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型灌区加固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00.50 KB
- 文档页数:65
中型灌区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农业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我国农业灌溉系统亟需改善和完善。
本报告旨在评估中型灌区建设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中型灌区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我国某省某市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4. 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XX亿元三、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迅速,农田面积较大,但现有灌溉系统老化严重,灌溉效率低下。
新建中型灌区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可行性分析中型灌区采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能够有效节水、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同时,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
3. 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初步估算,中型灌区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在XX年左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新建灌区将带动当地农业产值的增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环境影响分析中型灌区建设项目将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消耗等。
但通过合理规划和环保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对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项目方案。
2. 技术风险灌区建设涉及到多种先进技术,技术不成熟或出现故障可能影响项目进展,需要做好技术风险管理。
3. 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需求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项目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五、建议与展望综合以上分析,建议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基础上,推进中型灌区建设项目。
同时,应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中型灌区建设项目将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大中型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大中型灌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背景:灌区是指在农田灌溉系统中,由主干河道、支渠、渠道和农田田间灌溉系统组成的一种农田灌溉设施。
大中型灌区是指规模较大、面积较广的灌区,通常用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大中型灌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项目目的:通过开展可行性研究,明确大中型灌区建设对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益的作用,同时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范围: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主要围绕大中型灌区建设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
第二部分:市场需求分析一、农田灌溉需求:我国农业生产中,灌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灌溉利用率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灌溉设施不完善、灌溉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大中型灌区建设的投入,改善灌溉条件。
二、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大中型灌区的建设需求日益增加。
尤其是在干旱缺水地区,农田灌溉设施的完善和提高灌溉利用率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大中型灌区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第三部分:技术可行性分析一、现有技术水平:我国在农田灌溉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存在着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大中型灌区建设所涉及的技术包括水源调配技术、管道输水技术、灌溉管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部分地区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二、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大中型灌区建设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水资源管理、土壤水分监测、农田灌溉调度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引进新技术、加强科研创新、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技术水平。
三、技术可行性结论:综合考虑我国的技术水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大中型灌区建设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公司的XX,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所负责的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情况。
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项目计划,我们总共负责了XX个灌区的建设改造工作,共计XX平方公里,投资额为XX亿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成立了灌区建设改造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首先,我们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工作。
通过对灌区的水质、水量、灌溉方式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了灌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我们与专业的设计单位合作,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包括修建渠道、加固堤坝、建设水泵站等。
然后,我们开始了施工工作。
我们招募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同时,我们也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灌区建设改造工作已经过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已经完成了XX个灌区的改造工作,总投资达到了XX亿元。
改造后的灌区设施更加完善,农田灌溉能力明显提高,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灌区建设改造工作的进展。
我们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和人员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最后,我要感谢项目组的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型灌区建设改造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批准部门:广东省水利厅2011年11月总目录前言 (2)1 总则 (3)2 综合说明 (6)3 水文 (13)4 工程地质 (18)5 工程任务和规模 (20)6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24)7 机电及金属结构 (36)8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39)9 消防设计 (40)10 施工组织设计 (41)11 工程占地 (46)12 环境保护设计 (52)13 水土保持设计 (54)14 节能设计 (56)15 工程管理设计 (58)16 设计概算 (60)17 经济评价 (65)1前言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
其中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山区灌溉面积1000亩以上、一般地区灌溉面积10000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为顺利推进全省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广东省水利厅编制完成了《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2011-2020年)》和《广东省山区小型灌区改造工程规划(2011-2020年)》。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以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迎来了建设热潮。
考虑到国家和广东省均没有指导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设计的规程规范,各地报送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内容、设计深度、设计标准等参差不齐。
为指导全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明确灌区改造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改造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广东省水利厅委托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
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灌溉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水消耗行为之一。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旨在对水库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提升整个灌溉系统的效率,并减轻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二、项目目标1.提高水库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2.减少水的浪费,降低灌溉用水;3.优化水库灌区灌溉设施,提升灌溉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4.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项目内容1. 灌溉设施改造•对水库灌区内的灌溉设施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改造范围;•更新和优化灌溉管道、阀门、喷灌头等设备,提升水的输送和喷灌效率;•增设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和精确控制,减少水的浪费;•安装水表和流量计,对灌溉用水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为农户提供用水数据和管理建议。
2. 引进新的节水技术•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引进植物感知技术,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水分需求,实现精准灌溉;•利用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监测,提高灌溉调度的准确性。
3. 发展灌田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灌田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农田的远程监控与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田灌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状态监测;•结合气象数据和作物需水量模型,自动调整灌溉方案;•通过手机App和互联网平台,为农户提供灌溉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持。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前期准备•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进度计划;•搜集水库灌区的相关数据,包括灌溉用水量、现有灌溉设施等;•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农户的需求和痛点,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 设计方案•根据前期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灌溉设施改造范围和节水技术应用方案;•绘制灌溉管道布局图和水流动态模拟图,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编制设备采购清单和技术参数,准备下一阶段的招投标工作。
3. 招投标和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编制招标文件,进行设备和技术服务的招标;•对投标单位进行评审,确定中标单位,并签订合同;•开展设备采购工作,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农田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灌区工程的建设和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灌区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背景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资源,而灌溉是保证农田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在中国,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农田自来水和灌溉工程。
灌区工程是通过引水渠、水泵站等设施,将水源引入农田,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在灌区工程规划和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因素,因此需要对灌区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对灌区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灌区工程规划和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设建议。
四、研究范围本次研究选取XX省XX市XX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灌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五、研究内容1.水资源评估对研究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等情况,明确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和质量。
2.土地利用评估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确定灌区工程建设需要占用的土地资源,评估其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
3.地形地貌评估分析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包括地势起伏、地形开阔度等情况,确定灌区工程建设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4.经济评估对研究区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产品市场需求进行分析,评估灌区工程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5.环境影响评估分析灌区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情况,评估灌区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六、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前往研究对象的实地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土地利用情况,获取一手的实地数据。
2.文献资料查阅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灌区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3.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灌区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丰富研究内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2期施工技术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渠系建筑物防渗加固技术黄哲瑜(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5)摘要:研究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渠系建筑物防渗加固技术,节约中型灌区水资源。
将台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大隆洞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混凝土U形渠的优点,并将混凝土U形防渗渠应用于在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中,通过拌合、振捣、运输、浇筑、拆模以及养护完成混凝土材料的浇筑。
实验表明:该方法工程量小,用工少,占地面积较小,不仅节省成本还创造收益。
关键词: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筑物防渗;加固技术;混凝土U形渠;养护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2-0057-03Seepage Prevention and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Canal System Buildings inWater-saving Support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Medium-sized Irrigated AreaHUANG Zheyu(Guangdo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LTD.,Guangzhou510635,China)Abstract:The seepage prevention and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canal system buildings in water-saving supporting renovation project in medium-sized irrigated areas are studied to save water resources in medium-sized irrigated areas.Taking the medium-sized irrigation area water-saving support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Dalongdong,Taishan City,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concrete U-shaped channels and applies them to the water-saving supporting transformation project in the medium-sized irrigation area.The concrete U-shaped anti-seepage channels are completed through mixing,vibrating,transporting, pouring,formwork removal,and maintenance of concrete materials.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has a small amount of work, less labor,less area,which not only saves the cost but also creates benefits.Key words:medium-sized irrigation area;water-saving supporting reconstruction;building seepage prevention;reinforcement technology;concrete U-shaped canal;curing1工程概况台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大隆洞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位于台山市,此项目包括以下工程内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主要建设内容:改造渠道总长10.61km,其中衬砌、疏浚总干渠3.51km,北干渠7.10km;重建农桥6座、分水闸1座、排洪闸4座、放水涵66座;加固涵洞2座、渡槽1座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利灌区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在灌溉条件下才能实现高产。
然而,现有的水利灌区设施老化严重,设施损坏率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因此,对于水利灌区的改造和升级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对水利灌区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对水资源的供应情况、灌溉设施的完善情况、灌区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实施的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1. 对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包括灌区水库水源、地下水、降水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2. 对灌溉设施的完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灌溉设备的状况、管网的完整性、灌溉效率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 对灌区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编制、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来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4. 结合以上调研和分析结果,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相应建议。
四、研究方法1. 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包括对水资源供应情况进行实地采样和监测,对灌溉设施进行实地查看和记录,对灌区管理进行实地访谈和调查。
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群众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研究成果1. 对水资源供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当前水资源供应状况不足以满足农业灌溉需求的结论。
2. 对灌溉设施的完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设施老化严重、维修不及时等问题。
3. 对灌区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得出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资金不足等问题。
4. 结合以上调研和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灌区水资源供应、改善灌溉设施、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议,并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评估。
六、实施建议1. 在改善水资源供应方面,可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在改善灌溉设施方面,可以进行灌区设施的更新换代,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灌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灌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意见。
灌区建设是一项关乎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相关因素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明确灌区建设的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2. 研究目标本研究报告的主要目标如下:•评估灌区建设在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潜在影响•分析灌区建设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考虑•提出合理的灌区建设推进计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关键措施3. 研究方法本研究报告采用了如下的研究方法:3.1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等方式,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为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3.2 模型建立基于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建立合适的评估模型,对灌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3.3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灌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包括SWOT分析、风险评估等。
3.4 结果呈现将评估结果以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呈现,清晰展示灌区建设的可行性和关键问题。
4. 研究结果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灌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得到如下的研究结果:4.1 技术可行性通过对现有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认为灌区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业灌溉。
4.2 经济可行性对灌区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灌区建设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带来经济收益。
但同时也存在着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问题,需要合理的投入和管理机制。
4.3 社会环境可行性考虑到社会环境对灌区建设的影响,本研究报告还对社会接受度、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合理规划和管理的情况下,灌区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社会环境。
4.4 SWOT分析通过对灌区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发现灌区建设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第1篇一、工程背景灌区工程是指以灌溉为主要目的,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和灌溉条件的工程。
在我国,灌区工程历史悠久,但大部分灌区工程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导致现有灌区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如灌溉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工程老化失修等。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灌区工程改造工程。
二、工程目标1.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水资源浪费;2. 提高灌溉保证率,保障农业生产;3. 提升灌区工程管理水平,实现灌区工程现代化;4. 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内容1. 水源工程改造(1)新建或改造水库、塘坝等水源工程,提高水源保证率;(2)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3)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水源污染。
2. 灌溉系统改造(1)新建或改造渠道、管道等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水利用系数;(3)完善灌溉计量设施,实现灌溉用水精准管理。
3. 灌区配套设施改造(1)新建或改造泵站、闸门等配套设施,提高灌区工程运行效率;(2)完善灌区信息化建设,实现灌区工程远程监控和管理;(3)加强灌区环境保护,改善灌区生态环境。
4. 灌区管理体制改革(1)建立健全灌区管理体制,明确灌区管理职责;(2)加强灌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3)推进灌区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灌区工程可持续发展。
四、工程实施1. 工程规划(1)开展灌区工程现状调查,掌握灌区工程基本情况;(2)编制灌区工程改造规划,明确改造目标和任务;(3)制定工程实施方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工程设计(1)根据工程规划,进行工程方案设计;(2)开展工程设计评审,确保工程设计质量;(3)制定工程概算,合理控制工程投资。
3. 工程施工(1)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确保工程质量;(2)加强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3)做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达标。
4. 工程验收(1)组织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全面评估;(2)对验收合格的工程,进行投入使用;(3)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进行整改。
广东省中型灌区加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要二○○九年十月总目录1 总则2 综合说明3 水文4 工程地质5 工程任务和规模6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7 机电及金属结构8 工程管理9 施工组织设计10 工程占地11 环境影响评价12 水土保持13 节能设计14 工程投资估算15 经济评价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投资及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能源资源利用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项目建设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可行性研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可研报告研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可研报告的工作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鹤峰县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太平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选址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规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土建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公用辅助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给排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强弱电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暖通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防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消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防震抗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节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资源利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能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节能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主要污染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环境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水土保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安全生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组织管理、招标及实施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项目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招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工程实施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投资估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3设备购置费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可性行研究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1.1 中型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项目立项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提要。
1.2 本提要适用于中型灌区加固改造工程。
规模较小条件简单的中型灌区或小型灌区可适当简化。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广东省中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在《广东省中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规划》尚未完成以前主要依据地级以上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或《广东省水利发展“十一五”灌区规划报告》要求,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规范,对工程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基本资料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
基本资料主要包括:(1) 地形资料1) 比例尺为1/1000~1/10000的带状地形图;2) 比例尺为1/200~1/2000有特殊要求的地形图等。
(2) 水文气象资料包括降水、蒸发、湿度、气温、风力、风向、日照以及天然河道、水库的水文、泥沙等。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干渠、支渠沿线和重要建筑物位置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沿线天然建筑材料调查资料,以及灌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特征、埋深、补给条件等。
(4) 土壤资料1)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类型、质地、结构、分布状况、容重、比重、孔隙率等;2)土壤化学性质,如含盐量、盐分组成、PH值,以及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等;3)土壤水分特性,如饱和含水量、渗透系数等。
(5) 作物灌溉排水资料包括需水量,灌溉方法,耐渍、耐淹能力,排涝、防渍要求等。
(6) 建筑材料资料包括各种材料的来源、储量、运输方式、运距、单价等。
(7) 水利工程现状资料包括已有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渠道防渗状况等。
(8) 自然灾害资料包括历年发生旱、涝、渍等自然灾害的范围、面积、成因及损失等。
(9)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料包括行政区划、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土地面积(山、川、丘陵、平原)、耕地面积(水田、水浇地、旱地)、作物组成、耕作制度、机械化发展水平、单产、总产、农业成本、农业纯收益、人均收入等,以及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工业、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规划资料等。
1.4 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 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3) 查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 选定工程建设场址、闸址、厂(站) 址等。
(5) 基本选定工程规模。
(6) 确定工程等别及标准,选定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初选工程总体布置。
(7) 初选机组、电气主结线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和布置。
(8) 初选金属结构设备型式和布置。
(9) 初选工程管理方案。
(10) 基本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初选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实施意见。
(11) 基本确定工程占地范围,查明主要占地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专项设施迁建的可行性规划和投资。
(12) 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估算环境保护投资。
(13) 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措施,水土监测方案、管理方案、估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