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控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 7月 19日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 1 -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1 -3 设计原则及要求........................................................................................... - 1 -4 图纸说明....................................................................................................... - 1 -4.1车站信号平面布置. (1)4.1.1 股道的设置....................................................................................... - 1 -4.1.2 道岔的设置....................................................................................... - 2 -4.1.3 信号机的设置 ................................................................................... - 2 -4.1.4 警冲标的设置 ................................................................................... - 2 -4.2信号点灯电路 (3)5 总结 ............................................................................................................... - 4 -附图 ................................................................................................................... -6 -附图1 XXX站上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 ............................................................... - 6 - 附图2 XXX站下行出站信号机点灯电路图............................................................ - 6 -1 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和《运营基础》这两门课程之后,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车站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和对应信号机的点灯电路。
车站班计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车站班计划的基本概念,掌握车站班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流程。
2. 学生能够分析车站班计划中的关键要素,如列车时刻、车型、车站设施等,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班次安排。
3. 学生了解车站班计划与铁路运输组织的关系,理解其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车站班计划的编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共同完成车站班计划的设计与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表格等,进行车站班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车站班计划,培养对铁路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为我国铁路事业做贡献的意愿。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导向,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未来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车站班计划基本概念:介绍车站班计划定义、作用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对车站班计划的整体认识。
2. 车站班计划编制方法:详细讲解车站班计划的编制流程、方法和技巧,包括列车时刻表、列车类型、车站设施等方面的知识。
3. 车站班计划关键要素分析:分析车站班计划中的关键要素,如列车运行图、旅客需求、线路能力等,指导学生如何合理进行班次安排。
4. 车站班计划优化与调整:探讨车站班计划的优化方法,如运力调配、时刻调整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旅客满意度。
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编制车站班计划,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以下章节:1. 第二章 铁路运输组织- 第三节 车站班计划与列车运行图2. 第三章 铁路客运组织- 第四节 车站班计划编制- 第五节 车站班计划优化与调整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1-2课时:车站班计划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 第3-4课时:车站班计划编制方法及关键要素分析3. 第5-6课时:车站班计划优化与调整4. 第7-8课时:实践操作,编制车站班计划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讲解车站班计划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优化技巧。
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班级:电1302-2_____姓名:王英达______学号: 20212751_____指导教师:胡晓娟______一设计概括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的教学环节,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车站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知识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是在本学期学完6502电气集中课程以及前面已学信号基础设备、铁路信号运营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目的是通过实践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和提高,使得理论与实践得以兼顾,同时使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图形,提高了我们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通过查阅手册、资料,培养设计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所学专业课做了进一步深化和进一步巩固,从而有了更系统化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参观交通学院沙盘,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及我校的铁道信号实训基地的情况,将每一部分的情况进行介绍,包括画出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对信号平面布置图进行介绍,用什么系统进行的控制,该控制系统有什么特点。
并比较不同系统的异同点。
所有人自由结组,每组人数为6、7人,每人完成其中的一部分。
一、1、绘制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2、组合连接图3、联锁表4、控制台盘面图二、1、方向继电器电路2、按钮继电器电路3、6线制选岔电路三、7线、8线四、9线、10线五、11线、信号辅助继电器电路、锁闭继电器、轨道反复示继电器电路、CJ继电器电路六、计算机联锁系统制式的选择组合排列表、采集、驱动电路的设计,室外设备控制电路的设计(信号机、道岔)七、分线盘的配线、组合侧面端子的配线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个人对自己所做的部分进行讲解、讨论学习。
车站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车站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车站的基本概念、类型、功能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车站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掌握车站的主要功能、结构及其运作流程。
技能目标则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车站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认识到车站作为交通枢纽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其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车站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功能,车站的结构与运作流程,车站规划与管理,以及车站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车站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功能主要涉及车站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车站的结构与运作流程则包括车站的管理体系、部门设置、业务流程等;车站规划与管理主要研究车站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车站发展趋势则关注车站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及其变革。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车站的基本概念、类型、功能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等知识;案例分析法则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车站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讨论法则鼓励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将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实地考察和实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用于掌握车站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多媒体资料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车站的相关概念;实验设备则用于开展实地考察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还将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行业动态等,使学生紧跟车站领域的发展前沿。
车站施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车站施工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施工流程;掌握车站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方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车站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运用车站施工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车站施工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车站施工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介绍车站施工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2.车站施工流程:讲解车站施工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环节。
3.车站施工安全措施:介绍车站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4.车站施工环境保护:讲解车站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5.车站施工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车站施工的基本概念、类型、流程、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4.实验法:安排车站施工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车站施工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车站施工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车站施工模拟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车站施工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分的30%。
2.作业:布置车站施工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占总分的30%。
3.考试:进行一次车站施工知识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分的4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1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通过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我们有了一次实践的机会。
以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所学的关于车站信号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我们综合能力、创新思想得到全面提升;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 设计内容及要求2.1 设计内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所学的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的知识同时能够从课程设计中尽可能的取得比较大的收获,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需要绘设计绘制以下两张图纸:(1)笃行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附图CZKS-01);(2)笃行站下行咽喉联锁表(附图CZKS-02、CZKS-03、CZKE-04);2.2 设计要求在本次课程设计中,要求根据给出的站场,自己绘制信号平面设备布置图,再根据信号平面设备布置图绘制出联锁表。
在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中明白如何合理布置与命名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中的绝缘节与信号机,注意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中正线和站线出站信号机的类型。
联锁表中按正向接车﹑正向发车﹑反向发车﹑反向接车﹑通过﹑调车进路的顺序依次编写联锁表,正确编写联锁表,注意抵触进路与敌对进路的区别,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纸;同一图册图纸的标题框大小必须一致,图内文字清晰、美观;图纸标题框位于图纸右下角,格式与毕业设计要求一致;图纸折叠后与设计说明书一起左侧装订。
3 设计图纸说明3.1 笃行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说明(1)笃行站下行咽喉有2条正线、5条到发线、1条油库专用线。
其中设有11架信号机,包括调车信号机4架、出站兼调车信号机5架、正向进站信号机1架、反向进站信号机1架;对于道岔,笃行站设有双动道岔,单动道岔。
车站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车站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流程。
2. 使学生了解车站工程中涉及的土建、设备、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车站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站工程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软件进行车站工程图纸绘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车站工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车站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站工程概述- 车站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国内外车站工程发展历程及趋势2. 车站工程设计原理- 车站工程设计的总体要求- 车站工程的平面布局与空间设计- 车站工程结构设计原理3. 车站工程土建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 车站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车站工程装修施工技术4. 车站工程设备系统- 通风与空调系统- 给排水与消防系统- 电力与照明系统5. 车站工程安全与环保- 车站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车站工程环保措施及实施6. 车站工程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车站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启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车站工程概述第2周:车站工程设计原理第3-4周:车站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第5-6周:车站工程设备系统第7周:车站工程安全与环保第8周:车站工程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土木工程设计原理与应用》第3、4章《车站工程设计》第1、2、3、4章《车站工程设备与施工》第1、2、3、4章《建筑安全与环保》第1、2章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课程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事例,对车站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流程等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车站日计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车站日计划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部分和编制原则。
2. 使学生掌握车站日计划中列车运行图、客流组织、运输调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引导学生了解车站日计划在实际运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车站日计划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车站运营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和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关注车站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车站日计划编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车站日计划概述- 车站日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车站日计划的组成部分与编制原则2.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的组成与分类-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列车运行图的优化调整3. 客流组织- 客流分布与客流组织原则- 客流组织措施与方法- 客流高峰期的应对策略4. 运输调度- 运输调度的任务与原则- 运输调度的组织与实施- 运输调度中的突发事件处理5. 车站日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车站日计划的实施流程- 车站日计划的评估与优化- 车站日计划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车站日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车站信号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车站信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车站信号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对车站信号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维护能力。
1.了解车站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车站信号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熟悉车站信号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4.能够熟练操作车站信号设备。
5.能够对车站信号设备进行基本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车站信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车站信号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车站信号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车站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车站信号的定义和作用–车站信号的分类和特点–车站信号的工作原理2.车站信号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车站信号系统的构成部分–车站信号系统的工作流程–车站信号系统的功能和作用3.车站信号设备的操作方法–车站信号设备的操作步骤–车站信号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车站信号设备的操作练习4.车站信号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车站信号设备的维护方法–车站信号设备的故障排查步骤–车站信号设备的故障排除技巧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车站信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车站信号设备的理解和经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车站信号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挑战。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车站信号设备,让学生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车站信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
地下铁道车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铁道车站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地下铁道车站的设计原则和建设过程。
3. 学生能够了解地下铁道车站与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铁道车站的布局和设计,提高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地下铁道车站设计的简单规划,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展示地下铁道车站的相关资料,提升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地下铁道车站的相关知识,增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视和关注,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工程建设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对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兴趣。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地下铁道车站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规划的关注,激发学生对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地下铁道车站概述- 地下铁道车站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地下铁道车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地下铁道车站的组成部分- 车站主体结构- 站台、站厅及设备用房- 出入口、通道及换乘设施3. 地下铁道车站的设计原则与建设过程- 设计原则:安全性、功能性、人性化、美观性等- 建设过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4. 地下铁道车站与城市规划- 地下铁道车站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关系- 地下铁道车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5. 地下铁道车站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地下铁道车站案例分析- 分析车站布局、设计特点及其优缺点6. 小组合作设计与展示- 学生分组,选定一个地下铁道车站项目进行设计- 完成设计方案,包括图纸、说明等- 展示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系统性地组织与地下铁道车站相关的知识内容。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控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谭丽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24日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目的是在学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进行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的练习,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进而使我们拥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足够的实践能力。
该课程设计的训练,可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想得到全面的提升,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车站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知识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计算机绘图,使我们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 设计内容及要求2.1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共有两项内容:通过使用CAD软件设计并绘制1#车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绘制出双线轨道电路图并准确理解其工作原理。
2.2设计要求要求独立按时完成,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图纸没有比例要求,以美观、清晰为主,并根据其绘制过程,写好图纸说明书。
3设计图纸说明3.1车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本次设计以1#车站下行咽喉为例,设计出信号平面布置图,如附图一CZKS-01所示。
3.1.1进站信号机的布置和命名为了对由区间驶向车站内方的接车进路进行防护,在每一方向的进站口道岔外方,列车运行前进方向的线路左侧均设置进站信号机。
进站信号机应设在距道岔尖轨尖端50m~400m。
进站信号机的命名按运行方向,上行用S、下行用X表示,若是反方向则需下缀F。
如:X、X F。
3.1.2出站信号机的布置和命名为了禁止或准许列车由车站开往区间,在车站的正线和到发线上,应装设出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运行方向,而信号显示不能分别表示进路方向时,应在信号机上装设表示器,如:S等。
Ⅰ出站信号机的设置,在不侵入限界的条件下,应从最大限度地利用股道有效长度考虑,尽量向道岔群方向靠近,设在警冲标内方。
车站课程实践报告1. 引言车站课程是我所在大学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车站并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车站运营管理和服务流程。
本文是我在车站课程实践中的报告,将从课程目标、实践活动、所得收获等方面进行描述。
2. 课程目标车站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车站运营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了解车站的基本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掌握车站的服务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学习车站的应急处理和客户服务技巧•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3. 实践活动3.1 参观车站在课程开始的第一周,我们前往附近的火车站进行参观。
通过导游的解说,我们了解了车站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
参观过程中,我们逐个参观了候车厅、售票点、行李寄存处等各个功能区域,并了解了各个区域的工作流程和服务内容。
3.2 岗位体验课程的第二周,我们分成小组,在车站的各个岗位上进行体验式实践。
我被分配到售票点岗位,负责为旅客售票、咨询和解答疑问。
这个岗位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车票种类、票价和购票流程,并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指导,我逐渐掌握了售票点的工作要领。
3.3 应急处理演练为了检验学生们的紧急应变能力,课程中还进行了应急处理演练。
我们模拟了车站发生人员聚集、火灾、乘客滞留等紧急情况,通过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置技能,完成了相应的处置工作。
这个环节对我们培养了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和应对能力,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4. 所得收获通过车站课程的实践活动,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对车站的运营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车站在旅客服务、安全管理、行李寄存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策略。
这对我未来从事相关职业起到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其次,通过岗位体验,我不仅学到了具体的工作技能,如车票销售和咨询技巧,还学到了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这对我提升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考勤(10%) 守纪(10%) 过程(40%)报告(30%)答辩(10%) 总成绩专 业: 自动控制班 级: 控100X姓 名: XXX学 号: XXXXXXXXXX指导教师: XX XX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X 年 X月 XX日1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的教学环节。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是培养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又有足够的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可使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想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知识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的手册和图册以及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设计内容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的内容是使用CAD软件绘制给出的呼和木齐站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并根据车站平面布置图编写相应的联锁表。
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学会利用已有的资料,合理参考,从而加快设计进程;另一方面又不能盲从,要学会自己独立、主动的思考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在课程设计结束时,学生应绘制出要求设计的图纸,并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纸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要求图纸绘制的美观、大方,图内文字清晰,符合TBT10058-98《铁路工程制图标准》;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应与毕业设计要求一致,且报告中用的的图不能直接粘贴自其它文献,必须自己画。
3设计图纸说明3.1 呼和木齐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本次课程设计我画的是呼和木齐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如附图CZKS-01所示。
图中包含包头方面和包头扩建方面两个方面,站内共含六条股道,其中四条正线,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ⅢG、ⅠG、ⅡG、ⅣG;两条站线,依次命名为5G和6G。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控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年月日1设计目旳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培养足够旳实践能力,学院在教学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之后安排了车站课程设计。
这是一次综合性和实践性训练旳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设计旳训练,意在让学生加深对书本所学知识旳理解;使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知识和其他先修课程旳知识去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培养对旳旳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旳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原则、规范旳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程设计旳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旳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此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旳基础。
2设计内容及规定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已学完旳“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来完毕设计内容,其设计内容包括如下两部分:(1)7号站下行咽喉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如附图1所示)。
(2)7号站下行咽喉联锁表(如附图2所示)。
本次课程设计规定学生自主完毕设计内容,不容许直接粘贴自其他文献。
设计阐明书要严格按照规定格式书写,设计论述清晰,设计方案合理,设计内容对旳。
3设计图纸阐明3.1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本次课程设计要布置旳平面图为7号站下行咽喉信号设备平面图,平面图旳布置包括股道旳编号、警冲标旳设置、信号机旳布置、道岔旳编号、轨道电路区段旳划分及命名和股道有效长度旳计算六部分内容。
3.1.1 股道旳编号单线车站旳编号措施为:从信号楼开始由内向外次序编号,正线编为罗马数字,侧线编为阿拉伯数字。
双线车站旳编号措施为:将车站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侧(上行侧旳均编为偶数,下行侧旳均编为奇数),从中间向两侧分别次序编号,正线编为罗马数字,侧线编为阿拉伯数字。
本次课程设计旳为双线车站,其股道旳编号如附图1所示。
3.1.2 警冲标旳设置警冲标是信号标志旳一种,设在两汇合线线间距为4米旳中间,用来指示机车车辆旳停留位置,防止机车车辆旳侧面冲撞,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车站日计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车站日计划的基本知识和编制方法,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车站日计划的定义、作用和编制原则。
(2)了解车站日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流程。
(3)熟悉车站日计划中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车站日计划的编制。
(2)能够对车站日计划进行分析和评价。
(3)能够运用车站日计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车站日计划对车站运营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积极探索车站日计划的新方法、新思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车站日计划的定义、作用和编制原则。
2.车站日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流程。
3.车站日计划中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车站日计划的分析和评价。
5.车站日计划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课时:车站日计划的定义、作用和编制原则。
第2课时:车站日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流程。
第3课时:车站日计划中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4课时:车站日计划的分析和评价。
第5课时:车站日计划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车站日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车站日计划在运营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编制车站日计划,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车站日计划编制教程》2.参考书:相关铁路运输规划、运营管理书籍3.多媒体资料:车站日计划编制和分析的PPT、视频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基于AUTOCAD的电路图绘制及联锁表制作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专业:交通设备信息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小组成员:2014年6月目录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 0二、组合图的连接 .................................... 11、组合连接图的功能............................... 12、组合连接图的连接............................... 1三、联锁表的制作 .................................... 21、联锁表的功能................................... 22、联锁表的特点................................... 23、联锁表制作的一般规律........................... 4四、电路图的绘制 .................................... 51、CAD简介....................................... 52、CAD基本绘图技巧............................... 53、绘图中注意事项................................. 6五、总结 ............................................ 7任务书一、课题内容基于给定的每个站场的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用A4纸制出整个车站的组合连接图;按规范编制出整个车站的联锁表(包括上行咽喉与下行咽喉);用AUTOCAD绘制给定的6502的网络电路图或局部电路图。
火车站站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车站站场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和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火车站站场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如站台长度、宽度、高度等。
3. 引导学生了解火车站站场设计中所涉及的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和环境艺术等学科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火车站站场设计案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火车站站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修改。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SketchUp等)进行火车站站场设计的初步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火车站站场设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火车站站场设计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火车站站场设计中的绿色环保、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与教材内容紧密关联,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火车站站场设计基本原理:介绍火车站站场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设计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2. 火车站站场设计规范与技术要求:讲解火车站站场设计的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及安全标准,如站台长度、宽度、高度等,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3. 火车站站场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火车站站场设计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启示,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4. 火车站站场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火车站站场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5. 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展示,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火车站站场设计基本原理学习;第2周:火车站站场设计规范与技术要求学习;第3周:国内外火车站站场设计案例分析;第4周:火车站站场设计实践,包括方案构思、草图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5周: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设计方案讨论、修改和完善。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自动控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 7月15日
1课程设计目的
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与车站有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比较综合的实践。
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加强我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同时使我们具备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该具有的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此次的设计使我们在学完该课程后能综合运用车站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
这次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及双线轨道电路图的绘制。
在绘图过程中,运用CAD绘图,提高了我们对专业绘图软件的使用熟练能力。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车站信号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是车站联锁系统的根本基础,双线轨道电路的极性交叉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
掌握该设计的原则对我们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意义重大。
2 设计内容及要求
这次的设计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用CAD画出者辉站下行咽喉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
明确不同地点的信号机的位置,以及各信号机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同时还要写出股道有效长度,及各个道岔的道岔类型。
(2)根据者辉站下行咽喉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绘制出信号机点灯电灯电路图。
(3)根据所绘制的两张图,和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出设计报告。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找指导老师答疑,并且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及车站信号机点灯电路图的绘制)。
对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绘制出图纸,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
3 图纸说明
3.1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本次的课程设计绘制了者辉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如附图1所示。
者辉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说明
(1)者辉站为双线双向线路,图中由信号楼的坐标(K599+750)及各道岔对应警冲标的位置,分别标出了各架信号机及道岔位置的坐标。
(2)者辉站下行咽喉设置了三个双动道岔,两个单动道岔,采用了60kg和50kg的道岔类型,其辙叉号为1/12和1/18。
(3)股道编号为两条正线(IG,IIG),三条站线(3G,4G,5G)。
股道有效长度为股道有效长度表所规定的长度。
(4)在者辉站下行咽喉,车站的股道用箭头表示了其接车方向。
(5)者辉站下行咽喉共有四架出站信号机S5、S3、SI、SII、S4;八架调车信号机D1、D3、D5、D7、D9、D11、D13、D15;一架进站信号机X和一架反向进站信号机XF。
(6) 出站兼调车信号机:每个咽喉共有5个出站兼调车信号机,2个设在正线上,3
个设在侧线上。
其中每个咽喉各有1个正线上的出站信号机(X
Ⅰ、S
Ⅱ
)为高柱,共4
个灯位,依次为绿、红、黄、引白,有绿、黄、绿黄、红、白5个显示;3个侧线上的出站信号机为矮柱,共5个灯位,其中1个灯位被封掉,另外4个依次为绿、红、黄、引白。
进站信号机:每个咽喉共有2个进站信号机,1个正向进站,1个逆向进站,2个信号机均有5个灯位,依次为黄、绿、红、黄、引白,逆向进站信号机设置在列车运行前方线路的右侧,2个进站信号机有绿、绿黄、黄、双黄、红、红白、双黄闪7个显示:绿灯表示正线通过;绿黄灯表示对于有2个车场的车站,列车越过第1个车场,到第2个车场正线停车;黄灯表示正线接车;双黄灯表示侧线接车;红灯表示禁止进站,应在红灯前停车;红白灯为引导接车信号。
3.2 车站信号机电灯电路图
(1)作用:是用来控制信号机的显示状态,直接向机务人员发出行车命令。
断线防护措施:在点亮每一个信号灯泡时均要串接一个灯丝继电器,用于监督灯泡的完整性。
混线防护措施:采用了位置法和双断法混线防护措施,这样在一处出现混线故障时能防止信号错误显示
(2)在建立通过进路时,由于ZXJ和TXJ都励磁吸起,所以接通的是LB初级线圈电路,使绿灯点灯;在建立通过第一个车场而至下一个车场停车的接车进路时,由于ZXJ 和LUXJ励磁吸起,TXJ失磁落下,所以接通的是LB电路和2UB初级线圈电路,使绿灯和第二个黄灯同时点亮;在建立正线停车的接车进路时,由于ZXJ励磁吸起,而LUXJ 和TXJ都失磁落下,所以接通的是UB电路,使第一个黄灯点灯;
(3)在建立向站线接车进路时,由于ZXJ、LUXJ和TXJ都失磁落下,所以这时接通的是UB电路和2UB初级线圈电路,使第一个黄灯和第二个黄灯同时点灯。
引导接车时,LXJ失磁落下,而引导信号继电器YXJ励磁吸起,因此这时接通的是HB电路和YBB 初级线圈电路,红灯和月白灯同时点灯。
在YBB初级线圈电路中接有LXJ第六组后接点和LXJF第七组后接点,这样就不会出现绿灯或黄灯与月白灯同时点灯的乱显示。
(4)凡是同时点两个允许信号灯光时,在灯光电路中都接有第二灯丝继电器2DJ前接点。
例如同时点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时,在LB初级线圈电路中接有2DJ第三组前接点;又如同时点两个黄灯时,在UB初级线圈电路中接有2DJ第两组前接点。
接入2DJ前接点的目的是,当第二个黄灯灭灯时,使绿灯或第一个黄灯也必须跟着灭灯,以便用第一灯丝继电器的前接点断开信号继电器LXJ的电路,使信号自动改点红灯。
(5)当黄闪继电器USJ不吸起时,信号显示仍按原来电路显示单黄和双簧,当黄闪继电器USJ吸起后,按通闪光电源,并使1UDJ吸起。
电路中R的目的是:使灯丝变压器只降压不断电,以保证在闪光断电时1DJ不落下,避免1DJ可能随脉动频率跳动。
4总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者辉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及者辉站信号机电灯电路图的绘制和设计报告的撰写。
绘图采用Auto CAD绘图软件进行绘制。
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前学习和考试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在课程设计中都遇到了,我又重新温习了6502电气集中电路与铁路信号运营基础这两门课程,对车站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将课堂上的知识与课程设计紧密联系起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熟悉了Auto CAD绘图软件,这给了我一次熟练使用这个软件的机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对于我个人,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做一件事:耐心、细心与解决困难的决心是做好一件事必备的东西;同样,团队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一起答疑,一起思考,这都是完成此次课程设计的重要因素。
附图1 站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附图2 站信号机电灯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