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2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基础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恒星C.萤火虫D.霓虹灯【答案】A【解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夜间闪亮的萤火虫、恒星、霓虹灯自身可以发光,属于光源;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A.会减小B.不变C.会增大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减小,故选A.3.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光年”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长度B.时间C.速度D.密度【答案】A【解析】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
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成像,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虚像B.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反射形成的C.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影子D.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答案】D【解析】将小孔对着烛焰,小明看到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5.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6.某市中学九年级组织学生进行春季郊游活动,下列他们欣赏到的景色,其中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答案】C【解析】“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源,能区分哪些物体是光源,并能将光源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传直线传播。
3.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现象,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4.知道光在真空(空气)中的速度。
【学习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光现象.【学习难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自主预习】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常见的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3.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打雷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大于声速。
5.“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5m.【合作探究】探究一:光源1.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我们把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光源可分为人造光源(如:发光的电灯、点燃的火把、燃烧的蜡烛、霓虹灯等)和天然光源(如:太阳、水母、萤火虫、灯笼鱼等);3.月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自行发光,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探究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①想想议议:在有雾的天气,看到太阳光透过树丛的光束是怎样的?从汽车灯射出的光束有什么特点?晚上,手电筒发出的光和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光都有什么特点?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是直的;手电筒发出的光也是直的。
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直的②实验:用激光笔照射白墙,看到墙上有一光斑,但光在空气中的路径不可见,用喷雾器在笔和墙之间喷水雾,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③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空气是均匀的)(2)光在水中的传播让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或粉笔末),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 火把B. 太阳C. 萤火虫D. 月亮2.如图所示,地面上的“倩影”,其形成主要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3.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
日环食现象是由于()A. 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 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 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 太阳光的色散形成的4.下列光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平面镜成像B. 雨后的彩虹C. 凸透镜成像D. 小孔成像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猫在镜中的像B. 水中的筷子弯折C. 水杯的影子D. 手机相机拍照6.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筷子在水中弯折B. 山在水中的倒影C. 手的影子D.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 左侧的黑板反光B. 日食的形成C. 叶脉通过露珠成放大的像D.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8.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二、填空题9.2020年的夏至日,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看到了漂亮的“金边日食”现象。
“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规律”来解释,它是太阳光被遮住的结果。
10.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
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在晴朗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亮斑,这是光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填“像”或“影子”),如图所示。
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正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并经过这个小孔射到地面,此时地面会出现一个(填“正方形”或“圆形”)的小亮斑。
1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
4.1光源光的传播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2.8月22日,一场盛大的日食在美国上演,在美国的某些区域人们观察到的日偏食,在发生日偏食时,人们观察到树荫下的亮斑的形状是A.无规则的各种形状,与树叶之间的缝隙形状有关B.月牙形,它是太阳的影子C.月牙形,它是太阳的像 D.圆形,它是太阳的像3.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甲、乙两人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则A.甲记录的较准确 B.乙记录的较准确C.甲、乙两人记录的都较准确 D.甲、乙两人记录的都非常不准确4.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是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5.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应在A.甲B.乙C.丙D.丁6.白天天晴时,我们在校园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的反射形成的D.以上答案都不对7.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慢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C.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D.雷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8.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灯光下会看到物体的影子,自然界中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等天文现象,利用激光可以引导掘进机前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C.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的实像B.蜡烛的倒立的实像C.三角形光斑D.蜡烛的倒立的虚像10.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晶莹的钻石 B.耀眼的流星 C.皎洁的月亮 D.放电影时看到的屏幕二、填空题11.(1)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2)一定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3)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均填序号)①太阳;②星星;③自行车的尾灯;④正在放电影的银幕1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填“快”或“慢”);光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它的速度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如图甲所示.月食是由于______形成的现象.当月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填“A”“B”或“C”)区域时,就能看到月全食现象.14.为了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用激光器向月球上的反射器反射激光,经反射器反回激光发射场,若测得经过的时间为2.54秒,那么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千米.15.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16.图是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___传播的,也说明光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 1节光的直线传播刷基础知识点1光源(1[2023 新疆乌鲁木齐期中,中]下列都是光源的是 ( )A.行星点燃的蜡烛B.闪闪发光的钻石发光的水母C.月亮太阳D.亮着的灯泡发光的萤火虫知识点2 光的直线传播2[2023广东广州期中]以下四种情形中,光能沿直线从M点传播到N点的是 ( )3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实像④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对于这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2023湖南郴州中考]“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知识点3 光的传播速度(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年是天文学上使用的时间单位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⁸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6[2024上海浦东新区期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一般田径比赛中,起点处的裁判员发令后开始比赛,终点计时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计时准确,应该 (填“看到冒烟”或“听到声音”)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刷易错易错点误认为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7[中]同学们在课下的实践中是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形孔上,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
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A.“▽”形B.“△”形C.圆形D.无法判定刷提升[2023广西柳州一模,中]如图,聚光灯照在女孩身上,则她的影子出现在图中的 ( )A. OA方向B. OB方向C. OC方向D. OD方向2[中]在甲、乙两图中 ( )A.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B.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C.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因3[中]如图甲,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梳理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对光源和光的传播特征的认识,难点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历年中考命题主要考查光源的判断和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题型难度不大,需把握好光源的特征,理解常见的直线传播现象,特别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征。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
一、光源光是由某些能发出光的物体产生的。
我们把那些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及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光源,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另一类是人造光源,如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和正在发光的白炽灯等。
注意:光源是指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
有些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看上去好像也在发光,但它们不是光源,如银幕、月亮和所有的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上所指的光源。
二、光的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雾天里的车灯射出直线光束,穿过森林的阳光是一条条直线等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进一步探究可知,光在透明均匀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
像空气、水、玻璃等都是透明均匀介质。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便于研究光线问题而引人的一个物理模型,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光线相互平行的光称为平行光,在地球上,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b.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c.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d.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三、光的传播速度实验证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用字母c 表示)。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自主探究1.光源: 叫光源.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3.光在沿直线传播.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合作探究1.有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是.2.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的传播规律可以归纳为.3.光线: ,画法: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的形成(2)小孔成像5.光速(1)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 m/s.(2)空气中的光速真空中光速,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也取m/s.(3)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课堂检测1.以下每组看起来有光射出的物体全部都是光源的是( )A.耀眼的幕墙玻璃、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镜子、煤油灯火焰、发出彩色光芒的钻石C.篝火、水母、夜空中的月亮D.发光的灯泡、点燃的蜡烛、太阳2.车棚顶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车棚底部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 )A.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影子B.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C.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实像D.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星星一定是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A.先见闪电,后闻雷声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日下立杆,其影立现5.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到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A.图象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象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象D.可以看到图象但听不到声音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系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涉及的光学知识有.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1)太阳、萤火虫(2)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3.同种均匀的介质中4.3×1083×105不同的合作探究1.③⑧⑨②④⑥①⑤⑦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物理模型一条带箭头的直线4.(1)(2)5.(1)3×108(2)非常接近3×108(3)课堂检测1.D2.B 解析: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3.C 解析:我们看到的行星不会发光,而是反射的太阳光,选项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大约是3×108 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选项B、D错误.4.A5.D 解析:图象属于光信号,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仍可以看到图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6.D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2.了解光的反射种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会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3.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反射现象.自主探究1.光的反射:光从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是.3.光的反射定律.4.镜面反射: ,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5.漫反射: ,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合作探究1.光的反射现象可如图表示,先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1)入射点O:入射光与反射面的交点,即图中O点.(2)法线ON:叫法线,用虚线表示.(3)入射光线:即图中的,用实线表示.(4)反射光线:即图中的,用实线表示.(5)入射角: 光线与的夹角,用i表示.(6)反射角: 光线与的夹角,用r表示.2.师生共同探究(1)改变光的入射方向,做两次试验,最后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2)将纸板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现象是,则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3)将光线沿着刚才记下的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的反射光线的位置,现象: ,由此可得出: .(4)综合可归纳得出光的反射定律:3.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课堂检测1.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 )A.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B.物体一定是光源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D.物体是白色的2.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叙述,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甲、乙两人在灯光下同照一面镜子,甲同学通过镜子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从镜子中( )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B.一定不能看见甲的眼睛C.可能看见甲的眼睛D.无法确定,与所处的位置有关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5.雨后有月光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6.如图所示,用激光器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将反射光线位置用笔画好.改变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它顺时针旋转10°,找出此时的反射光线,并用笔做上记号.量出反射光线相对原来的反射光线旋转的夹角.(1)你觉得这个夹角会是多少度?为什么?(2)利用平面镜反射的这一特点能起到以下什么作用?( )A.放大B.改变光路C.成像D.缩小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从两种物质分界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2.反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5.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合作探究1.(2)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3)AO(4)OB(5)入射法线(6)反射法线2.(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消失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3)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1)平行(2)不平行漫反射同样课堂检测1.C 解析:人眼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源的光射入人眼,人眼看到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更不是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2.C 解析:反射定律阐述了“三线、两角”的关系,而选项A、B、D都颠倒了因果,只有选项C正确.3.A 解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甲能通过镜子看到乙的眼睛,则乙也一定能够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4.D 解析:从题图可知,手电筒不是垂直照射小镜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手电筒射向镜面的光线斜向上反射,不能射入人的眼睛,而墙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有部分光线射入人眼,所以看上去,镜子是黑色的,墙面是白色的.5.B 解析:雨后的月夜,地上积水表面平滑,发生镜面反射,地面粗糙,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被水面反射进眼睛的光线比地面反射的强,背着月光走,被地面反射进眼睛的光线比水面反射的强.6.答案:(1)20°,原因见解析(2)A解析:镜面顺时针旋转10°,即法线顺时针旋转10°,说明入射角增大10°,结果反射角也增大10°,但注意由于法线已经转过10°,所以反射光线要旋转20°才能使反射角也增大10°.当镜面转动10°时,反射光线转动20°,可利用这一原理作放大用途.。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竹的倒影B.水面“折”枝C.手影D.镜中花【解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2.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
A.闪电B.太阳C.月亮D.亮着的电灯3.下列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到的花 B.镜中猫的像 C.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D.水中树的倒影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5.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平面镜成像;B.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光的色散;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6.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7.如图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
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
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9.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10.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行的方向一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光源★ 1 1二光的传播★ 4 412三光速★ 1 1一、光源:1.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分类:(1)自然光源: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2)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3.说明: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例题1】下列是光源的是()A.闪烁的行星 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C.发光的电灯 D.璀璨的钻石【答案】C【解析】解:A、行星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D、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璀璨的钻石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故BD 错误。
C、发光的电灯都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1】如图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发光的水母【答案】D【解析】解: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钻石也是反射光,晶莹的露珠也是反射太阳光,这些都不是光源。
发光的水母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能发光是光源。
故选:D。
二、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②光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改变传播方向(不是直线传播,海市蜃楼现象);③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也会改变(斜射时会发生折射);④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1)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柱、小孔成像;(2)应用:瞄准、排队、激光准直、校直、针孔相机;①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②日食、月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月球在中间时可以形成日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①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②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③成像原理:光沿直线传播;④像距越大,像越大;5.像的大小与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①像距=物距(v=u):等大的像;②像距>物距(v>u):放大的像;③像距<物距(v<u):缩小的像。
专题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扫描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读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 3×108m/s 。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为天然光源,人为制造的为人造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例题2】(2019山东省东营)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专题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扫描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读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 3×108m/s 。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为天然光源,人为制造的为人造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例题2】(2019山东省东营)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筷子“折断”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答案】B【解析】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例题3】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答案】C【解析】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也就是距离s相同,但光速c=3×108m/s,声速v=340m/s,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根据v=s/t 导出t=s/v,所以光传播快,声慢得多。
所以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达标训练题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________光源和______光源两类。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规律称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条件是______透明介质、介质分布均匀。
【答案】天然人造.同种.【解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规律称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条件是同种透明介质、介质分布均匀。
生活中的现象有影子、日食、月食和小孔成像等。
2.真空中的光速约为________m/s。
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_____的单位。
【答案】3×108 ,长度.【解析】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m/s。
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3.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答案】C【解析】“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溪底部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小溪的底部是变浅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
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4.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凿壁借光渔民叉鱼水中倒影雨后彩虹【答案】A【解析】凿壁借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渔民叉鱼时,由于光的折射,应该向看到的鱼的稍低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故B不正确;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正确;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正确.一、选择题1.(2019湖南长沙)“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年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D【解析】A.焰火自身能发光,所以焰火是光源,是人造光源,故A错误;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错误;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焰火,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2.(2019湖南娄底)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2019四川内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C【解析】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后会形成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D错误。
4.(2019贵州铜仁)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手影 B.平面镜中的像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D.雨后彩虹【答案】A【解析】首先分析月食形成原因,然后判断选项中形成的原因进行对照。
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遮挡了太阳光射向月球的光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时,太阳光被地球遮挡,看到月食,所以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
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不符合题意。
5.(创新题)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认真观察,确定是那个人看不见美景。
太阳光照射到海面上方的大雁,由于反射光沿直线传播,被大山遮挡,反射光照不到下面人的眼睛里,所以下方的人看不见美丽翱翔的大雁。
6.(2020云南模拟)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汽车上的“后视镜” B.树在水中的“倒影”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地上的“树影”【答案】D.【解析】题中各情景都与光学现象有关,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逐一分析各现象的成因,判断各选项的正误.A.汽车上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利用汽车上的“后视镜”观察后面的情况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直线传播现象,故A错误.B.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地上的“树影”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树挡住而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正确.二、填空题7.(2020海南模拟)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来解释.【答案】直线传播.【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8.(2020大庆模拟)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利用一片半透膜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如图所示对着烛焰,这时我们看到蜡烛到圆孔的距离圆孔到薄膜的里,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是(选填正立放大、倒立缩小)的。
【答案】大于,倒立缩小.【解析】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然后过烛焰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作出通过小孔的光线,根据光线与光屏的交点确定像的位置及大小.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要大于像距,故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9. (创新题)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天空中上演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月食过程持续5个多小时,其中全食阶段的“红月亮”将在20时51分持续到22时08分。
普通公众可以足不出户,在自家窗前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
下图是月全食的过程。
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_________,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
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_______,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
【答案】一条直线,散射。
【解析】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可知,在本影里太阳发出的光线不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我们看不见明亮的月亮,但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散射,太阳光中就有一部分单颜色光照射到月球上,经过月球反射会进入人眼,这样看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
三、实验与计算题10.(创新题)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1)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选填“正比”或“反比”).(2)我们除了发现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外,还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吗?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控制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物体到小孔的距离.(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m.【答案】(1)越大;正比;(2)屏;(3)1.4×109.【解析】(1)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求出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可以发现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正比.(2)我们除了发现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外,还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吗?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控制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该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3)光斑的直径与光斑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根据光线传播的可逆性可知:太阳直径和太阳与小孔之间的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且和光斑的直径与光斑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相等.太阳的直径:d=×1.5×1011m=1.4×1011cm=1.4×109m.109m.11.(2020苏州模拟)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银河系中两颗恒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当遥远,即便牛郎和织女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即光速飞行,从牛郎星飞到织女星也要16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