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例题样卷 判断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公德缺失的是()。
A、过马路闯红灯B、排队加塞C、夫妻在家打架D、不爱护公物参考答案:C——出自第07章2、科学的人生观是()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参考答案:C——出自第03章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表述是()A、不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影响B、不受一定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影响C、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参考答案:C——出自第05章5、现代家庭关系的核心是()A、夫妻关系B、亲子关系C、兄弟姐妹关系D、婆媳关系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6、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名称是()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民族爱国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参考答案:D——出自第02章7、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
这样的人()。
A、错置了爱情的地位B、误把友情当爱情C、只重过程不重结果D、功利化地对待爱情参考答案:A——出自第07章8、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是()。
A、旅行结婚B、举办婚宴C、同居D、结婚登记参考答案:D——出自第07章9、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A、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的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构想D、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参考答案:A——出自第01章10、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思修答题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共产主义制度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A. 爱国守法B. 明礼诚信C. 团结友善D. 个人主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财产权答案:ABCD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答案:正确2.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
五、论述题1. 论述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答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在个人层面,要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在社会层面,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在国家层面,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支持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利益。
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
六、案例分析题1. 某社区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居民积极参与,但有个别居民不遵守社区规定,乱扔垃圾,给社区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请分析这种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这种情况反映出虽然大部分居民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但仍有少数居民缺乏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三、判断题1、与中学生活比,大学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大学生应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3、马克思主义和其它哲学流派一样,都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硬实力的核心内容5、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就是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6、体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7、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8、美是人才素质的条件9、养成优良的学风,包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四个方面10、我们要认清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1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1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14、在当今世界中,和平与发展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题了15、“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16、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可以不要理论学习,只要加强实践锻炼就行17、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18、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1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2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与追求2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它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2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早就过时了24、信念并不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理想要从平凡工作做起26、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27、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就是理想能否为多数人所认同28、理想不是空想,具有可实现性2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30、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31、知识使用越多,创新的价值越高。
这在资源危机且占有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重新洗牌和改变竞争地位的机会32、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33、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将趋缓34、当前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与人才35、理想信念可以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6、实现理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有坚定的信念37、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3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39、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是理想信念的作用之一40、理想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41、理想从性质上分类,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42、信念是理想的根据和前提43、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44、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45、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46、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不同的内涵47、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49、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50、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但可以是大国沙文主义5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要弘扬爱国主义52、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53、热爱祖国,矢志不渝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54、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55、做忠诚的爱国者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弘扬民族文化,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56、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57、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58、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59、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60、祖国的大好河山只是可供欣赏的自然风光61、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军训62、祖国和国家没区别,就是同一概念6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没必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64、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65、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等66、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反映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67、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68、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69、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70、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7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72、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73、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挫折有其必然性7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75、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高尚的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76、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的社会价值77、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78、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79、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80、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就是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行81、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本质区别观82、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只要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就可以了8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要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8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出来的85、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86、人生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87、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要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88、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89、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90、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91、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92、只要我身体没病我就是一个健康的人9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94、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9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96、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97、对人生态度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是认知、情感、意志98、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99、因为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可取,所以对个人主义人生观不能全盘否定100、价值和价格是同一概念101、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10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激励功能103、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104、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10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无私奉献为原则1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07、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108、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10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利益110、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就应该采取否定的态度111、国家出台助学贷款既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在青年学子中加强信用教育,加快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11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113、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思修考试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思修考试试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C.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D.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竞争论答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了多少个方面的价值追求?A. 10个B. 12个C. 14个D. 16个答案:C. 14个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A. “四个全面”B. “四个自信”C. “四个现代化”D. “四个基本原则”答案:A. “四个全面”二、判断题1.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不遵守法律不一定就是违法行为。
答案:错误2. 道德与法律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彼此没有关联。
答案:错误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答: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真理的基础。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4个方面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思修选择题判断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竞争合作
答案:D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A.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A
4.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A.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D. 以个人主义为荣,以集体主义为耻
答案:D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什么?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主义道德观
D. 社会主义法治观
答案:A
二、判断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答案:正确
2.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竞争合作。
答案:错误(应为“团结互助”)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正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
答案:正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错误(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修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个人主义D. 社会主义答案:C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竞争答案:D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公平正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E. 以上都是答案:E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要求是什么?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 爱国、法治、诚信、友善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C.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D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法律至上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B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富强、和谐、法治、诚信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国家层面B. 社会层面C. 个人层面D. 集体层面答案:ABC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个人主义答案:ABC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ABCD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包括哪些?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竞争答案:ABC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包括哪些?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C.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大一思修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 人生观的核心是()。
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理想答案:A解析: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着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C.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D. 决定大学生能否成功答案:D解析: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决定大学生能否成功。
4.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 爱其他国家的人民答案:D解析: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爱国主义答案: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诚实守信D. 爱国主义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文明礼貌B. 助人为乐C. 爱护公物D. 诚实守信答案:D解析: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内容,社会公德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8. 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 法律制定B. 法律执行C. 法律适用D. 法律遵守答案:A解析: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9.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 平等权B. 监督权C. 劳动权D. 继承权答案:D解析:继承权属于民事权利,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思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正义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自由开放创新进取独立自主
参考答案:D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的先锋队。
A. 社会主义事业
B. 人民解放事业
C. 革命事业
D. 建设事业
参考答案:A
3.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资本主义制度
D. 生产力发展
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
1.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新型民主形式。
参考答案:对
2.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答案】正确同的价值追求。
【答案】正确()14、爱国觉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升华。
【答案】正确()15、人应当是金钱的主人。
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答案】正确()16、爱情就是要〃我的心中、眼中只有你〃,其他人都不在乎了。
【答案】错误()17、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
【答案】正确()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答案】正确()19、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答案】正确()20、民族精神是指•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答案】正确()21>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答案】错误()22、所谓个人品德,即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答案】正确()23、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是因为改革创新是党的智然结晶【答案】错误()24、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正确()25、法律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准则。
【答案】正确()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答案】错误()27、付出同样的努力,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没有成功。
这说明,理想的实现,关键在运气。
【答案】正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判断题大全(三)【答案】错误【答案】错误【答案】错误()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答案】正确()15、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追求从高的精神境界。
【答案】正确()16、〃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答案】正确()17、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义务就是指不作为义务。
【答案】错误()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答案】正确()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
思修题库第一章第一篇:思修题库第一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理想是现实的基础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C.理想受现实的制约D.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面2.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______。
A.人们头脑中天生固有的 B.人们主观自生的C.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 D.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3.空想一般是______。
A.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D.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4.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______。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5.理想______。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是幻想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6.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______。
A.设计理想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7.“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总是在一个奋斗目标实现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
”这一事实说明______。
A.人们对理想不断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B.理想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C.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D.理想对人生有重要意义,是人生前进的方向8.理想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二、判断说明题
1、大学是奠定学科基础的关键时期,只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将终身够用。
判断:错
说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
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因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
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P4四)
2、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看动机。
动机善,效果也善;动机恶,效果也恶。
(P64六)
判断:错。
说明:动机与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说来,动机善,相应的效果也善;动机恶,效果也恶。
但是,二者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善的动机也可能产生恶的效果,恶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善的效果。
在人生价值评价中,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理想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察动机,坚持效果与动机的辨证统一。
3、网络是虚拟的,所以不必遵守道德规范。
判断:错。
说明:从本质上讲,网络社会“依存”于现实社会,又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网络生活中也有相应的道德要求既网络道德,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4、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判断:对。
说明:通往理想的道路是遥远,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5、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其中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判断:正确。
说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
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因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
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P4四)
6、爱国不一定爱社会主义
判断:错。
说明: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7、健康就是躯体健壮,没有疾病。
判断:错。
说明:每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基本方面。
一般说来,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对人的打生活实践产生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才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8、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讲法律、讲证据、讲民意、讲程序、讲法理。
判断:错。
说明:讲民意是不对的,“民意”是“情”,即使遇到合情不合法的情况,也不能漠视、违背或搁置法律。
1.大学的学习与中学一样都是死记硬背。
判断:1错。
大学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立,需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社会实践等
9.“志当存高远”。
对。
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青年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应志存高远,不满现状不屈服于一切。
10. “法治”与“法制”是一样的意思
错.
“法治”与“法制”有重大区别。
“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11.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买到一切”
错。
这是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等等12.21世纪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过时判断:
.错。
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
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或是自己不想要的切不可施加给别人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对。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它的意思是:
处在富贵利诱的面前,不受迷惑;处在贫穷困苦的面前,不改变志向;处在武力威胁的面前;不低头屈服。
这里提出了作为一个大丈夫的标准,阐明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人。
15、全面学习就是要学好本专业的各种知识。
1.错。
学习应该是全面的。
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的知识,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方面知识。
16. 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错。
这是享乐主义人生观所宣扬的,是对人的需要的一种褊狭理解。
17、理想是理想,信念是信念,理想与信念没有关系。
错。
首先简述:理想和信念的含义;然后指出:信念是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持坚信不移的态度,称为理想信念。
它们都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对于人生,它们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18、经济全球化对生活在国外的、或非党员群众报效祖国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错。
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
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19、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错。
这是个人主义人生观所宣扬的。
(简要分析其危害性)
20、人际交往中,不可对别人的需要说“不”,那样会得罪别人,疏远朋友。
错。
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他人所提的不合理要求要敢于说“不”。
21有人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对(1分)。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分)信念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促进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
信念的作用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是树立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信念,可以促进人们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使人生富有价值,取得成功。
(3分)
2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讲法律、讲证据、讲民意、讲程序、讲法理。
错。
(1分)
(1)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精神来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1分)
(2)法律思维的特征是: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1分)
(3)在多数情况下,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与按道德思维、经济思维及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的结论是相同或相似的。
但是也有的时候则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1分)(4)在对法律问题的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1分)
(5)“讲民意”不是法律思维的特征,“民意”是“情”,即使遇到合情不合法的情况,也不能漠视、违背或搁置法律。
(1分)
23、王某与同伙打群架打死1人伤2人,在家人的劝说下王某到公安机关投案。
为逃避责任,王某在被审讯时没有说出案发实情,但王某主动投案属于自首,应从轻处罚。
判断:1、错(2分)。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2分)因此,王某还需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获得从轻处罚。
(2分)
24、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正确。
(2分)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2分)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祖国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2分
2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对。
(2分)
这是司马光说的。
意思是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2分)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