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第二讲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62
《民法总论教案II》PPT课件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解释民法总论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民法总论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2 民法的定义和特征解释民法的定义和来源讨论民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2.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解释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探讨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2.2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讨论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种类分析民事义务的概念和种类第三章:民事法律行为3.1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探讨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3.2 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和效力分析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讨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及其认定第四章:代理制度4.1 代理的概念和种类解释代理的概念和种类探讨代理的特征和法律效果4.2 代理权的产生和终止分析代理权的产生和授予讨论代理权的终止和后果第五章:时效制度5.1 时效概念和种类解释时效的概念和种类探讨时效的特征和期限5.2 诉讼时效的计算和中断分析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和期限讨论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第六章:民事责任6.1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探讨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6.2 民事责任的形式和承担分析民事责任的形式和种类讨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和程序第七章:物权法基本原理解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探讨物权与债权的区别和联系7.2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分析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讨论物权法中的物权变动和保护第八章:所有权制度8.1 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探讨所有权的种类和内容8.2 所有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分析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和条件讨论所有权的变更和消灭的情形第九章:债权制度9.1 债权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债权的概念和特征探讨债权的种类和要素9.2 债权的履行、转让和终止分析债权的履行规则和方式讨论债权的转让和终止的情形第十章:继承法10.1 继承的概念和特征探讨继承的种类和原则10.2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分析法定继承的规则和顺序讨论遗嘱继承的成立条件和效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民法的定义和特征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其他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第二章民法理论第一节民法概述第二节代理理论案例一王某于2000年向张某购买笔记本电脑一台,双方交付后,王某发现该笔记本有重大质量问题,于是向张某表达了撤销该行为的意思,与张某发生激烈争议。
回家后,因张某不愿意退款一事非常气愤,王某将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笔记本电脑当作垃圾扔掉。
因为过于气愤,王某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在医院就医期间订立一份遗嘱。
两周后,王某不幸病逝,根据其所订立的遗嘱,王妻取得王某的遗产。
问:在本案中,有几个民事法律事实?这些法律事实都引起了哪些民事法律关系?案例二甲随父母旅游,在深山拾得一块稀有玉石,为确定该玉石的价值,甲的父母委托专家乙进行鉴定,在此期间,丙于乙处盗走该玉石,并委托其好友丁保管该玉石。
不久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丁不幸死亡,丁之子戊继承了丁的全部财产,因戊不知该玉石非其父所有,故将该玉石也作为丁的遗产予以继承。
因戊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玉石雕刻家,其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设计,历时半年之久,在这块小小的玉石上精心雕刻了红楼十二钗,十二个人栩栩如生。
在之后的巴黎举行的一次国际玉石雕刻作品展览会上,该作品获得金奖。
正在此时,公安机关将丙抓获,查出该玉石为甲所有。
问:在本案中,有几个民事法律事实?这些法律事实都引起了哪些民事法律关系?案例分析参考答案要点案例一问:本案中,有几个民事法律事实?这些法律事实都引起了那些民事法律关系?1、交易行为(合法行为)→债的发生、消灭;2、交付行为(合同履行)→所有权的变动;3、表示撤销的行为和可撤销行为→4、抛弃(处分行为)→所有权的消灭5、订立遗嘱—死亡—接受遗产→继承关系案例分析参考答案要点案例二1、本案中,有几个民事法律事实?本案中有六个法律事实。
2、这些法律事实都引起了那些民事法律关系?(1)拾得行为——所有权的发生(2)合同行为——委托法律关系(3)盗窃行为——侵权关系(4)合同行为——保管法律关系(5)死亡——继承法律关系(6)加工——所有权法律关系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二、民事法律行为三、诉讼时效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的词源(二)民法的概念(三)民法的对象一、民法的词源罗马法:市民法Jus Civile(拉丁语)Driot Civil(法语)Civil Law(英语)Bϋregrliches Recht(德语)Buregerly Regt(荷兰语)日本学者从法语Driot Civil译为“民法”我国:诸法合一——民律(清、中华民国)——民法(1925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民法总则,我国开始使用民法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