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理化性质表
- 格式:docx
- 大小:16.65 KB
- 文档页数:4
氨气理化特性分析氨气(化学式: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理化特性。
以下是对氨气的几个主要理化特性进行分析。
1.氨气的物理性质:-熔点和沸点:氨气的熔点为-77.73℃,沸点为-33.34℃。
这显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体,不易液化。
-密度:氨气比空气轻,其密度为0.7713g/L。
这使得氨气能够在空气中上升,很容易扩散。
- 溶解性和溶解热:氨气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常温下,氨气的溶解度约为700 mL/L。
氨气与水反应会形成氨水,同时产生大约9.33 kJ/mol的溶解热。
2.氨气的化学性质:-角溶液性:氨气在水溶液中呈碱性,可形成氨水。
这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氢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表现出碱性反应。
-结构反应:氨气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与许多氧化剂反应,如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胺离子(NH4Cl)。
-与金属的反应:氨气也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金属氨合物。
例如,氨气与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暗色的银氨合物。
-氧化性:尽管氨气通常表现出还原性,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与氯气反应或在高温下,它也可以表现出氧化性。
3.氨气的毒性:-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对呼吸系统和眼睛有刺激性。
高浓度的氨气会导致眼睛刺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水肿和窒息。
-氨气也是一种燃烧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能够发生燃烧。
氨气的燃烧产物主要是氮气和水蒸气。
4.氨气的应用:-氨气广泛应用于农业,作为植物的氮源。
氨气可以直接用作氮肥或制成其他氮肥,如尿素。
-氨气也用作工业上的重要原料,例如用于制造硝酸、硫酸和合成纤维等化学品。
-另外,氨气还被用作制冷剂和氨气喷雾剂。
总之,氨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理化特性,包括适中的溶解度、角溶液性、还原性和气味刺激性等。
了解氨气的这些特性对于安全处理和使用氨气至关重要。
1.别名・英文名液氨;Ammonia、Liquid amlllorlia.2•用途氮肥、铁盐、硝酸、尿素、丙烯肠、三聚飢醜胺、丙烯酰胺、氢氤酸、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酸性中和剂、橡胶氧化剂、金属表面氮化、制冷剂、半导体用气体、負化、氮化膜、化学气相淀积、标准气、校正气、在线仪表标准气。
3.制法氢和氮在高温高压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而得氨。
4.理化性质分子量:熔点:°C沸点:。
C 液体密度。
C, : 729kg/m3气体密度(0V, : m3相对密度(气体,空气=°C,: 比容°C, : kg气液容积比:(15°C, lOOkPa): 947 L/L 临界温度:°C临界压力:11277kPa临界密度:235kg/m3压缩系数:压缩系数压力kPa420K300K 380K 580K熔化热°C, : kg气化热°C, : kg比热容,300K): Cp=(kg - K)比热比(气体,°C, : CP/Cv=蒸气压(-20°C):(0°C):(20X2): 829,9kPa粘度(气体,20°C, : - s (液体,°C):・s表面张力(20 °C): m导热系数(lOOkPa, 300K): W/(m・K)(液体,10°C): w/(m ・ K)折射率(气体,0。
(2,:(气体,25笙,:空气中可燃范围(20笙,:15%〜27%空气中最低自燃点:690°C負气中可燃范围(2(TC, : 14%〜79%氧气中化学当量燃烧热:17354 kJ/m3(高)14361 kJ/m3(低)毒性级别:2(液氨:3级)易燃性级别:1 易爆性级别:0 火灾危险:中等度氨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刺激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气体,比空气轻。
氨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在高温分解成氢和氮。
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450-500°C时分解,如果有铁、镰等催化剂存在,可在300€时分解。
氨气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性质1.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03。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呈压缩状态,放出时呈蒸气状。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在水中呈弱碱性。
2. 氨气的沸点为-33.34℃,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在低温和高压下可以液化成为氨液。
3. 氨气的密度为0.73克/升,比空气轻,能上升到高处。
所以在一定空气流通情况下,如果泄漏,氨气会迅速上升,易散去。
4. 氨气具有很强的促燃性,能和氧气或氧化剂发生激烈的反应,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氨气时要十分小心。
二、化学性质1.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能与氧化剂或氧气发生搏斗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例如,氨气与氧气反应可生成氮气和水,其中氮气是稳定的氧化物,而水是一种无害的产物。
这种还原性很强的性质使氨气被广泛用作还原剂。
2. 氨气与酸反应时呈现出明显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由于氨气具有很强的碱性,所以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用氨气来中和酸性溶液。
3. 氨气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它会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各类氨合物。
4. 氨气能够与醛和酮反应,形成胺醇。
这样的反应通常发生在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中,氨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毒性和危害性1.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眼睛、鼻腔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呼吸道和粘膜会产生腐蚀作用,引起化学性肺炎,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甚至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
3. 氨气对一些金属和材料也具有腐蚀性作用,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氨气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以免造成人员和设施的损害。
综上所述,氨气是一种具有很强化学活性和毒性的气体,但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氨气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液氨的理化性质1、液氨的理化特性外观与形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0.7714g/L 临界压力:11.40Mpa临界温度(℃):132.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2、氨的燃爆特性及健康危害燃烧性:易燃爆炸极限:15.7~27.4%引燃温度:651℃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建议火险登进:乙级危险性类别:第2.3类危险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火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 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3、氨的生理效应如下表所示空气中浓度(mg/m3)影响0.7 感到气味62.7 45分钟后鼻和眼有刺激感140 30分钟后眼和上呼吸道有不适,头痛175~350 20分钟呼吸和心跳加速700 咳嗽1750~4500 接触30分钟即有生命危险4500~7000 立即死亡。
氨的理化性质数据1别名·英文名液氨:Amnonia,Liquid, aollLorlia.2.用途氮肥、铵盐、尿素、丙烯腈、三聚氰酰胺、丙烯酰胺、氢氰酸、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酸性中和剂、橡胶氧化剂、金属表面氧化剂、制冷剂、半导体用气体、氧化、氮化膜,化学气相逆积、标准气、校正气、在线仪表标准气。
3.制法氢和氨在高温高压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而得氮。
4.理化性质分子量:17.031;熔点(1ol.325KPa):-77.7C ;沸点(101.325kPa):-31.4℃;液体密度:(-73.15℃,8.666kPa):729kg/m3;气体密度(0℃,101.325Pa):0.7708kg/ m3;相对密度(气体,空气=1.25C,1013.25kPa):0.597;比容(211.℃,101.325KPa):1.4109m3/Kg;气液容积比:(150C,100KPa):947L/L;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77KPa;临界密度:235kg/m3;压缩系数:熔化热(-7.74℃,667kPa):331.59kJ]/kg;气化热(-33.41℃,101.325kPa):1371 KJ/Kg;比热容(101.33kPa,300K):Cp=2159.97J/(kg.K);比热比(气体,46.8℃,101.325kPa):Cp/Cv=1.307;蒸气压(-20℃):186.4KPa;(0℃):410.4Pa;(20℃):829.9KPa;粘度(气体,20℃,101.325kPa):0.00982mPa·s;(液体,-33.5℃):0.255mPa.s表面;张力(20℃):212mN/m;导热系数(100kPa,300K);0.02470 W/(m·K);(液体,10℃):0.501W/(m·K);折射率(气体,0℃,101.325kPa):1.000383;(气体,25℃,101.325kPa):1.0003442;空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15%~27%;空气中最低自燃点(101325kPa):690℃;氧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14%~79% 氨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 纯净的氨气不易燃烧,因为氨的燃点为651℃。
1、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化学品英文名Ammonia其它中文名氨气(液氨)其它英文名ammonia gas 危险货物编号23003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有害物成份分子式分子量含量(%)CAS No.氨NH317 —7664-41-7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剂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
氨的理化性质氨的理化性质:1、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气体,比空气轻。
氨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在高温下可分解成氢和氮。
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450-500℃时分解,如果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可在300℃时分解。
2NH3 =3H2+N22、氨的分子量为17.031,标准状态下沸点为-33.35℃,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27Kpa,临界比容为4.130L/kg,标准状态下凝固温度为-77.7℃。
3饱和温度℃饱和压力Kgf/m饱和温度℃饱和压力Kgf/m4、在空气中可燃,但一般难以着火,如果连续接触火源就燃烧,有时也能引起爆炸。
如果有油脂或其它可燃物质,则更容易着火。
在氧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并生成氮和水。
4NH3+3O2=2N2+6H2O5、氨在一氧化二氮中也能发生爆炸,爆炸浓度极限为2.2%-72%。
6、氨微溶于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和乙醚。
7、液氨的蒸发潜热仅次于水而很大,0℃时为301.8Cal/g。
因此具有类似水的性质,能溶解许多物质。
其溶液也显示出许多与水溶液类似的性质。
液氨能溶解铵盐,各种金属销盐酸、碘化物、酚类和胺类。
危险性:最高允许浓度:25ppm(18mg/m³)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此外,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头痛、出汗、脸面充血、胸疼、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感、不安感、胃疼、闭尿等症状。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眼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导致灼伤和糜烂。
慢性中毒时患者出现头痛、噩梦、食欲不振、易于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鸣等。
吸入氨气的患者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咳嗽时可服可待因。
呼吸微弱或停止时立即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并速叫医生来诊治。
皮肤接触时,立刻用水冲洗后再用肥皂水洗净,然后盖上用5%醋酸、柠檬酸、酒石酸或盐酸浸湿的敷料,也可用2%以上的硼酸水湿敷。
氨气物性参数1.别名·xx液氨;Ammonia、Liquid amlllorlia.2.用途氮肥、铵盐、硝酸、尿素、丙烯腈、三聚氰酰胺、丙烯酰胺、氢氰酸、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酸性中和剂、橡胶氧化剂、金属表面氮化、制冷剂、半导体用气体、氧化、氮化膜、化学气相淀积、标准气、校正气、在线仪表标准气。
3.制法氢和氮在高温高压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而得氨。
4.理化性质分子量:17.031熔点(101.325kPa):-77.7℃沸点(101.325kPa):-33.4℃液体密度(-73.15℃,8.666kPa):729kg/m3气体密度(0℃,101.325kPa):0.7708kg/m3相对密度(气体,空气=1.25℃,101.325kPa):0.597比容(21.1℃,101.325kPa):1.4109m3/kg气液容积比:(15℃,100kPa):947L/L 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77kPa临界密度:235kg/m3 压缩系数:压缩系数压力kPa300K380K420K580K101.330.99060.99660.99780.9997506.630.94630.97850.985l0.99541013.250.88600.95730.97030.9911熔化热(-77.74℃,6.677kPa):331.59kJ/kg气化热(-33.41℃,101.325kPa):1371.18kJ/kg比热容(101.33kPa,300K):Cp=2159.97J/(kg·K)比热比(气体,46.8℃,101.325kPa):CP/Cv=1.307蒸气压(-20℃):186.4kPa(0℃):410.4kPa(20℃):829,9kPa粘度(气体,20℃,101.325kPa):0.00982mPa·s(液体,-33.5℃):0.255mPa·s 表面张力(20℃):21.2mN/m导热系数(100kPa,300K):0.02470 W/(m·K)(液体,10℃):0.501 w/(m·K)折射率(气体,0℃,101.325kPa):1.000383(气体,25℃,101.325kPa):1.空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15%~27%空气中最低自燃点(101.325kPa):690℃氧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14%~79%氧气中化学当量燃烧热:17354 kJ/m3(高) 14361 kJ/m3(低)毒性级别:2(液氨:3级)易燃性级别:1易爆性级别:0火灾危险:中等度氨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刺激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气体,比空气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