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63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规划学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明白得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进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事实上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连续进展;(二)保证环境爱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打算;(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猎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治理目标的差不多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关于可连续进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点和差不多原则是什么?答:差不多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差不多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打算总要求的原则;(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五)系统原则;(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七)强化环境治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爱护打算(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和谐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操纵规划、水污染操纵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操纵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治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治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爱护区环境规划、都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爱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进展规划等。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环境规划学试题环境规划学一、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协调性、环境制约性。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2.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资源供给指标、社会影响指标、污染容纳指标3.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4.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型、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5.环境规划指标类型主要采用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分析,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6.环境预测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性预测、规划协调性预测。
7.环境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8.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9.环境-效益评价货币化技术方法大体有三类: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法10.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教学规划决策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11.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12.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级城市生态子系统。
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
13.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4,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15.五库结构系统,包含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文本库和知识库。
二、名词解释: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阙值。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环境规划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 环境保护部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D. 国土资源部2. 环境规划的基本目标是()。
A.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B. 治理环境污染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A. 二氧化硫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A.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B. 限制污染物排放C. 开采地下水资源D. 实施河道整治A. 北京B. 上海C. 纽约D. 温哥华A. 中国B. 美国C. 日本D. 瑞士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A. 三北防护林工程B. 长江流域治理工程C. 黄河流域治理工程D. 滇池治理工程A. 杭州B. 南京C. 苏州D. 厦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是指人类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改变环境的过程。
5. 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经济、社会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
6. 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规划。
7. _______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8. _______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过程。
9. _______是指在城市和乡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规划理念。
《环境规划与管理》测试题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规划的核心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C. 提高人口数量D. 增加资源消耗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谁污染谁治理C. 先污染后治理D. 强化环境管理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B.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 提高政府税收D. 增加就业机会4.在环境规划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容量的基本组成部分?A. 大气环境容量B. 水环境容量C. 土壤环境容量D. 社会经济容量5.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确定环境质量状况B. 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C. 制定环境政策D.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6.下列哪一项不是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整体性原则C. 单一性原则D. 动态性原则7.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A. 废水处理B. 废气净化C. 固体废物处置D. 增加资源开采8.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包含的内容?A. 环境现状调查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保护措施D.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9.在环境管理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标准的作用?A. 衡量环境质量状况B. 判定环境污染程度C. 确定环境治理目标D. 促进经济发展速度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A.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B. 环境问题识别与目标确定C.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D. 环境规划实施与监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2.环境管理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环境容量的计算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步骤。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P1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目标纲要法P23将资源,重大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综合发展的纲要。
既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生成果发展生产,又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3.可持续发展P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4.环境预审制度P35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在项目立项阶段进行审批的一项政策法规型管理制度。
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P112.按规划期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P143.按环境要素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P154.我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
5.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56.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P2三.判断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治资源破坏,从而保护环境(√)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鼓励经济增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是5-10年。
(×)长远10年,中期5-10 P144.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资源开发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规划的基本要素?A. 环境评价B. 环境监测C. 环境政策D. 环境治理3.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风险B. 降低生产成本C. 提高产品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经济优先B. 环境优先C. 社会优先D. 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5. 环境规划中,"3R"原则指的是?A. 减少、再利用、回收B. 减少、再利用、再生产C. 减少、回收、再利用D. 回收、再利用、再生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7.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8. 环境规划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9. 环境规划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环境规划中常用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12. 阐述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3. 描述环境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式。
## 四、论述题(共40分)14. 论述环境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及其挑战。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B2. D3. A4. D5. C### 二、填空题6. 经济、环境、社会7. 预防性、系统性、科学性8. 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政策制定9. 问题识别、目标设定、方案制定、实施与评估10. GIS、环境模型、环境法规### 三、简答题11. 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目标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相互依赖和补充。
环境规划学试卷考试时间:2008年12月姓名:班级:学号:成绩: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与选择题(20分)1.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是、、、、、等。
(5分)2.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
(3分)3.区域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主要是。
(2分)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
(3分)5.水环境承载力是指。
(3分)4.风廓线是指( )。
(2分)A风速随时间的变化;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5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方位表示。
(2分)A 8 B16 C10 D 24二、问答题(50分)1什么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2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10分)3为什么要进行大气功能区的划分,如何进行划分?(10分)4什么是大气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
(10分)5什么是DSS,DSS区别与MIS的特点是什么?环境规划DSS由几部分组成?(10分)一、计算题(30分)1 靠近某河流有两个化工厂(见下图)。
流经第一个工厂的河水流量是每天600万立方米;在两个工厂之间有一条流量为每天300万立方米的支流。
第一个工厂每天排放工业污水2万立方米;第二个工厂每天排放出工业污水1.4万立方米。
从第一个工厂排出的污水流到第二个工厂之前,有20%可自然净化。
根据环保要求,河流中工业污水的含量应不大于0.2%。
若这两个工厂都各自处理一部分污水,第一个工厂处理污水的成本是900元/万立方米,第二个工厂处理污水的成本是600元/万立方米。
现在要想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每厂各应处理多少污水,才能使两厂总的处理污水费用最小?(仅写出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10分)300万立方米/天600万立方米/天工厂1工厂22已知河流平均流速u x=0.5m/s,水温T=20℃,起点BOD:L0=10mg/l, DO0=8mg/l, K d=0.15d-1,Ka=0.24d-1,计算:临界氧亏点的距离、临界点的BOD值和DO 值;3 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2、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集中供热,合理选择排放方式。
4、调整工业结构,实施清洁生产。
5、对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全过程控制。
6、制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措施规划实施方案。
7、控制移动源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8、完善绿化系统,发展植物净化系统。
七、乡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和作用(10分)
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是以农村县域和镇区环境为对象的综合性环境规划。
它以乡镇环境条件为基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依据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经过环境系统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案。
(1)乡镇环境规划的目的
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2)乡镇环境规划的作用
⑴提供了环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
⑵指导乡镇建设和有效地实现环境管理;
⑶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⑷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效益;
⑸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