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的空间运动目标三维成像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70.44 KB
- 文档页数:9
基于GPS L5导频通道的GNSS-R SAR成像
孙婷;焦瑞莉;朱云龙;赵燕玲;邓睿娟
【期刊名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3(38)1
【摘要】为降低导航电文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技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 GNSS-R)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的影响,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L5
导频通道即无数据通道的信号,通过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 BP)算法进行成像。
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剥离导航电文的数据通道信号的成像相比,导频通道信号的
使用无需考虑剥离电文操作,降低了信号处理复杂度;从图像对比上看,目标和背景得到更好的区分,信噪比提升,成像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总页数】8页(P62-69)
【作者】孙婷;焦瑞莉;朱云龙;赵燕玲;邓睿娟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
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8.97
【相关文献】
1.基于单通道SAR多子孔径空频处理的动目标检测算法
2.基于调频率捷变的抗移
频干扰 SAR 成像方法3.基于GPS多普勒频移的SAR运动补偿研究4.基于单频时
变阈值的1-bit SAR成像方法研究5.基于时频联合尺度变换的中轨SAR斜视成像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SAR快速目标步进频率合成及补偿成像
冶佩;邢孟道;周芳;孙光才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论文》
【年(卷),期】2016(011)020
【摘要】针对快速运动的空间目标提出了1种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精确回波信号模型和1种快速目标ISAR步进频率合成及补偿成像算法.精确回波信号模型充分考虑到雷达脉冲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中目标的运动,本文算法解决了精确回波信号模型下的新问题,可以对大时宽带宽积(TBP)的步进频率信号完成快速运动目标的高分辨ISAR成像处理,得到高分辨的聚焦结果.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5页(P2296-2300)
【作者】冶佩;邢孟道;周芳;孙光才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1
【相关文献】
1.步进频雷达目标ISAR成像运动补偿新方法 [J], 罗贤全;于久恩;尚朝轩;黄允华
2.基于步进调频的非合作目标ISAR成像 [J], 宋广;沈鹏
3.频率步进雷达多目标ISAR成像方法 [J], 崔应留;罗文茂;王德纯
4.ISAR快速目标步进频率合成及补偿成像 [J], 冶佩;邢孟道;周芳;孙光才;
5.基于参数估计的步进频ISAR成像运动补偿方法 [J], 罗贤全;于久恩;何强;尚朝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具有三维转动目标的ISAR成像新方法
金添;常文革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4(026)005
【摘要】传统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基于目标平稳飞行假设.当目标作机动飞行时,转速和转轴经常是时变的,采用传统方法成像会使图像模糊,甚至无法辨识.为此需要分距离单元进行时频分析,得到距离-瞬时多普勒图像.采用重排后的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smoothed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既克服了WVD交叉项严重,不能正确成像的缺点,又克服了SPWVD降低时频集聚性,不能准确定位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机动目标能得到高质量的雷达图像.
【总页数】4页(P686-689)
【作者】金添;常文革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9
【相关文献】
1.非均匀转动目标ISAR成像及横向定标 [J], 贺思三;龙戈农;赵会宁;冯存前
2.基于调频傅里叶变换的匀加速转动目标ISAR成像 [J], 付耀文;胡杰民;黎湘
3.具有三维转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J], 保铮;王根原
4.一种联合InISAR成像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的空间目标转动矢量估计方法 [J], 宫蕊;汪玲;徐楚;朱岱寅
5.具有旋转部件雷达目标ISAR成像新方法 [J], 何元桥;张群;罗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轨道目标ISAR成像方法
黄小红;邱兆坤;许人灿
【期刊名称】《数据采集与处理》
【年(卷),期】2005(020)002
【摘要】研究了高速空间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问题;根据空间目标回波模型提出了先进行速度补偿再进行平动补偿的ISAR成像方法.研究了高速运动目标回波模型,针对空间目标回波为线性调频信号的特点,提出采用CLEAN算法的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对回波进行速度补偿.最后对自旋和非自旋两类轨道飞行目标成像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5页(P203-207)
【作者】黄小红;邱兆坤;许人灿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自动目标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7
【相关文献】
1.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高速自旋目标ISAR成像方法 [J], 刘记红;韩国强;魏雁飞;樊友谊
2.基于多重测量矢量的含旋转部件目标ISAR成像方法 [J], 张群;蒋国建;康乐;李开明
3.一种联合InISAR成像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的空间目标转动矢量估计方法 [J], 宫蕊;汪玲;徐楚;朱岱寅
4.基于ESSG的空间轨道目标管理与碰撞检测方法 [J], 童晓冲;吴立新;余接情;李志锋
5.基于二维稀疏特性的空间目标高分辨ISAR成像方法 [J], 马俊涛;高梅国;郭宝锋;胡文华;夏明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距离徙动轨迹的空间目标ISAR联合运动补偿算法俞翔;朱岱寅;毛新华【摘要】针对空间高速运动目标的运动特征,分析目标距离徙动轨迹(Range migration trajectory , RM T )与等效运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徙动轨迹的联合运动补偿算法.该算法依据距离像全局熵值最小化原则,从RM T中估计出目标的平动参数,根据平动参数分别补偿距离像偏移并校正一维距离像畸变,从而实现对空间目标回波的距离对齐和脉内走动的联合平动补偿.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准确性较高,更重要的是,距离对齐步骤不会引入随机偏移误差和相位误差,这也是应用高分辨成像方法的前提条件.【期刊名称】《数据采集与处理》【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9页(P683-691)【关键词】逆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徙动轨迹;空间目标;联合运动补偿【作者】俞翔;朱岱寅;毛新华【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南京,21116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7.52引言逆合成孔径雷达(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技术是一种主动探测手段,可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远距离获取非合作目标的高分辨图像。
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就不乏对多类目标的ISAR成像研究成果[1-6]。
本文针对空间高速运动目标,研究其脉内走动补偿和距离对齐即联合运动补偿问题。
高精度运动补偿是ISAR高分辨成像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空间目标大多具有极高的运行速度,若目标在脉宽内的径向运动(脉内走动)距离与距离分辨率相比不能忽略,则经典的“停-跳”假设不再适用,而脉内走动会导致距离像散焦,降低图像的实际分辨率,因此,脉内走动必须加以补偿。
星载SAR的RD定位模型用于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的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全天候、全天时遥感观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天气、地质等领域。
SAR技术发展迅速,成为遥感领域的热点之一。
SAR数据处理包括成像、定位、滤波等步骤,其中RD定位是SAR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
RD定位是一种基于测向和距离信息对图像进行定位的方法,对SAR成像精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SAR系统存在多源误差和设计偏差等因素导致成像精度受到影响,在SAR成像中,最常见的误差是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相位误差。
此外,系统构型和措施误差也会影响成像质量。
因此,针对SAR成像中的多源误差和设计偏差进行RD定位模型的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星载SAR的RD定位模型用于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的方法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对SAR成像中的多源误差和设计偏差进行分析和探讨。
2. 研究SAR成像中的RD定位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定位精度的提升方案和方法。
3. 综合考虑卫星轨道优化、RD定位模型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一体化。
4. 通过实验验证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一体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理论分析:对SAR成像中的多源误差和设计偏差进行分析和探讨,构建RD定位模型,提出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一体化的方案和方法。
2. 实验模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一体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处理结果。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确定SAR成像中的多源误差和设计偏差,构建有效的RD定位模型。
2. 实现基于RD定位模型的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一体化方法。
3. 验证卫星轨道优化与影像定位一体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SAR成像精度。
机动目标及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研究机动目标及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研究引言:随着现代无人系统和军事雷达技术的发展,机动目标和复杂运动目标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ISAR成像技术利用地面或航空平台装备的雷达与运动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对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本文将对机动目标及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ISAR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ISAR成像技术基于目标与雷达的相对运动,通过多次采样目标回波信号,将多个时刻的回波数据进行叠加和处理,以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
其基本原理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ISAR成像技术要求雷达与目标之间存在相对运动,通过记录不同时间的回波信号,可以构建一个观测时间序列。
2. 时域与频域的相互转换:ISAR成像技术采用了时域与频域的相互转换,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将时域的数据转换为频域参数。
3. 相位校正与运动补偿:由于目标的运动引起回波信号的频率偏移,ISAR成像技术需要对回波信号进行相位校正和运动补偿,以恢复目标在雷达坐标系中的位置。
二、机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的研究机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和导航系统中,对于高速运动的飞机和导弹等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运动补偿算法的研究:针对目标的不同机动特点,研究运动补偿算法,准确预测目标的运动轨迹,对回波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运动补偿。
2. 成像算法的研究:针对高速运动的目标,研究高分辨率成像算法,包括多普勒域重构算法、适应性波束形成算法等,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3. 多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对于复杂情况下存在多个机动目标的情况,研究多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实现对多个目标同时进行ISAR成像。
三、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的研究复杂运动目标ISAR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海上目标和地面车辆等复杂运动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