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异常的超声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496.39 KB
- 文档页数:20
超声在诊断胎儿颜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研究一、超声在诊断胎儿颜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1. 明确畸形的类型和程度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形态和位置。
通过超声图像,医生可以判断出颜面部畸形的类型和程度,对于某些畸形的病因学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颜面畸形,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裂隙的位置和程度,从而为接下来的治疗和干预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判断畸形是否伴随其他异常有些颜面部畸形可能伴随着其他器官的异常,比如心脏、脊柱、脑部等器官的发育异常。
超声检查可以全面地观察胎儿各个器官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其他异常,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超声检查还能对多系统性畸形综合征进行筛查,提高畸形的早期发现率。
3. 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孕妇而言,发现胎儿颜面畸形往往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打击。
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从而释放孕妇的焦虑情绪,为其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二、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研究1. 染色体异常与唇腭裂的关系唇腭裂是胎儿颜面部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它可能是染色体异常的表现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唇腭裂患儿与染色体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唇腭裂患儿常常伴有染色体的部分或全染色体异常,比如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
通过对唇腭裂患儿进行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染色体异常,降低患儿的生育风险。
除了唇腭裂,染色体异常还与其他面部器官畸形有一定的关联。
比如Down综合征患儿常常伴有面部的特征性表现,如斜眼角、扁平的鼻梁、小耳朵等。
染色体异常还与其他器官的发育异常有关,因此对胎儿进行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畸形,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 临床意义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染色体异常的早期发现可降低染色体异常的生育风险,为家庭的遗传咨询提供更多的信息。
染色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杨家翔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 610031中国图书分类号 R714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24411(2007)1922725202【摘 要】 染色体畸形是指胎儿细胞内遗传物质(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染色体畸形的胎儿死亡率高、婴儿病态率高,常伴有智力低下。
超声虽然不能直接诊断染色体异常,但在染色体畸形筛查中起重要作用。
常用的筛查指标有颈部透明层厚、鼻骨缺失等,多指标联合筛查并结合孕龄、血清生化筛查等,可使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提高到约95%。
超声还能诊断染色体畸形胎儿的结构畸形。
约1/3~1/2的21-三体综合征胎儿无结构畸形,筛查意义大;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胎儿常有超声容易观察到的结构畸形,筛查意义不大。
染色体畸形的产前诊断有赖于提取羊水、绒毛、脐血作核型分析。
【关键词】 染色体畸形 超声筛查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形是指胎儿细胞内遗传物质(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以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次之是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和三倍体。
染色体畸形的胎儿死亡率高、婴儿病态率高,常伴有智力低下,产前诊断的意义重大。
虽然染色体畸形的产前诊断有赖于提取羊水、绒毛、脐血作核型分析,但超声在染色体畸形筛查中起重要作用。
超声还能直接发现染色体畸形胎儿的结构畸形。
1 孕早期超声检查111 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 即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时,颈后皮下的低回声带。
在孕11~14孕周,NT值增厚与很多染色体异常相关。
当NT值厚度>95%可信区间时,则为增厚,通常标准为≥215~310mm,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时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同〔1〕。
英国F M F统筹96127例单胎,以≥1/300为筛查阳性的临界值,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检出率为82%,其它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检出率为78%〔2〕。
中孕期染色体三体型胎儿的超声表现陈志华;孔凡斌;邓学东;马燕;谢娜【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2页(P784-785)【作者】陈志华;孔凡斌;邓学东;马燕;谢娜【作者单位】215301 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超声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科;苏州市母子保健中心超声科;215301 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超声科;215301 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5;R445.1染色体异常是遗传性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类患儿的出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妊娠期进行产前诊断能有效减少染色体疾病患儿的出生。
现将我所产前筛查阳性后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诊断的产妇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提高产前筛查灵敏度提供参考。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1008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羊水或脐血穿刺,均进行了胎儿染色体检查。
其中超声检查发现异常105例,孕妇年龄19~43岁,平均(28±5)岁。
其中孕18~23周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904例,孕23周后行脐血细胞染色体检查104例;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21例。
均无家族史。
使用GEVoluson E 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6MHz。
超声观察胎儿数目、胎方位、胎盘、羊水情况,测量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及肱骨长度以评价胎儿发育情况,再观察颅脑、颜面部、脊柱、胸腔、心脏、腹部脏器及四肢情况。
21-三体胎儿10例:3例颈项软组织增厚,大于5.9 mm(图1),其中1例合并肠道回声增强,接近骨骼回声强度,1例合并股骨短;1例双肾盂轻度分离,宽度大于5mm,左侧脑室扩张,宽度大于10mm,肠道回声增强;1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膜部回声失落;1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四腔心平面见心房-心室共同通道,未见十字交叉存在;1例鼻骨缺失;1例心包少量积液。
2例超声未发现明显结构异常,因孕妇外周血检测唐氏综合征筛查低风险而未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出生后证实。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超声检查
何春英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13()4
【摘要】目的:观察胎儿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异常超声标志物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关联性;评估胎儿整体情况和预后。
材料与方法:对染色体异常的孕妇根据孕龄对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探查;超声检查出有异常超声标志物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1),染色体异常的30例胎儿中有14例胎儿结构异常,7例胎儿无结构异常但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肢体功能障碍。
(2),发育异常的34例胎儿共有64个异常超声标志物,11个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而染色体异常的有27例。
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超声检查有很好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对产科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332-332)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超声检查;胎儿畸形
【作者】何春英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6
【相关文献】
1.超声检查结合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18-三体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J], 刘芳;史向荣;
2.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的超声检查分析 [J], 刘敏;林晓文;林燕;何甦晖;杨珉珉
3.探究高危人群染色体检查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J], 李春旭
4.超声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应用分析 [J], 李燕青; 刘夏莹; 谢俊杰; 傅婉玉; 王元白; 庄建龙; 江矞颖
5.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芯片技术在超声提示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 赵雪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超声表现与染色体异常相关分析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超声诊断结果中的微小差异,探究胎儿染色体异常在超声诊断中的具体表现方式。
方法通过对2010年~20013年我院1388位产妇的胎儿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出现染色体异常的102例胎儿的超声表现进行记录与对比,通过资料筛查对胎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诊断。
结果在对胎儿进行超声诊断中,染色体筛查的灵敏度为68.7%,特异度为77.9%,对比阳性预测值,计算出预测值均值为21.5%。
结论在胎儿的染色体异常诊断中,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能够通过超声诊断直接进行筛查,因此通过对胎儿进行超声诊断能够更为有效的判断其染色体是否出现异常。
标签:产前超声诊断;染色体异常;产妇;相关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产妇的妊娠过程中,由于多种高危因素会直接影响产妇的分娩安全。
为了进一步确保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与针对性,还要在超声诊断中对胎兒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身体结构畸形进行划分,如将胎儿的身体结构划分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肢体骨骼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1]。
在超声检测中,主要采用的成像仪是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通过4.0~6.0MHz频率的探头进行配合检查,并按照系统超声的检查方法对胎儿的身体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1.2方法在对胎儿染色体进行超声诊断中,结果的统计方法是在年龄和孕周期的基数基础上,通过加减标准差而得出的结果进行表示。
另外,还要通过分析超声阳性结果和胎儿染色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胎儿染色体的检查指征。
2 结果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诊断了1388位产妇。
有102例产妇的胎儿超声诊断出现异常,通过对比1388例产妇的胎儿染色体超声诊断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各因素间的关系[2]。
2.1超声筛选与染色体异常间的关系通过对产妇进行超声诊断与筛选,可以通过超声诊断结果的阴性与阳性判定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通过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还能够进一步获悉超声检测仪器的准确度。
早、中孕期胎儿遗传学超声标记物的临床认识和处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超声卜鲜绿以往产前超声检查主要重点为发现胎儿的结构异常,监测胎儿生长发育。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工作者经验的积累,产前超声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可检出的疾病越来越多,超声检查被逐步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中。
卵黄囊(yolk sac YS)卵黄囊功能营养、内分泌、新陈代谢、免疫、排泄、造血正常卵黄囊声像图妊娠囊内最早出现( 5~6 w)与胚胎连接半透明的圆形环直径 >3mm—<10mm12周后变小萎缩卵黄囊异常声像图卵黄囊过大、过小、消失、亮度增加(钙化)同时出现妊娠囊过大、过小胚芽大小与胎心动出现时间不同步染色体异常导致妊娠囊及囊内结构形态改变卵黄囊与染色体异常关系自然流产中60%有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导致卵黄囊、胚胎发育异常卵黄囊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Lindsay卵黄囊缺如导致胚胎死亡 Stamper卵黄囊直径大于10 mm,胚胎92 %预后不良常才卵黄囊异常预示染色体病发生率升高早期妊娠监测卵黄囊、胚胎发育与NT检查对筛查染色体异常有同样重要意义通过超声对卵黄囊胚胎观察,可以帮助产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绝大多数18-三体综合征及13-三体综合征伴有严重的多发畸形,而21-三体综合征约1/2~1/3的胎儿无解剖结构畸形。
有些仅表现为微小结构的异常即超声遗传标记物,或被称为非整倍体标记物(aneup loidy marker)、软性标记物(soft marker)。
遗传标记物的出现被认为有可能增加胎儿患有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但是大多数的遗传标记物是非特异的,短暂出现,也可能仅仅属于胎儿生长发育中正常的生理变化,这就给医生和产妇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如何正确的评价这些标记物,对孕妇提供正确的咨询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着重就常见遗传标记物:颈项透明层增厚、颈项皱褶增厚、轻度肾盂扩张、轻度脑室扩张、心室内强光点、单脐动脉、肠管强回声、鼻骨缺失或短鼻骨、脉络膜囊肿等超声图像特点,临床意义及临床处理进行阐述。
图1孕妇,36岁,孕21周,未见明显脑中线和透明隔腔,双侧匠脑融合,见单一脑审,前额见1.5ClTIXl.2em包块,其内充满无回声区,硐肢长骨短小,超声提示:全前脑,胎儿多发畸形,核型是47,XN,+13(羊水)A.全前脑;B.前额包块的二维图像圈2孕妇,3l岁,孕23周,NF增厚,0.81cm,羊水深7.3cm,胎儿股骨短小,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畸形,核型是47,XN,+21(羊水)围3室间隔中断处频谱,34岁,孕35周,室缺,核型是47。
XN,+18(脐血)围4孕妇,33岁,孕25周,有胸腔积液2.3cm(A).腹水3.4cm。
皮肤水肿0.72cm(B),胎儿股骨短小,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畸形,核型是47,XN,+21(脐血)3.1超声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的价值超声筛查染色体病包括两方面,一是胎儿解剖结构畸形,畸形部位越多,其患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越大;二是染色体异常标记,使胎儿患染色体病风险增高,被称为胎儿“超声软标志”[3“。
研究[s。
7]表明,孕期产前超声筛杏阴性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降低50%,故产前超声筛查是必要的。
本研究中,羊水和胎儿脐血穿刺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均高于Raniga报道¨1的活体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0.1%~0.2%),这可能是由于本组接受穿刺检查的孕妇都具备产前诊断指征。
本组结果显示,对超声异常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不良孕产史及超声无异常的孕妇;超声异常占脐血穿刺孕妇的绝大部分,・1509・同时根据超声异常检出的异常核型占总异常核型比例远远高于脐血穿刺术其他指征所占的比例;虽然脐血穿刺术中超声异常的孕妇比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的异常检出率低,但采用x2检验行组间比较,唐氏高危组与超声异常组的异常检出率无显著差别(P>0.05),可见超声异常对检出染色体异常非常重要。
本研究显示,超声发现胎儿NF增厚、羊水过多、室间隔缺损、四肢长骨短小、FL短小、HL短小、脉络丛囊肿、脑室扩张、十二指肠狭窄或闭塞、肠管扩张、胸腔积液、腹水、IUGR、单脐动脉、全前脑等表现时,异常核型检出率较高,与文献阳。
胎儿颈项透明层就是指胎儿颈后皮下组织中液体堆积至一定厚度形成的,是胎儿颈椎水平冠状切面皮肤与皮下软组织间最深厚度[1]。
经相关调查表明,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大与胎儿先天性异常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血管系统异常、染色体异常等。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胎儿发育异常的常见表现,也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2]。
近些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了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针对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胎儿,探讨颈项透明层厚度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0月- 2021年9月在医院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大的孕11~13+6周孕妇9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超声检查显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大至少2.5mm;②可正常沟通,无认知功能障碍;③均为单胎;④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妊娠合并症;②存在精神问题或者智力障碍;③临床资料缺失。
97例孕妇年龄范围23~37岁,年龄均值28.48±3.29岁。
本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检测方法(1)颈项透明层厚度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探头频率在3.5~5.0MHz,取孕妇仰卧位,将腹部露出来,密切观察胎儿状态,以胎儿自然姿势状态下切面为测量平面,对胎儿头臂长度进行详细测量与记录,当胎儿头臂长度在46~85mm 的时候,显示胎儿头胸部图像,并进行放大处理,对胎儿颈部皮肤与软组织之间的半透明组织厚度予以详细观察。
在测量过程中,游标内缘应和颈项透明层外缘相重合,需反复测量至少3次,以此减小误差,取最大值为颈项透明层厚度数值。
(2)染色体核型检测:采用绒毛活检法对孕11~13+6周孕妇进行检测,采用超声波取出0.2ml 绒毛组织,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温度设定为37℃,二氧化碳浓度设定为5%,结束培养之后,利用有关器械常规制片,最后分析染色体核型。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妊娠中晚期超声软指标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围生结局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超声软指标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围生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产检的妊娠中晚期(孕13~30周)孕妇中随机选取100例,经超声检查后发现软指标存在异常,但是并未明确染色体异常,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产前诊断、染色体状况,采用跟踪随访的方式统计本组孕妇的围生儿结局。
结果:本组100例孕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4例(4.00%),其中比较敏感的超声软指标为:颈项透明度(NT)增厚、颈后皮肤褶皱(NF)阳性、心室强光点、侧脑室增宽、肠管回声增强等,并且异常软指标的数量越多,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也越高;经跟踪随访后发现,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超声诊断,超声软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孕妇其分娩胎儿大多其实是正常的,如果确定合并染色体异常后,及时进行终止妊娠处理,提高胎儿的出生质量。
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接受超声诊断时,超声软指标检查结果能够帮助临床诊断人员进一步确定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妊娠中晚期;超声软指标;胎儿;染色体异常;围生结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超声影像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中。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胎儿的出生质量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在妊娠中晚期,愿意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三维彩色超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妊娠检查过程中超声软指标异常发现率[1]。
目前,临床上对超声检查发现软指标存在异常的妊娠中晚期孕妇,但是未能确定胎儿结构是否异常时,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介入性的产前诊断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近三年来在我院产检的产妇,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产前资料,详细的分析了其妊娠中晚期超声软指标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围生结局之间的关系。
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产检的妊娠中晚期(孕13~30周)孕妇中随机选取100例,纳入标准:(1)妊娠中晚期(孕13~30周);(2)临床资料完整;(3)经超声检查后发现软指标存在异常;(4)但是并未明确染色体异常;(5)孕妇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遗传性疾病;(2)合并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