1424 : 34 44ans=11 0 013 23 33 43 21 22 0 012 22 32 42 31 32 33 011 21 31 4141 4243 44diag(A,1)ans=12用MATLA 命令完成下列矩阵函数运算:练习1-5 实验过程及结果:tril(A) fliplr(A) (17)(1) 输入如下矩阵A:1 1 1 Y=1 1 1 1 1X= zeros(3,3) 1 1 1 1 1X= 0 0 0 1 1 1 1 10 0 0 1 1 1 1 10 0 0 1 1 1 1 1X=1-2*ra nd(3,3) Y= zeros(5,5)X=-0.9003 0.0280 0.0871 Y=0 i 0 l 0 0 00.5377 -0.7826 0.9630 0 0 0 0 0-0.2137 -0.5242 -0.6428 0 0 0 0 0X=1+sqrt W*randn (3,3) 0 0 0 0 0X=0.1349 1.5754 3.3783 0 0 0 0 0-2.3312 -1.2929 0.92471.2507 3.3818 1.6546Y=1-2*ra nd(5,5)Y=0.1106 0.6475 -0.7873 0.7222 0.6024-0.2309 0.1886 0.8842 0.5945 0.9695-0.5839 -0.8709 0.2943 0.6026 -0.4936-0.8436 -0.8338 -0.6263 -0.2076 0.1098-0.4764 0.1795 0.9803 0.4556 -0.8636Y=1+sqrt(4)*ra ndn (5,5)Y= 1.3493 0.7272 -0.6647 -0.3836 2.14230.6266 1.2279 1.5888 2.7160 0.20022.45163.1335 -1.6724 3.5080 2.3800-0.1766 1.1186 2.4286 -2.1875 2.63125.3664 0.8087 4.2471 -1.8819 2.4238练习1-7产生一均匀分布在(-5 , 5)之间的随机阵(50X 2),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实验结果:fix(5-2*5*ra nd(50,2)*10)/10练习1-8编程实现当a € [- n , n ],间隔为1 °时,求解正弦、余弦的值。
实验结果:a=-pi:180/pi:pi sin (a) cos(a)练习1-9利用rand函数产生(0, 1)间均匀分布的10 X 10随机阵a ,然后统计a中大于等于0.6的个数。
实验结果:a=rand(10,10) B=a>=0.6 C=sum(sum(B))练习1-10利用randn函数产生均值为0,方差为1的10X 10正态分布随机阵a,然后统计a中大于-0.5,小于0.5的元素个数。
实验结果:A=sqrt(1)*rand(10,10) B=-0.5< A<0.5 C=sum(sum(B))3. 退出MATLAB^境在命令提示符” >>”位置键入命令:exit 或者quit执行以上命令可以退出MATLAB^境。
4. 实验总结:经过本次试验熟悉了MATLABS写程序需要的一些变量和函数以及它的工作环境,为以后的实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