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宏观经济数据:12-11 粮食、棉花产量(1983-2018)
- 格式:xls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2018年湖南省粮食生产情况2018年,湖南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作物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022.9万吨(604.6亿斤),比上年减少50.7万吨(10.1亿斤),下降1.6%。
全年粮食总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018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三农”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为主题,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性调整,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重中之重。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7121.9万亩,比上年减少346.6万亩,下降4.6%。
其中稻谷播种面积6013.5万亩,比上年减少344.6万亩,下降5.4%;稻谷中的早稻播种面积下调尤为明显,下降14.5%。
粮食种植结构稳中调优。
全省各地主动调减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共计616.40万亩,同时增加单产较高、品质较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达271.83万亩。
长株潭重度污染区休耕治理改种高效经济作物79.15万亩。
二、农业气候条件总体较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2018年农业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
夏粮生长阶段,我省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适宜,虽部分地区遭受冰冻灾害,但影响不大,夏粮单产277.0公斤/亩,同比增长23%。
早稻生长发育前期,气候条件较为有利,没有出现明显的五月低温,早稻抽穗整齐,长势较好,以一、二类苗居多,整体气候条件有利于早稻生长,早稻产量每亩提高17.1公斤,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秋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重头戏”,秋粮产量占到全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秋粮生长气候条件对全省粮食丰收至关重要。
今年秋粮生长阶段,全省大部分地区光热充足,降水适宜,墒情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
同时各地加强了病虫防控预报和统防统治等工作,使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等病虫危害程度有效降低。
三、积极推进高质高效农业创建,粮食从总量优势向质量优变2018年,全省紧紧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发展思路,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农业发展任务,把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作为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调优水稻生产布局,压减品质相对较差的早籼稻面积,发展高档优质稻1073万亩。
2018年中国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目录一、2016年全球棉花市场形势 (3)(一)面积下降产量略增 (3)(二)国际棉价波动走高 (5)(三)全球棉花消费保持稳定 (6)(四)全球棉花贸易规模小幅缩减 (7)(五)国际棉花库存明显下降 (7)二、2016年国内棉花市场形势 (8)(一)面积、产量均下降,但供给较为充足 (8)(二)棉花消费变化不大 (8)1、国内消费总体平淡,但略有起色 (8)2、纺纱量增加,纱线价格上涨明显 (9)(三)棉花进口规模大幅下降 (9)(四)棉花价格恢复性上涨 (10)(五)国内外棉花价差扩大 (11)三、2017年上半年国内棉花供需形势 (11)(一)优质皮棉货源紧张,进口量大幅提高 (11)(二)需求平淡,但略有起色 (12)(三)棉花价格先跌后涨,快速上行 (13)四、2017年下半年棉花市场走势展望 (14)(一)产量将有所提高 (14)(二)消费有望稳中略增 (15)(三)棉花进口环比下滑,但棉纱进口可能增加 (15)(四)价格总体弱势,但仍然存在剧烈波动的可能性 (16)五、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16)(一)内地棉花补贴政策 (16)(二)新疆纺织产业支持政策 (17)(三)棉花进口配额预案 (17)图录图 1 2012-2016年度以来世界棉花面积和产量 (4)图 2 2014-2016年度以来世界棉花主产国产量 (5)图 3 2012-2016年以来国际棉花价格Cotlook A指数 (6)图 4 2015-2016年度棉花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棉花贸易情况 (7)图 5 2012—2016年中国棉花月度进口 (10)图 6 2013—2016年国内外棉花价格走势 (11)图7 2017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格走势 (14)2016年,全球棉花面积持续下滑,产量略增,国际棉价波动走高,受宏观经济影响,棉花消费量基本稳定,全球棉花去库存速度加快,棉花库存下降明显;中国棉花面积和产量均下降,受库存规模较大影响,棉花供给仍较为宽松,但宽松程度明显收窄。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棉花亩产百公斤先进单位的
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1996.01.19
•【字号】湘政函[1996]11号
•【施行日期】1996.01.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
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棉花亩产百公斤先进单位的通报
(湘政函〔1996〕11号)
1995年以来,主产棉区的华容县等3县1区1场积极响应省人民政府的号召,开展了棉花双百工程活动。
他们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达到或超过了亩产皮棉100公斤的指标。
为了表彰先进,提高全省科学植棉水平,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华容县、南县、安乡县和国营钱粮湖农场等4个单位“棉花亩产百公斤先进单位”的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发扬成绩,保持荣誉,再接再厉,为全省棉花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省主产棉区要以先进单位为榜样,大力开展科学植棉,尽早跨入实施棉花双百工程的先进行列。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九日d54714--011101wwj。
重难点21 农业区位与粮食安全(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及生物技术的运用,巴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其主要原因为()A.海运价格下降B.国际市场需求大C.土地资源丰富D.劳动力数量增加2.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属于()A.混合型农业B.商品性农业C.有机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A.耕地B.资金C.技术D.劳动4.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①土地产出率①产业集群化水平①农业收入比重①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022·天津·高考真题)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下图是1983~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变化图。
回答下列小题。
据图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原因()A.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B.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需求量增加C.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D.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幅度大6.(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
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
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
国内河道纵横交错。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
2018年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后期展望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2018年,国内棉花面积、产量“双增长”,棉花质量明显好于上年。
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冲突和中美贸易摩擦,本年度棉花消费形势急转直下,下半年市场景气度明显下降。
棉花价格先涨后跌,内外棉价差呈缩小态势。
一、2018年棉花市场形势回顾1.棉花供给较为充足2018年我国棉花市场供给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国内产量、进口量和国内储备棉。
从整个供给情况看,年度内棉花供给充足,满足了企业的市场需求。
(1)棉花面积、产量“双增长”。
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稳定、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大力推进,2018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3367千公顷,较上年度提高0.5%。
其中,新疆棉花面积增幅较大,达到2633千公顷,较上年增加7.7%。
内地棉花播种面积继续下降,为73.3公顷,同比下降20%。
2018年整个生产期间新疆、黄河流域气候正常,光温条件较好,雨量适中,病虫害和自然灾害轻度发生,棉花生产条件总体适宜。
尽管5月份新疆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风灾、雪灾和雹灾,但后期各种生产补救措施及时,较好的弥补了生产损失。
2018年我国棉花单产达到每公顷1764公斤,同比增长0.3%,总产594万吨,同比增长0.8%。
(2)棉花质量较好。
由于2018年新疆棉区天气条件较好,利于棉花生长,整体棉花质量好于上年。
黄河、长江流域棉区光热充足,多风少雨,利于棉铃脱水吐絮,籽棉色泽好,商业品质优良。
据中国棉花公证检验数据显示,2018年度全国细绒棉公检白棉3级及以上占比92.1%,同比高 1.5个百分点;纤维长度28毫米及以上占比95.62%,同比高 1.96个百分点;马克隆值A+B(3.5~4.9)档占比91.12%,同比高7.92个百分点;断裂比强度S2(29.0~30.9)及以上档占比34.16%,同比高9.62个百分点。
(3)储备棉抛储规模较大。
2018年储备棉抛储从3月12日启动至9月30日结束。
中国历年粮⾷产量、⼈⼝和⼈均粮⾷量总览(1949~2016年)粮⾷产量就是全年的粮⾷⽣产总量,是反映我国农业⽣产的重要指标。
从收获季节上看,包括夏粮、早稻和秋粮;从主要品种上看,包括⾕物、薯类、⾖类,其中⾕物包括⼩麦、稻⾕、⽟⽶、⾕⼦、⾼粱和其他⾕物。
粮⾷产量是粮⾷经晒乾後的原粮产量。
其中⾕物、⾖类⼀律按脱粒、晒乾後的原粮折成国家标准含⽔杂率计算产量;薯类以5:1折算。
2012年中国全年全国粮⾷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棉花产量684万吨,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中国(⼤陆)粮⾷产量、⼈⼝和⼈均粮⾷量总览(1949~2012年)年度粮产量(万吨)增率⼈⼝(亿)增率⼈均粮(公⽄)1949年11318— 5.4167—208.91950年1321314.34%5.5196 1.86%239.41951年143698.05% 5.6300 1.96%255.21952年1639212.34%5.7482 2.06%285.21953年16683 1.74% 5.8796 2.23%283.71954年16952 1.59% 6.0266 2.44%281.31955年183947.84% 6.1465 1.95%299.31956年19275 4.57% 6.2828 2.17%306.81957年19505 1.18% 6.4653 2.82%301.71958年19765 1.32% 6.5994 2.03%299.51959年16968-16.48%6.7207 1.80%252.51960年14385-17.96%6.6207-1.51%217.31961年13650-5.38% 6.5859-0.53%207.31962年1544111.60%6.7295 2.13%229.51963年170009.17% 6.9172 2.71%245.81964年187509.33%7.0499 1.88%266.01965年19453 3.61%7.2538 2.81%268.21966年214009.10%7.4542 2.69%287.11967年21782 1.75%7.6368 2.39%285.21968年20906-4.19%7.8534 2.76%266.21969年210970.91%8.0671 2.65%261.51970年2399612.08%8.2992 2.80%289.11971年25014 4.07%8.5229 2.62%293.51972年24048-4.02%8.7177 2.23%275.91973年264949.23%8.9211 2.28%297.01974年27527 3.75%9.0859 1.81%303.01975年28452 3.25%9.2420 1.69%307.91976年286310.63%9.3717 1.38%305.51977年28273-1.27%9.4974 1.32%297.71978年304777.23%9.6259 1.33%316.61979年332128.23%9.7542 1.32%340.51980年32056-3.61%9.8705 1.18%324.81981年32502 1.37%10.00721.37%324.81982年354508.32%10.16541.56%348.7年度粮产量(万吨)增率⼈⼝(亿)增率⼈均粮(公⽄)1983年387288.46%10.30081.31%376.01984年40731 4.92%10.43571.29%390.31985年37911-7.44%10.58511.41%358.21986年39151 3.17%10.75071.54%364.21987年40473 3.27%10.93001.64%370.31988年39404-2.71%11.10261.55%354.91989年40755 3.31%11.27041.49%361.61990年446248.67%11.43331.42%390.31991年43529-2.52%11.58231.29%375.81992年44266 1.66%11.71711.15%377.81993年45649 3.03%11.85171.14%385.21994年44510-2.56%11.98501.11%371.41995年46662 4.61%12.11211.05%385.31996年504547.52%12.23891.04%412.21997年49417-2.10%12.36261.00%399.71998年51230 3.54%12.47610.91%410.61999年50839-0.77%12.57860.81%404.22000年46218-10.00%12.67430.76%364.72001年45262-2.11%12.76270.69%354.62002年457110.98%12.84530.64%355.92003年43070-6.14%12.92270.60%333.32004年469478.26%12.99880.59%361.22005年48402 3.00%13.07560.59%370.22006年49804 2.70%13.14480.53%378.42007年501600.81%13.21290.52%379.62008年52871 5.11%13.28020.51%398.02009年530820.44%13.34740.50%397.72010年54648 2.85%13.41000.479%407.52011年57121 4.34%13.47350.479%424.02012年58957 3.11%13.54040.492%435.42013年60194 2.1%13.60720.495%-2014年60703-%13.67820.521%-2015年62144-%13.74620.496%-2016年61625-%13.82710.586%-2017年--%13.90080.532%-2018年--%---2019年--%---2020年--%---国家卫⽣计⽣委17年印发了《“⼗三五”全国计划⽣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总⼈⼝在14.2亿⼈左右。
专题综述棉花科学2019年(第41卷)第3期湖南安乡植棉区棉田被改种的情况回顾与思考*陈俊杰(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安乡 415600)摘要:为了实现安乡棉花再次飞跃,回顾了近年来安乡县棉花生产形势。
从劳动力、收贮政策、天气条件以及土地流转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等方面分析了棉田改种的必然性,并从2014年以来的棉田改种情况入手,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安乡棉花现阶段仍会维持一定面积,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反弹;要实现安乡棉花再次飞跃的前提是棉花品种和栽培方式上的根本性突破以及机械化的成熟应用”的观点。
关键词:湖南安乡;植棉区;棉田改种;回顾与思考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9)03-006-04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9.03.002引用:陈俊杰. 湖南安乡植棉区棉田被改种的情况回顾与思考[J]. 棉花科学,2019,41(3):6-9.*收稿日期:2019-6-210 引言安乡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耕地面积53000 hm 2,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年总产量均占湖南省的15%左右,是洞庭湖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从2014年开始,安乡植棉区棉花生产形势急剧下滑,棉田被大幅改种。
截至2018年为止,安乡全县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已不足6667 hm 2。
1 棉田改种的必然性1.1 劳动力因素在安乡县种植棉花一般需用工数为345个/hm 2左右,是用工量最多的农作物[1]。
即便采用棉花油后机械直播的简化栽培技术,用工数也不会少于255个/hm 2。
据2013年安乡县安全乡农技站抽查,全乡务农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57.3岁。
2015年安乡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568个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中没有30岁以下的年青人,而61岁以上的人数占39.1%[2]。
随着农村人口外流,近年来农村劳力老龄化现象还在加剧。
不断恶化的劳动力结构与棉花生产大量用工的矛盾日渐突显。
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单产、各省市产量分析及粮食生产情况预测一、2019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单产各省市产量情况分析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有基本是属于禾本科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醣类,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
2018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7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5万公顷。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427万公顷,减少24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9万公顷,减少56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213万公顷,减少27万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335万公顷,增加16万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1289万公顷,减少33万公顷。
糖料种植面积16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9年,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千公顷(174095万亩),比2018年减少975千公顷(1462万亩),下降0.8%。
2019年,各地大力发展紧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粮食生产品质提升,结构优化。
2018年粮食产量65789万吨,比上年减少371万吨,减产0.6%。
其中,夏粮产量13878万吨,减产2.1%;早稻产量2859万吨,减产4.3%;秋粮产量49052万吨,增产0.1%。
全年谷物产量61019万吨,比上年减产0.8%。
其中,稻谷产量21213万吨,减产0.3%;小麦产量13143万吨,减产2.2%;玉米产量25733万吨,减产0.7%。
2019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
湖南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湖南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是指在农业集体化和大跃进运动之后,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饥荒,80年代以前称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
一、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湖南经济概况。
1959年,由于继续执行国民经济“大跃进”和发动“反右倾,鼓干劲”运动,湖南重工业继续急剧增长和基本建设猛烈扩大,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失调局面,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195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33.74亿元,比上年下降7.5%;粮食产量221.75亿斤,比上年减少23.47亿斤;油料209.34万担,比上年减少102.44万担;牲猪年末存栏583.59万头,比上年减少233万头。
重工业继续急剧增长,农轻重更加畸形发展。
在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5%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却比上年猛增36%。
钢产量8.7万吨,比上年增加5.87万吨;原煤、发电量、硫酸、木材等都比上年有很大增长。
由于重工业大上和农业大量减产,农轻重比例发生更加不合理的变化。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农业由1957年的67.6%下降到1959年的45.6%,重工业则由11.3%上升到29.8%。
基本建设继续大上,积累率过高,投资效率下降。
全年基本建设投资11.4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仅7.4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仅为65.4%,大大低于1957年94.4%的水平。
这一年的积累率高达39.8%,大大超过1957年18.9%的水平。
城乡人民生活下降。
1959年城乡居民平均每人粮油和猪肉的消费都比上年减少。
粮食306.5斤(指原粮稻谷,下同),比上年减少63斤;食用植物油4.1斤,减少0.6斤;猪肉6.9斤,减少3.8斤。
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处于困境。
在1959年9月25日湖南省计委向国家计委汇报湖南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指出:工业方面,当前钢、铁、煤、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煤、焦,特别是练焦烟煤的生产赶不上钢铁生产增长的需要,以9月上半月平均日产量与上半年日产水平比较,生铁增长20%,钢增长1倍多,钢材增长2.5倍,而煤、焦只增长8.2%和11%。
2018年中国各区域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及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图]棉花为双子叶植物,是唯一由种子生产纤维的农作物,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海岛棉,栽培最广泛的是陆地棉,其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陆地棉成为我国的主要品种,海岛棉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定规模的产出。
棉花主要种类及种植区域分布格局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但棉花主产区相对集中,主产区相对集中在亚洲大陆南半部、美国南部、拉丁美洲、非洲和澳洲五大棉区。
我国棉花种植分布集中在新疆、河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江西等主要省份。
从平均水平来看,新疆棉区在总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新疆、山东、河南、湖北、河北为最重要的产棉区。
2017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319.5万公顷,2018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335.4万公顷。
2006-2018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统计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以湖北为代表的华中地区是目前我国主要的棉花种植区域,2018年西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为251.99万公顷,华中地区种植面积为169.99万公顷。
2011-2018年我国棉花种植区域分布格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49.13万公顷,占国内种植总量的51.99%;湖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为159.93万公顷,种植面积占比为33.37%;河北省种植面积为21.04万公顷,面积占比为4.39%;山东省种植面积为18.33万公顷,占比为3.83%。
2014-2018年我国主要省市棉花种植面积占比分析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我国棉花产量为565.3万吨,2018年个棉花生产继续较快增长,2018年全年我国棉花产量610.3万吨,比2017年增加45万吨。
2006-2018年国棉花产量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西北地区棉花产量为515.61万吨,占同期国内产量的84.49%;华东地区产量为40.65万吨,产量占比为6.66%;华中地区产量为27.29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