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之质量 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56.0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质量与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在天平的调节、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等方面出现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
欢迎阅读与参考!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质量与密度)如下: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3)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4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物放左、码放右)(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使平衡)4、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6、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质量及其特性: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 m 表示。
2.符号:m;3.单位:千克(kg);(1)基本单位:千克(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μg)等;1kg=1000g=103g=106mg=109μg 1t=1000kg1斤=500g=0.5kg4.特点: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1)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温度、形状而改变;(2)1kg的冰融化成水后质量是1kg;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多。
5.生活中常见的质量:(1)一个鸡蛋:50g;(2)中学生:50~60kg;(3)物理教材:200g;(4)一头大象:6t;【例题1】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经地面工作人员测量,此次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共1731g,与在月球上相比,这些样品的质量( )A.没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月壤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是位置变了,但样品中所含月壤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故选:A。
【变式1】乒乓球不慎被挤扁但无破损,则球内的气体( )A.质量不变 B.体积不变 C.密度不变 D.压强减小【答案】A【解析】解: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压强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例题2】将地球上的物体带到太空中,它所含物质的多少 (选填“有”或“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 (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物态、 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没有;没有;位置。
【解析】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知识点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考前须知: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枯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
努力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必背知识点一、质量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
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千克 (kg),其他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属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 (如固态、液态、气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4. 测量:常用工具: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 把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2. 天平游码归零,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 “左物右码”进行测量,注意用镊子夹取砝码。
4. 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 公式:ρ= m/V(m为质量,V为体积)。
3. 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³)。
换算关系:1g/cm³ = 10³kg/m³。
4. 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同种材料构成的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5. 应用:鉴别物质: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并与已知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计算质量和体积:在知道密度和其中一个物理量 (质量或体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另一个物理量。
6. 测量:固体密度测量: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 (采用排液法),然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液体密度测量:先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然后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再测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最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一、质量的基本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经典力学中,质量是物体惯性和引力的衡量标准。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其他单位还有克、毫克等。
二、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的测量工具是秤。
实验室中常用的秤有天平、台秤、杆秤等。
其中,天平是最精密的测量工具,一般用于实验室或精密测量。
而生活中常见的电子秤、磅秤等也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三、质量的测量方法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调整游码位置,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电子秤测量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电子秤的测量台上,稳定后读取显示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四、质量的单位换算质量的单位换算是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
例如:1千克= 1000克;1克= 1000毫克;1千克= 1000000毫克。
通过单位换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质量的大小,并进行精确的测量。
五、质量的物理意义质量在物理学中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是物体加速度的反比;在万有引力定律中,质量是物体之间引力大小的衡量标准;在惯性定律中,质量是物体惯性的衡量标准。
因此,深入理解质量的物理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相关定律和概念。
六、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首先,选择合适的质量测量工具是关键。
对于精确的质量测量,应使用天平或高精度的电子秤。
其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也是重要的。
例如,在使用天平时,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误差的产生。
此外,掌握单位的换算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质量的大小。
最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七、生活中的质量应用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常常关注商品的质量,以确保其满足我们的需求。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总结初中物理的质量与密度是十分重要的单元章节。
下面是关于质量与密度的相关知识点。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注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⑴移动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使横梁平衡,但平衡螺母是在调节时使用,游码是称量时使用,不能混淆。
⑵调节平衡螺母时用反向调节法,即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调;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
⑶游码示数为游码左边缘对准的刻度值。
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公式:ρ=m/v单位:kg/m^3,有时也用g/cm^3,1g/cm^3=1000kg/m^3;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2、了解生活中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掌握天平的用法;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克(g )、毫克(mg )、吨(t )。
3、单位换算:3110g kg -=;3611010mg g kg --==;3110t kg =要点诠释:1、质量是物体的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对物体的质量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1分米3水的质量是1千克,初二同学的质量大约是40千克~80千克,一头牛的质量大约是1吨,3粒玉米大约是1克。
要点二、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台秤、案秤、电子秤等。
2、天平的构造:3、天平使用:(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2)归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3)调平: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4)称量: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砝码用镊子夹取,砝码的放置顺序是从大到小),当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时,应通过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5)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要点诠释: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保持天平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3、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
4、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5、天平指针偏左偏右与平衡螺母旋出旋入的关系: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右移;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右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左移。
6、注意调好的天平不能在桌面上移动,移动后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左右盘是不同的。
是不能互换的。
横梁上的螺母更是不能再动,否则横梁的平衡就被破坏。
【典型例题】类型一、质量【例题】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C.菜刀被磨光以后D.将铁丝用拔丝机拉长【思路点拨】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及温度的变化无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全面总结6.质量与密度6.1 质量质量是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
例如,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但由于铁锤体积大,含有铁这种物质多;同样,一桶水的体积比一杯水的体积大,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水这种物质多。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等,其中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物品时常说他们的重量是多少克或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指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温度、物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商店中常用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对于载重车辆的质量通常用电子磅来称量。
在学校的实验室和工厂的化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托盘天平由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指针、平衡螺母、托盘等构成,并且每架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使用天平的步骤如下: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如果需要调节底座水平的天平,应先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使底座水平。
2.拨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
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是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例如,如果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4.测量:在称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称量时,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在右盘中试加砝码,如果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需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此时需要注意,物体和砝码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加砝码要“先大后小”。
5.读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读取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时,应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自然科学,而其中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系统地掌握物理中的质量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中的质量知识点。
一、物质的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物质的物理量指用数字表示的物质的某种特性,例如质量、长度、时间等。
其中,质量是物质的基本物理量,通常用m表示,单位为千克(kg)。
在物理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和比较物体的质量,常采用重量比较法和平衡比较法。
二、物体质量的测量物体质量的测量是物理中的一个基本实验操作,通常采用天平进行测量。
在称量物体时,应选择合适的称量范围和称量精度,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误差。
三、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指在封闭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都不会改变系统内物质的总质量。
例如一个密闭的瓶子内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如果向其中喷入一定量的氧气,使气体化学反应产生水,最终瓶子内的物质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四、质点和质点系质点是物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在物理分析中将物体简化为质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的模型。
而质点系则是由多个质点组成的物理模型,通常涉及质心、质点系的质量、质心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基本概念。
五、物体密度物体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水平浮法、液体置换法和密度块置换法等。
六、惯性及其实验表现惯性是物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物体由于自身的特性而抵制它状态的改变,包括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和转动惯性两种。
惯性有多种实验表现,例如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圆周运动的实验和绕轴转动实验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中的主要质量知识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认真理解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于物理实验和问题的分析中,以达到对物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体积知识总结
一、质量的概念和常用单位
-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与吸引其他物体的能力。
-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和克(g)。
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质量单位。
二、质量的测量方法
质量可以通过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具体方法有:
1. 直接测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读取天平的示数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2. 间接测量:利用密度和体积的关系,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得到物体的质量。
三、体积的概念和常用单位
- 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³)、升(L)和立方厘米
(cm³)。
四、体积的测量方法
体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常用的方法有:
1. 直接测量: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尺子或者直尺测量其边长或直径,然后利用相应形状的体积公式计算得到体积。
2. 水位法测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已知体积的中,测量液面的高度变化,根据的标定,可以计算得到物体的体积。
3. 容积器法测量:利用容积器或烧瓶等器具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
4. 液体排放法测量:将物体放入已知体积的中,记录液体的排放量变化,根据排放的液体量可以计算得到物体的体积。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体积知识的基本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节质量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概念,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质量的概念理解的要求很浅,只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
就内容安排而言,本节课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学习和使用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密切相关,是重要的基础性的一节。
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重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物体有量的不同。
但是容易把质量理解成物体的好坏。
除了感性的认识,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养成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但缺乏科学的实验探究心理,而且质量和重量容易混淆。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
而且,现在的学生学习方法普遍有待改进,对基础知识不爱记忆,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质量及天平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原因。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核心素养通过使用天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请把铁钉、铁夹子、图钉、塑料刻度尺、矿泉水瓶、塑料桶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请说出分类的理由。
质量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掌握天平的用法;
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克(g )、毫克(mg )、吨(t )。
3、单位换算:3110g kg -=;3611010mg g kg --==;3110t kg =
要点诠释:
1、质量是物体的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对物体的质量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1分米3水的质量是1千克,初二同学的质量大约是40千克~80千克,一头牛的质量大约是1吨,3粒玉米大约是1克。
要点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台秤、案秤、电子秤等。
2、天平的构造:
3、天平使用:
(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
(2)归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3)调平: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4)称量: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砝码用镊子夹取,砝码的放置顺序是从大到小),当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时,应通过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5)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要点诠释:
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2、保持天平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3、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
4、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5、天平指针偏左偏右与平衡螺母旋出旋入的关系: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右移;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右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左移。
6、注意调好的天平不能在桌面上移动,移动后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左右盘是不同的。
是不能互换的。
横梁上的螺母更是不能再动,否则横梁的平衡就被破坏。
【典型例题】
类型一、质量
1、(2015•北京一模)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
C.菜刀被磨光以后
D.将铁丝用拔丝机拉长
【思路点拨】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及温度的变化无关。
【答案】C
【解析】A、铁水凝固成铁块,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不合题意;C、把菜刀表面磨光,所含有的铁物质在减小,质量也会变小,符合题意;D、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不合题意;故选C。
【总结升华】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答案】A
2、【高清课堂《质量体积密度》356649例题1】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一个大西瓜大约重1000g
B、1kg的鸡蛋大约能有40个
C、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大约在45kg左右
D、一瓶标有“550mL”的饮用水的质量大约为1kg
E、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F、食堂里一个馒头的质量大约100g
【答案】C、F
【解析】A、一个大西瓜大约5kg左右;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故B错误;C、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大约在45kg左右,是对的;D、一瓶标有“550mL”的饮用水的质量大约为550g,学了密度知识后大家能够计算出来;E、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十几克;F、食堂里一个馒头的质量大约100g,是对的。
【总结升华】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及其密切的学科,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我们将能够学得游刃有余。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也是现在中考出题的基本思路。
类型二、天平的使用
3、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放有50g、20g、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答案】81.4
【解析】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在读标尺上的示数时应以游码左端的刻度为准,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则读数应为1.4g,所以该铜块的质量应该为81.4g。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测量中读数的技能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
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调节使秤杆水平平衡。
某次称量情况如图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
kg。
【答案】调零螺丝 2.2
【解析】台秤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称量质量的工具,其使用方法和天平类似。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及时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也是目前中考的趋势。
4、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
(3)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
(4)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计算砝码的总质量时,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请在下列横线前的括号内写出这些遗漏和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在横梁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的红线处,这时横梁平衡;(3)将“右”改为“左”;(4)将“手拿”改为“镊子夹”,将“左”改为“右”。
【解析】对于天平的横梁平衡调节,要说出横梁平衡的标志;对于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要注意不能颠倒,另外,取砝码时,不能直接用手拿取。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测量中天平的使用,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春•宜兴市校级期中)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