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2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废弃物,其价值无法得到实现的损失。
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废品损失的原因和规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低和控制。
1. 废品损失的分类根据产生废品的原因,废品损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产废品:由于制造工艺不完善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废品损失。
•自然废品:由于原材料的质量或供应问题而导致的废品损失。
•过程废品:在产品运输、存储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损失。
2. 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直接计量法:根据实际产生的废品数量进行核算,通过对废品进行称重或计数来确定损失量。
•间接估算法:根据生产工序和废品率的关系进行推算,通过废品率与生产数量的乘积来确定损失量。
3. 废品损失的核算流程废品损失的核算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废品数据:通过工艺流程监控、废品记录和不良品统计等方式,收集废品数据。
2.分类统计废品: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类型,对废品进行分类统计。
3.计算废品率:根据实际生产数量和废品数量,计算废品率。
4.分析废品原因:通过对废品数据的分析,找出导致废品损失的主要原因。
5.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废品损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
6.监控改进效果:持续监控废品损失的改进效果,及时调整措施以达到降低废品损失的目标。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停工损失是指由于非计划性的停工而导致的生产中断和产能损失。
停工损失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停工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减轻停工损失。
1. 停工损失的分类根据停工的原因和发生场所,停工损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计划性停工:由于生产调整、设备维护等计划性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
•非计划性停工:由于意外事故、设备故障等非计划性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
•部分停工:仅影响部分生产线或工序的停工损失。
•全面停工: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停工损失。
2. 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停工损失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直接计算法:根据停工期间的生产损失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差异来确定停工损失的金额。
停工损失与废品损失二者有何区别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停工损失、废品损失傻傻分不清楚?最近看到有人在问,废品损失与停摆损失有废品什么区别啊?让我想起当年在学习的时候就经常把这两个科目搞混,更别提怎么做账了,今天就帮助大家区分一下停工损失与废品损失的账目废品处理吧!“停工损失”和“废品损失”科目设置方法(1)停工损失是指生产制造车间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停工损失不包括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
停工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的,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辅助生产一般而仅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2)废品损失废品损失是在生产修复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过程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布匹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入库后保管不善而损坏的损失;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利用率,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求解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3)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科目设置①可以不在生产成本下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科目,仅仅管理核算。
或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
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②若单独测算损失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可以在成本房地产项目下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科目。
(4)账务处理1)发生停工损失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停工损失)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2)属于自然灾害的停工损失转出到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属于自然灾害部分)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停工损失)3)由过失人或严重损失保险公司负担的损失借:其他应收款-某过失人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停工损失)。
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核算(一〕废品与废品损失的概念1.废品的含义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不管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还是在入库后发现的废品,都应包括在内。
2.废品的种类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那么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3.废品损失的含义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本钱,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
需要指出:〔1〕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3〕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质量检验部门发现废品时,应该填制废品通知单,列明废品的种类、数量、生产废品的原因和过失人等。
本钱会计人员应该会同检验人员对废品通知单所列废品生产的原因和过失人等工程加强审核。
只有经过审核的废品通知单,才能作为废品损失核算的根据。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1.核算科目的设置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本钱工程中应增设“废品损失〞工程。
“废品损失〞科目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而设立的。
该科目应按车间设立明细帐,帐内按产品品种分设专户,并按本钱工程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本钱,应根据不可修复废品计算表:借:废品损失贷:根本生产本钱〔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借:废品损失贷: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制造费用〔3〕废品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出:借:原材料〔或其他应收款〕贷:废品损失〔4〕“废品损失〞科目上述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就是废品损失,分配转由本月同种产品的本钱负担:借:根本生产本钱贷:废品损失通过上述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2020年(财务知识)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财务知识)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七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壹、废品损失的核算(壹)废品和废品损失的概念1.废品的含义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于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不论是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仍是于入库后发现的废品,均应包括于内。
2.废品的种类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俩种。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能够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于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则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于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3.废品损失的含义废品损失包括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
需要指出:(1)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能够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2)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3)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于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壹切损失,不包括于废品损失内。
质量检验部门发现废品时,应该填制废品通知单,列明废品的种类、数量、生产废品的原因和过失人等。
成本会计人员应该会同检验人员对废品通知单所列废品生产的原因和过失人等项目加强审核。
只有经过审核的废品通知单,才能作为废品损失核算的根据。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1.核算科目的设置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于会计科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于成本项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项目。
“废品损失”科目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而设立的。
该科目应按车间设立明细帐,帐内按产品品种分设专户,且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应根据不可修复废品计算表:借:废品损失贷:基本生产成本(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借:废品损失贷: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制造费用(3)废品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出:借:原材料(或其他应收款)贷:废品损失(4)“废品损失”科目上述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就是废品损失,分配转由本月同种产品的成本负担: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通过上述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科目月末没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