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威尼斯的小艇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0
26 威尼斯的小艇工山中心小学钱光华课文简介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6个,正确读写“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六小节,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生字6个,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哗笑”、“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来介绍小艇的。
3.学习“小艇的样子”的部分,知道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抓住特点写出了小艇样子的奇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德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游览威尼斯。
师板书:威尼斯2、播放:威尼斯风光图片:(图1)意大利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
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
(图2)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
(图3、4)游览威尼斯必须坐小艇,当地人称为“贡多拉”。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南化塘镇中心小学肖基兵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教具准备:课件、威尼斯风光图片、视频前置性作业:动手——搜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并作出卡片。
动口——把课文读正确。
动脑——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小主持人主持)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近威尼斯: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开门见水,出门乘船”是它独特风光的写照。
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
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城内风光秀美,古迹众多,令游人乐而忘返。
今天,我们就跟着老师去欣赏威尼斯的风情吧!【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哦!】(一读)二、小组合作(组内交流以下学习内容)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小艇的样子1.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
2.我来讲讲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3.我能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船夫的技术1. 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 船夫的技术高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1. 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在哪些方面?2.我用我的形式展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
26《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一、字词读音和字形注意:小艇祷告雇定纵横交叉(chā)哗(huá)笑船艄(shāo)二、词解:1.操纵自如:课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2.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三、文学常识:本文作者:美国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
他的笔调轻快幽默诙谐,讽刺。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四、主要内容:本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五、本文的写作特点: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六、重点问题分析: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分析:此处的“大街”指的是河道,“汽车”指的是小艇。
由此可见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以上这段话中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课文用3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艇的特点: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围绕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写的?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答:“操纵自如”(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反义词:手忙脚乱)高超的技术:(1)小艇速度极快。
(2)在非常狭窄、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4.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的?答:白天:男女老少坐着小艇去做事,城市喧哗无比,充满活力。
晚上: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安静地入睡了。
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对比,更衬托出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一稿
收集资料:
威尼斯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被称为水城、百岛城、桥城、水上都市、水上城市。
威尼斯市区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岛屿组成,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
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明令禁止的。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贡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了古老的水上城市。
店铺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内容《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状物记叙文。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如何驾驶小艇在水中行驶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所特有的风光。
作者观察精细独道,文章内容充实,语言准确生动,词汇丰富,堪称美文佳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
26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楚雄市鹿城小学胡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
教材简析:《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的散文,他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
课文以“我”所见所感入手,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
课文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美丽独特的异国风情,受到文章语言的感染。
3、积累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请大家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学生举起右手书空)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二、初读感知1、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去欣赏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播放威尼斯的风光视频,配有旁白)师:你想跟大家说些什么?2、师: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课文写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自由大声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最感兴趣又有价值的问题贴在黑板上。
三、搭建平台,小组合作学习1、师:你对文章的哪个内容最感兴趣,学生6人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学习你们感兴趣的部分,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愿意读的就美美地读一读;喜欢画的就认真地画一画;想表演的就尽情地演一演,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交流。
四、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四、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一)交流学习描写小艇特点这个内容1、师:你们小组读懂了什么?2、比较句子: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b、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有点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2、师:你能想象出小艇的样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小艇的样子(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小艇就像3、学生小白板上画一画小艇,展示作品。
(二)交流展示写船夫驾驶技术这部分的学习成果1、请选择船夫驾驶技术这部分的小组给我们交流一下。
师:大家能不能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读出来。
(先指名读,后齐读)2、演一演:师:请同学们把桌面当河面,把书本放在桌子上当来往的船只,用文具盒当小艇,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指名上台船夫的身份给大家演一演。
(生拿着自己制作的小艇,在黑板上老师画的河道上表演,边表演边叙述。
)出示相关句段(指名读,引读、师生读)师: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三)交流学习写小艇作用这部分的学习成果1师: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告诉大家威尼斯的小艇都有些什么作用呀?师:难怪作者说(出示课件: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能给这个句子加个关联词吗?3、欣赏威尼斯的夜景,谈感受。
(出示图片)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学完了这些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话来夸夸威尼斯的风景,赞美威尼斯?把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四、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请大家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学生举起右手书空)师: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生:(轻轻地读)威尼斯的小艇。
师:谁还想读?(指名学生读,齐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好“艇”tǐng字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1、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去欣赏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播放威尼斯的风光视频,配有旁白)学生认真欣赏,不是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师:你想跟大家说些什么?生1:威尼斯的河和桥特别多。
生2:威尼斯的风光真美呀!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哪旅游。
2、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课文写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生:课文主要写了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三个部分的内容。
(师适时板书:小艇特点、船夫驾驶技术、小艇作用)3、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在6人小组内每人提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内进行筛选,然后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苹果卡片上,贴到黑板上的智慧树上。
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小组筛选问题,并把为题卡牌贴到黑板上。
学习小组提出了以下问题:(部分问题雷同)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别之处?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课文要写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作用?在威尼斯驾驶小艇的船夫技术好吗?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解决。
三、搭建平台,小组合作学习1、师:你对文章的哪个内容最感兴趣,学生6人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学习你们感兴趣的部分,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愿意读的就美美地读一读;喜欢画的就认真地画一画;想表演的就尽情地演一演,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交流。
四、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一)交流学习描写小艇特点这个内容1、师:你们小组读懂了什么?生1:我们读懂了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生2:作者展开想象用了一些三个喻句来写小艇的特点。
我们最喜欢这几个句子,我给大家读一读: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比一比个句子更好?(大屏幕出示)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b、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有点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生:我觉得第一个句子更好,因为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把小艇的特点描写的清清楚楚,我好像看到了弯弯的小艇。
(学生不由自主的鼓掌)2、师:你能想象出小艇的样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小艇的样子(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小艇就像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艇就像弯弯的月牙。
生2:我仿佛看到了小艇就像香蕉。
3、师:请大家在小白板上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威尼斯的小艇。
生:这是我的作品。
(上台展示作品)师:他画得像吗?(生齐答:像)你为什么画得这么像,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生:我通过读课文,了解到小艇比较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我抓住了小艇长、窄、深、两头翘起的特点来画,所以画得像。
(二)交流展示写船夫驾驶技术这部分的学习成果1、师:同学们已经领略到威尼斯小艇的独特,灵活,轻快,此时我真想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小艇是物,没有了船夫,就没有它的特色,所以,咱们去威尼斯特别不能忘的是生:船夫师:我们请选择船夫驾驶技术这部分的小组给我们交流一下。
生: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些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我们喜欢这一段中的“两边的建筑飞一般┄┄”,从这句话中我可以看出行船速度很快,说明船夫驾驶技术好。
生:我觉得从“操纵自如、左拐右拐、穿过、急转弯”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大家能不能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读出来。
(先指名读,后齐读)2、演一演:师:请同学们把桌面当河面,把书本放在桌子上当来往的船只,用文具盒当小艇,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师:(在黑板上画出河道)你们愿意驾着自己的小艇来威尼斯的河道上游玩吗?指名上台船夫的身份给大家演一演。
(生拿着自己制作的小艇,在黑板上老师画的河道上表演,边表演边叙述。
)师:他演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
生:他演得很好!他驾着小艇,行船速度很快,在拥挤和极窄的地方,不慌不忙能平稳地穿过,还能做急转弯。
师:他的驾驶技术这么好,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齐答:操纵自如。
师:大家能不能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读出来。
出示相关句子(先指名读,后引读)咱们一起读,老师读开头,你们接下去读。
(师生读)师: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生1:船夫,你的驾驶技术这么好,我真佩服你!生2:船夫,你辛苦了!(三)交流学习写小艇作用这部分的学习成果1师: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告诉大家威尼斯的小艇都有些什么作用呀?生1:警察坐着小艇去巡逻生2:学生坐着小艇小艇去上学生3:医生坐着急救小艇去抢救生命有危险的病人。
师:难怪作者说(出示课件: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能给这个句子加个关联词吗?生: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3、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威尼斯的夜景。
(出示图片)师:威尼斯的夜景给你什么感觉谁来说说?(指名说,前后排同学互说)生:威尼斯晚上灯火辉煌。
生:灯光倒映在水里,把船都照亮了。
生:河道显得非常的亮,成了一个童话世界,真是美极了。
师: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呢?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师:是啊,白天的威尼斯很热闹,晚上的威尼斯很美丽,这是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的城市,谁来读一读,读出对威尼斯夜景的喜欢(指名读)。
师: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
学完了这些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话来夸夸威尼斯的风景,赞美威尼斯?把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生1:威尼斯,你真美,将来我一定要一睹你的风采。
生2:威尼斯,世界因你而美丽!四、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师:课前我们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已经解决了,这告诉我们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解决问题的毅力和决心,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胜利的手势。
板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威尼斯的小艇》虽然是一篇老课文,旧教材,但是在今天我踩着新课程的鼓点,带着新课程理念走进了课堂,我深有感触: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