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千人糕(第2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40
6 千人糕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做“千人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
(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nénɡ wèi mǎi jù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师生共同订正:“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ɡāo tè mɑ zhèáo suàn xiāo shòu dí què yīnɡ糕特嘛蔗熬算销售的确应(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我会写:能(可能)(能力)(能干)(本能)桌(桌子)(书桌)(圆桌)(课桌)味(味道)(香味)(味精)(回味)买(买卖)(买书)(买菜)(收买)具(工具)(文具)(玩具)(家具)甘(甘甜)(甘草)(甘心)(甘愿)甜(甜菜)(甜美)(甜瓜)(甜品)菜(种菜)(青菜)(白菜)(炒菜)劳(劳动)(辛劳)(劳工)(疲劳)读一读,记一记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农具甜菜工具劳动平平常常多音字:好hǎo (好人)hào (好奇)应yìng(答应)yīng(应该)的de (好的)dí(的确)dì(目的)dī(的士)近义词:好奇—奇怪特别—特殊平时—平常味道—滋味的确—确实反义词:特别—一般平平常常—不同寻常理解词语: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句子解析: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这里的“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这是孩子对千人糕的另一种理解。
“笑了”说明孩子的不以为然的心理。
千人糕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论从样子还是味道都很普通。
2、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的确应该”说明孩子觉得千人糕的名字名副其实,赞同爸爸的话。
因为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
课文分析:《千人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课文讲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做成的,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千人糕”中的“千人”是泛指,不是恰好一千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这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万”一样的,是虚指,意思是很多很多。
《千人糕》优秀课件•课程背景与目标•课前准备与导入•课文内容解读与赏析•知识点梳理与拓展延伸目•课堂互动与练习设计•课后作业与复习指导录课程背景与目标01部编版教材特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选材广泛,注重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力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水平进行编排。
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写作表达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要求01020304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生字,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规则。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地复述听到的内容。
能用文字或图画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想法,尝试进行简单的写话练习。
《千人糕》课文内容及意义课文内容本文讲述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故事。
意义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的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尊重劳动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的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尊重劳动的品质。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千人糕的含义,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与导入02010204学生预习任务布置阅读课文《千人糕》,了解课文大意。
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查阅字典或请教家长理解词义。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
搜集有关千人糕的资料,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03教学课件教案设计拓展资源学生作业教师备课资源准备包含课文内容、生字新词、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正确读写“也许、桌子”等13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1.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联系生活识记;形近字比较、熟字换偏旁识记;结合课文、练习语境识记;利用形声字识记。
(2)写字。
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独体字分类指导。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如“味”的右边,下面一横比上面一横长,“具”里面有三横。
2.朗读指导本课的对话较多。
教学时,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还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
3.理解运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细读课文,抓住三次对话,读读议议。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具、甘、甜、菜、劳”这5个字。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板块一默读课文,了解千人糕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那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1.默读第6~11自然段。
(1)回顾默读课文的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指名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探究来历。
(1)你知道米糕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吗?(2)指名读,相机出示课本插图。
(3)了解米糕的制作过程。
制作米糕的材料虽然只有米粉和糖,但同样来之不易,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大单元】6《千人糕》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定位课标分析【第一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学习独立识字。
【阅读与鉴赏】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表达与交流】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梳理与探究】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
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标准】【识字与写字】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宇,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宇,主动向他人请教。
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16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书写800个左右常用汉字。
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阅读与鉴赏】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向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词向复达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愿意向他人讲达读过的救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会写“能、桌、味、买”4个字。
2. 联系语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行文特点。
学习流程:一、“糕”字导入,引出“千人糕”1. 猜测“糕”的音和义。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猜读“糕”字的音和义。
2. 用“糕”字组多词,引出课题“千人糕”。
(1)交流:你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糕”?(2)课件出示各种“糕”的,启发学生用“糕”字组词,巩固“糕”字。
(绿豆糕、雪糕、椰汁红豆糕、三色蒸糕、红糖发糕、桂花糕、福寿糕、椰子糕、灯芯糕。
)(3)引出课题“千人糕”。
3. 提出问题:什么是“千人糕”?(1)学生再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预设: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制作出来的吗?(2)导入:是啊,到底什么是千人糕呢?千人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找一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从“糕”字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提出问题。
借助多张糕点的,丰富学生对“糕”的意义的理解,并通过生字的反复再现,巩固“糕”这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巧识生字,初步解疑1.初读课文,巧记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2)正确认读多音字:好种的应(3)在语境中识记、理解生字词,读好难句。
句子1: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粉糖)句子2: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在语境中读准生字字音,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理解、识记:甘蔗、甜菜、糖)句子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读好长句)(4)一字组多词:如糕:蛋糕雪糕糕点粉:面粉粉丝粉笔蔗:甘蔗蔗糖蔗农劳:劳动勤劳疲劳2.读后解疑从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中初步解疑——“什么是千人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