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初学套路五步拳图文规范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236.50 KB
- 文档页数:9
传统武术健身之五步拳(武术基本功、五步拳)抱拳礼:左手为掌,四指并拢大拇指内扣;四指代表我们要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全面发展,大拇指内扣表示我们习武人不狂妄自傲,永不称霸的态度;右手为拳,五指卷紧;拳则代表武术的刚毅、勇猛,两手合并环抱于胸前。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我们要做到文武并重,德术双修。
三种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曲,大拇指按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拳的部位分为:拳面、拳心、拳背、拳眼、拳轮等。
掌: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掌的部位分为:掌心、掌背、掌沿、掌根、掌指等。
勾:五指捏在一起,成梅花状,手腕弯曲;勾手的部位分为:勾顶、勾尖。
五种步型:弓步:左脚向前跨一大步,前腿弓、后腿蹬,大腿水平,小腿垂直成90°角,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要伸直,后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两脚五趾抓地,挺胸抬头。
马步:左脚向左跨出一步,间距是自己脚的3.5倍,屈膝下蹲,大腿成水平,膝盖不过脚尖,两脚平行,立腰、挺胸、抬头。
仆步: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
虚步: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
五步拳动作详解:起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弓步冲拳: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左搂出,掌指朝上,虎口撑开。
目视左前方。
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朝上。
马步向左拧腰转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内旋击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
目视左前方。
弹踢冲拳:右拳外旋收回腰间,拳心向上。
左拳拧旋击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左拳拳心向下。
上身直立。
目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内裤前落,身体旋转90度,两膝关节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向上撩架,右拳向前击出成平拳。
五步拳动作要领及图解
预备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1、左弓步搂手冲拳:
2——1,弓步搂打之马步搂手:(过渡动作)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左搂出,掌指朝上,虎口撑开。
目视左方。
2——2,弓步搂打之弓步冲拳: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朝上。
马步向左拧腰转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内旋击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
目视前方。
二、:右拳外旋收回腰间,拳心向上。
左拳拧旋击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左拳拳心向下。
上身直立。
目视前方。
三、马步架打:右脚前落成马步,左拳变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前击出成平拳。
眼看右方。
四、插步盖拳
五、歇步冲拳:5——1,歇步盖打之转身盖掌:向左转身,左脚后撤右脚后方,左掌变拳收回腰间,右拳变掌从上向左下横盖。
目视前方。
5——2,歇步盖打之歇步冲拳:下蹲成右歇步,右掌变拳收回腰间,左拳平拳击出,目视前方。
六、提膝穿掌5、提膝穿掌:左拳变掌下横盖,起身右腿直立,左脚提膝,同时右拳变掌从腰间向右上方穿出,目视右掌。
七、仆步穿掌:左脚向左落步成左仆步,左掌向左下方穿出。
目视左方。
五步拳图解及动作说明五步拳是长拳套路中最简单的套路之一,而长拳又是融合查、华、洪、炮、弹以及少林等拳种而创编的一种拳术,其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分明、起伏多变、转折灵活,在技击上强调长击速打、适时出击、以快制慢、以刚为主。
基本技法要求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清。
要点:五步拳是结合长拳的主要步型、步法和手型、手法编成的组合练习,动作要点、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前。
教法提示:1、先掌握单个动作,然后再练习两个动作以上的组合动作,并逐渐过渡到整套组合动作的练习。
2、组合动作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武术的基本动作,教学中先以步型、手型、手法的训练为主,而后再逐渐做到“手、眼、身法、步”的协调一致。
3、待动作熟练后,可左右势互换,重复练习。
五步拳(图解):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架打4—歇步盖冲拳5—提膝仆步穿掌6——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
目视前方(图2)。
(二)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
目视前方(图3)。
(三)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图4)。
(四)歇步盖冲拳——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图5-1);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图5-2)。
虚步挑掌(五)提膝仆步穿掌——两腿起立,身体左转。
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
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图1)。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
目视左掌(图2)。
(六)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步。
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
目视前方(图7)。
五步拳动作详解武术基本手型及步型1、基本手型拳、掌、勾要点:握拳拳面要平;掌、四指要并拢;勾、五指捏拢,手腕要下垂。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
要点:弓步要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马步要挺胸、脚跟外蹬;虚步要前脚尖虚点地;歇步两腿交叉靠拢全蹲;仆步要全脚掌着地。
难点:虚步要虚、实分明。
五步拳基本动作:五步拳由9个基本动作组合而成,其中歇步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相对较难,五步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⒈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双手放于腰间,双脚并拢2.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目视前方;左大腿于地面平行,右腿绷直。
⒊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⒋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两大腿于地面平行,脚尖正对前方;⒌歇步盖冲拳①、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②、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⒍提膝仆步穿掌两腿起立,身体左转。
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
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⒎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
目视左掌⒏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步。
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目视前方。
⒐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
同时左钩手和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视前方:。
五步拳图解
五步拳是一种传统的太极拳的拳法之一,是以“五步为一拳,精神为主导”的拳术。
一、准备:站立于太极起势的位置,两手自然下垂,气沉丹田,呼吸自然,精神集中。
二、第一步:向右转身,将左脚向右跨一步,同时右臂向左上方抬起,左臂伸直下垂,目视左手掌心,如探虚步。
三、第二步:将右脚向右跨一步,同时将左臂向左侧收回,右臂沿着身体向右下方落下,拳心向外,目视右手拳心。
此时身体应该是侧腰的状态。
四、第三步:将左脚向左方一步,同时将右臂抬起,左臂沿着身体向下落下,拳心向后,左脚跟将左臂夹住,目视右手虎口。
五、第四步:将右脚向左方一步,同时将左臂向上方抬起,右臂沿着身体向下落下,拳心向外,同时右脚跟将左臂夹住,目视左手虎口。
五步拳的练习需要在正确的体位和呼吸的基础上,注重精神和肢体的协调配合。
练习五步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吸气和呼气要合理,配合身体的运转。
二、手足协调要求高,要注重身体力量的发挥。
三、精神要集中,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分心,需要保持平静。
四、动作要流畅自然,不能生硬刻板,要注意练习的速
度和幅度。
五、均衡性要保持,不能偏废某一侧,需要注意整个身体的平衡和身体的协调配合。
总之,五步拳是太极拳中非常经典的拳术之一,通过正确的练习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提高精神素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初学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注重基本功的打好,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五步拳五步拳五步拳是查拳入门拳套也是学习武术入门之基本拳术组合小套。
他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
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基础。
五步拳动作名称:1、缠腕冲拳2、冲拳弹踢3、马步架打4、歇步冲拳5、提膝穿掌6、仆步穿掌7、虚步亮掌五步拳动作解说:1、预备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2、左弓步搂手冲拳:2——1,弓步搂打之马步搂手:(过渡动作)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左搂出,掌指朝上,虎口撑开。
目视左方。
2——2,弓步搂打之弓步冲拳: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朝上。
马步向左拧腰转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内旋击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
目视前方。
3、弹踢冲拳:右拳外旋收回腰间,拳心向上。
左拳拧旋击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左拳拳心向下。
上身直立。
目视前方。
4、马步架打:右脚前落成马步,左拳变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前击出成平拳。
眼看右方。
5、歇步冲拳:5——1,歇步盖打之转身盖掌:向左转身,左脚后撤右脚后方,左掌变拳收回腰间,右拳变掌从上向左下横盖。
目视前方。
5——2,歇步盖打之歇步冲拳:下蹲成右歇步,右掌变拳收回腰间,左拳平拳击出,目视前方。
6、提膝穿掌:左拳变掌下横盖,起身右腿直立,左脚提膝,同时右拳变掌从腰间向右上方穿出,目视右掌。
7、仆步穿掌:左脚向左落步成左仆步,左掌向左下方穿出。
目视左方。
8、虚步挑掌:右脚向前上步成右虚步,左掌顺式向上向后成下勾手(低不过肩,高不过耳端)。
右掌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右肘微曲。
目视前方。
收式:左脚向右脚并拢,双手变拳收回腰间。
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说教材内容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
中华武术基础拳路系列教学五步拳摘要:一、五步拳简介- 定义:五步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拳路- 历史:五步拳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 特点:五步拳具有独特的动作结构和攻防含义,是中华武术的基础拳路之一二、五步拳的教学方法- 步骤:五步拳的教学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预备式、一路、二路、三路和四路- 技巧:五步拳的练习需要注意力量、速度、柔韧、协调和耐力等方面的技巧训练- 教学:五步拳的教学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和练习三、五步拳的实战应用- 实战:五步拳在实战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灵活性和实战性的结合- 技巧:五步拳的实战技巧包括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训练:五步拳的实战训练需要注重实战场景的模拟和反应速度的提高四、五步拳的价值和意义- 健身:五步拳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健康- 文化:五步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涵- 传承:五步拳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文:中华武术基础拳路系列教学五步拳五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拳路之一,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特点的拳法。
五步拳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健康,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涵。
本文将从五步拳的简介、教学方法、实战应用和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五步拳简介五步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拳路,起源于古代中国。
五步拳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五步拳的特点是动作结构独特,攻防含义丰富,是中华武术的基础拳路之一。
二、五步拳的教学方法五步拳的教学方法包括五个步骤,分别是预备式、一路、二路、三路和四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应该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和练习,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此外,五步拳的练习需要注意力量、速度、柔韧、协调和耐力等方面的技巧训练。
教练应该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帮助学员提高身体素质。
三、五步拳的实战应用五步拳在实战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灵活性和实战性的结合。
五步拳一. 五步拳简介五步拳是武术入门套路,也是武术的基本拳术。
是武术运动员必须掌握与练习的基础拳法。
其套路包含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与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
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五步拳动作名称预备式/提膝亮掌/仆步搂手/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三. 武德与武术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智、仁、勇”称为三大德,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武德也要求智、仁、勇。
孟子则提倡“大勇”,反对“小勇”,他主张要把武勇用在为国为民的大事上,而不要那种只知好勇斗狠,任性使气的“匹夫之勇”。
说明自古以来就有武德之说。
谚语讲;“文武之道、德为艺先”短短八字精言,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金科玉律。
所以习武之人要有“厚德载物”的精神,做一名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的卓越人才!儒帅傅彪:文武之道德为艺先四. 五步拳对武术运动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的体系与精髓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
以独特的魅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因武术门派众多,内容丰富、拳术器械、繁若星辰。
练习之初如何掌握一套基础拳法,这对于运动员的未来武术进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浩瀚江海滴水汇。
没有根基,武术便是空谈。
五步拳作为武术的入门基本动作,犹如武术世界的基柱,全部动作包括:预备式、弓步冲拳、马步架打、歇步冲拳、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
五步拳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
这与文字史上的“永”字八法,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