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 格式:doc
- 大小:629.50 KB
- 文档页数:16
河北省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对划线词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 朝菌不知晦朔请息交以绝游。
(游学)恨晨光之熹微(怨恨)B . 穷且益坚(困厄,处境艰难)绝云气,负青天(穿越)C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D .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承受)2. (2分) (2020高一下·牡丹江月考) 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放得辟谷术,别为堂于峰顶,尽日望云危坐。
每山水暴涨,道路阻隔,粮糗乏绝,止食芋栗,性嗜酒,尝种秫自酿,每曰空山清寂,聊以养和,因号云溪醉侯。
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
值月夕或至宵分,自豹林抵州郭七十里,徒步与樵人往返。
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
所著《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人颇称之。
A . 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B . 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C . 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D . 幅巾短褐负/琴携壶/溯长溪/坐磐石/采山药/以助饮往往终日3. (2分) (2018高一上·金华月考)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著有《嘉祐集》。
B .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他身遭贬谪,因而寄情山水。
他的八篇山水典范之作合称为“永州八记”,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为第一篇,是此组游记的开宗明义之作。
C . 赋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处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河北省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1. (6分) (2019高三上·四川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
英国小说家佛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
王国维曾断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高尔基说:“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
”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
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
而戏剧对于剧作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戏剧需要讲故事。
”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
《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仅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是在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判断的。
他举例说:“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
”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
冀州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单项选择题按题号涂在答题卡上。
2、主观题用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
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
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
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
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
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
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
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
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
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
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
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
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
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
2001—2009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卷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憎.恶(zēng) 宁.愿(níng) 灵柩.(jiù) 拾.级而上(shè)B.饥馑.(jǐn) 间谍.(j iàn) 藤蔓.(wàn) 惟妙惟肖.(xiào)C.沙碛.(zì) 提.防(tí) 揆.度(kuí) 椎.心泣血(zhuī)D.联袂.(mèi) 踉跄.(qiàng) 谂.知(rěn) 方枘.圆凿(ruì)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收迄磕碰无计于事寥若晨星B.反馈凑和满腹经纶雷励风行C.慰籍连手沧海一栗成群结队D.喋血装帧趋之若鹜源远流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是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B.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
..满目C.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且管理部门又人手不够,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敦煌石窟每天都迎接各方宾朋,这些参观者中有的对壁画并不在行,却也都仰着头,非常认真地作壁上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政府应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甚至迫使企业走上正确的资源节约之路。
B.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取量偏低,钙、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C.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创意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D.六年间,我国的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
河北定州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
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注之说。
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
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
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
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
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
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
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
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
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
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
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
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保定一中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蹩.(bié)进关卡.(qiǎ)拗.(ǎo)开便.宜行事(pián)B 攫.取(jué)泥淖.(nào)拙.劣(zhuó)长吁.(xū)短叹C枕藉.(jiè)字帖.(tiè)打烊.(yàng)并行不悖.(bèi)D 禅.(shàn)让熨.(yùn)帖牲畜.(chù)蒙.头转向(mēng)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协迫邂逅珠联璧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C、磋商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荫庇频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筹备时间长达12年,拍摄周期长达13个月,素材影像超过120个小时的《帝企鹅日记》荣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是实至名归....。
B 这个暑假,省图书馆阅览室并未像往常一样“冷”下来,反而是人满为患....。
对此,负责人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C 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去保持和发扬,可为什么作为道德行为准则之一的扶老携幼....至今还没能成为某些人的自觉行为呢?D 3月7日,20多位女书画高手将在我院学生会组织的“三八节”才女书画比赛中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谭千秋、张米亚、吴忠红为救学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
在生死抉择面前,这些老师恪尽职守,不畏牺牲,用生命奏响师魂。
B.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它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C.记者从国务院山西省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了解到:暴雨导致尾矿库溃坝的原因,令人难以置信,这起特大事故的原因是由一部分人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造成的,不排除事故背后有腐败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题。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尽管有时式微,但总体来说却生生不息。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为救世而奔走于各诸侯国,整理编纂“六书”。
整理编纂的同时,孔子吸取了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使儒学成为“显学”。
从诸侯割据到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社会实现了大变革、大转型。
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是当时法、道、儒各家所议论的热门话题。
汉武帝为使刘汉政权“传之亡(无)穷”,而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的形式“垂问乎天人之应”。
董仲舒经过“三年不窥园”的殚精致思,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入儒,创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理论思维体系,回应了汉武帝“天人之应”的“垂问”,为当时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政令刑罚、礼乐教化、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现实危机,提出了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自汉末至唐,由于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儒学未能创造出化解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的方法,从而淡化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理论思维、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领域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尽管如此,在儒释道三教长期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儒学以其特有的理论思维、礼乐制度,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面对佛教的强势文化,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出入佛道,“尽究其说”。
他们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终极关切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颠错于秦火、兴盛于汉代、幽沉于六朝的儒学,焕然大明于世。
由于理学家的创新,儒学不仅获得新生命,而且发展到顶峰。
儒学之所以得以开创,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之所以赋予了儒学新生命,归根到底就在于创新。
创新是指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超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而是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建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是自己讲,讲自己。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含解析)试卷说明:1、本试卷主要围绕最近所学知识进行考察,包含小说阅读、文言文、诗词、学考基础试题、作文几个方面。
2、本次考试严格落实高二年级卷面加减3分政策,请规范作答,认真书写。
3、单选试题全部按照顺序填涂在答题卡上,双选试题和主观试题书写在答题纸上。
4、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数为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下列小题。
官瓷曹洪蔚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被视为瓷品中的瑰宝。
据传,官瓷由宋徽宗亲创。
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
被宋徽宗招到东京(开封)城的官瓷工艺大师们,秉承汝窑之精华,将登峰造极的汝瓷制作艺术与高洁完美的“徽宗艺术”熔为一炉,使官瓷脱颖而出。
开封城有一处古玩市场,老赵家离那里不远,退休后,每周他都去那里淘宝,收藏了一些古董,有真的,也有假的。
为这,老赵没少挨老婆的骂,说他把家里的那点积蓄全倒腾光了。
老赵说:“存钱啥用啊?收藏点东西多好啊。
保值增值,遇到急难险事,一出手,大钱就来了。
”喜欢收藏古董的人往往爱交友,曰“藏友”。
他们聚在一起,互赏藏品,分享乐趣,很多人成了挚友。
老赵最铁的藏友是老杜,年龄比老赵大一岁,也爱逛古玩市场。
每次逛完,俩人一个打酒,一个买菜,聚到一块儿喝一壶。
这天又是周末,老赵在古玩市场上没有看到老杜的影子。
一路打听,老赵来到老杜住的胡同,找对门牌号,却是大门紧闭。
邻居告诉他,老杜前些日子得了脑溢血,让救护车给接走了。
老赵听了,急忙赶到医院,一问才知道老杜还在重症监护室里,他的老伴儿正蹲在门口掉眼泪呢。
老杜的老伴儿说:“这重症监护室简直是喝钱呢,一天一万多元,这都交了十几万元,老杜还没醒呢。
眼看交不上钱,人家要把他转出来,大兄弟,你说可咋办呐?”老杜的老伴儿最后说,“大兄弟,你也是搞收藏的,懂行,我领你到家瞅瞅,看他存的那些东西有值钱的没。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分值:120分时间:90分钟卷Ⅰ(18分)一、基础检测(共3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李隆基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眼看着海内升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无所不为的精神。
B.唐玄宗把政事交给贪污的宰相,把边防交给穷兵黩武的将官,人民受着纳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同时生产力也就衰落下去了。
C.一家数口来到长安,他(杜甫)的负担更重了,加以几年来水旱相继,关中大饥,他在杜曲附近虽然有些微薄的“桑麻田”,也无济于事。
D.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全球股市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若是登上寺内七层的高塔,俯瞰这渭水与终南山中间的名城,从它山川的背景上便会更清楚地看出它雄浑而沉郁的气象。
B.杜甫虽看见人民受了这么多统治者给予他们的灾害,但因为胡人的势力又膨胀了,为国家着想,他都按照个别的情况来鼓励他们、安慰他们。
C.他是那种一讲话就能给人带来震撼的作家,他的从容、大度和无拘无束,全是我很少见到过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企业员工通过共同努力,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的结果,获得了检查团全体成员的一致好评。
3.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不仅是为了规范、约束,更是为了推动我国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互联网早已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塑造着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中国民法典在编篡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深刻的社会变迁,并在多个方面予以回应。
也正因此,中国民法典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部标志性民法典,将在世界民法典编篡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无纸化”“电子化”模式普及,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此,民法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范。
比如,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签订电子合同时,什么时候可以被认定为订立了一个合同?网络上哪些行为被视为有法律约束力的要约,哪些被视为承诺?以在线方式交付标的物,在什么时间节点被认为完成交付?这些问题在民法典中都能我到法律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法典为线上经济活动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律规则,将有效降低线上交易的制度性成本,助力电子商务等业态的发展。
互联网也催生了平台经济的兴起,许多互联网平台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枢纽作用。
面对平台这种新型市场主体,民法典给予了足够关注。
在2009年制定的侵权责任法中,只有一个条文涉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问题;而在民法典中,则发展出相对完备的平台责任条款群,包括广为人知的“通知删除规则”,也被更加详细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取代。
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7·南充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初春校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B .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C . 1861年美国自由州与蓄奴州暴发战争,林肯总统向国会重申他无意干涉奴隶制,号召人们为国家统一而战D . 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时节,交易情形也不瘟不火,景况大不如前2. (2分) (2016高二上·景县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2012年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一名男子突然闯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将三名医务人员和一名实习学生砍伤,然后逃跑。
B . 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C .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 .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将于2012年7月1日就职。
3. (2分)(2016·淮阴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总觉得,我们有些作家太虚伪了,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①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②他们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③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④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⑤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A . ④②⑤①③B . ⑤②④①③C . ③②①④⑤D . ②⑤①④③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2017·湛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尊、高脚杯、小壶等陶器,都是用来酿酒或饮酒的。
西周时设有“酒正”、“酒人”,掌管有关酿酒和酒令等相关事务。
到了汉代,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酒之风”盛行,形成独特的酒文化。
在汉代,饮酒大量被认为是豪爽的行为。
光武帝时的马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经常醉倒在皇帝面前。
酿酒业有巨大的利益,国家对其实行官营政策。
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实行官府酒类专卖制度。
当时酒是必需品,实行官营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武帝死后,酒类专卖制度被取消,改征酒税。
这就放松了国家对酒类等的专营,有利于酿酒业的发展。
当时的贵族和官僚视饮酒为“嘉会之好”。
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婚丧嫁娶,送礼待客,节日聚会是畅饮的大好时机。
当时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等。
河北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了酒的种类很多。
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
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
在汉代酒用作实行仁政的工具。
孝文帝即位后下诏曰:“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酒,酺五日。
”酺五日的意思是欢聚饮酒五日。
孝文帝元年三月诏曰:“年十八以上赐米、酒、肉”。
孝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
酒用来犒劳军士,刘邦当年进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羊酒食献享军士”。
武帝初置四郡保边塞,臧宫率兵屯驻骆越,越人“乃奉牛酒以劳军营”。
酒在汉代也用于医疗。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利用药物配合治疗的药酒方剂。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大量的记载。
汉代还有乡饮的仪式。
乡饮是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是在举行射礼前的宴饮仪式。
仪式严格区分长幼尊卑,要选择吉日举行。
成帝永嘉二年春三月,博士行“乡饮酒礼”。
每年三月学校在祭祀周公、孔子时也要举行盛大的酒会。
“明帝永平二年三月,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
按照汉代的礼俗,当别人进酒时,不让倒满或者一饮而尽,通常认为是对进酒人的不尊重。
灌夫与田蚡有矛盾,灌夫给他倒酒时被田蚡拒绝了,灌夫因此骂座。
当时男女宴饮时可以杂坐,刘邦回故乡时,当地的男女一起在宴会上“日乐饮极欢”。
汉代时供人宴饮的酒店叫做“垆”,当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在临邛开了一家酒店,“相如尽卖车骑,买酒店,乃令文君当垆”。
按当时宴饮的礼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
大规模宴饮还分堂上堂下,以区分贵贱,吕公当年宴饮,“进不满千钱者坐之堂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礼仪制度的严格。
(摘编自王绪栋《试析汉代的酒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酒文化历史久远,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酒具和古代设置的有关官职,可证明我国西周时已掌握了酿酒的技术,也有着饮酒的风俗。
B . 汉代酿酒业空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以豪饮为荣,豪饮成风,有大臣在皇帝面前因喝醉了酒而有失礼仪,也没有被追究责任。
C . 汉武帝时实行酒业官营政策,官府独占酒利,不许私人自由酿酤,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不利于酿酒业的发展,武帝死后,这一制度被取消了。
D . 汉代酒的种类很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等,从刘胜墓中出土的陶缸题字和汉景帝时元王以醴酒招待穆生,可知米酒当时只是皇族的专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在汉代,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贵族官僚,在节庆聚宴时都离不开酒,可以说酒是必需品,没有酒,人们的生活将失色不少。
B . 在汉代,酒被统治者用作奖赏的工具,不仅可以把酒奖给男性,还可以奖给女性,还会用来犒劳军士,以显示统治者实行仁政。
C . 汉代的乡饮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风俗,由于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仪式非常受重视,要选择吉日举行,还要严格区分长幼尊卑。
D . 在汉代,女子可以和男子一起喝酒,在宴饮时还可以杂坐,甚至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当街卖酒,才女卓文君就曾经当垆卖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药酒方剂和张仲景两部药书中的大量记载,我们可以推断酒在汉代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B . 汉代的成帝、明帝时,在祭祀圣师周公、孔子时,都会在学校举行盛大的酒会,可见酒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C . 灌夫与田蚡本来就有矛盾,因为田蚡拒绝了灌夫的倒酒,所以灌夫认为这是田蚡对他的极大的不尊重,当场就骂了田蚡。
D . 按照汉代宴饮的礼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鸿门宴》中项羽作为主人东向坐,刘邦作为客人北向坐,是符合礼仪的。
5. (18分)(2016·桂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呵,你是一只神鸟”﹣﹣缅怀我的父亲高士其高志其①“生命呵,你是一只神鸟”是父亲高士其生前写的诗中他喜爱的一句,我把全诗印在《高士其全集》的封底。
父亲去世后,也有知识界与出版界的人士对他的一生作了如此富有诗意的评价。
②父亲自幼爱好文学,是在一户书礼世家诞生的。
他熟读中国启蒙读本与诸子百家经典,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
1918年踏进清华校园作留美预备生后,“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同时,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学与哲学。
17岁他的第一篇英文作品《我的生活》获得好评。
后来他加入万国童子军通讯社,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
③父亲在美留学期间,流行性病毒正在祖国肆虐,成千上万的人,包括自己的亲姐姐,都被这“小魔王”夺去了生命,他便认定医学才能救国,就从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转到芝加哥大学改攻细菌学这个冷门。
他多次吞食食物毒细菌做自身感染试验。
不幸的是,一次在实验室中,装有病毒的瓶子破裂,他受到脑炎过滤性病毒感染,中枢运动神经遭到破坏,手脚活动发生障碍,但他的思维依然非常清晰敏捷,他顽强地学完了全部医学博士课程。
④父亲去美国攻读科学与医学,但仍深爱着文学与哲学。
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他阅遍了世界名著。
在取道欧洲回国途中,他考察了十七个国家的公共卫生现状和措施,以备供祖国参考。
同时,他的文学情结不解,他曾在巴黎圣母院的小书摊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终于买了一本诗集才欢喜地回到旅馆。
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他访问了歌德故居,在那儿买到他十分珍爱的歌德名著《浮士德》。
⑤等到他1930年回到上海,他看到被日本侵略的祖国生病了,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心情沉痛无比,他着手翻译《世界卫生事业趋势》、《细菌学发展史》等文介绍给国人。
不久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四肢近于瘫痪。
但他依然愤世嫉俗,由于不满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他辞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职务,失业后贫病交迫,在上海亭子间开始了科学小品创作。
19 34年父亲在发表第一篇科学作品《细菌的衣食住行》时,将原名“高仕錤”改为“高士其”,并郑重宣布:“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就在这时,他经在美国就结识的好友﹣﹣读书出版社创始人李公朴引荐,正式投入了文化抗战的译著出版生活。
⑥之后,在李公朴、陶行知、艾思奇、黄洛峰和茅盾的支持下,他不仅成为读书出版社科普创作和译作的重要作者和编辑,还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拿笔奋战且影响最大的著名科普作家。
作为一名优秀细菌学专家,父亲准确地预见到了细菌战的可能和反细菌战的必要;作为一名忠贞的爱国者,父亲认为先要从最基础做起,唤醒民众对病菌的防御意识。
在父亲看来,从事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但是引起对日敌警惕,更重要的还在于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害,以强健之身去拯救和保卫祖国,并使它富强。
从此,父亲找到了一种把自己留美学到的专业知识,奉献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大众的最好方式。
开始,他还能用抖动的手握着笔杆,艰难地书写近百篇科学小品;以后病情加重,就先打好腹稿,一个字一个字地口述出来,请人记录。
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往往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但他每天乐此不疲。
⑦茅盾先生称赞我父亲妙笔生花,将这些专业知识,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时用“访问记”,有时用对话体,或是幽默的叙述体。
各种毒菌在他笔下都被拟人化了,贪婪、狠毒、阴险﹣﹣活像一群侵略人体的小魔王,读者能以此和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作形象的比照。
茅盾说,这样“使读者不但得了与我们民旋健康有莫大关系的知识,还激发了我们的民族意识,以及疾恶如仇的正义感”。
一位惠重疾的瘫痪科普作家,能以自己手中的笔,在抗战中发挥这样的宣传作用,真是太难得了!也曾有人非难父亲,说他政治热情太高了,有时把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用作抨击社会不正之风和投向民族仇敌的刀枪。
而父亲对这些非议不以为然,他不像少数科学家那样,无视民族存亡,把自己关在风平浪静的实验室中作居奇的商贾,他坦然地宣称,他的科学研究“投降了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