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石渣浆代替生石灰用于纯碱蒸氨的工艺方案

电石渣浆代替生石灰用于纯碱蒸氨的工艺方案

电石渣浆代替生石灰用于纯碱蒸氨的工艺方案
电石渣浆代替生石灰用于纯碱蒸氨的工艺方案

电石渣浆代替生石灰用于纯碱蒸氨的工艺方案

李永新1,宋爱军2

Ξ(1.唐山三友集团冀东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21;2.唐山三友集团,河北唐山063021)

[关键词]PVC;电石渣浆;纯碱生产

[摘 要]介绍了电石渣浆在氨碱法纯碱生产中代替生石灰用于蒸氨工艺的可行性和初步方案,实验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Q325.3;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37(2005)03-0041-02

P rocess for th e digestion of ammoni a in th e p rodu ction of sod a

by substituting carbid e slu rry for caustic sod a

L I Yong-xin1,SON G Ai-jun2

(1.Jid ong Chemical Industry C o.,Ltd.of T angshan Sany ou G roup,T angshan063021,China;

2.T angshan Sany ou G roup,T angshan063021;Chian)

K ey w ords:PVC;calcium slurry;the production of s oda

Abstract:The processibility of the process for the digestion of amm onia in the production of s oda by substituting carbide slurry for caustic s oda was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primary plan.Through experiments,it was proved that this plan was feasible and had g ood environmental effect and econ omic effect.

随着我国聚氯乙烯市场的快速发展,聚氯乙烯装置的扩建、新建又达到一个高潮,其采用的路线主要是电石法。然而,随着装置的逐渐扩大,电石法中电石渣的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电石渣浆的综合利用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唐山三友集团依托150万t/a纯碱装置建设的10万t/a聚氯乙烯装置拟将其产生的电石渣作为纯碱生产的原料全部消耗,彻底解决污染问题。

1 纯碱蒸氨工艺简介

在氨碱法纯碱生产中,NH3作为中间介质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而这一循环是借助蒸馏过程实现的。制碱后的母液中的NH3和CO2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游离氨(包括碳酸氨和氢氧化氨)可以直接加热蒸煮去除,但是氯化铵或硫酸铵形式的固定氨则必须加入石灰乳用化学方法分解后再进行加热蒸馏才行。因此,蒸氨塔设计成预热、蒸馏两个塔段,分别用于脱除溶液中的游离氨、二氧化碳和固定氨。

正压蒸氨工艺流程为:含氨溶液由储罐用泵送至高位槽,该槽配备有溢流管以保持恒定的液位。母液通过定量自动调节阀被送入蒸氨塔的冷凝器,与塔内的氨气进行间接换热,初步升温的母液温度可达60~70℃,然后进入蒸氨塔的预热段。母液在预热段里与蒸馏段和预灰桶来的气体继续逆流直接换热,升温到100℃左右。将溶液中的碳酸盐分解,CO2基本除净。预热母液离开预热段后,自流压入预灰桶。往预灰桶内加入石灰乳,经搅拌混合,再次利用位差溢流入蒸氨塔的蒸馏段。蒸馏段的底圈通入新鲜蒸汽,塔内气、液逆流接触,将液相中的氨通过复分解和升温提馏蒸出。预灰桶桶底的积砂间断地放入蒸馏段一起处理;而桶顶反应生成的氨气与蒸馏段蒸出的氨气分别进入到蒸氨塔的预热段。蒸馏废液送氯化钙车间制氯化钙或排入废液、废渣处理场。

蒸馏段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2N H4Cl+Ca(OH)2CaCl2+2N H3+2H2O,

Ca(OH)2+H2CO3CaCO3+2H2O,

(N H4)2SO4+Ca(OH)2CaSO4+2N H3+ 2H2O,

Na2SO4+CaCl2CaSO4+2NaCl。

过滤母液组成见表1。

14

2005年第3期No.3,2005

聚氯乙烯

P olyvinyl Chloride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Ξ[收稿日期]2004-08-26

[作者简介]李永新(1972—),女,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化工系,从事氯碱生产、设计工作。

表1 过滤母液组成

项目成分项目成分

游离氨(FNH3)/tt22~24总硫分(S2-)/tt0.004~0.010固定氨(CNH3)/tt70~72体积当量(V母)/(m3/t) 5.6~6.0全氨(TNH3)/tt92~95温度/℃26~28

全氯(TCl-)/tt92~94相对密度 1.120~1.123二氧化碳CO2/tt35~40

注:tt为滴度,纯碱行业专用单位,是当量浓度的1/20,换算成g/L时为(滴度×分子质量)/(20×化合价)。

2 电石渣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及与工业生石灰(C aO)的比较

通常,乙炔发生器排出的电石渣浆中含水质量分数为85%~95%,每生产1t聚氯乙烯产生电石渣浆9~15t,固相为电石水解生成的Ca(OH)2。电石渣经焙烧(完全脱水)后的主要成分见表2。

表2 电石渣经焙烧(完全脱水)后的主要成分成分Ca(OH)2SiO2Al2O3CaSO4C Fe2O3CaS CNS-质量分数/%96.3 1.41 1.330.340.140.120.080.01

与工业生石灰CaO比较,电石渣含MgO较低,但含SiO2、Al2O3、CaS、游离C或硅铁较高。电石渣固体颗粒的大小随渣浆沉降速度的快慢而有所变化,但正常沉降时的粒子比工业熟石灰的粒子小, 10~50μm的粒子约占80%。可见电石渣作为生石灰使用是可行的,并且在工业上也已广泛用于生产次氯酸钙、氯仿、三氯乙烯、水泥等。

3 应用中乙炔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乙炔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将电石渣用到一个新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必须了解乙炔在渣浆中的分布情况。乙炔气在渣浆中固相与液相内的分配比例是不同的,对含固量20%渣浆的研究表明:约占总量80%的乙炔与固体Ca(OH)2颗粒结合在一起,约20%溶解在水相中。在相同温度下,乙炔在渣浆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其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在澄清水中则较接近其饱和溶解度。下面在密闭容器中将新鲜渣浆连续搅拌数天,测定乙炔在液相和固相中的分布量,以说明电石渣固相中乙炔的特性,结果见表3。

表3 电石渣浆中乙炔分布特性

乙炔含量/(mg/kg)

固相中液相中Ca(OH)2在渣浆中

的含量/(g/kg)

同固相结合的

乙炔的含量/(mg/g)

发生器排出的新鲜渣浆

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300.0 115.0 60.4 63.9 73.4 60.2 388.0 527.074.5

102.0

77.3

96.1

83.7

78.7

765.0

980.0

207

430

406

430

420

425

485

445

1.160

0.130

0.036

0.025

0.060

0.040

未搅拌

搅拌4天后

搅拌5天后

搅拌10天后

搅拌11天后

搅拌14天后

在乙炔气流中搅拌1天后

在乙炔气流中搅拌2天后

由表3中数据可见,搅拌作用有利于渣浆中固体颗粒内的乙炔气逐渐解吸出来。另有实验证实:乙炔同固相颗粒Ca(OH)2的结合不能用吸附作用来解释。事实上是渣浆中含有未被水解的电石颗粒,其外面紧包着一层Ca(OH)2而阻止了它的水解。搅拌可使水容易扩散通过隔离层,使电石水解,放出乙炔气体。

可见在电石渣浆中是存在乙炔的,应该在进入纯碱系统前消除。结合纯碱工艺和乙炔在电石渣浆中的分布性质,在纯碱装置的化灰机处加入电石渣浆,可以避免乙炔进入纯碱系统。在化灰机里电石渣可以被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热量升温到90℃以上,并和新鲜的石灰乳充分混合,彻底消除渣浆中未反应的电石。渣浆中释放的乙炔通过化灰机的排气囱与水蒸气一起排出。因此控制乙炔不进入纯碱生产系统是简单的,用电石渣浆代替生石灰是完全可行的。4 工艺方案

乙炔发生工段产生的电石渣浆送至1#渣浆浓缩机沉降浓缩,清液送入2#浓缩机(也可称为澄清桶,因为与1#浓缩机为同样设备)澄清、冷却后送发生器回用;质量分数为20%~30%的渣浆送至纯碱装置石灰消化工序的化灰机,与生石灰、水按照比例配制石灰乳后再送蒸氨工序蒸氨。

5 效益分析

该工艺消耗了全部电石渣,不仅解决了环保问题,而且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浓缩后的渣浆可代替纯碱装置所耗用石灰乳50万m3/a,以石灰乳成本30元/t计算,可降低成本1500万元。

将电石渣浆直接用于纯碱生产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它的成功将是电石法聚氯乙烯根治渣浆污染的最好工艺,是一个巨大进步。[编辑:陈立春]

24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聚氯乙烯 2005年

电石生产工艺试题1

电石生产工艺试题 1.电石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答:碳化钙分子式:CaC2。 2.工业电石的成分有哪些? 答:碳化钙、氧化钙、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 3.电石的用途有哪些? 答:(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 (2)加热粉状电石与氮气时,反应生成氰氨化钙,即石灰氮,加热石灰氮与食盐反应生成的氰熔体用于采金及有色金属工业; (3)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 (4)产生的气体照明及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4.什么是电石的发气量?功率发气量? 答:电石的发气量:在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条件下,每公斤电石与水反应后放出的干乙炔体积体积数(升)。 功率发气量:在电石生产过程中,每千瓦电能,在24小时内所生产出的电石其发气量。 5.生产电石的基本原料是什么? 答:焦炭和石灰。 6.方法有哪几种?常用的是那种? 答:氧热法和电热法,目前生产上用的较广的是电热法。 7.碳素材料中的那些成分是工艺上要控制的,如何控制? 答:(1)灰分、水分、挥发份。 (2)控制:①灰分:筛分;②水分:干燥;③挥发份:高温下挥发或调节原料配比。 8.请写出电石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CaO+3C→CaC2+CO - 111.3千卡 9.电石生产中的碳材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①冶金焦:以气煤、肥煤和焦炭三者配合,在1250℃高温下干馏而得。

其固定碳含量一般在85%左右,好者可达90%。硬度大、导电性能好、灰分、水分、挥发份含量低,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好。②石油焦:以石油沥青干馏而得,挥发份含量高。③无烟煤:分软硬二种,电石生产使用使用软质或半软质,要求固定碳高,灰分少。 10.用于电石生产的焦丁中那些成分是我们要控制的,其对电石生产有哪些影 响? 答:(1)灰分、水分、挥发份。 (2)影响:①灰分:引起表层炉料板结,影响炉料的透气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原料中的氧化物还原,消耗额外的电能。②水分:影响炉料配比;与原料中的碳反应生成H2后,使得尾气中的氢气含量偏高;与CaO(氧化钙)和CO2(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CaCO3(碳酸钙),使得炉料板结。③挥发份:电阻较大,影响炉料的电气特性;本省也较粘,容易使得物料发粘。 11.石灰石中含有哪些成分,各对电石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碳酸钙:含量大于96%,其直接决定着生石灰的品质。 氧化镁:在电石熔融区被还原为金属镁蒸汽,在电石炉熔融区形成强烈高温还原区,镁与一氧化碳反应,强烈放热,破坏电石炉内温度分布。原料中的氧化镁约15%留在熔融区,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使得电石液发粘,在炉内不易流出。 二氧化硅:在电石炉内与焦炭反应生成单质硅。 A.硅与焦炭反应生成碳化硅(熔点较高),沉积于炉底,造成炉底垫料升高。 B.硅与铁反应生成硅铁(比热较大),损坏炉壁铁壳,出炉时烧坏流料嘴和冷却锅。 氧化铝:部分被还原为铝,一部分混在电石中降低电石质量,大部分形成炉渣,使得炉底升高。 氧化铁:与硅反应生成硅铁 磷和硫: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磷化钙和硫化钙。磷化钙在空气中分解后会发生自燃,硫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12.竖式石灰窑分为几个温区,如何界定? 答:①预热区:加料口下部,煅烧区上部,温度< 850℃ ②煅烧区:石灰窑中部,温度在850℃~1200℃,是石灰石分解的主要场所。

电石法生产氯乙烯

合肥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5万吨/年电石法制氯乙烯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学生:方柳陈志指导教师:张旭系主任: (签名)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字数不小于8000字)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参考资料等。 3、图纸要求:工艺流程图1张(图幅2号);设备平面或立面布置图1张(图幅3号))。 二、进度安排: 三、指定参考文献与资料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兼用本课程设计指导书)、《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氯乙烯的生产成套装置。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到目前为止,全球有93%以上的氯乙烯采用氧氯化法生产。在国内,考虑到石油资源不足,价格较高,而电石资源丰富,所以大部分工厂都采用电石法制取氯乙烯。本次主要介绍电石法制取氯乙烯。先后介绍了从原料气氯化氢、乙炔的制备到氯乙烯的合成、氯乙烯的精馏等一系列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工艺原理以及主要设备选型等问题。 关键词:氯乙烯;电石法;乙炔;氯化氢;工艺流程;精馏

一乙炔的制备 乙炔生产的工艺原理 (1)电石的破碎 通常厂家采购的电石都是大块的电石,而电石料块进入发生器的合理径为25~50mm,因此在进发生器前必须破碎,通常是将大块的电石放入颚式破碎机,粗破后料块直径为80~100mm,通过皮带机输入电石仓库,然后经过二次破碎,径粒达到25~50mm,破碎后料块通过皮带机径除铁器除铁后输入日料库,作为发生器的入料电石。进入破碎机的电石温度应≤130℃,否则会烫坏,烧坏皮带;进入发生器的电石温度应该≤80℃,否则对发生系统不安全。 (2)电石的除尘 化学工程里把气体与微粒子混合物中分离粒子的操作称作除尘。针对电石及其粉尘的特性,选用的除尘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旋风除尘。旋风除尘器对数微米以上的粗粉尘非常有效。采用简单的旋风除尘器和风机进行除尘,利用电石粉尘在风机的作用下,在除尘器内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电石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器身无运动部件,不需要特殊的附属设备,安装投资较少,操作、维护也方便,压力损失中等,动力消耗不大,运转维护费用低,也不受浓度、温度的影响。但由于电石粉尘比较细,用这种简单的除尘方式很难达到环保要求,除尘效率不高。 ②湿法除尘。湿法除尘具有投资少,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特别是对易燃易爆气体的除尘效果更好,在操作时不会产生捕集到的电石灰尘再飞扬。电石除尘通常采用旋风除尘和湿法的冲激式除尘器相结合。这种除尘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由于系统压力损失大,管道容易积灰。冬天用蒸汽时,积灰易受潮结块,造成管道堵塞,清理比较困难。除尘器内排出的电石渣水,多耗了水又易造成二次污染,除尘器排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在寒冷的北方也容易结冰,因此这种除尘方式适合于气候湿润、冬天不冷的地方使用。 (3)袋式过滤除尘 布袋除尘室依靠编制的或毡织的滤布作为过滤材料来达到分离含尘气体中电石尘的目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滤布在长期与粉尘的接触和反复清理的过程

电石炉大修开炉方案

电石炉大修开炉方案 一、工作任务及工作范围 1.1工作任务 检查电石炉大修后的必备开车条件,并执行工艺操作。 1.2工作范围 备料→原始装炉→送电→焙烧电极→出炉至满负荷。 二、开炉前的检查内容: 2.1设备 2.1.1配料系统设备完好,具备正常开车条件。检查标准参照《配料岗位操作规程》执行。 2.1.2供水系统试压试漏,已证实水路畅通且无泄漏;设备运转正常,阀门开关灵活。 2.1.3油压系统试压试漏,已证实组合把持器具备正常补充、压放和提升电极功能。 2.1.4电极机械制动装置已就位并符合高度要求(把持器所能下降的最低位置)。 2.1.5工具齐全(料面处理、出炉);电石小车、电石锅已备齐;运输系统(卷扬机、轨道、导轮等)经确认能正常运行。 2.1.6行车试运正常。 2.2电仪 2.2.1电网运行正常,120小时内无电网停电检修。 2.2.2电路导通,各部位绝缘符合要求(用直流焊机检查)。

2.2.3各表计(温度计、热电偶、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H2表、O2表等)已确认校验准确无误。 2.2.4电炉变、烧穿变经送电试运行无异常。由35KV受电始端至电极把持器接触元件,由6KV至烧穿变压器及接触器符合投运条件。高压补偿器符合投运条件。 2.2.5监视系统与检测系统投运正常。 2.3工艺 2.3.1原料符合工艺要求,且石灰窑具备相应加量生产条件。 2.3.2循环水经检测符合工艺指标。 2.3.3电极糊经检验合格并满足电极糊柱高度要求。 2.3.4装置空气、压缩空气与氮气系统运行正常,压力与流量满足工艺需求。 三、操作要点 3.1 电极工作端长度保留在2.2—2.5m之间,电极入炉深度保留在1.1—1.3 m 之间。 3.2各方条件具备方可送电。 3.3装料、送电开车应连续进行,防止炉料粉化。 3.4切忌石灰进入启动缸内。 3.5装料后送电前,应检查闭料阀灵活可靠。 3.6掌握好加热元件的投停时机。 3.7注意弧光与电流的把握尺度。 3.8防止电极过焙烧与欠焙烧。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 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20XX电石炉砌筑施工方案

. 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 6X33000KVA电石炉技改年产1亿Nm3LNG项目 5#、6#电石炉本体耐材砌筑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郑州京华耐火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2016年08月08日 专业资料 .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3 二、编制依据 3三、技术参数 4四、施工准备工作 5五、施工组织与布置 6六、施工现场平面图 8七、主要施工方法

11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4 九、安全措施、文明施工 15十、成品保护措施 15十一、降低成本措施 16十二、防雨措施 专业资料. .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6×33000KVA电石炉技改年产1亿 Nm3LNG项目 建设单位: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洪阳冶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杭宁达莱工业园区,主要施工内容为新建5#、6# 33000KVA电石炉本体耐材砌筑。该工程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施工作业面非常狭窄,砖型较多,不定型耐火浇注料与定型耐火材料交替施工,施工工艺复杂,因此施工难度相当大。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才能保证设计要求的质量。 二、编制依据 1、执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14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2007

《电石炉砌筑技术条件》HG/T20542-2006 2、电石炉炉衬砌筑图纸 3、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三、技术参数 1、炉壳直径Ф=9300mm,炉壳高度H=4658mm,炉膛深度h=2900mm,炉膛直径Ф=8320mm 2、底层二级高铝砖67*3=201mm,一级高铝砖77*5=385mm,自焙碳砖 346*3=1038mm 专业资料 . 四、施工准备工作、技术准备(一)熟悉电石炉的砌筑要求、结构尺寸和施工方法。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图纸,2、结合国家规范制定出本工程的检验方案。3、做好技术交底,组织好人员对施工方法、施工安排,技术要求的掌握。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安全措施,做好安全交底工作。5、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顺序。、施工条件准备(二)1、电石炉的炉壳及与炉衬砌筑有关的金属结构和设备安装完毕后,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按本规定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有关砌筑施工所需的垂直提升及水平运输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经试车检验合格。施工的工具准备齐全,符合施工要求。 3、砌筑材料全部运至施工现场,验收合格,并完成下列工作: 1)自焙炭砖必须经预砌筑组合并编号,并附有预砌筑详图和预砌筑检验记录。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为规范电石行业发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电石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现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予以公告。 各有关部门在对电石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安全许可、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原《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76号)同时废止。 附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修订) 为进一步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电石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 一、生产企业布局

电石生产工艺论文

电石的生成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发。一般多采用电热发,电石的原料是生石灰和碳素元素(焦炭、无烟煤和石油等),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由电炉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密闭电炉中加热至2300摄氏度,一次下列反应生成电石:CaO+3C →CaC2+CO,熔化了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关键词:电石石灰焦炭电极

1.绪论 (1) 1. 1 电石的性质 (1) 1.2. 电石的用途 (2) 2. 电石生产主要设备 (2) 2.1 电石炉的类型 (2) 2.2 埃肯电石炉 (3) 2.2.1埃肯电石炉简介 (3) 2.2.2 电炉炉体 (4) 2.2.3组合式把持器 (4) 2.2.4电极压放程序 (7) 2.2.5电路低压供电设备 (7) 2.2.6炉盖 (8) 2.2.7加料系统 (8) 2.2.8水冷却系统 (9) 2.2.9液压装置 (9) 2.2.10电炉自控系统 (9) 2.2.11碳材干燥 (10) 3. 电石生产的原料 (11) 3.1 焦炭 (11) 3.2 石灰 (11) 3.3 电极糊和电极 (12) 3.3.1电极的特性 (12) 3.3.2 电极糊 (12) 3.3.3 制造电极糊的原料 (12) 3.4 电极的烧结 (13) 4.4.1电极糊烧结过程 (13) 4. 电石生产工艺中工序流程 (13) 4.1 碳材干燥 (13) 4.2 配料站工艺流程图 (14) 4.2.1配料站物料流程图(见下页) (14) 4.2.2流程说明 (15) 4.3 电石及破碎物料流程 (16) 4.4 电石生产 (17)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窑体砌筑施工方案

. 港原化工 6X33000KVA电石炉技改年产1亿Nm3LNG项目 3#石灰窑窑体耐材砌筑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京华耐火材料工程 2016年05月11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技术参数2 四、施工准备工作3 五、施工组织与布置4 六、施工进度计划4 七、施工现场平面图5 八、主要施工方法7 九、耐火材料冬季施工时保温方案13 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十一、安全措施、文明施工19十二、成品保护措施20十三、降低成本措施20十四、防雨措施21

一、工程概况 (一)、500吨石灰套筒窑工程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杭宁达莱工业园区。 (二)、套筒窑高度为▽49.8m,直径Ф=8.0m,套筒直径Ф=2.25m耐火材料砌筑围从▽ 11.00m~▽37.80m 共计26.8m。 (三)、耐火材料砌筑中有以下分项:外窑壁砌筑、圆筒壁砌筑、烟道砌筑、燃烧室及引射器砌筑、拱桥砌筑、锥体砌筑等各类砌体及各种几何断面的耐火浇注料。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施工作业面非常狭窄,砌筑所用的砖型100多种,其孔口拱桥组合砖砌筑量大,膨胀缝留设多,不定型耐火浇注料种类繁多,并且与定型耐火材料交替施工,施工工艺复杂,因此施工难度相当大。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才能保证套筒窑达到设计要求的产量和质量.各种耐材约1227吨/台. 二、编制依据 (一)、执行的施工技术规、技术标准。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11-2014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2007 (二)、港原项目500T套筒石灰窑砌筑图纸 (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三、技术参数 (一)、筒下部工作面半径r=1900mm,中部工作面r=1125mm,上部工作面r=1294mm。 (二)、外筒砌筑标高▽11.00m~▽35.3m,工作面半径R=3450mm, 从▽27.6m~ ▽30.6m工作面半径R=3450mm向R=3550mm斜向过渡,标高▽30.6m~ ▽35.3m,工作面半径R=3550mm.

电石炉开炉方案模板

2#炉开炉方案 电石厂 11月28日

电石一分厂1#炉开炉方案 一、1#炉开炉领导小组及主要负责范围 组长: 冀斌 副组长: 张万龙魏新民李宏武刘洪瑞、郝波 组员: 沈伟伟张玉平刘伟王海涛李国强孙文龙张勇郝瑞梁虎林邱丽萍 冀斌负责1#炉开炉总指挥工作; 魏新民、张万龙负责炉本体开车工作; 净化及上料系统开车工作 李宏武、王怀生、孙文龙、张勇负责电仪设备检修工作; 沈伟伟、张玉平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工作, 并配合各系统开车准备工作。 刘伟、武磊、沈伟伟、张玉平负责设备验收与检查工作; 郝瑞、邱丽萍、梁虎林负责后勤服务、人员调配、生产统计等工作; 李国强负责开车前工段安全检查及开车期间安全培训、应急器材、安全标示牌安全管理 1#电石炉开炉方案 一、烘炉前准备工作

电极绝缘系统检查表

循环水系统检查表 2、烘炉工作完成后的清炉工作准备与完成 1、烘炉工作完成后待炉底的炭灰基本冷却变成灰白色, 把12个料管中

风化的石灰放到炉内, 一起从出炉口清理出炉。 2、炉底炭灰清除后将炉底的所有杂物彻底清扫。 3、清炉前要求分厂安全组现场做好安全准备工作, 防止清炉工作中的高温作业出现安全隐患。 二、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1、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 1) 循环水已送至电石炉的三台积水分配器上, 且压力0.3—0.35MPa,, 检查所有使用循环水管路、阀门、设备等都有无漏水、断水现象。 ( 2) 检查三相电极升降及压放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液压系统所有液压泵是否开启, 油压控制在8-9MPa, 油位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 3) 检查上料系统所有设备及控制仪表是否正常, 确认能够使用。 ( 4) 检查仪表盘是否已经有了35KV电压指示。 ( 5) 三相变压器检查, 确认符合送电要求。 ( 6) 电气仪表对各控制点进行排查, 确认能够正常使用。 ( 7) 保证加糊皮筒能够正常使用。 ( 8) 出炉系统符合送电条件。 ( 9) 天车符合送电条件。 ( 10) 三相电极密封、绝缘良好。 ( 11) 安全员对1#炉周围实行危险警戒并作安全告知, 检查消防灭火器是否充满, 而且已放置在规定位置。 ( 12) 检查压缩空气、氮气是否已送至电石炉, 且压力指示已满足工艺要求。 ( 13) 检查原料称量系统是否效验完毕。、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 . 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出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出口炉设有挡屏和电弧打眼架,出炉口的上方设有排烟罩,用通风机抽出出炉时产生的烟气。 3、电炉冷却、破碎及包装 熔融电石在电石锅内用顶车机拉至走廊或包装间进行冷却,电石砣凝固后,用桥式吊车和单抱钳将电石砣吊出,放在铸铁地面上冷却,冷却到适度后将电石破碎到合格粒度,然后分等极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

电石炉大修计划及措施

电石一分厂 1# 炉 大 修 方 案 批准: 审核: 编制:张万龙武磊 电石一分厂 2018年11月4日

大修组织机构: 1、大修总协调工作小组 组长:杨永柏 副组长:聂全胜、冀斌 成员:多文军、胡生研、李宏武、张万龙 组长职责:负责大修期间各项工作管理及协调工作及大修进度的监督。副组长职责:负责分厂现场及安全工作。 2、大修外协管理小组 组长:聂全胜 副组长:张万龙 组员:武磊、王轩宇、吴思源、毛伟、姜石恒 职责:组长主要负责大修期间人员调配的问题。 副组长主要负责大修进度的安排。 武磊负责大修外协单位的协调组织工作。 王轩宇主要负责炉本体设备检修及砌炉工作的安排。 吴思源主要负责清炉工作。 毛伟主要负责所需车辆调配和进度监督工作。 姜石恒主要负责大修期间对安装公司加工件的联系工作。 3、大修物资采购管理小组 组长:多文军 组员:武磊、刘伟、王轩宇、吴思源、刘永博 职责:武磊负责大修物资计划材料的提报 刘伟负责大修物资计划材料的领用 王轩宇负责大修物资计划材料的审核 吴思源负责大修物资计划材料上报物资部。 刘永博负责大修所需材料供应事项的协调。

4、大修安全及现场管理小组 组长:冀斌 副组长:胡生研 组员:黄朝斌、田宇、李国强、张玉平、王轩宇、吴思源、王怀生、何丽萍、王永刚 职责:黄朝斌负责大修期间各类作业票的监督。 田宇、李国强负责大修期间现场安全督查、人员着装、行为等检查。 张玉平负责大修期间分厂内部配合人员安全行为的检查。 吴思源、王轩宇负责大修期间所管外协单位不安全行为的整改。 王怀生负责大修期间电气事项的检查。 何丽萍负责大修期间仪表安全事项的检查。 王永刚负责大修期间现场整理整顿工作。 5、电气维修管理小组 组长:李宏武 组员:王怀生、孙文龙 王怀生负责大修期间电气检修工程的技术指导与验收工作 孙文龙负责大修期间现场电气的检修工作 6、仪表维修管理小组 组长:刘红斌 组员:何丽萍、张勇 何丽萍负责大修期间仪表检修工程的技术指导与验收工作 张勇负责大修期间现场仪表的检修工作 7、机械设备质量验收管理小组 组长:张万龙 组员:王轩宇、吴思远、沈伟伟、张玉平、武磊、刘伟、 职责:张万龙负责电石炉大修完成后机械设备及电石炉本体检修质量验收相关工

完整版电石生产工艺

一、电石的生产工艺电石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 C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CaO+3&CaC2+C 0。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化学方程式:CaC2+2H 2O=Ca(OH)2+C2H 2 电石工业诞生于19 世纪末,迄今工业生产仍沿用电热法工艺,是生石灰 (CaO)和焦炭(C)在埋弧式电炉(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反应制得,同时生成副产品一氧化碳(CO)。 电石生产的基本化学原理CaO + 33CaC 2+ CO 式中可见电石生成反应中投入的三份C,其中二份生成CaC2,而另一份则形成CO, 即消耗了1/3 的炭素材料. ⑴ 石灰生产 生石灰(CaO)是由石灰石(CaCO3)在石灰窑内于1200C左右的高温煅烧分解制得: CaCO3f CaO+CO2 ⑵ 电石生产 电石(Ca C2)是生石灰(CaO)和焦炭(C)于(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热在1800?2200 C的高温下反应制得: CaO+3C^ CaC 2+CO 电石炉是电石生产的主要设备,电石工业发展的初期,电石炉的容量很小,只有100?电石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原材料的运输、准备过程及生产的过程中都

电石炉烟气治理方案 --详细介绍

电石炉烟气治理方案--详细介绍 要使烟气治理方案可靠、长期、安全运行,关键在于选择设备必须适应烟气特点。 为了提供可靠数据,加深对烟气特点的认识,本厂重新对烟气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测量,结果如下:烟气量:4.5万m3/h; 烟温:635℃; 烟尘质量浓度:8 680~9 200 mg/m3; 烟气成分:N2 76.2%,O2 7.9%,CO2 4.9%,CO 0.033%,其它0.967%; 烟尘成分:CaO(MgO) 41.72%,SiO2 15.78%,Al2O3 7.01%,Fe2O3 0.96%,C(其它)34.53%; 烟尘粒度:0~2 μm 37.05%,2~5 μm 19.06%,5~10 μm 21.82%,10~20 μm 15.02%,20~40 μm 4.05%,>40 μm 2.43%。 根据测量数据和对烟气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既能烟尘排放达标,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余热利用,落丸清灰、负压流程、布袋除尘、微机控制”的技术新方案,其流程示意图见图2。 4#炉烟气由两根导烟管引入沉降室,正常情况下,经主烟道进入余锅进行热交换后,烟温由500℃以上降至220℃以下进入布袋过滤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当烟温过高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烟气走旁路烟道直接由烟囱排放。 新方案有三大主要设备:余锅、布袋过滤器、引风机和5个辅助装置:软水处理、钢丸循环清灰、过热蒸汽入网、卸灰和微机控制组成。 ①FR-Ⅱ型单汽泡自然循环直立烟道式余热锅炉该锅炉的设计对电石炉烟气特征有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锅炉分过热段、蒸气段、省煤段。受热面密排布置,烟气以横向冲刷为主,传热效果好。同时,还根据电石炉烟气特点在钢丸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密度和撞击高度,落丸循环周期和循环量等方面,都结合投入试运行后进行的实验,较好解决了钢丸在受热面、贮斗、管道等部位的堆积以及丸与灰的分离等难题,使钢丸能持续、可靠地工作,解决了锅炉列管集灰问题,从而使落丸清灰这项传统技术又增加了在电石炉烟气治理技术中新的活力。 专门设计、制造的余锅进口烟温在400~600℃(有时瞬间达700℃),出口烟温能控制在220℃以下,完全满足了布袋除尘器对烟温的要求。此外,余锅还针对电石炉烟气特点,采用了多项国内先进技术,使余锅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传导效率高,维修方便。 ②LFEF(Ⅲ)10W358玻纤袋除尘器该装置采用微机控制,分室反吹,定时或定阻力清灰,设有温度显示,不停机分室更换布袋或维修。实践证明:特制的玻纤袋过滤烟尘,捕集烟尘效果良好,以一级除尘代替了原方案的三级除尘,消除漏点,降低阻力,对电石炉烟气适应性强,开、停车十分方便,更加经济、合理。 ③Y6-51-2 NO15F引风机根据电石炉烟气特点选用该引风机,它是由止推轴承箱、叶轮主轴组成双支撑转动机构,该机极限转速高,运转平稳,叶轮主轴二侧轴承箱采用水冷,配有断水信号,运行安全可靠。主要部件材质耐磨性能好,机壳设有人孔,便于清除积灰。其优良的性能可确保风机长期可靠运行。

33000KVA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33000KVA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编制:电石项目处 审核: 批准: 20年月

目录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产品说明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五、生产原理 六、生产工艺操作 七、开炉和停炉 八、正常生产的工艺条件 九、产品消耗量及产品产量 十、三废治理及环保措施 十一、事故紧急停产原则 十二、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十三、生产工人应遵守的技术文件 十四、33MVA电石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十五、工序安全注意事项

33000KVA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阐述了33000KVA密闭电石炉的基本生产原理和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33000KVA密闭电石炉工序。是33000KVA密闭电石炉工序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从事电石生产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二、规范性引用资料 《电石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熊谟远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6月第一版 2001年6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三、产品说明 1、名称:学名碳化钙,俗名电石。其中含碳化钙约65-85%,其余为杂质。 2、分子式:CaC 2 3、分子量:64.1 C 4、结构式:Ca 5、基本理化性质 C 5.1外观:化学纯的碳化钙几乎为无色透明的晶体,极纯的碳化钙结晶为天蓝色大晶体。工业碳化钙为不规则块状体,其色泽与纯度有关,有灰色的、棕黄色的、黑色的,碳化钙含量较高时呈紫色,其新断面呈灰色,若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则呈灰白色。 5.2相对密度:电石的相对密度决定于碳化钙的含量、电石的纯度越高,相对密度越小。 5.3溶解度:电石不溶于任何溶剂。 5.4溶点:电石的熔点随电石中CaC 2含量而改变。纯CaC 2 熔点为2300℃,电石 中CaC 2含量一般在80%左右,其熔点在2300℃左右,CaC 2 含量为69%时,熔点最 低为1750℃,影响电石熔点的因素取决于杂质的量和性质。 5.5导电性:其导电性与电石纯度有关,CaC 2 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电石的导电性能与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导电性则越好。 5.6化学性质:电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气体、液体发生反应。 5.6.1 电石遇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耐材的施工方案

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 6X33000KVA电石炉技改年产1亿 Nm3LNG项目 炉 盖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批: 批准: 郑州市博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 (2) 三、施工准备.............. . (3) 四、工程概述........ . (4) 五、耐材施工........ .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 (8) 七、安全保证措施........ (9) 八、主要施工机具........ .. (11) 九、施工劳动力计划........ (11) 十、工期计划 (11)

工程名称: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6X33000KVA电石炉技改年产1亿Nm3LNG项目 工程地点: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施工现场。 工程量:5#、6#电石炉中心炉盖及水冷套浇注料施工。本工程所施工材料总量大体如下: 由于炉衬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石炉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对炉衬施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炉衬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各相关工种紧密配合,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高标准、严要求,建精品工程,保证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施工设计图纸;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 ●ISO9001:2000、ISO14001:1996、OHSAS18001:1999管理体系标准; ●结合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特点、经验材料,我公司施工能力、技术装备状况制定的。

1、技术准备 (1)积极主动与建设单位进行接触,进一步了解现场地形及设备情况。 (2)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及时组织各专业共同进行图纸会审,并为设计交底做准备。(3)根据施工部署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4)根据我公司质量手册及标准程序文件,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技术、质量、试验、测量、资料等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现场技术管理制度。 2、物资准备 落实各种施工机械的进场使用性能,组织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加强各种施工机具的维修、分类及动态情况分析,按计划进场投入使用。 3、劳动力准备 (1)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组建适合电石炉施工需要的专业队伍。 (2)对进场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施工效率。 (3)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 - 过程 -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电石生产工艺

一、电石的生产工艺 电石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C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电石工业诞生于19 世纪末,迄今工业生产仍沿用电热法工艺,是生石灰 (CaO)和焦炭(C)在埋弧式电炉(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反应制得,同时生成副产品一氧化碳(CO)。 电石生产的基本化学原理CaO+3C→CaC2+CO 式中可见电石生成反应中投入的三份C,其中二份生成CaC2,而另一份则形成CO, 即消耗了1/3 的炭素材料. ⑴石灰生产 生石灰(CaO)是由石灰石(CaCO3)在石灰窑内于1200℃左右的高温煅烧分解制得:CaCO3→CaO+CO2 ⑵电石生产 电石(CaC2)是生石灰(CaO)和焦炭(C)于(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热在1800~2200℃的高温下反应制得: CaO+3C→CaC2+CO 电石炉是电石生产的主要设备,电石工业发展的初期,电石炉的容量很小,只有100~300KV A,炉型是开放式的,副产品CO 在炉面上燃烧,生成CO2白白的浪费。 电石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原材料的运输、准备过程及生产的过程中都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精编版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