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如图,手机和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 变为40db,说明音叉()

A.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B.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小

C.1s 内振动的次数变少D.振动1 次所用的时间变短

2.(3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B. C.D.

3.(3分)通过红外线照射,可使物体温度升高,利用此特点,人们制成了()A.验钞机B.遥控器C.电烤炉D.超声波诊断仪

4.(3分)搬运工把90~100kg 的石板(相同材质)搬运上山,如图所示,一位身高1.7m 的搬石工背着石板正在休息,则()

A.质量越大的石板,密度越大B.质量越大的石板,体积越大

C.图中的石板高1m D.图中的石板高3m

5.(3分)关于一块1t 的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转换:1t=1t×1000=1000kg

B.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

C.冰熔化成水,密度不变

D.冰熔化成水,体积不变

6.(3分)以下是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站的G11 次高铁运行时刻表,则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

A.里程是1023km B.里程是617km

C.准点运行时间是11h 46min D.准点运行时间是2h 14min

7.(3分)小李在地铁候车,拍下人在玻璃板中的像,据此,小昶提出:“人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他这一提法属于()

A.猜想B.评估C.提出问题D.论证

8.(3分)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正对烛焰。观察到:烛焰晃动,这个现象主要说明了()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图1 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3.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远视眼镜 ⑤汽车观后镜 ⑥近视眼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 .冰的熔化 B .霜的形成 C .冰的形成 D .露的形成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 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 留下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6.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 C .桃花反射红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20cm B 、30cm C 、40cm D 、50cm 8.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2018学年广州市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 第1页 共8页 图 1 A B C D 图2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 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的是 A .小蜗牛爬行的速度是1.1m/s B .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约5g C .中学生的脚掌长约50cm D .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B .倒车雷达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C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 ,则它翅膀每秒振动15次 D .在医院里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3.如图1是敲击某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图,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另一个频率更高的音叉,其波形图可能是图2中的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1.苹果的密度为0.9g/cm3,合k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海市蜃楼③猴子捞月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3.如图所示是一次性打火机,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讲话时,对方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 5.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 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1)甲、乙均为实心铁球,若甲、乙的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 (2)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若密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3)甲、乙两实心球,若质量比为2:3,密度比为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

积比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8.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铜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C.将铁块从20℃加热到90℃后,铁的质量不变 D.将一个铜块放在空气中和水中,质量是不同的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这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声音的响度要低一些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1.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 测量木块的长度

2018-2019学年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越秀区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动物在地球上的重力为20N ,该动物可能是() D.一头牛A.一只蚂蚁B.一只鸡C.一只大象 2.足球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足球撞击球门过程中,足球没有发生形变 B.踢球时,脚对足球的力与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球员穿上鞋底凹凸不平的足球鞋,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D.守门员扑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两物体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我们从来只看到苹果落下地面,没看过地球飞向苹果,所以只有地球对苹果施加了力,苹果没有给地球施加力 4.有些同学放学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运动快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C.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D.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下滑 B.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不能直线飞行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得越来越快

6.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 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竖直抛向空中,上升过程中经过A 点到达最高点B 点.如果小球到达A 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 它将( ) A .立即静止在空中A 点 B .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最后静止在B 点处 C .以A 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 点 D .继续向上运动一段,到达B 点处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8.汽车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如图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轮胎一定要定期更换,是避免轮胎老化后对地面的压力减少 B .对不同车型设定不同的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如果车的行驶速度相同,质量大的车行驶危险就大 C .安全气囊可以防止汽车启动时,人由于惯性受到的伤害 D .平板货车的车轮比较多,可以减小货车对路面的压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八年级(下)段考物理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八年级(下)段 考物理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1.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B.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C. 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 D.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以下可以测量重力的工具是 A. 天平 B. 杆秤 C. 测力计 D. 电子秤 3.如图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继续“飞行”时受到重力、脚的踢力及空气的阻力 B. 跳远运动员通过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因为身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C.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摩擦 力 D. 两手指挤压铅笔时,右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指受到的压力 4.如图物体的重力为100N,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60N,依然保持静止,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D. 物体不可能受到到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5.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D.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如图所示,一袋大米随输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这袋大米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这袋大米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这袋大米对输送带的压力与输送带对这袋大米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当输送带突然停止运动时,这袋大米将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7.如图器材的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增大压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是 A. 鞋底凸凹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8.如图所示实例所运用的物理知识与飞机起飞原理相同是 A. 抽水机 B. U型“反水弯” C. 简易喷雾器 D. 滑雪板 9.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如图,将加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海绵上,小桌腿陷入海绵中 B. 如图,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试管口,倒置后水不会流出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B.

2.图3表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图中作出法线并大致画出这束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 3.图4表示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的两束光从左边入射凸透镜,F 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束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如图是光源S 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 画 图 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四. 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1. (6分).如图13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 和B ,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 移到与蜡烛A 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 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 和v ,得到的结果是u _______v 。(填“>”、“=”或“<”) (2)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 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请你设计二种实验方法来辨别它们。 3.(6分)如图的温度计是测量 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温度计的读数是 。 4.(6分)下表为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_ ℃. (2)该物质是 ________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 “固”或“液”). 五、计算题:(第一题4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1.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 ,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7×10-3m 3,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已知ρ铅=11.3×103kg/ m 3) 2.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 ,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 的酱油? (ρ 矿泉水=1.0x103kg/m 3 ,ρ酱油=1.1x103kg/m 3 ) 3. 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 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 ,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8分) (ρ钢=7.9x103kg/m 3 ,) 图3 图4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2分,1—12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2、.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 1.5t/m3、 1.5kg/dm3、 1.5g/cm3 A.1.5t/m3最大 B.1.5kg/dm3最大 C.1.5g/cm3最大 D.一样大3、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时,它的像一定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能装满500克水的瓶子去装500克洒精,则A.装不满 B.装不下 C.恰好装满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 A、1∶ 5 B、5∶ 1 C、4∶ 5 D、5∶ 4 7、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B.冰块的体积是1m3 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8、隐形材料是指 A.看不见的材料 B.听不见的材料 C.感觉不到的材料 D.雷达发现不了的材料9、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0、如图10—1所示是某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为A.>ρ水 B.<ρ水 C.=ρ水 D.无法确定11、以下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A.食醋、酱油、铁勺 B.酒精、啤酒、搪瓷碗C.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 D.人体、空气、竹筷 1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 眼球模型,如图10—2,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 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 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2018学年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word 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如图1所示,广州酒家双黄莲蓉月饼是广州人最爱的中秋食品,也深受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对月饼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每个月饼的质量约为20g B.一盒月饼的质量比教室里的空气总质量大 C.宇航员带到空间站的时候,可以漂浮在空中,说明月饼的质量变为零了 D.人们喜欢把月饼切成四块慢慢品尝,切开后月饼总质量不变 2. 现有一块质地均匀的金属块,密度为ρ,质量为m 。将其分成3等份,则每一份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m ρ B.,3m ρ C.,3m ρ D.,33 m ρ 3. 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就是大气的压力 B.山顶的大气压比山脚的大气压高 C.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不同 D.大气压的数值任何时候都等于760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 如图2所示,各种情景中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图 2 5. 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 A.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 B.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C.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D.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 6.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原因是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7.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3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 D.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 2.(3分)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并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的伟大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阿基米德 3.(3分)(2010?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4.(3分)(2010?南通)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5.(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水面“折”笔B. 看见水中的“鱼” C. 水中的“拱桥” D. 墙上的“手影” 6.(3分)(2010?肇庆)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7.(3分)(2010?宜昌)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3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4N B.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C.称量时挂钩和钩码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9.(3分)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试卷及答案

昭通市职教中心体育运动系2019—2020学年度上学 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4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Kg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2.2m D.教室的长度约0.2Km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 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的是:()A.山 B.流水 C.河岸 D.船 3、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相比较:() A.一大桶水的密度大 B.一杯水的密度大 C.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之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5、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折射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6、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7、学校阶梯教室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8、某同学三次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是3.98厘米,3.98厘米, 3.99厘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D.3.99厘米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9、冬季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 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0、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_。 1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速度为_____________ m/s。“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 形成的。 1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 1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__________,汽化过程要_______(填“吸”或“放”)热。 14、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乱丢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5、早晨同学们饮用的甜牛奶,每瓶体积约为200 (填cm3或m3),它的密度是1.1×103kg/m3,喝了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16、我县已经连续几年春季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将大量干冰投撒到高空(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都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7、由于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等原因,部分同学得了近视眼,其原因是远处某点射来的光线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有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8、张伟同学身高1.7米,他站在穿衣镜(平面镜)前2米处,已知穿衣镜高1

广州市增城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广州市增城区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八下·江阴期中)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 . 密度是物体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C . 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D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 (2分)(2017·建邺模拟)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B .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 3. (2分) (2016八上·吉林期中) 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A .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 . 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 . 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 . 无法判定 4. (2分)下列生活、科技物理实例与其涉及到的主要物理知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 塑料挂衣钩被“吸”在墙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 .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电磁波 C . 潜水艇的沉与浮﹣伯努利原理 D . 夏天花香扑鼻﹣分子动理论 5. (2分) (2017八下·河东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B . 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C .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6. (2分) (2016九·抚顺月考) 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A .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2016-2017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九年级的王平同学身高172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他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km ,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km/h ,则他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 分钟。 2、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梁祝”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山西南端平陆县有一个“地下村庄”,是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如图所示,住户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门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房子里去,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 ,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 =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 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 5.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例如 就是应用这种镜的一种仪器。 6、“每天测量体温”是预防“埃博拉”的重要措施之一。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 、B 、C 、D 方向观察读数,如图所示。其中沿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 。 7、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金属一块。上述器材中,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和 。在测得这金属块的质量m 和体积V 后,应当用公式 求得这金属块的密度。 座位号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 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cm 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2.小鹏在福田区保税区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参观,在无人驾驶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道路旁的建筑B.沿途的路灯杆C.公交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 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手机上的微信可以使用“声音锁登录”,只要机主本人按住说话的按钮,读出屏幕上的那串数字,就可以登录,而其他人操作却不能登录。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7.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该物质在熔化中质量不变 D.图中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也不吸收热量 8.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一天中,操场旗杆影子的长度在不断地变化 B.透过玻璃砖看笔,发现钢笔“错位”了 C.用放大镜看字母,字母变大了 D.人通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广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

广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四面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 1.2×105Pa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 1.8k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 2 . 如图所示,小明正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人和箱子均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与箱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3 . 2月24日,一只丹顶鹤在经过两个半月的救助后,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放飞,这是我市近 10年来首次成功救助丹顶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以站在地面上的饲养员为参照物,飞行中的丹顶鹤是静止的 B.向前飞行的丹顶鹤不具有惯性 C.站在地面上的丹顶鹤抬起一只脚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D.站在地面上的丹顶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 . 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B.撑杆跳高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C.斧头对木柴的力 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5 . 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 A.p1=p2 F1=F2B.p1>p2 F1>F2C.p1<p2 F1=F2D.p1>p2 F1=F2 6 . 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B.乙实验说明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产生的压强 C.丙实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力差 D.丁实验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容器液面总是相平的 二、多选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t/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3.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2.1的速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s .0 D. s 2.1 96 m/ 0.1 C. s m/ 8.0 B. s m/ m/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A 把罩面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的跳动情况 6、“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A点 B、B点 C、C点 D、E点 图2 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1.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12.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正确的是( ) A.(2)(4)正确 B.(2)(3)正确 C.(1)(4)正确 D.(1)(2)正确1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14. 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5.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 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16、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密度为ρ,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 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A.变为2ρ B.变为ρ/2 C.仍然为ρ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 耳朵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第Ⅰ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下列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 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 D.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40℃ 2.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0.1m/s B. 1m/s C.10m/s D. 100m/s 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放大的字 B.小孔成像 C.手影D.倒影4.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 ) 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凝固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7. 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潜望镜 8.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小 B.密度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9. 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较大熔点较高B.密度较小熔点较高 C.密度较大熔点较低 D.密度较小熔点较低 10. 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 度值最好是()

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7八下·东莞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A .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 .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 .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 .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2.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镊子 B . 钢丝钳 C . 核桃夹 D . 起子 3.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B . 两个物体只有物态相同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 C .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 .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4.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 . 水的凝固过程 B . 海波的凝固过程 C . 玻璃的凝固过程 D . 蜡的凝固过程 5.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 .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D . 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6.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挂衣钩是被“吸”在玻璃上 B . 挂衣钩和高压锅一样,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 C . 挂衣钩挂衣服后不下滑,是因为挂衣钩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总重力 D . 挂衣钩的“皮碗”内空气越少,则可挂的衣服越重 7.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 .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如图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两条描述的是() A . 静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