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喉镜在急诊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0.86 MB
- 文档页数:50
可视喉镜用于新冠重症肺炎困难气道插管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当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在1~2小时内评估如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当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1]。
我院是秦皇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现将我院2月8日为第一例危重症患者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情况汇报如下,以分享经验。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身高170cm,体重90Kg,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
插管前准备工作:操作者2人,采取三级防护措施,头戴动力正压通风面罩;操作前再次与患者交流,讲解气管插管操作目的,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患者未能说话,仅以点头及眼神回应),尽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呼吸机备于床旁,调整呼吸机参数(按专家组指导意见):带触发容量控制模式,潮气量500ml,PEEP8cmH2O,吸气时间0.96s,暂时设定氧浓度100%,再次检测呼吸机运行正常;选用无锡上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SY-HJ-C型(苏械注准20192060051)分体式的一次性气管导管用可视内窥喉镜,连接一次性可视内窥喉镜片与主机显示器,主机显示器外包裹透明防护套,开机检查无误,置于患者胸前备用,7.0号及7.5号气管导管床头备用;操作者位于患者头端,将呼吸机管路连接呼吸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予患者高浓度吸氧5min;患者头部左侧备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
操作过程:助手先予静脉缓慢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0.05mg、咪达唑仑 1mg及丙泊酚100mg,待患者意识逐渐消失后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0mg,约2min后,操作者用右手拨开患者口唇及上下切牙,左手持一次性可视喉镜,沿着患者的口腔右颊将喉镜片置入,向左侧推移患者的舌体,利用显示屏幕来观察整个会厌以及声门的暴露情况,通过喉镜显示屏发现患者声门处正常解剖结构消失,喉腔黏膜明显充血肿胀并可见少量脓苔,声带充血水肿增厚,声门裂呈一条缝隙,以7.0号导管(带管芯)自缝隙处插入完成气管插管,插入深度22.0cm,迅速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固定气管导管,将一次性可视喉镜片置入旁边垃圾袋内封闭,插管时间约75s。
抢救车喉镜的使用方法及流程When it comes to using a laryngoscope during a medical emergency, it is crucial to follow the correct proced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best possible outcome for the patient. 抢救车喉镜在医疗急救过程中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遵循正确的程序,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救治效果。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equipment before attempting to use it. Make sure you understand how the laryngoscope works and how to properly insert it into the patient's airway. 首先,重要的是在尝试使用抢救车喉镜之前熟悉设备。
确保您了解喉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将其正确插入患者的气道。
Next, assess the patient's airway and determine if the use of a laryngoscope is necessary. If the patient is experiencing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or is unable to maintain their airway on their own, using a laryngoscope may be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 接下来,评估患者的气道,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抢救车喉镜。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无法自行维持气道通畅,使用抢救车喉镜可能是最佳选择。
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需院前急救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给A组40例进行可视喉镜的急救,B组40例则采用普通喉镜,分别观察两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一次插管时间以及急救效果。
结果A组一次性成功插管36例,B组一次插管成功27例,且A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的一次插管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观察得到,A组整体的急救效果优于B组。
结论可视喉镜是用于急诊危重症的气管插管术,其能够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插管时对患者气道的影响,有很好的急救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院前急救。
标签:可视喉镜普通喉镜插管时间临床应用气管插管作为一项基本急救技能是院前急救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也是拯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院前急救中,对于一些患者如:呼吸骤停、心跳骤停、突发性呼吸功能衰竭、呼吸道内有大量分泌物存在而需做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一些脑部疾病如神经系统的损伤脑部受伤所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农药中毒所引起的呼吸抑制等,都应实施气管插管术。
急诊抢救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往往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且多数都伴有大量的口腔内分泌物,普通喉镜难以显示,视野不清晰,所以常依赖于操作者长期的经验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
对于实施插管困难的患者,反复试插导管则会损伤患者气道从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可视喉镜能够很好将喉部结构曝露,降低插管操作难度,现临床大都采用此类方法。
本文将对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及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院前急救中心病例资料库,2012年急诊患者80例,年龄20~70岁,其病因为: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30例、颅脑损伤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6例、脑出血8例、有机磷中毒2例、其他6例,所有的患者情况均符合紧急气管插管指征,呼吸频率≥3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80%伴呼吸窘迫≤8次/min。
急诊科新技术应用总结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部门之一,时刻面临着各种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挑战。
为了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救治患者,急诊科不断引入和应用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在提高诊断效率、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生存率和预后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POCT(即时检验)技术POCT 技术是急诊科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新技术。
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出结果的特点,能够在患者床边进行检测,大大缩短了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
例如,心肌肌钙蛋白 I、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标志物的POCT 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在几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迅速做出治疗决策,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另外,血糖仪、血气分析仪等 POCT 设备也在急诊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衰竭等患者,能够即时了解血糖和血气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床旁超声技术床旁超声技术的应用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一双“可视化的眼睛”。
通过便携式超声设备,医生可以在患者床边进行心脏、肺部、腹部等部位的超声检查。
在心脏方面,能够快速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包积液、心肌梗死等情况。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床旁超声可以迅速鉴别是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因素导致。
在腹部检查中,能够及时发现腹腔内是否有出血、积液等异常情况,对于外伤导致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肺部超声在诊断肺水肿、肺炎等疾病方面也表现出色,为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可视喉镜技术在急诊科的气管插管操作中,可视喉镜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
传统喉镜插管时,医生的视野受限,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插管失败或损伤患者的气道。
可视喉镜则通过前端的摄像头将喉部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让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这不仅减少了插管的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为紧急情况下的气道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为急诊科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提供了新的手段。
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急诊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光纤喉镜插管,实验组实施可视喉镜插管。
比较两组紧急插管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组插管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各项紧急插管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声门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可视喉镜;急诊;紧急气管插管;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6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114-02紧急气管插管是急诊过程中的常规操作,其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效果[1]。
根据急诊科日常工作情况,危重症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波动较大,且其口鼻中有大量分泌物,这些均会导致紧急气管插管的实施受到阻碍,并最终对患者的抢救效果造成不良影响[2]。
本研究对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3~72岁,平均(45.18 6.42)岁。
实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2~72岁,平均(45.39 6.15)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先让其保持平卧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吸痰处理,使用面罩吸氧治疗,及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测,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静脉推注,根据患者的镇静效果实施插管。
对照组采用常规纤维喉镜插管,术者在患者的头侧,手持普通纤维喉镜从患者右侧口角置入,将患者的舌体推开,在患者吸气时迅速将管道插入,完成后将管芯拔出并对导管进行固定处理。
可视喉镜的使用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用来介绍和概述可视喉镜的使用方法。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什么是可视喉镜,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下面是关于1.1 概述部分的内容:可视喉镜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观察和检测喉部疾病和异常,为医生提供直观、清晰的喉部图像。
它通过光学技术和图像传感器,将喉部的图像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上,使医生可以准确地观察喉部情况。
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视喉镜的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开始使用可视喉镜。
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更详细的喉部检查结果,还可以用于指导各种喉部手术和治疗操作。
相比传统的喉镜检查方法,可视喉镜有许多优势,如无创、准确、便捷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视喉镜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可视喉镜的定义和原理、使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医生和其他医疗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应用可视喉镜进行喉部检查和治疗,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可视喉镜的定义和原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同时,我们还将分享可视喉镜的具体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可视喉镜。
对于医学界和相关研究人员来说,本文还将探讨可视喉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以促进可视喉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详细介绍可视喉镜的定义和原理。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可视喉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它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最后,在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正文部分是主要内容,将涵盖可视喉镜的定义和原理、使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在定义和原理部分,将对可视喉镜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介绍其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
一次性可视喉镜行全麻气管插管100例临床分析刘辉;幸亚伶;覃方燕;刘永军【摘要】目的:探讨视宁康一次性可视喉镜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需要插管的成年患者,ASA分级Ⅰ~Ⅲ级,Mallampati气道困难程度评估Ⅳ类2例,Ⅲ类11例,Ⅰ~Ⅱ类87例.应用一次性可视喉镜行全麻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咽喉部可视情况及插管成功率.结果:100例患者均能清晰见到声门,一次性插管成功98例,插管平均时间为42 s,2例经调整后第二次插管成功.咽喉部少量出血5例.结论:使用一次性可视喉镜行全麻气管插管能充分暴露声门在目镜视野中,使气管插管(包括喉头较高的困难气道)变得轻松可行,减少直接喉镜插管相关并发症.【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38)004【总页数】2页(P278-279)【关键词】一次性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作者】刘辉;幸亚伶;覃方燕;刘永军【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成都610011;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成都610011;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成都610011;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成都6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全麻气管插管是麻醉科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操作技术,对困难气道进行气管插管更是临床麻醉中棘手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麻醉工作者均在为使气管插管变得简单易行而寻找各种各样有效方法,包括经环甲膜穿刺放置引线牵引插管,在纤支镜下明视插管等,但均有不尽人意之处。
使用一次性可视喉镜通过产品前端叶片挑起会厌,从而可提供清晰的气道视野。
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对100例需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成年患者使用视宁康一次性可视喉镜(山西康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气管插管,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需行气管插管的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Ⅲ级。
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8~72岁,平均40.5岁;体质量44~98 kg,平均68 kg。
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提供实时的高清图像,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观察和诊断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可视喉镜可以被用于气道管理、插管操作和麻醉监测等多个方面,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此外,其便携性和易于操控的特点,使得可视喉镜成为一种理想的麻醉辅助工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可视喉镜时,医生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体而言,可视喉镜的应用为临床麻醉提供了更可靠、精准的手段,使患者受益匪浅。
关键词:可视喉镜;临床麻醉;治疗效果引言随着医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医生提供了清晰、实时的图像,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和诊断,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可视喉镜在气道管理、插管操作和麻醉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同时,其便携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使得医生能够更轻松地进行相关操作。
然而,在使用可视喉镜时,医生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可视喉镜的应用为临床麻醉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精准的治疗手段。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可视喉镜是一种通过光学系统和图像传感器来提供实时高清图像的医疗设备。
它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气道管理、插管操作和麻醉监测等方面。
在气道管理方面,可视喉镜可以提供清晰的视野,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气道解剖结构,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插管策略。
在插管操作中,通过可视喉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插管过程,确保插管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此外,可视喉镜还可以用于麻醉监测,通过观察声门、喉咙和声带等区域的变化,判断麻醉的深度和效果。
可视喉镜具有便携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使医生能够方便地使用它进行相关操作。
而且,它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喉镜具有更小的创伤和更少的不适感,对患者更加友好。
紧急气道开放与管理技术2012年护士继续教育急诊科陈燕启临床上,所有病情危急、生命垂危的病人无一不与呼吸功能衰竭相关。
解除呼吸功能衰竭的关键技术—紧急人工气道开放。
紧急人工气道的开放和维护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
一、紧急气道开放分类紧急人工气道开放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1.确定性(有创)人工气道开放—保证可靠的有效的通气并适宜长时间使用,均为有创性气道开放技术确定性(有创)气道开放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机械通气,防止胃内容物误吸而进入呼吸道,对气管、支气管树进行吸引以清除分泌物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开放技术:经口气管插管术,经鼻气管插管术,环甲膜穿刺术,环甲膜切开术,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穿刺扩张造口置管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术气管导管应插入的深度:导管的尖端在气管的中段,离隆突4cm。
男性距门齿:22~23cm;女性距门齿:21~22cm。
儿童:12cm+(年龄/2)2. 非确定性(主要是无创和部分有创)人工气道开放—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常常在救急早期使用,易于掌握,对于院前急救和社区医护人员意义非凡。
但通气效果不可靠、易变。
二、上呼吸道的呼吸特点1. 气道不规则2. 结构变异大3. 与消化道共用出口4. 软组织多,血管丰富5. 最常见的气道梗阻部位三、临床常见的呼吸急症有哪些?1. 来源于呼吸系统本身:重症哮喘、COPD急发、重症肺炎、气胸、肺栓塞、ARDS、气道异物、气道及肺的创伤等。
2.来源于呼吸系统以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中毒、严重感染、妊娠、神经肌肉疾病等。
四、确定性气道开放(一)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应插入的深度:导管的尖端在气管的中段,离隆突4cm。
男性距门齿:22~23cm;女性距门齿:21~22cm。
儿童:12cm+(年龄/2)(二)经鼻气管插管1.下列病人禁忌或相对禁忌:呼吸停止,严重鼻或颌面部骨折,凝血功能障碍,鼻或鼻咽部梗阻,颅底骨折2.鼻插病人易发生鼻窦炎、鼻出血、气管导管堵塞等(三)可视喉镜1.可视喉镜的适应症:除了能解决常规气管插管以外,还能解决普通喉镜不易或不能解决的如下问题:(1)急救、ICU抢救中和临床麻醉中的困难气道(2)耳鼻喉科、口腔科的咽喉部和口腔深部检查(3)直视下放置胃管和口咽部清理(4)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2.可视喉镜的临床意义:(1)对患者的保护:放大气道视野,清晰显露会厌和声带;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损伤和伤害性事故;可有效减少困难气道插管失败率;对于创伤性气道(气道出血或分泌物过多)非常适用;在院前急救时,可在第一时间让患者获得畅通的呼吸生命通道;因为插管迅速,清醒病人可以接受(2)对医师的保护和便利:扩大了医患之间的距离,避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减少了医师的劳动强度和下蹲不适感;用于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及培训,方便专家传、帮、带;对首次插管的临床医师,增加成功率(四)环甲膜穿刺(五)气管切开1. 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完成2.气道已得到控制如气管插管或环甲膜切开的情况下(六)经皮紧急气管(穿刺)切开(七)经皮紧急气管切开定位(八)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术五、非确定性气道开放大多数无创性,包括部分无创性。
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对比孙敬磊【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15【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急诊气管插管术; 不良反应【作者】孙敬磊【作者单位】518052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可开通呼吸道,维持机体氧气需要, 为临床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1]。
临床中常采用普通喉镜辅助插管, 但由于患者病情严重, 常出现恶心、呕吐、咽喉部有分泌物堵塞等症状, 从而导致声门暴露困难, 插管时间延长, 插管成功率下降, 进而影响抢救时间,增加死亡风险[2]。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凸显出其优势, 因此本院选择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应用可视喉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行急诊气管插管术的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99例。
实验组男51例, 女48例;平均年龄(46.87±8.93)岁;脑出血38例, 急性右心衰31例,急性左心衰30例。
对照组男54例, 女45例;平均年龄(45.92±8.97)岁;脑出血37例, 急性右心衰33例, 急性左心衰29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后, 自愿参加。
1.2 方法术前, 所有患者取平卧位, 给予患者吸氧、祛痰、镇静等常规处置(除昏迷患者)。
实验组患者给予可视喉镜辅助插管, 操作医生站在患者的头侧, 将可视喉镜片由右侧口角进入, 沿着舌中线送入咽喉部。
通过可视喉镜成像观察悬雍垂、会厌、声门, 调整喉镜片在咽部的位置, 使声门充分暴露。
可视喉镜于饱胃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目的评估可视喉镜在饱胃患者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急诊需紧急气管插管以及需紧急气管插管全麻手术饱胃患者40例,按发生顺序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普通喉镜组(A组)20例和可视喉镜组(McGRATH○RMAC可视喉镜)(B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声门显露分级、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口腔中食物分泌物的量。
结果①声门显露分级(Ⅰ+Ⅱ/Ⅲ+Ⅳ)A组明显高于B组(P<0.05);②B组插管时间为平均45.6s,明显短于A组插管时间平均68.7s(P<0.05);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明显高于A 组(87.5%)(P<0.05);③A组患者插管过程中呛咳、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误入食道率明显高于B组(P<0.05)。
结论可视喉镜用于饱胃患者气管插管术,改善喉镜显露分级、缩短插管时间,误入食道率几乎为零,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了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标签:可视喉镜;饱胃;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症抢救中,气管插管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机体氧供的重要手段;亦是现代麻醉学和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缺的基本技术[1]。
然而急诊抢救患者多为饱胃危重,呕吐误吸发生率极高,误吸大量胃内容物的死亡率可高达70%[2],对患者生命形成二次威胁[3]。
与普通喉镜相比,可视喉镜可引导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楚、提供即时可视的气道和喉头解剖等优点[4] ,直视声门及呕吐物,可提高一次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降低呕吐误吸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本医急诊抢救饱胃行气管插管患者24例,年龄18~63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
其病因分别为颅脑损伤5例、腹部损伤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10例,溺水2例,醉酒后呕吐物误吸1例。
全身麻醉的急症手术患者16例ASAⅠ-Ⅲ级男9例、女7例,年龄17~75岁,其中刀刺及车祸至腹部损伤8例,异位妊娠后休克5例,胃穿孔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前张口度均正常,无严重心、肺疾病和严重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