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水域1︰1万水下地形测量及成图的主要技术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海洋工程、地质研究、水下文物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测绘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应用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
一、测绘设备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需要专门的测绘设备来获取水下地形数据。
其中,声纳和激光雷达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声纳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在水下进行测量,可以获取水下地形的精确数据。
激光雷达则利用激光束的反射原理,在水下进行快速而精确的测量。
二、数据采集在进行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时,准确的数据采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
如果是浅水区域,可以使用测员潜入水中进行测量;如果是深海区域,则需要采用无人潜水器或遥控航行器等自动化设备进行测量。
其次,需要合理安排测量路径,确保覆盖全区域并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三、数据处理在获取了大量的水下地形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准确的地形模型。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过滤、数据配准和三维重建。
首先,通过合适的数据过滤算法,去除掉噪声和干扰,提取出有效的地形数据。
然后,进行数据配准,将不同位置的数据进行对齐,以克服水流和波浪的干扰。
最后,利用三维重建算法,将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地形模型,以便进一步应用和分析。
四、应用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可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在海洋工程中,可以用于海底管道和电缆的布设、港口和航道的规划等;在地质研究中,可以用于海底地质构造的探测和地质灾害的评估;在水下文物保护中,可以用于发现和保护沉船和潜水遗址等。
此外,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综上所述,水下测量和地形重建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选择测绘设备,准确采集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准确的地形模型。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和水下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发展,为人类对水下世界的认识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海底地形测量的关键技术与方法海底地形测量是一项对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任务。
准确测量海底地形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无疑对于海洋研究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海底地形测量技术和方法。
1.声纳测深技术声纳测深技术是最常用的海底地形测量技术之一。
它利用声纳波束在水下传播的原理来获得海底地形的信息。
测深仪通过发送声波信号,根据声波信号的往返时间来计算海底的深度。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精确测量海底的深度,还可以获取地形特征如海底峡谷、山脉等的描述。
声纳测深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非侵入性,且适用于大范围的海域。
然而,由于声波的传播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温、盐度和压力等,因此在进行声纳测深时需要进行校正和补偿。
2.多波束测深技术多波束测深技术是声纳测深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
该技术利用多个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并通过计算声波波束的散射点来推断海底地形。
相比传统的单波束测深技术,多波束测深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详细的海底地形信息。
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海洋测绘、海底管道敷设和海底地质研究等。
然而,在复杂的海底地形条件下,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定位技术准确的位置信息对于海底地形测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LORAN(低频无线导航系统)是两种常用的海底定位技术。
GPS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精确测量探测器的位置,从而提供准确的海底地形测量数据。
而LORAN则利用地面和海底基站之间的时间延迟来确定探测器的位置。
这些定位技术可以与声纳测深技术结合使用,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海底地形数据。
4.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海底地形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激光束测量海底地形的高程信息。
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获取精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地形线图和三维模型,为海洋研究和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激光扫描技术在应用中需要考虑光线在海水中的传播和散射问题,因此在复杂的海底环境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挑战。
水下地形测绘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下地形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水下考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下地形测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底地形特征、水文气象变化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等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技术基础、常用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介绍水下地形测绘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实践。
一、技术基础水下地形测绘技术是指通过测量和记录水下地形特征及相关数据信息,了解海底地貌、地层构造和实地情况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主要涉及到声学、光学和卫星遥感等相关原理和方法。
1.声学方法:利用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声呐、声纳等设备发射声波,根据声波传播的时间和强度变化来推测海底地形特征。
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测量深海地形,但对于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相对较低。
2.光学方法:利用光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激光扫描技术等,可以获取水下地形的三维模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近海浅水地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3.卫星遥感方法:通过卫星对海洋表面的图像进行拍摄和记录,再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可以间接推测出水下地形特征和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海域观测,但由于限制因素多,测量精度和分辨率较低。
二、常用方法水下地形测绘技术有多种常用方法,其中包括多波束测深、激光测深、声能测深等。
1.多波束测深:多波束测深技术是利用多个声波束同时接收和处理,来实现对海底地形的准确测量。
该技术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和海底地形模型构建等领域。
2.激光测深:激光测深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海底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激光扫描设备可以快速获取海底地形的三维模型。
该技术适用于浅水区域,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实时性强等优势。
3.声能测深:声能测深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水下传播的特性,通过声纳或声呐等设备发射声波,并记录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强度,从而推测海底地形的方法。
该技术适用于深海区域的地形测量,但由于声波传播受到水温、盐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较低。
测绘技术中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海洋工程、河流治理、水利建设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法,以探索其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种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声纳测深法。
声纳测深法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原理,通过发射声波并记录回波的时间和信号强度来计算目标水下地形的深度。
由于声波的传播速度在水中是已知的,因此可以根据回波的时间确定目标地形的深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深海、湖泊等特殊环境下的地形,并且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的优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测、海底地质调查等领域。
其次,我们来介绍另一种常用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激光测距法。
激光测距法利用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并通过接收器记录返回的光信号,从而确定目标地形的距离。
这种方法适合于近距离测量,并且具有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特点。
激光测距法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城市建设等领域,如测量河床的高程、建筑物的结构等。
然而,由于激光光束在水中传播时会发生衰减,因此在水下环境中应用时需要考虑光线的衍射和散射,以提高测量精度。
此外,水下地形测量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常用方法——多波束测深法。
多波束测深法通过同时发送多个声波束,并记录回波的时间和强度,以确定目标地形的深度和形态。
多波束测深法相比于传统的声纳测深法有着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海洋测图、河流边界划定等领域。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获取地形的三维数据,为后续的地形分析和建模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除了这些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领域。
例如,无人机测量技术的发展为水下地形测量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设备,在空中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无需直接接触水体。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测量的安全性和效率,还能够获取更广阔的测量区域。
海洋测绘1:1万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试生产项目作业方法的探究摘要:通过本次宁波市域海洋测绘1:1万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试生产项目,针对试生产过程,总结试生产过程中的可行经验和关键技术,探讨一些可用于生产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水位站;水位观测;平均海平面;理论最低潮位面;测深;GPS-RTK 无验潮Abstract: 1:10000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ing and the deep-water shoreline surveying pre-production project in the Ningbo City are introduced. Some viable experience in pre-production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Keywords: hydrometric gage;hydrometric observation;mean sea level;theoretically lowest tide level ;bathymetric survey;GPS-RTK without tidal observation1 引言为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重大战略部署,省政府专门就海洋测绘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的通知》,明确全省海洋测绘工作是省重点专项工作,明确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由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统一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全省海洋测绘的项目实施,负责编制全省海洋测绘工作方案并对全省海洋测绘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宁波市域海洋测绘工作是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保障性工作。
项目年度计划经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批准后实施。
为了更好的完成宁波市域海洋测绘与调查工作,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提供可靠数据,宁波市于2011年8月开始启动了试生产,我公司本次的试生产项目为1:1万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
如何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地图制作水下地形测量和地图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不仅在海洋科学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海洋资源勘探、海上交通规划以及海洋工程施工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地图制作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简介水下地形测量是指利用各种测量设备对水下地貌特征进行详细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常用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包括声纳测深仪、多波束测深、浮标测高仪和激光扫描测深等。
1. 声纳测深仪:声纳测深仪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接收其回波,利用声速和时间差来计算出水下地形的深度。
它广泛应用于海洋科考、水下考古和海洋资源调查等领域。
2. 多波束测深:多波束测深是一种通过同时发射多个声波束进行测量的技术,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通过分析多个回波的特征,可以获取更为精确的水下地形信息。
3. 浮标测高仪:浮标测高仪是一种通过记录海面到测高仪浮标位置的距离来计算水下地形高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近海和河流等较浅的水域,能够提供详细的地形高程信息。
4. 激光扫描测深:激光扫描测深利用激光束穿透水体并被水下对象反射回来进行测量,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数据。
它在水下地形测量和海底地貌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水下地图制作方法探讨水下地图制作是基于水下地形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地图制作软件对水下地貌进行细致的描绘和展示的过程。
在水下地图制作中,需要考虑数据处理、地图样式设计和精度验证等环节。
1. 数据处理:水下地形测量数据通常为海底地形数据和水下物体数据。
在进行水下地图制作前,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清洗,包括数据校正、滤波处理和异常值剔除等。
这样可以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地图样式设计:水下地图的样式设计需要考虑可视化效果和信息传递的需要。
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和线条的运用来表示不同的地貌特征,同时添加图例和比例尺等元素,使地图更具有可读性和美观性。
3. 精度验证:在完成水下地图制作后,需要进行精度验证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导言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测绘设备和方法来研究和测量海底地形的科学与技术。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求的增加,海底地形的测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一、船舶测量方法船舶测量是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在船上装备测深仪、声纳等测量设备,从而实现对海底地形的测量。
测深仪通过发射声波,并通过记录声波来回传播的时间以及声波的反射情况,来计算出海底的深度。
声纳则是使用激光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来计算海底的高度。
二、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载体上的传感器,获取海洋地表和海底地形信息的方法。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电磁辐射的测量,获取到不同波长下的数据,并通过处理分析,得到地表和海底地形的信息。
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连续、多时相的特点,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海底地形测量数据。
三、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地球中传播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与海底地形的方法。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会导致地震波的折射、反射以及散射等现象。
通过观测这些现象,可以推断出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从而间接得到地下结构的信息。
四、星载重力测量星载重力测量是一种利用卫星携带的高精度重力仪器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情况的方法。
地球的重力场受到地球内部不均匀分布的物质引起的扰动,而海底地形会导致地壳对地球重力场的改变。
通过记录卫星在海底地形上空的重力场变化情况,可以推断出海底地形的信息。
五、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插值和计算,来模拟和重建海底地形的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将现有的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插值算法和模型,计算出不同位置的海底地形。
这种方法可以辅助实际测量数据的不完整性,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海底地形信息。
结论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如何进行海底地形的测量与制图海底地形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面积。
然而,由于其隐藏在水下,我们对海底地形的了解相对有限。
因此,进行海底地形的测量与制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海底地形的测量与制图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一、概述海底地形的测量与制图旨在揭示海底的地理特征,如海底山脉、海沟、海底平原等。
这些地形特征对于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进行海洋科学研究以及进行海洋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量技术1.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技术是实现大范围海底地形测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多光谱、高分辨率摄像设备,可以获取卫星对地球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
通过后期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海底地形的初步信息,如海底浮标的位置、海水深度等。
2. 激光测深激光测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激光束在海洋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海水深度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精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激光测深技术常用于测量近海和浅海区域的海底地形。
3. 声纳测深声纳测深技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间接计算出海水深度。
声纳测深技术可以在深海区域进行海底地形的测量,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
4. 多波束测深多波束测深技术是利用多个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以不同角度和方向发射声波,通过接收到的声波信号分析和计算,绘制出海底地形的立体图。
多波束测深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海底地形测量和制图领域。
三、制图技术1. 地形描测制图地形描测制图是利用现有测量数据和地表特征进行海底地形制图的方法。
通过将海底地形特征绘制在纸面或电子地图上,形成直观的图像,方便人们观察和分析海底地形。
2. 梯度插值制图梯度插值制图是利用测量数据点之间的梯度信息,通过数学插值方法生成海底地形的等高线图。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海底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3. 三维地形制图三维地形制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测量数据点转化为三维模型,可视化地表现出海底地形的立体特征。
测绘技术中的水下地形测量与水下地图制作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测绘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旨在获取地球表面的准确、全面的地理信息。
而水下地形测量及水下地图制作则是测绘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海洋探测、海底资源开发、海上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下地形测量是指通过测量手段来获取水下地形的高程、形状等信息的过程。
在过去,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们对于水下地形的了解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水下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实现了对水下地形的高精度测绘。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声纳测深。
声纳测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测量水下地形的技术。
声纳测深仪通过测量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反射强度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和深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多个点的位置来绘制水下地形图。
除了声纳测深,水下激光雷达(SLR)也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测量技术之一。
水下激光雷达是利用激光束在水下的传播特性来获取水下地形信息的一种技术。
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激光束的信息,可以精确测量水下地形的形状和高程。
水下激光雷达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底地貌测绘、水下遗迹勘探等领域。
水下地图制作是根据水下地形测量所获得的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将水下地形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过程。
水下地图具有高精度、多层次、立体化等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水下地形信息。
然而,水下地图制作过程中面临着数据量大、处理复杂等挑战。
在水下地图制作中,GIS(地理信息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GIS可以将不同源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展示,从而实现对水下地形的多角度表达。
利用GIS技术,可以将测量得到的水下地形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航海图、物质分布等数据进行叠加,从而建立起一幅立体化、多层次的水下地图。
此外,虚拟现实(VR)技术也为水下地图制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利用VR技术,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探索水下地形。
如何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在海洋科学、航海导航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与分析水下地形数据,生成准确的地形图,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测量方法和绘制技术,同时还会探讨未来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声纳。
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探测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时间和速度,来确定水下地形的形状和特征。
声纳测量分为单波束和多波束测量两种方式。
在单波束测量中,声纳发射器只向一个方向发送声波信号,然后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和接收到的声波的强度,可以绘制出一个点,表示水下地形的海底高程。
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水下地形图。
但是单波束测量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全面的地形数据。
而多波束测量则可以同时向多个方向发送声波信号,并接收多个方向的反射信号。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多波束测量可以采用线性阵列或矩阵阵列的声纳,通过调整声纳的发射与接收阵列的角度,可以获取更多的地形数据。
多波束测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形图像,可以显示出水下地形的细节和特征。
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方法。
首先,要确保声纳设备的准确校准,包括声速与压力的准确度、声纳的位置和姿态的准确度等。
此外,测量时需要考虑水下植被、底质和海洋动物等对声波传播的影响,尽量减少干扰,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水下地形绘制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
这些软件可以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生成高质量的水下地形图。
在绘制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像风格和颜色方案,以突出地形特征和绘制需要的目标。
同时,也可以在地形图中标注重要的地理信息,以供参考和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下地形测量与绘制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海洋测绘中的水下地形测绘方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海洋测绘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探索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水下地形测绘,则是海洋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下地形测绘方法。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声纳测量法。
声纳测量法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原理来获取水下地形信息的方法。
声纳测量法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原理,通过测量声波的往返时间,来确定水下地形的深度。
声纳测量法快速、精度较高,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地理测绘和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
其次,我们介绍的是激光测深仪法。
激光测深仪法是一种利用激光束穿过水体,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反射时间来确定水下地形的方法。
激光测深仪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测量浅水区域的水下地形。
第三种方法是多波束测量法。
多波束测量法是一种通过同时发送多个声波束来获取水下地形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水下地形数据,提高测量效率。
多波束测量法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波束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高水下地形的精度。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卫星测量法。
卫星测量法是一种通过使用卫星携带的测量设备,利用卫星和地球之间的测量与观测数据,来获取水下地形的方法。
卫星测量法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全面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测绘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
综上所述,海洋测绘中的水下地形测绘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声纳测量法快速、精度高;激光测深仪法适用于浅水区域;多波束测量法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卫星测量法具有广覆盖和全面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下地形测绘方法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探索海洋提供更多可能。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读者对海洋测绘中的水下地形测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底地形测量与绘制海底地形测量与绘制海洋,广袤而神秘的世界,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的对象。
然而,海洋的深邃和复杂性使得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了解海底的地形。
为了揭开海底的神秘面纱,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测量与绘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实现海底地形的测量与绘制。
一、概述海底地形测量与绘制是指利用各种测量手段和技术,对海底地形进行系统地调查、测量和绘制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获取准确的地形数据,并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二、测量技术1.声纳技术声纳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接收回波来获取海底地形数据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单波束测深和多波束测深。
单波束测深通常适用于较浅的海域,而多波束测深则能提供更详细和精确的地形数据。
2.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回波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的优势在于具有高精度、快速获取数据和较大的测量范围等特点。
激光雷达技术适用于浅海和近岸区域的测量,对于海底地形绘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3.卫星测高技术卫星测高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搭载的测高仪器对海面的高度进行测量,从而间接获取海底地形数据的方法。
这种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周期长和精度高等优势,能够提供大范围的海底地形数据,尤其适用于对大洋的测量。
三、测量流程1.前期准备在进行海底地形测量与绘制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筛选与划定,并确定测量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并进行准备和调试。
此外,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海洋环境和天气条件,为后面的测量工作做好准备。
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海底地形测量与绘制的核心环节。
根据所选的测量技术,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例如,利用声纳技术进行测量时,需要设置合适的声纳发射频率和接收增益,控制声纳航行轨迹,并实时接收和记录回波数据。
而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测量时,则需要将激光雷达设备安装在测量船只上,进行船舶的航拍测量。
如何进行水下地形的测绘与制图水下地形的测绘与制图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理学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工作。
水下地形测绘主要通过声学技术,如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声纳剖面等,获取海底地形的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进行海底地形制图。
本文将从测绘数据采集、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制图输出和应用方面来论述如何进行水下地形的测绘与制图。
一、测绘数据采集水下地形测绘的首要任务是采集准确的测量数据。
目前,常用的测量技术是多波束测深。
多波束测深技术通过在测船底部安装多个发射和接收声源,能同时观测到不同方向的声波反射信号,从而可以获取到高分辨率的测量数据。
除了多波束测深技术外,侧扫声呐和声纳剖面也是常用的测绘手段。
二、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了一系列水下地形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地形模型。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补偿等预处理操作,提高数据质量。
然后,采用插值算法填充缺失数据,以获得完整的地形模型。
接下来,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地形特征,如海底山脉、峡谷、河道等,通过计算测量数据之间的高度和距离差异。
同时,根据航行轨迹和地形特征,将数据进行分区划分,用于不同区域地形的制图。
三、制图输出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高质量的地形模型后,需要将其进行制图输出。
制图输出是将地形数学模型转化为具有可视化效果的地形图或立体图的过程。
制图输出的目标是提供给用户直观、易懂的地形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形数据。
在制图输出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投影方式、颜色填充和等高线绘制等方法,以制作符合要求的地形图。
四、应用方面水下地形测绘与制图在海洋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通过了解海底地形,可以帮助人们寻找适合进行资源开发的区域,如油气勘探、海洋矿产开采等。
其次,水下地形测绘与制图对于海底环境监测和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图可以提供给海洋管理部门,用于规划和管理海洋生态保护区、渔场保护区等。
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 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江西省水文局二O一一年元月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编写单位:江西省水文局编写人:李凯建2011 年1 月16 日审核人:王贞荣年月日批准人:李国文年月日目录1测区概况 (1)2测量的范围及内容 (2)3 已有资料情况 (2)4主要技术依据和技术要求 (3)4.1主要技术依据 (3)4.2主要技术要求 (3)5 成果技术指标和规格 (4)6 地形测量设计方案 (5)6.1软、硬件环境及要求 (5)6.2水下地形测量要求 (5)6.3图边测绘、接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水下植被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上交资料和归档成果及资料内容和要求 (9)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1概况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彭湖。
鄱阳湖汇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形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为16.22万km2。
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 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江西省水文局二O一一年元月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编写单位:江西省水文局编写人:李凯建2011 年1 月16 日审核人:王贞荣年月日批准人:李国文年月日目录1测区概况 (1)2测量的范围及内容 (2)3 已有资料情况 (2)4主要技术依据和技术要求 (3)4.1主要技术依据 (3)4.2主要技术要求 (3)5 成果技术指标和规格 (4)6 地形测量设计方案 (5)6.1软、硬件环境及要求 (5)6.2水下地形测量要求 (5)6.3图边测绘、接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水下植被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上交资料和归档成果及资料内容和要求 (9)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1概况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彭湖。
鄱阳湖汇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形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为16.22万km2。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和导航水下地形测量和导航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它在海洋科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底工程建设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和导航,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一、水下地形测量的重要性水下地形测量对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下地形的测量,可以获取海底地形信息、水深数据等重要数据,为海洋的资源调查、海底工程建设、潜水运动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水下地形测量的主要方法1.声纳测量技术声纳测量技术是最常用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之一。
它通过发送声波脉冲并记录其回波时间以及回波信号的幅度,来测量水深和水下地形。
声纳测量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勘测工作中。
2.激光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它利用激光束照射水下目标,并通过接收激光回波来测量水下地形。
激光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获取精细的水下地形数据。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远程感知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水下地形数据。
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的水下地形数据可以通过电子地图等方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对于大规模的水下地形测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水下导航的重要性水下导航是指在水下环境中进行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它是水下工作和潜水运动中的关键技术。
水下导航的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水下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四、水下导航的主要方法1.水下声波导航水下声波导航是一种常用的水下导航技术。
它利用声纳系统发送声波信号,并通过接收回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水下声波导航技术具有精度高、适用于长距离导航的特点。
2.水下磁导航水下磁导航是利用地球磁场在水下环境中进行导航的技术。
通过测量目标周围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水下磁导航技术适用于长距离导航和无线电导航无法覆盖的区域。
3.水下无线电导航水下无线电导航是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水下导航的技术。
水下测量技术方案XXX计划建设一个新的5万吨级通用泊位,占用长江港口岸线275米,位于长江下游镇扬河段世业洲右汊水道右岸,二重码头下游,下游紧邻马步桥河口。
为了实现该项目,需要进行码头水域地形测量。
以下是技术设计书的详细内容。
测量范围包括沿长江水流方向和垂直于长江水流方向。
沿长江水流方向,从拟使用岸线上游侧边线向上500米处起测,测至拟使用岸线下游侧边线向下500米止。
垂直于长江水流方向,向外从拟建码头前沿线向江中测500米;向内测至长江大堤。
累计测量长度为拟使用岸线的长度再加1000米。
测图比例尺为1:1000,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系,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测图需要与陆域现有地形图拼接,并提供陆域地形图的坐标点高程。
测量的技术标准遵循《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2001、《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6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为了实现测量目标,使用南方GPS银河1进行平面定位,南方SED-28S单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下地形扫测。
声波频率为200kHz,波束角为7°,发射功率为500W(配200kHz换能器时),测深范围为0.3~600米(与水体情况有关),吃水设置为0.0~9.9米,声速为1300m/s~1700m/s,分辨率为1m/s,测深精度为±1cm±0.1%D(声速导致误差除外),RTK定位精度为±(8mm+1mm/km*d)。
测量方案包括平面控制及高程系统。
外业情况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安装、计划测线、系统安装参数标定和河床扫测。
内业处理需要对扫测结果进行处理。
最终的质量评估将根据测量结果进行。
提交资料需要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中的有关要求提交工程测量图,采用自由分幅的方式。
1.平面控制采用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首级平面控制点为E级GPS点。
珠江口水域1︰1万水下地形测量及成图的主要技术方法
摘要:从实际生产实践出发,阐述差分GPS定位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以及第二代1︰1万地形图成图的主要技术方法。
关键词:珠江口;差分GPS;水下地形测量
一.概述
广东省现有水深5米以内的浅海及滩涂面积共7600多平方公里,其中珠江口1800平方公里。
珠江口北面接广州、东莞,东面是深圳、香港,西面频邻番禺、中山、珠海和澳门,是发展沿海经济和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地带。
珠江三角洲陆地部分于近几年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已经进行更新,但对于现势性好、比例尺较大、坐标系一致、内容完善的浅海滩涂地形图仍是几乎空白,所以我队(国家测绘局水下地形测量队)于1998年开始承担广东省国土厅下达的珠江口水域1︰1万滩涂测量任务,至2000年8月,已完成珠江口约1560平方公里的大面积水下地形测量(其中1997年用经纬仪交会测量了240平方公里)。
二. 外业测量工作及主要技术方法
1. 准备工作
1). 硬件选用徕卡GPS 340三台套,两部便携式电脑,日产的PS-10E型测深仪及GPS数字化器,和无锡SDH-13D型测深仪。
软件采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导航测量软件、成图软件。
2).由于整个过程采用电脑数字化,所以把岸线以及测区范围输入电脑,并且沿用旧海图,把礁石、沉船、蚝场等取点输入电脑。
对1︰1万比例尺来说,垂直航道方向,布设100~120米测线是比较合理的,而考虑风向、水流情况,可考虑能表示出航道来布线,点间隔取100米。
3). 测量方式的选用:码差分定位,其原理是在已知点位置设一基准站,通过用GPS仪器接收卫星信号监测GPS的系统误差,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时把误差校正量等数据通过电台数据链(RTCM格式)送给移动台,从而对观测值进行改正,消除星历误差,星钟误差,大气层延迟误差等公共误差。
1998年、1999年采用35W+2W电台形式建立自己的电台数据链(450MHz~480MHz),通过在珠江口沿岸布设控制点,并设置基准站于控制点上。
由于我国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九五”计划分三期在我国沿海地区共建立了同台址的20座RBN/DGPS台站(283.5KHz~325.0KHz)。
南海沿海及北部湾包括鹿屿、三灶岛、硇洲岛、抱虎角、三亚、洋浦、防城以及香港的RBN/DGPS台站(下简称信标站),其坐标系统采用WGS-84坐标系。
珠江口近邻香港、三灶台站,实际定位中可接收信标站的信号,而无须再设置基准站。
4).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布设:由于测区范围较大,考虑差分信号的接收、施测的方便、潮汐变化情况、岸线修测,以及测量与成图过程中的不同坐标系的转换、精度检验。
我们在番禺十八涌,中山横门,珠海唐家湾、香洲、九洲,深圳平洲、福永、赤湾等地布设控制点与验潮站。
2. 测量过程
1). 整个测区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差值最大不超过±0.30米,根据珠江口沿岸其它控制点,采用广义平差法拟合转换参数,转换后检查已知坐标,最大不超过±0.10米,所以转换参数完全符合精度要求。
统一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施测,基准站输入北京坐标的大地经纬度值,采用通用的RTCM CODE CORR格式发送信号;同时在验潮站读取水位。
船上按照布设的测线开船,通过PCMCIA串口卡,把GPS差分数据与水深数据存入电脑。
在发现有浅点的地方进行加密,碰到有露出的岛、礁、沉船、浮标、灯桩等,应靠近测出范围(有必要时测出露出水面的高度),记录测线号、点号、时间信息。
2). 岸线的修测:由于采用GPS布设的控制点远远不够,采用RTK技术进行加密控制点,用全站仪测量岸线;在低潮的时候同时也测量用船测量不了的浅滩、岛礁,并记录时间,以备内业进行水位改正计算高程。
3). 采用信标进行测量时,其接收的是WGS-84的经纬坐标值,而电脑显示的直角坐标是把WGS-84的经纬坐标值采用高斯正算公式换算的结果。
通过在测区选择均匀控制点,观测足够时间,每秒记录一个数据,算得的数学平均值与实际点位坐标差值,便可作为两套坐标转换的依据。
至于时间的长短,视信号的稳定、均方差大小等决定,一般来说,1~2个小时可满足精度要求(有必要时应采用不同天的观测值)。
4). 经检验,GPS码差分的定位精度为±0.5米,符合精度要求。
3 . 内业处理
1). 根据控制点的不同坐标系的关系,把水深文件、定位文件,及其它有关数据,进行转换,统一为1980年西安坐标。
注意不同高程基准面的关系,统一归算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上。
2).在成图软件上,水深采用“取浅不取深”原则,在每条测线断面上按照100米间距进行取点,变化大的地方适当加密,取点于拐点上;输入水位数据,分区进行潮位改正;按照图式要求编辑水深,勾绘等深线;把礁石、岛屿、浮标、沉船等的范围、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要求高程的应比对时间记录,加入潮位改正;岸线、其它地物都表示到图上。
最后输出DXF文件。
3). 采用AUTOCAD软件,按照第二代1︰1万地形图的要求,计算四个图廓点的西安坐标,进行分幅,然后对图进行编辑、整饰,最终成为在1980西安坐标系统下的地形图,注意把地貌至于不同的一个层次上。
4). 图上加注54图廓的方法:由于54系与80系应用椭球参数不一致,只需求出图幅的DX、DY后(采用国家测绘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软件计算),将公里网西移|DY|,南移|DX|即可转换为54图廓线。
图廓点的定义:因为54、80的图廓点并非同一个同名点(即地面上位置不统一),不能直接从54系上一个图廓点,按DX、DY 与80系另一个图廓点相互求得。
而应先把图廓点的经纬度值按照54的高斯正算公式计算出(X54,Y54),并展入图内,根据DX、DY,移动点(X54,Y54),移动后的位置即为54图廓点在图上的位置。
三 . 结束语
1). GPS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由于采用电脑自动接收信号,自动记录、存储、计算数据,和信号传播不需通视等优越性,其测量人数由原来常规的7~8人减少到2~3人,外业测量方便、轻松,内业处理1~2人处理即可。
整个工期差不多缩短一半。
特别是采用接收信标台方式测量时,外业工作更轻松自由。
2). 由于GPS配件繁多,而海水含无机盐以及风浪关系,所以对于GPS、电脑及其附件的保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CH2001-19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
1992。
[2] 许其凤.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