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钟表》
- 格式:docx
- 大小:35.53 KB
- 文档页数:8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8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
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
(打一日用品)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出示课题:认识钟表)2、新授课1、认识钟面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⑴出示主题图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⑴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学生讨论后,汇报)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⑴巩固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⑴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⑴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⑴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三、巩固练习1、下面是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
【导语】在现实的⽣活中,我们⽆时⽆刻不与数学打交道,如⽣活上购买的“柴、⽶、油、盐、醋、菜、酱”以及驾车的⾥程、房屋的建造等等,总是离不开数学。
从这些例⼦看,学习数学是⾮常有必要的,是⾮常重要的。
所以,数学知识是值得每个⼈学习的。
不但要学好,⽽且还要学精。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认识钟表》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认识钟表》教案 教学⽬标: 1、使学⽣知道钟⾯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格。
2、结合学⽣的⽣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
3、帮助学⽣初步建⽴时间观念,培养学⽣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活经验认识整时。
教学准备 主题图、⼤钟⾯、⼩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新课 1、谈话引⼊ 2、指导看图 师:⼩红起床了,妈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扬她是⼀个早睡早起的好孩⼦。
我们也要像⼩红那样,听到闹钟响了,马上起床,不睡懒觉,养成好习惯。
3、揭题 师:闹钟可以叫我们起床,那你还知道钟表有哪些作⽤呢? 师:钟表在⽣活中经常⽤到,它的本领可⼤了,今天,我们就⼀起来认识钟表。
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探究新课 1、认识钟⾯ (1)看⼀看,⽐⼀⽐。
A、观察钟⾯ 师:引导学⽣拿出学具钟⾯,仔细观察钟⾯上都有什么? B、⽐⼀⽐ ⽣汇报(都有两根针和1~12这些数字) C、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呢? ⽣仔细观察。
师⼩结: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更长更细的叫分针,另⼀根更短更胖的叫时针。
(结合钟⾯上的时针分针板书特征:时针短、胖;分针长、细) 师结合学⽣的回答,让学⽣认识分针时针。
(演⽰并讲解) D、指⼀指,认⼀认 师指给学⽣认时针和分针。
同桌互相指认。
E、说⼀说 师课件出⽰钟⾯,⽣仔细观察(时针分针在⾛)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钟⾯上的针是按怎样的⽅向转的?(⽣思考) 师:(⼩结)像这样的⽅向叫做顺时针⽅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钟表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为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时间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局限于口头表达,对钟表的认知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理解时间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读钟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能正确写出手表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写时间。
2.教学难点:理解时间间隔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时间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实物钟表,了解钟表的构造,尝试读写时间。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总结钟表的读写规律。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时间间隔的概念。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间隔——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2.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钟表知识的掌握程度。
《认识钟表》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认识钟表》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时间(准确的地说是时刻)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
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由于学生对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所以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因此,本单元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钟表》一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在数与代数的领域中包含着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常见的量中一部分。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1.比较大小。
(1)25+1525+51 (2)35+66+35 (3)76-1276+12 (4)60-1460-41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97≈ 408≈ 569≈ 887≈373≈ 521≈ 678≈ 999≈254≈ 358≈ 467≈ 733≈3.口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列式计算598+204= 307+448= 240+380=572-353= 860-390= 473+218=276+361=348+587= 743-489=5.小熊现在上学了,在上学的路上它已经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6.小象说:妈妈,我今年3岁,妈妈你多大了?大象妈妈说:你出生时我29岁。
你能帮小象算算象妈妈今年多大了么?7.小红为地震灾区捐款489元,小东捐款321元,他们一共捐款大约多少元?8.环卫阿姨3月收集瓶子588个,4月收集瓶子432个,3月比4月大约多收集多少个?《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1.比较大小38+2845+23 72-1429+2947-1864-15 70997090408429 10000-90091003800-4003700-300 735+308245+7522.脱步计算34+20+3 58+30+6 17+60+957-20-3 76-40-8 63÷7-203.商店里上星期卖出圆珠笔42支,比卖出的钢笔多24支,卖出的圆珠笔和钢笔一共有多少支?4.王老师到书店买了8本同样的故事书,付出50元,找回18元.一本故事书要多少钱?5.小明家养8只山羊,棉羊的只数是山羊的4倍,小明家有多少只羊?6.二年级三个班一共交了229件绘画作品,其中,二年级一班交了72件、二年级二班交了81件,二年级三班交了多少件?7.桌子259元椅子148元①桌子的价钱比椅子大约贵多少元?②爸爸带500元,买一套桌椅,够吗?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第7单元《认识钟表》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一)教学内容
认识整时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编排的,我们将时间(准确的地说是时刻)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
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有帮助的。
◇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
◇渗透接近整时的习题。
为了降低认识“几时几分”的难度,并丰富练习的形式,教材特意安排了“几时过一点儿”“快到几时”的习题,并为后面认识“几时几分”做铺垫。
◇渗透一天有24小时。
P85通过展示小明一天的活动,巩固整时的认法,并通过提问“小明9时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一天有两个9时。
◇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介绍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这两种工具计时的原理比较复杂,可以以学生能理解的方法简单的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巩固整时的认识,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孕伏。
第7单元认识钟表
第1课时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教材P84、P85及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准备一个录音机,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在起床)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同学们会说出不同的时间)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
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84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
让大家每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
让拨得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教科书第84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订正后让大家看显示8时的数字表示法,讨论:这是什么?这钟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完后教师略做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练习拨3时和6时,并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
最后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第85页的“做一做”。
2.做P86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7单元认识钟表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进一步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拨钟游戏
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问:怎么认?
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指名上台拨)问:怎么拨?
2.表示时间
教师拨钟,学生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点人演板,其余做在本子上)。
二、创设情景,指导练习
1.周末就要到了,小明周末怎么过的呢?你能看图编一个故事吗?(独立观察——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2.练习十九第5题
你会认时间了,小东认得对不对呢?如果不对,请改正。
3.照样子说一说,练习十九第6题
与我们认识的整时有什么不同?把下一行的钟,照样子说一说。
4.练习十九章8题
最后一个钟的时针应指向___,分针应指向___。
三、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四、练习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总结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