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C-13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指导意见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15
SBS改性沥青AC-13施工指导意见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层次类型方筛孔尺寸(mm)上面层AC-13C16.0 100 13.2 90~100 9.5 68~85 4.75 38~68 2.36 24~50 1.18 15~38 0.6 10~28 0.3 7~200.15 5~150.075 4~8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50—80 针入度指数PI -0.2~+1.0 延度(5cm/mim,5℃)(cm)不小于30 软化点(TR&B)(℃)不小于60 动力粘度(60℃)( Pa.S) 不小于800 运动粘度(135℃)( Pa.S) 不大于 3闪点(℃)不小于230 溶解度(%)不小于99 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弹性恢复(25℃)(%)不小于70RTFOT 试验后质量损失(%)不大于0.6 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 延度(5cm/mim,5℃)(cm)不小于20SHRP性能等级PG70-22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4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视密度不小于(t /m3) 2.60吸水率不大于(%) 2.0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S16 0-3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合料(AR—AC13)路面施工控制【摘要】本文阐述橡胶沥青在G25长深高速公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据施工准备、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因素等施工控制为切入点,提出综合控制项自的要点,为其它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施工控制橡胶沥青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沥青改性材料,橡胶沥青路面的降噪性能、抗反射裂缝及疲劳能力、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能远优于一般沥青路面,江苏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于2012年8月对G25长深高速K1731+000—K1741+500双向实施了上面层加铺4cm厚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工程,其矿料配合比l#:2#:3#:4#为0.36:0.34:0.08:0.22,水泥外掺剂为混合料重量的2.0%,设计油石比为8.0%。
施工中对其制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关键工序及前期准备、过程检测等进行了综合控制,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效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1 施工准备控制1.1 原材料准备(1)基质沥青。
一般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作为橡胶沥青的基质,项目工地试验室按技术指标要求对进场沥青进行每车检测。
(2)橡胶粉。
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橡胶粉密度范围为 1.11-1.30g/cm3,应无铁丝及其它杂质,纤维含有量不应超过1%,其碳酸钙的含量在4%左右,可以避免胶粉颗粒之间相互粘结。
橡胶粉筛分应当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进行验证其品质。
施工所选用的橡胶粉应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满足质量,格选型等方面要求,选购的产品应提供相关参数证明文件。
(3)橡胶沥青。
胶粉掺量建议18%-21%,实际施工掺量根据橡胶沥青出厂177℃粘度进行控制。
(4)粗集料。
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
宜采用玄武岩集料和辉绿岩集料。
(5)细集料。
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机制砂,石质宜与粗集料相同,不用山场的下脚料。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AR-AC13施工技术及要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车辆增多,废弃轮胎会逐年增加,用废弃轮胎制造的橡胶粉是一种良好的沥青改性剂,可有效改善沥青砼路面的使用性能;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本文提供一些施工要点及数据,以供参考。
关键字:橡胶沥青施工要点AR即橡胶沥青,是改性沥青的一种,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节能和环保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废旧轮胎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其特性是不易降解和裂解,处理不当还会被不法分子翻新利用,流入市场造成安全隐患。
废旧轮胎中含有大量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多种有益于改善沥青性能的材料,生产的橡胶粉添加进沥青可以有效改善沥青路面质量。
下面就其施工技术和要点进行一下探讨。
1.原材料选择1、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1。
表1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验163℃,5h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密度(15℃)(g/cm3)不小于 1.01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不180小于2、橡胶粉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2的要求。
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
Arizona Test Method 714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0.05 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一般含有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相互粘结。
橡胶粉应提供质量保证书,质保书应说明橡胶粉规格、加工方式、加工的废旧轮胎类型,还应说明橡胶粉的储存方式。
表2橡胶粉筛分规格筛孔尺寸(mm)通过率(%)2.001001.1865~1000.620~1003、橡胶沥青参考我国现行改性沥青产品技术标准和美国亚利桑那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并结合工程应用经验,橡胶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表3橡胶沥青技术要求4、集料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宜采用玄武岩集料或辉绿岩集料。
XXX改造工程AR-AC13橡胶沥青施工方案XXXXXXXX公司XXXXXXXX工程项目经理部2012年X月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前,我项目部已基本具备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开工条件,计划于X月XX日开始摊铺全线左幅AR-AC13橡胶沥青。
为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特编制本橡胶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技术方案,用以指导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一、编制依据:1、路面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文件;2、国家现行的有关路面工程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3、我公司实际情况,以往路面工程施工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
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场地的布置:沥青拌和楼位于XXXXXX村,在XXX国道旁约200米处。
本工程采用TBA-320型拌和机拌和供料,确保供料质量和供应数量。
各种原材料都已备料完成。
2、机械设备准备:开工前,厂拌及摊铺机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均进行安装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并配合齐全施工中易损配件,做好开工前的维修、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正常施工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下面层采用厂拌施工法,半幅分两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作业,沥青下面层我项目部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序号类别数量生产厂新(N)或旧(U)拥有(O)或租用(H)功率/能力备注1 沥青拌和楼 1 德国N O TBA-3202 摊铺机 1 德国N O ABG-3253 摊铺机 1 德国N O ABG-4234 双钢轮压路机 2 国产N O BW202AH-25 轮胎压路机 4 国产N O XP-26/3016 振动压路机 1 国产N O DD-1467 小型振动压路机1 进口N O8 沥青洒布车 1 国产N O 5T9 油车 1 国产N O 5T10 自卸汽车25 国产U O 15T11 地磅 1 国产U O 500KN12 发电机组 1 国产U O 500KW13 粒料拌和机 1 国产U O 300T/H14 装载机 5 国产U O ZL-5015 洒水车 2 国产N O 8T16 铣刨机 1 国产U O3、材料准备集料、沥青、橡胶粉等主要原材料已确定料源,在开工前备齐所用材料。
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技术和施工1、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改性用基质沥青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的70号A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技术要求2、橡胶沥青用于路面表面层沥青橡胶混凝土沥青橡胶应力吸收膜的沥青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橡胶沥青技术要求3、橡胶沥青混凝土橡胶粉技术要求表 1 橡胶屑技术指标表2橡胶粉筛分规格4、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沥青橡胶混凝土AR-AC-13的矿料级配要求如下表:橡胶沥青混凝土级配要求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应如下表: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5、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施工5.1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5.1.1 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场、站)5.1.1.1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5.1.1.2 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橡胶沥青混合料离析。
5.1.1.3 拌和厂应具备完备的排水设施。
5.1.2 集料场5.1.2.1 各种集料必须分隔储放,细集料应设防雨棚。
5.1.2.2 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5.1.3 拌合设备5.1.3.1 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合机拌制。
5.1.3.2 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油石比、拌和温度、混合料数量等各种参数。
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按橡胶沥青混合料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如有波动,应分析原因予以纠正。
5.1.4 拌合温度和时间5.1.4.1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应控制在145℃~175℃之间。
当需要改变温度时,应通过试验研究后确定。
5.1.4.2 橡胶沥青混合料每盘的实际拌和时间不少于6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混合料延长拌合时间。
5.1.5 储存拌和机宜备有保温性能良好的成品料仓,储存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二、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上面层宜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对于单幅双车道面层,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摊铺面的质量。
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额定产量大于300T/H,另配有80T以上热贮料仓。
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
(32、(7)脱模器(8)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带矿粉离心加速沉淀仪)或回流式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抽提仪(9)标准筛(方筛孔)(10)集料压碎值试验仪(11)烘箱(12)试模(不少于10只)(13)恒温水浴(14)冰箱(15)路面取芯机(16)路面弯沉仪动注: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当马歇尔试件设计空隙率(%)为4、5、6时,分别为14、15、16,当设计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用内插法确定要求的最小VMA;2、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应小于80%;3、配合比设计中,粉胶比宜控制在0.6~1.6范围内。
橡胶沥青砼设计要求( AR-AC-13 )橡胶沥青间断级配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ARAC-13 )材料要求:1、橡胶粉:橡胶粉的原材料必须来源于汽车轮胎,可以是子午胎(小车等轻型车)或斜交胎(卡车等载重车),不得使用或添加其它塑胶制品为材料。
轮胎破碎为胶粉必须采用常温粉碎法,而不得采用低温冷冻法。
橡胶粉经检测符合表1后准许使用。
橡胶粉必须干燥、无污染,在与沥青和骨料的拌和中能自由流动而不产生泡沫。
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2要求。
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
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0.05 g/cm 2 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橡胶粉颗粒不能相互粘结成块。
表格2道路用石油沥青:橡胶沥青所使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GB/T 15180的规定。
其沥青标号的选择按JTG F40-2004的规定执行(建议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
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主要参考美国亚力桑那州规范,应满足以下表3要求表3橡胶沥青技术指标要求4、集料: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结、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扎制而成,粒径大于 4.75mm的粗集料推荐采用玄武岩或技术指标达到的石料。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技术指标要求如表4:表4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要求注:1 )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 ;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不使用矿粉填料,但为提高其粘附性及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推荐掺入1-2%的普通水泥或消石灰外掺剂。
二、AR-AC-13级配范围表5 AR-AC-13间断级配范围注:本次橡胶沥青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参考美国Arizo na Test Method 815 方法。
三、质量控制要求1、ARAC-13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根据JTG F40-2004的规定, 并参考美国ARIZ 815 [Marshall Mix Design Method For Asphaltic Concrete(Asphalt-Rubber Gap Graded Mix)] ,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橡胶沥青砼设计要求(AR-AC-13)橡胶沥青间断级配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ARAC-13)一、材料要求:1、橡胶粉:橡胶粉的原材料必须来源于汽车轮胎,可以是子午胎(小车等轻型车)或斜交胎(卡车等载重车),不得使用或添加其它塑胶制品为材料。
轮胎破碎为胶粉必须采用常温粉碎法,而不得采用低温冷冻法。
橡胶粉经检测符合表1后准许使用。
橡胶粉必须干燥、无污染,在与沥青和骨料的拌和中能自由流动而不产生泡沫。
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2要求。
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
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0.05 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橡胶粉颗粒不能相互粘结成块。
表1橡胶粉技术指标表2 橡胶粉筛分规格2、道路用石油沥青:橡胶沥青所使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GB/T 15180的规定。
其沥青标号的选择按JTG F40-2004的规定执行(建议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
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主要参考美国亚力桑那州规范,应满足以下表3要求表3橡胶沥青技术指标要求注:建议采用布氏旋转粘度仪检测橡胶沥青粘度。
4、集料: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结、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扎制而成,粒径大于4.75mm 的粗集料推荐采用玄武岩或技术指标达到的石料。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技术指标要求如表4:表4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视密度不小于(t /m3)2.60吸水率不大于(%)2.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在掺加抗剥落剂后不小于5级坚固性不大于(%)12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³5、外掺剂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不使用矿粉填料,但为提高其粘附性及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推荐掺入1-2%的普通水泥或消石灰外掺剂。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二、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橡胶沥青砼设计要求(AR-AC-13)橡胶沥青间断级配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ARAC-13)一、材料要求:1、橡胶粉:橡胶粉的原材料必须来源于汽车轮胎,可以是子午胎(小车等轻型车)或斜交胎(卡车等载重车),不得使用或添加其它塑胶制品为材料。
轮胎破碎为胶粉必须采用常温粉碎法,而不得采用低温冷冻法。
橡胶粉经检测符合表1后准许使用。
橡胶粉必须干燥、无污染,在与沥青和骨料的拌和中能自由流动而不产生泡沫。
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2要求。
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
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0.05 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橡胶粉颗粒不能相互粘结成块。
表1橡胶粉技术指标检测项目单位技术指标相对密度g/C㎡ 1.05—1.25水分% <1金属含量% <0.05纤维含量% <0.5灰分含量% ≤8天然橡胶含量% 22-48丙酮抽出物% ≤22炭黑含量% 28-38橡胶烃含量% ≥42表2 橡胶粉筛分规格筛孔尺寸通过百分比,%2.00mm 1001.18mm 65-100600μm20-100300μm0-4575μm0-52、道路用石油沥青:橡胶沥青所使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GB/T 15180的规定。
其沥青标号的选择按 JTG F40-2004的规定执行(建议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
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主要参考美国亚力桑那州规,应满足以下表3要求表3橡胶沥青技术指标要求注:建议采用布氏旋转粘度仪检测橡胶沥青粘度。
4、集料: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结、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扎制而成,粒径大于4.75mm的粗集料推荐采用玄武岩或技术指标达到的石料。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JTG F40-2004)的规定。
技术指标要求如表4:表4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要求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³5、外掺剂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不使用矿粉填料,但为提高其粘附性及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推荐掺入1-2%的普通水泥或消石灰外掺剂。
吴江市油车路改造(西塘河路-227省道)工程橡胶沥青上面层ARAC-13路面施工指导意见东交工程检测2011年06月目录一、概述 (1)二、级配围 (1)三、材料要求 (1)1、橡胶改性沥青 (1)2、粗集料 (2)3、细集料 (2)4、矿粉 (2)四、配合比设计 (2)1、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 (3)2、目标配合比设计 (3)3、生产配合比设计 (4)4、生产配合比验证 (4)5、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 (5)五、施工准备 (5)1、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 (5)2、施工前准备工作 (6)六、铺筑试铺路面 (6)七、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 (7)1、原材料质量 (7)2、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8)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8)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9)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9)6、开放交通及其他 (10)八、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0)九、其它 (11)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ARAC-13施工指导意见一、概述橡胶粉是利用废旧的轮胎磨碎加工的,将其掺入沥青混合料中能明显提高其抗水损害和高、低温性能。
本施工指导意见是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试验研究成果而制定的,用以指导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
二、级配围ARAC-13级配工程设计围列于表1。
表1 ARAC-13级配工程设计围三、材料要求1、橡胶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应满足表2的技术要求。
其中对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整套检验,至少应对每批到货检验一次。
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按照规对使用沥青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表2 橡胶改性沥青技术要求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3。
表3 粗集料技术指标3、细集料细集料质量应符合表4要求。
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表4 细集料主要技术指标4、矿粉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宜采用石灰石加工而得。
矿粉应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表5要求。
不得将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作为矿粉使用。
矿粉每200T检验一次。
表5 矿粉主要技术指标四、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1、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ARAC-13体积指标应满足表6的规定,同时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应满足表7的要求。
表6 ARAC-13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表7 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要求2、目标配合比设计a、原材料检测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中取各种代表性原材料,分别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和相关要求对各类矿料进行筛分,并对基质沥青、矿粉、橡胶改性沥青、各类矿料和外掺剂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b、ARAC-13配合比设计(1)矿料配合比设计宜利用矿料筛分结果借助电子表格通过试配法进行,矿料级配曲线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 0725的方法绘制。
设计矿料配比时,在规定的级配围调整各种矿料的比例设计三组粗细不同的设计级配。
根据实际经验选择适宜的油石比,分别拌制不同粗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成型试件,测定试件体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2)确定最佳油石比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VMA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从曲线上找出相应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目标空隙率和饱和度中值对应的四个油石比,求出四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作图求出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指标要求的油石比围(OAC min,OAC max),该围的中值为OAC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 max与OAC 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与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交通与气候特点论证地取用,最终得最佳油石比。
c、配合比设计检验按以上设计矿料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制备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成型车辙板进行高温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必须满足表7的要求。
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可以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楼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3、生产配合比设计a、确定各种热料仓矿料的用量。
对间歇式拌和楼,应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混合料的级配符合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并满足级配围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
b、确定最佳油石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OAC和OAC±0.3%三个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由此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相差宜在+0.2%围。
如相差超过0.2%,应找出原因,进一步试验分析后确定试拌试铺用橡胶改性沥青用量。
c、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
按以上生产配合比,用室小型拌和机拌制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检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结果必须满足表7的规定。
4、生产配合比验证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铺段。
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体积性质试验检验和橡胶改性沥青含量、矿料筛分试验,检验生产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对确定的正式生产的配合比需再次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5、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1)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统一用表干法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2)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制备试件的混合料,需采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和,以模拟生产实际情况。
(3)每组试件个数一律用6个。
(4)试件成型温度:对于改性沥青,由改性沥青供应商提供拌和压实温度,当条件不具备时,参照表8成型。
表8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拌和与击实温度(℃)五、施工准备1、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中、上面层宜采用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由于橡胶改性沥青粘度较大,在对于大面积维修路段进行摊铺的时候,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摊铺面的质量。
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a、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配有不小于100T的热储料仓。
拌和机应配备良好的二级除尘装置;b、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两台;c、非接触式平衡梁装置两套(4只),或者其他满足要求的找平设备;d、10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26T以上胶轮2台;e、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f、洒水车。
(2)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针入度仪b、延度仪c、软化点仪d、标准筛(方筛孔)e、集料压碎值试验仪f、砂当量仪g、烘箱h、试模(不少于10只)i、脱模器j、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k、马歇尔试件击实仪l、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m、恒温水浴n、冰箱o、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配有加速沉淀仪)或回流式自动抽提仪或燃烧炉p、路面取芯机q、改进型渗水仪r、砂当量仪2、施工前准备工作在铺筑前,对下一层的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表面杂物。
施工前应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整,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的计量设备,如电子称、自动找平装置等必须进行计量标定的调校。
应有充分的电源和备份设备,确保施工工作不致因停电或某一设备的故障,造成生产的中断。
六、铺筑试铺路面沥青面层施工开工前,需先做试铺路段。
试铺路面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需要决定的容包括: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橡胶改性沥青用量。
3、通过试铺决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3)施工缝处理方法。
(4)用水准仪定点测量高程的方法确定沥青上面层的松铺系数。
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试铺段的质量检查频率应根据需要比正常施工时适当增加(一般增加一倍)。
试铺结束后,试铺路面应基本上无离析和石料压碎现象,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施工单位应立即提出试铺总结报告,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经总监批准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七、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1、原材料质量(1)要注意粗细集料和填料的质量,应从源头抓起,对不合格的矿料,不准运进拌和厂。
(2)堆放各种矿料的地坪必须硬化,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材料被污染;各品种材料间应用墙体隔开,以免相互混杂。
(3)细集料、矿粉等相关材料宜覆盖,细料潮湿将影响喂料数量和拌和楼产量。
2、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沥青混合料配比和级配。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生产配合比的控制围要求。
混合料沥青用量:控制在生产油石比-0.2%、+0.2%。
(2)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各种矿料必须经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场,应分仓堆放,不得混杂。
堆放各种矿料的地坪必须硬化,并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3)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在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拌和温度,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每天应用拌和总量检验矿料的配比和沥青含量的误差,并对照抽提沥青用量数据每天提供书面报告,报告由监理组签认后报总监。
(4)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
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可参照表9所列数值。
表9 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5)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可涂薄层隔离剂(植物油与水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