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 格式:docx
- 大小:62.51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材考点梳理一、视角1定义:从眼睛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2.视角大小:(1)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2)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物体视角大,远处物体视角小。
(3)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二、显微镜1.用途: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上的细微部分。
2.结构:(1)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3.成像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三、望远镜1.用途:观察远处的物体。
2.结构:(1)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3.成像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重难点突破1、小安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2、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B.眼睛成像是正立、缩小、实像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投影仪D.潜望镜成实像3、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5、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 )A.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B.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C.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D.可以更美观6、如图是天文望远镜成像示意图,来自远处的光经过物镜与目镜时,发生的光学现象是( )A.物镜处反射,目镜处反射B.物镜处折射,目镜处折射C.物镜处反射,目镜折射D.物镜处折射,目镜处反射7、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8、2016年11月14日夜空出现的“超级月亮”如图所示。
5.5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载物片、反光镜等。
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并且目镜可以放大物象,所以视角就会变得很大。
因为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很大,所以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如反射式望远镜。
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哈勃空间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3.视角(见右图):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小。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远近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
现分别在它们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一部分质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
问图中哪个组合一定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m 甲大于乙切去的质量△m 乙( )A. B. C. D.2.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
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3.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B.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C.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cD.d5.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放大的“金鱼” B.墙上的手影 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7.将两块相同的方糖分别投入到两个质量相同,温度不同的装水烧杯中,发现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消失的快,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方糖吸收热量熔化了B.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D.方糖的分子大小保持不变8.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B.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最高处相平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二、填空题11.一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千克/米3,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___克/厘米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______克/厘米3。
5.5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1.显微镜和望远镜本节内容属于凸透镜的应用,和眼镜地位一样,只要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本节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掌握。
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上的应用。
2.中考题型分析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也曾出现,但所占分值不高,一般都会和其他知识点(尤其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
考题主要集中在显微镜或望远镜的应用上。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概率不高,但也不能忽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类;选择题出现的概率更高些。
本节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在0.5—1分之间。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显微镜◆典例一: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5 0 0 0 3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人离平面镜较近时,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A.照相机和放大镜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D.投影机和照相机4.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7.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A.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B.为近视眼成像原理图C.为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为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金鱼缸侧面看金鱼时感觉变大了,此时金鱼缸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C.显微镜目镜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D.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5.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6.下面是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它们两次成像的说法:(1)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3)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1)(3)B.(2)(4)C.(1)(4)D.(2)(3)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8.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9.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10.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A.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B.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C.任意距离都可以D.以上都有可能1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与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12.光的世界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C.阳光通过凹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日食和月食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13.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1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_____;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_____。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巩固】1.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选填“大”、“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选填“放大”、“缩小”)作用,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答案】视;小;放大;视【解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眼睛距离物体的远近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对这个像放大,则通过目镜看到的像比物体小;但它比我们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要大。
这是因为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大。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结构都是由一组_______和_______。
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一组凸透镜叫_______,靠近眼睛的一组凸透镜叫_______。
【答案】物镜;目镜;物镜;目镜【解析】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镜子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镜子叫做物镜。
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像(填虚或实)。
【答案】凸;虚【解析】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物体经过两只凸透镜两次放大后呈现倒立、放大的虚像。
4.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的实像,落在目镜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答案】倒立缩小;一倍焦距以内;放大的虚;远视【解析】远处物体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以便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所以可用远视镜片来代替.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答案】D【解析】我们用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是让物体的像离眼睛近些的方法来增大视角,像并不一定比物大,如观察天体;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在军事上和天文学上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显微镜才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3)了解“中国天眼”在人类探索宇宙中的作用及我国科学家建设“中国天眼”过程中的卓越贡献。
2.科学思维: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用不同的透镜观察微小物体和远处的物体。
3.科学探究:通过自制望远镜,感受物理应用于实际的乐趣。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透镜的性质教学难点:透镜的应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显微镜、放大镜、凹透镜、望远镜。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正式投入使用,被称为“中国天眼”。
FAST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先进了20年。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出生于吉林辽源,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南仁东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奖章。
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放大镜能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能否利用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更微小的物体呢?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显微镜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习目标】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知识点一:显微镜
1.主要构造为两组,靠近眼睛的叫,焦距较长;靠近物体的叫,焦距较短。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再次对这个像成像。
(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
知识点一:望远镜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和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相反。
5.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成像,目镜相当于,成像。
知识点三:视角
6.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清晰、越大。
7.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
二、深入学习
1.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
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
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
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C.显微镜中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D.用显微镜时,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E.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F.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G.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
H.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
I.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J.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
|
三、迁移运用
1.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2.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
合为()
A.②和a
B.③和b
C.①和c 和c
3.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
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
4.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
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
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
【分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
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
到的都是倒立的像。
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
缩小的像。
【答案】D
思路解析:物体经显微镜成放大的实像,想使像更大些,就要把物体靠近物镜,这时像变大,同时像
距变大,使实像离目镜的距离减小,所以目镜应远离物镜一些。
所以应选B。
三、迁移运用答案:B
【分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
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
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
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
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答案】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
远处物体变大了。
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