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55.02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定位:1.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
2.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
3.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牛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4. 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5.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6.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 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则应具有国家级的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行政区域、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国家统筹规划。
环境规划的功能:1•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环境规划的原则:①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利环境建设同步原则②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③遵循牛态规律,合理利用坏境资源原则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⑤系统原则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⑦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环境规划的类型:1 •按规划期划分①长远:10年以上②中期: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
)③短期:年度环境规划-一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2•①长远规划:制定长远坏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②年度坏境规划:具体,不全面3.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经济制约型⑵协调型⑶环境制约型4•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5.按性质划分(1)生态规划(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自然保护区规划(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1•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现状调查。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一、填空(共40分)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3、发展低碳产业;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5、提倡低碳的生产;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2、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规划学试卷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6分)1.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2. 高斯扩散模式的四点假设.3. 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4. 污染物总量负荷分配的原则.5.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步骤.6.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五.论述题(14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措施有哪些山 西 师 范 大 学 2007——2008 密 封 线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6分)1.(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2)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3)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2.(1)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符合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污染源为连续的均匀排放(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是符合质量守衡定律的=F(T,S,B)EBC环境承载力T时间S空间B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4.(1)等比例分配原则(2)费用最小分配原则(3)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5.(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2)建立判断矩阵(3)单要素下的权重排序(4)全要素下的综合权重排序6.(1)占用土地(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5)影响环境卫生和危害人体健康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6分2.每缺少一个答题要点,扣1分五.论述题(14分)1.答案要点: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及技术(1)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调整产业结构(3)推行清洁生产工艺(4)实施总量控制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1)人工复氧(2)污水调节(3)河流流量调控3.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的选择.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10-14分2.缺少要点者,得分6-10分3.没有要点者,得分0分.。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保护环境资源B.提高经济发展速度C.增加污染排放量D.扩大城市规模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盲目开发B.可持续发展C.资源浪费D.环境破坏3.以下哪项可以促进环境管理的实施?A.政府监管缺失B.企业盲目追求利润C.公众参与和监督D.环境法律法规的缺失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评价环境友好性B.分析环境问题C.规划环境改善方案D.监督环境施工过程5.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3R”原则是指什么?A.减少、重复、复制B.减少、回收、重复C.减少、回收、重复利用D.减少、获取、再利用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环境规划的概念及其意义。
2.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及其重要性。
4.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并说明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5.如何提高公众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认知和参与度?请提出具体建议。
三、综合题某城市规划部门计划开展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请你作为规划师,针对以下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1.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如何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以缓解热岛效应?2.市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较差,如何制定有效的污染物控制计划并监督执行?3.市区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率低,如何设计垃圾处理设施并制定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率的政策和措施?请结合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务必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环境规划学试题环境规划学一、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协调性、环境制约性。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2.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资源供给指标、社会影响指标、污染容纳指标3.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4.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型、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5.环境规划指标类型主要采用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分析,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6.环境预测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性预测、规划协调性预测。
7.环境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8.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9.环境-效益评价货币化技术方法大体有三类: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法10.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教学规划决策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11.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12.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级城市生态子系统。
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
13.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4,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15.五库结构系统,包含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文本库和知识库。
二、名词解释: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阙值。
环境规划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 环境保护部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D. 国土资源部2. 环境规划的基本目标是()。
A.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B. 治理环境污染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A. 二氧化硫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A.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B. 限制污染物排放C. 开采地下水资源D. 实施河道整治A. 北京B. 上海C. 纽约D. 温哥华A. 中国B. 美国C. 日本D. 瑞士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A. 三北防护林工程B. 长江流域治理工程C. 黄河流域治理工程D. 滇池治理工程A. 杭州B. 南京C. 苏州D. 厦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是指人类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改变环境的过程。
5. 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经济、社会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
6. 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规划。
7. _______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8. _______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过程。
9. _______是指在城市和乡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在分析环境因素对城市广场的影响时。
( )是不能通过建筑设计来控制的。
A.交通噪声 B.局地风 C.空气污染 D.太阳辐射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的基本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生产服务性功能的源泉 B.生态系统服务性能是主观的存在 C.系统服务性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 D.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在城市环境中,( )是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的外在表现和反映。
A.城市自然环境 B.城市人工环境 C.城市的经济环境 D.城市景观环境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4、单项选择题基础生态学来源于下列()学科。
A.植物学B.动物学C.古生物学D.生物学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进行评价。
A.项目建设的影响B.建设项目的预测C.项目建设的环境效益D.规划选址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层次上,根据物质参与循环时的形式,可将循环分为()。
A.气相循环、液相循环B.液相循环、固相循环C.气相循环、固相循环D.气相循环、液相循环、固相循环本题答案:7、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针对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叙述,比较理想的条件是()。
A.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选B.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C.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要同时进行D.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以下四种气体,()种无色、无臭味,但有剧毒。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P1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目标纲要法P23将资源,重大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综合发展的纲要。
既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生成果发展生产,又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3.可持续发展P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4.环境预审制度P35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在项目立项阶段进行审批的一项政策法规型管理制度。
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P112.按规划期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P143.按环境要素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P154.我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
5.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56.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P2三.判断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治资源破坏,从而保护环境(√)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鼓励经济增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是5-10年。
(×)长远10年,中期5-10 P144.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规划学试卷考试时间:2008年12月姓名:班级:学号:成绩: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与选择题(20分)1.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是、、、、、等。
(5分)2.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
(3分)3.区域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主要是。
(2分)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
(3分)5.水环境承载力是指。
(3分)4.风廓线是指( )。
(2分)A风速随时间的变化;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5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方位表示。
(2分)A 8 B16 C10 D 24二、问答题(50分)1什么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2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10分)3为什么要进行大气功能区的划分,如何进行划分?(10分)4什么是大气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
(10分)5什么是DSS,DSS区别与MIS的特点是什么?环境规划DSS由几部分组成?(10分)一、计算题(30分)1 靠近某河流有两个化工厂(见下图)。
流经第一个工厂的河水流量是每天600万立方米;在两个工厂之间有一条流量为每天300万立方米的支流。
第一个工厂每天排放工业污水2万立方米;第二个工厂每天排放出工业污水1.4万立方米。
从第一个工厂排出的污水流到第二个工厂之前,有20%可自然净化。
根据环保要求,河流中工业污水的含量应不大于0.2%。
若这两个工厂都各自处理一部分污水,第一个工厂处理污水的成本是900元/万立方米,第二个工厂处理污水的成本是600元/万立方米。
现在要想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每厂各应处理多少污水,才能使两厂总的处理污水费用最小?(仅写出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10分)300万立方米/天600万立方米/天工厂1工厂22已知河流平均流速u x=0.5m/s,水温T=20℃,起点BOD:L0=10mg/l, DO0=8mg/l, K d=0.15d-1,Ka=0.24d-1,计算:临界氧亏点的距离、临界点的BOD值和DO 值;3 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
环境规划考卷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 解决环境问题B. 保护生态环境C. 促进可持续发展D. 优化资源配置A. 提高环境质量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D. 增加人口数量3. 环境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A. 系统分析法B. 经济分析法C. 社会分析法D. 建设工程法A. 生态影响B. 社会影响C. 经济影响D. 文化影响5. 环境规划的实施主体是谁?A. 政府部门B. 企业C. 公民D. 非政府组织6. 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有何区别?A. 环境规划关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关注城市发展B. 环境规划关注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关注城市功能C. 环境规划关注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关注空间布局D. 环境规划关注生态平衡,城市规划关注经济效益7.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B. 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生态性C. 系统性、经济性、社会性、前瞻性D. 可操作性、前瞻性、经济性、社会性8.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效果评估B.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政策制定C.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投资估算D.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管理措施9. 环境规划应遵循哪些程序?A.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效果评估B.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政策制定C.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投资估算D.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措施制定、环境管理措施10.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环境质量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A.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B. 环境目标制定C. 环境措施制定D. 环境效果评估12. 环境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A. 系统分析法B. 经济分析法C. 社会分析法D. 建设工程法1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生态影响B. 社会影响C. 经济影响D. 文化影响14. 环境规划的实施主体有哪些?A. 政府部门B. 企业C. 公民D. 非政府组织15. 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有何区别?A. 环境规划关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关注城市发展B. 环境规划关注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关注城市功能C. 环境规划关注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关注空间布局D. 环境规划关注生态平衡,城市规划关注经济效益16.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B. 科学性、经济性、社会性、生态性C. 系统性、经济性、社会性、前瞻性D. 可操作性、前瞻性、经济性、社会性17.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B. 环境目标制定C. 环境措施制定D. 环境效果评估18. 环境规划应遵循哪些程序?A.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B. 环境目标制定C. 环境措施制定D. 环境效果评估19.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环境质量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20. 环境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哪些方面?A.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B.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C. 环境监测与评估D. 资源配置与优化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
河南工程学院 2010 至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环境规划学试卷A 卷考试方式:闭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 70 %复查总分 总复查人(本题 50分,每空1分)一、填空题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 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按规划目的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 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5、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 复合生态 、 人类生态 和 产业生态 。
6、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7、水质、水量 和 水生态 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8、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9、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0、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 11、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12、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13、环境规划的重点是 环境系统 与 人类社会 相互作用。
14、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 容量总量控制 ,② 目标总量控制 ,③ 行业总量控制 。
15、我国的大气污染以 煤烟型 为主, SO 2 和 烟尘 是主要污染物。
16、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1)一、选择题1.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B)。
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D)。
A.国家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B)=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4.环境管理对象是(D)。
A.自然要素B.社会关系C.企业D.人类的社会行为5.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中国6.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o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7.下面哪一项不是ISO 14000的审核准则?(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8.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C) o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 oA.3级B.4级C.5级D.6级10.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C)。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持续型D.环境制约型11.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B) oA.3-5 年B.5-10 年C.10-15 年D.15-20 年12.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13.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C)。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14. 一般说来, 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C)。
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15.一般说来, 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B) o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1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规划学试卷使用专业年级环科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共页一、概念解释(3分×8)1、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室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
3、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4、多目标决策分析:确定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体系和实现这些目标方案的评价选择问题。
5、水环境容量: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6、固体废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7、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8、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二、简答题(5分×4)1、相对于其他介质的环境规划,声环境问题有哪些特点?2、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答水环境容量的分类。
4、环境规划编制程序如何?三、计算题(10分)某厂锅炉房每年用煤5000吨,其煤的灰分A为28%,烟气中烟尘的质量分数为45%,且采用麻石水膜设备进行除尘,其除尘效率为85%,请计算该厂锅炉房每年的烟尘排放量。
四、简述题(8分×3)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内涵?2、A值法、P值法和A-P值法的特点。
3、如何确定水污染控制单元?五、论述题(15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规划有什么指导意义?六、总结题(7分)举例说明本课程的学习后,自己所掌握的分析处理环境问题的方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参考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措施不属于末端控制模式管理手段的是(B )。
A.污水处理B.原料代替C.烟气除尘D. 脱硫脱硝2.末端控制是一种资源-产品-排放( A )系统。
A.单方向开环B. 双方向开环C. 单方向闭环D. 双方向闭环3.中国以往的环境管理政策一直是以( C )控制为核心。
A.总量B. 排量C.浓度D. 流量4.排污收费制度最早开始于(D)。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德国5.总量控制的真正意义是(D )。
A.源头消减B.定量管理C.末端处理D.负荷分配6.进行过程控制,实施清洁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属于( B )优先度。
A.高B. 中C.低D. 普通7.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B )反馈式流程。
A. 资源-产品-排放B.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C. 资源-产品-排放-回收D. 资源-产品8.以下属于绿色能源的是(D )。
A.石油B.天然气C.煤D.太阳能9.我国于1994年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A)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A.清洁生产B.零排放C.预防为主D.源削减10.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产品设计的新概念,也称为(B)。
A.循环设计B.绿色设计C.无害设计D.资源设计11.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B )美国中西部研究所受可口可乐公司委托。
A.1959B.1969C.1979D.198912.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环境标志是联邦德国于1978年推出的( A )。
A.蓝色天使B.环境选择C.十环标志D.白天鹅13.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为(C )。
A.氮氧化物B.硫氧化物C.可吸入颗粒物D.有机物14.城市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的基础是(C )。
A.环境保护目标科学化B. 环境保护目标减量化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D. 环境保护目标处理制15.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影响最大的污染是(D)A.农村管理滞后B. 集约化布置C.生态系统恶化D. 农药过度使用16.环境管理本身是( B )的过程。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 40 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
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 = 单个污染源排放量/ 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 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 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 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 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 分)
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2、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集中供热,合理选择排放方式。
4、调整工业结构,实施清洁生产。
5、对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全过程控制。
6、制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措施规划实施方案。
7、控制移动源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8、完善绿化系统,发展植物净化系统。
七、乡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和作用(10 分)
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是以农村县域和镇区环境为对象的综合性环境规划。
它以乡镇环境条件为基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依据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经过环境系统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案。
(1)乡镇环境规划的目的
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2)乡镇环境规划的作用⑴提供了环
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⑵指导乡镇建设和
有效地实现环境管理;⑶约束排污者的行
为;⑷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效益;⑸
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