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 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2.21 KB
- 文档页数:2
影视评论方法与注意事项影视评论是对电影、电视剧等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文章形式。
影视评论需要注重对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并结合适当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和分析。
下面就影视评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视评论的方法:1.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影视评论既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要注入自身观点和情感。
在观看影视作品时,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背景和个人情感,提取其中的主题和意义,并进行思考和阐释。
然而,观众也要尽量客观地看待作品,不过分受自己的情感和主观评价影响。
2.全面分析与深度思考:影视评论不仅要对作品的整体进行评价,还要对其细节、构图、角色、对白、配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
同时,还要对作品背后的主题、思想、社会意义等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
只有全面分析作品,才能给出准确、深刻的评价。
3.引用适当的理论知识:影视评论者应该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可以引用一些文学、艺术、电影等方面的理论成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增加评论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使评论更加专业和具有权威性。
4.比较与对照:影视评论可以将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突出作品的独特性和特色。
可以比较同类题材的作品,或者是同一导演、编剧、演员的其他作品。
通过比较和对照,可以更好地评价作品的优劣之处。
二、影视评论的注意事项:1.客观公正:影视评论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不受个人偏见和情感的影响。
评论者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作品,不片面追求个人喜好,能够给出公正的评价。
2.言之有物:影视评论应该言之有物,有明确、准确的表达。
评论者应该通过具体的事实和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避免主观臆断和无根据的表达。
3.文笔优美:影视评论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观点。
评论者应该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够用简洁明了、生动有力的文笔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表达出来。
影视分析| 电影镜头运用的典范——《卡萨布兰卡》镜头语言浅析作为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代表作品, 《卡萨布兰卡》70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类型电影的典范, 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卡萨布兰卡》虽然用相当简单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段在二战时期轰轰烈烈的反战故事, 但这样质朴的镜头语言却并非只是简单地叙述电影情节, 反而能够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 让观众与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而且《卡萨布兰卡》并非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单纯, 很多情况下运用中景固定机位或者加入简单的推拉摇移镜头来展现故事情节, 其中很多细节处拍摄镜头手法的处理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创造极其美的享受和饱满充实的内容讲述, 从而使得整部影片在气势恢宏的大氛围下能够得到更多真实细腻的直观体验, 让观众醉心于在朴实无华间发现真实的美, 让观众对于片中瑞克和伊莎的爱情永志不忘。
镜头的景别选取不同的景别, 往往表现着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视觉韵律和节奏。
从《卡萨布兰卡》镜头景别的选择来看, 因为着重强调了影片的叙事感, 因而整部影片中镜头景别的使用大多数为中景和近景, 中景近景应该占到整部影片镜头景别数量的一半以上。
片中无论是瑞克和伊莎当年在巴黎谈恋爱的时候, 还是在卡萨布兰卡相遇以后, 或是在咖啡馆内瑞克、拉斯路、雷诺、司特拉斯所经历的种种, 都是运用了中景近景的角度进行拍摄。
同样, 在有情节的场景中, 中景画面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
这样镜头景别的好处是更注重具体的动作和情节, 既给人物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的活动空间, 又不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 可以揭示人物的情绪、动作和目的,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像在《卡萨布兰卡》中, 主人公瑞克、伊莎、拉斯路、雷诺等人的性格特色主要都是通过中景的镜头拍摄展现。
虽然强调叙事性, 但是《卡萨布兰卡》并没有一味地局限于展现人物真实特征和对话状态的中近景两种镜头景别。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拍摄电影的初衷是为了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致敬, 所以要展现他们的斗争场景, 必须运用丰富景别的镜头。
66语言研究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探析程经奎山东省邹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影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日益繁荣,影视作品的数量逐渐增加。
因此,观众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静心欣赏每一部影视作品,此时,他们就会通过阅读已有的影视评论来决定自己是否会细心欣赏这部作品。
所以,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观众的影视评论极其重要。
本文以影视文化和影视语言为出发点,对影视评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影视评论;影视文化;影视语言引言:伴随着影视作品数量的增加,影视评论成为观众了解影视作品的重要来源。
收视率是衡量影视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而影视评论又深刻影响着观众的点击率。
因为在文化大爆炸的时代,观众无法欣赏全部的影视作品,只能通过阅读影视评论来决定是否有必要详细观看该部影视作品。
因此,影视文化和影视语言作为影视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的关注。
一、影视文化评论文化内涵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核心,与之相对应,文化评论可以让观众在短期内了解该部影视作品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文化评论是观众对影视作品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表达。
随着影视作品的逐渐成熟,研究方向由传统的“高深理论”不断倾向于大众文化。
虽然近年来影视文化评论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
影视文化评论要想起到引导观众价值导向的作用,就必须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考虑和做好书写影视文化评论的准备环节。
1、充分的准准备工作高质量的影视文化评论是以充实的知识准备为基础的。
因此,作为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应该对作品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作品的艺术特色等内容进行记录,从中选取自己擅长的角度对影视文化进行评论。
例如:在影视作品《放牛班的春天》中,记录的是音乐老师马修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在辅育院里用音乐去感化一群被大人抛弃的孩子,用音乐去感化众多不幸儿童的故事。
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马修所代表的是一个勤勤恳恳工作的教育群体,将那个时代的人文和博爱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成为不幸儿童心灵的归宿。
浅析影视文化评论和影视语言评论的发展现状
李云鹏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本文从影视文化、影视语言的概念入手,以实际案例为例,详细阐述了影视文化评论和影视语言评论的发展现状,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李云鹏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 [J], 赵悦婧
2.浅析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 [J], 赵悦婧;
3.独树一帜的“文艺评弹”——浙江日报文化新闻版影视文化评论栏目透视 [J], 郭萍;应霁民;
4.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探析 [J], 程经奎
5.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探析 [J], 程经奎[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样写影视议论?怎样写影视议论?.txt假如真挚是一种损害,请选择谎话;假如谎话是一种损害,请选择缄默;假如缄默是一种损害,请选择走开。
怎样写影视议论?一、思想议论:1.评主题。
力争有独到看法,深入发掘。
《秋收起义》一片多半文章都以为这部电影反应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联合,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我依据列宁对于领袖的阐述和中央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电影反应了毛泽东作为一个优异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露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由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睁开议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
也与主题相关,但更重视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电影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议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勤政爱民方面,评《走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期间学雷锋的踊跃意义。
历史电影的议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有感。
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表扬先进,批语落伍,针贬弊端;或是进行自我观照,找寻差距,激励鼓励。
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
要注意的一是不可以写成"故事简介+自我比较",二是重要扣电影,而不是从电影中抽出一个话题,走开对电影的议论。
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平常而谈"落伍挨打",而是扣紧电影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联合世界有名海战,对照联想,针对目前社会不良民风发出号召。
评《南京大屠戮》的议论《城的断想》环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布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议论。
这是较为广泛的议论款式,可分为单调人物议论、同一类人物议论、不一样人物的对照议论。
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议论各有特点。
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影视语言的实质,是人类“看”与“听”,即视觉与听觉的问题;所以影视语言又可以称作“视听语言”。
但这种“语言”所进行的视觉与听觉活动,是综合的,而不是分裂的。
它与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借助于文字的“书面语言”,以及使用电话、录音机等设备的“听觉语言”不一样。
电影电视所创造的“影视语言”,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语言甚至有可能取代“书面语言”与“听觉语言”的地位,而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语言。
电影电视是人类视听交流的工具之一,它们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语言形式。
可称之为影视语言。
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
视听语言的定义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影视语言作为它的高级形态,已发展成可脱离交流交际主体而单独存在的样式。
使用“影视语言”的概念,侧重于它的艺术性。
“镜头语言”或“画面语言”则侧重于它的技术性,是影视工作者使用的专业技术术语。
二,影视语言的思维基础语言与思维形成表里关系,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影视语言则与形象思维形成表里关系。
现代心理学提出的“格式塔”理论是理解和研究影视语言的基础。
原型、意象和推演出新形象,则是形象思维的三种态式和阶段。
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放映的,但我们观看时并不觉得它们有“跳”的感觉,反而十分自然连贯,过去只说它是一种“视觉暂留”的生理现象,其实它还有思维过程中的意象记忆问题。
(电影电视属于艺术,但他们和其他所有门类的艺术形式一样,它们面对观众的直接现实是它们的语言,我们将其称为“影视语言”。
对影视语言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是影视工作者必需的基本功。
把影视语言放到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可以发现它作为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在人类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系统中的定位。
人类一直在为突破交流与传播所受“时——空”的限制而努力。
影视评论的写法影视评论的含义及功能电影评论的含义第一章影评的特征一、与政治评论相比:突出审美判断电影艺术:电影技术为手段,画面音响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里,塑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
电影评论:从电影自身艺术属性出发,对作品艺术特色美学风格的总结,对作品艺术成就美学效果的判断与评价。
二、与姊妹艺术评论相比:重视画面语言分析真正的影评是对银幕造型时空观念的认识,是对电影运动本性独特欣赏,是对电影色彩、音乐、剪辑的领会和完善。
评论画面方法(一)可把画面作为独立的评论对象和角度1、明确指出画面出现的位置2、简约而精粹的文字描绘画面的景象3、深入到为剖析画面内涵4、评价该画面产生的艺术效果(二)可把画面作为评论影片的人物、主题、艺术特色的切入点三、论述方式:评,是文的主体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表达方式。
不能叙述过多(影评并非故事梗概、内容提要)不能说明过多(影评并非说明书)第二章评的内涵1、评是剖析:所谓剖析就是对画面的结构、色彩、音乐、摄影、人物性格刻画、主题思想展示、艺术种种表现手法等诸多因素做由浅及深的分析。
2、评是判断:也是对作品的思想、流派及艺术家做出中肯的评价,或者肯定或否定兼而有之。
整体的表达方式:判断+剖析+判断每一段的表达方式:判断+剖析+判断3、评是选择4、评是创造:评论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我价值的创造性劳动,他要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
赋予作品未完成的艺术形象的新创造。
影评写作基本要求一、先有所感悟,后发而为文有所感是写作的动因,也是写作的首要条件。
2、感觉点要准二、新颖的角度、独特的构思1、文章要有立意和角度立意:即文章的评论对象及其作者对该评论对象所持的见解和观,八、、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2、立意要新颖,构思要巧妙3、角度要小,立意要单一集中1)善于选取综合性角度逬行评论。
(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艺术成就、创新突破)2)从小处着眼,往深处挖掘三、结构严谨,起落有致(一)标题1、单标题:文章只有一个标题凝练、醒目、优美2、复合标题:一正一副两个标题副标题需明确指出文章的评论对象正副标题要对应(二)开头倒论式结构:把文章的结论放在前面,然后从各个方面开始论述这个结论,又称演绎法。
影视评论范文电影是一种集艺术、娱乐和文化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影像、音响等手段向观众传达故事、情感和思想。
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是对社会、人性、历史等方面的反映和探讨。
因此,影视评论作为对影视作品的评价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进行影视评论范文的撰写。
《霸王别姬》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的经典电影。
该片讲述了两位京剧艺人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在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命运沉浮。
该片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本片的影视语言表达非常精彩。
导演通过对京剧的精彩呈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相结合,使得影片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尤其是片中的经典唱段,不仅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更是通过音乐和表演,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影片的剪辑和镜头运用也十分精妙,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其次,影片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程蝶衣这一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困境和命运。
她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又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段小楼则是一个充满爱与仇恨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在为爱情和事业而挣扎,最终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影片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影片的历史背景设置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该片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社会变革时期,通过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的展现,使得影片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也为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使得影片在情感和思想上都更加深刻和丰富。
综上所述,《霸王别姬》作为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不仅在影视语言、人物塑造和历史背景上都具有深刻的表现力,更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反思,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画卷。
如何写影视评论一、思想评论:1.评主题。
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
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
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
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
《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
《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
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1.艺术样式评论。
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
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
浅议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作者:沈子婧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5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随之开始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
影视作品属于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影视评论是大众筛选及欣赏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引导手段,其对现代影视文化、影视创造等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此,本文通过影视文化、影视语言这两个切入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影视评论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解。
关键词:影视评论;影视文化;影视语言引言:当前,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影视作品量日益提升。
对此,影视评论已成为大众了解影视作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路径。
这是因为在文化信息量骤增的背景下,大众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欣赏每一部影视作品,对此,唯有通过影视评论来侧面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及表达意义。
所以,影视文化、影视语言则是了解影视评论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手段。
一、影视语言评论根据当代影视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其表达学包括两大内容,即:图像表达系统、音响表达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两大系统逐渐演变成一个完整的表达系统,进而凸显出影视语言的立体特点。
客观上来看,一部作品为何受到大众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通过有效的商业宣传、大制作的参与等引起的市场轰动效应,由此达到吸引人们眼球的目的。
不过,最为关键的影视价值实则是通过视听语言、影像表达等方式折射出来的。
当代影视作品其实是一个兼具有声音的系列活动画面所组建的视听语言系统。
在对影视语言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电影符号学及相关结构学的原理特征。
欧美国家界定的符号学则是为准确说明相关符号的科学。
符号学的基础条件是:全部传播模式能够通过各自的特征中给予探讨。
最为关键的是,其它能够通过如何和其它机构互动的层面进行阐释。
其侧重于对影视语言中的画面、动作、叙事等内容进行探讨。
不过,也具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例如筛除声音符号等。
浅析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作者:赵悦婧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3期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的数量逐渐增多,观众普遍会通过影评的途径来了解和熟悉作品,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影视评论既可以是观众书写评论,也可以是影院为达到宣传电影这一目的,所做出的影视结构图等。
我们在编写影视评论的过程中,应以影视文化和影视语言为切入点,从而表达对一部片子的看法,进而使作品获得良好的收视率。
关键词:影视评论影视文化影视语言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55-03现阶段,电影文化已经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常情况下,观众通过影视评论能够熟悉作品的写作背景、主题等,以此选择是否观看一部影片。
影评就是以专业的角度表达对影视作品的接受和交流,这种接受和交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观看、欣赏、评论。
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
一、影视评论概述电影评论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
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对电影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主题、剧情、线索、背景、色彩、光线等方面进行分析。
电影评论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即影片主题意义的评论和视听语言的解读,也可以说是影视文化评论和影视语言评论。
简而言之,影视评论就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议论文[1]。
影视评论与观后感存在很大的区别,影视评论主要以理性分析为主,审美是影视评论的前提和基础,文体主要以议论文为主。
然而,观后感的文体形式较多,可以议论、抒情、夹叙夹议,主要是观看者在看完影视作品之后,得到的感想和启发,观后感意在探讨影视作品“表达了什么”,而影视评论意在探讨影视作品是“如何表达”。
影视评论的写作要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总体把握、细部突破、立意深刻、构思独特、结构严谨、起落有致、联系实际、体悟真挚。
影视评论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评论主题,评论主题应当具有独到的见解,深入挖掘影视作品的文化背景;评论场景细节,比如瞬间闪现的表情和动作;评论矛盾冲突,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各个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评论现实意义,比如,影片《飞越疯人院》,对于废除不人道的制度具有推动性的作用[2]。
如何撰写有思想性的电影评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电影并产生自己的电影评论,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而且还能培养人们对影视艺术的欣赏能力。
如何撰写有思想性的电影评论,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准备、观影、撰写三个方面,分享一些撰写有思想性的电影评论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准备在撰写电影评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电影有一定的了解和背景知识。
这包括导演的风格、电影的类型、电影制作的背景等。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电影主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思考,以便在评论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步:观影观影是撰写电影评论不可或缺的一环。
观影时,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和思考,将自己完全投入到电影的世界中。
观影时,我们可以关注电影的故事情节、角色塑造、镜头运用、音乐配乐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可以留意电影中蕴含的哲学思考、社会问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这些都是撰写思想性电影评论的重要元素。
观影后,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其他评论或参与电影讨论群体,了解其他人对电影的观点和看法,借鉴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技巧。
这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拓宽对电影的理解和解读。
第三步:撰写在撰写电影评论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观点。
观影后,在准备好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之后,我们可以开始撰写评论。
评论可以从电影的故事情节、影像表达、演员表演等方面入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剧情展开、人物成长等方面评价电影的情节,通过镜头语言、色彩运用等方面评价电影的表现形式,通过演员的演技、角色塑造等方面评价电影的表演水平。
其次,要注意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达能力。
对于电影中的细节和细微之处,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注意到导演在电影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观察角色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心理变化等。
在表达方面,我们要力求用精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一、实训目的本次影视评论实训旨在通过观看和分析电影,提高我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我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通过实训,我期望能够掌握影视评论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批评性思维对电影进行分析,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实训内容1. 观看电影本次实训选取了以下电影进行观看:(1)电影《寻枪》:该电影讲述了警察马山在丢失手枪后,四处寻找的故事。
影片通过马山与周围人的互动,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
(2)电影《活着》:该电影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一家在动荡岁月中的生活。
影片深刻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2. 电影分析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结合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电影的主题思想:分析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探讨其社会意义和时代背景。
(2)电影的艺术手法:分析电影在画面、音乐、表演等方面的艺术表现,评价其艺术价值。
(3)电影的人物塑造: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等。
(4)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电影的叙事手法、情节安排等,评价其叙事效果。
三、实训过程1. 观看电影: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认真观察画面、音乐、表演等各个方面,并做好笔记。
2. 分析电影:在观看完电影后,我根据所学知识,对电影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写作评论:根据分析结果,我撰写了影视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实训结果1. 提升了电影鉴赏能力: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2. 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在分析电影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批评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
3. 提高了写作能力:通过撰写影视评论,我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
4. 拓宽了视野:在观看和分析电影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电影作品,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五、实训总结本次影视评论实训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观看和分析电影,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电影鉴赏能力,还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细心观赏准确评论——谈影视评论的写作中学生比较喜欢看电影电视,看了之后也比较喜欢谈论片中的内容,或是写一些对电影(视)看法的文章。
但往往容易将影评写成观后感,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视)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
而影评则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
两者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
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
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和其他文艺评论一样,影视评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评什么”和“怎么评”。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
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选择好内容后,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评论: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影片主题、人物形象。
电影(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锤炼和创造。
只有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生活,才能在观众的心灵中产生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
社会生活是影片产生的基础,我们在评论影片时,就要将影片放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感;去考察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其生活的环境,是否有过分拔高或贬低人物形象的情况。
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的分析
摘要: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影视语言和影视文化两个方面对影视作品评论进行讨论,从而得到影视评论中要注意处理影视作品和受众的关系,希望对实验工作者或影视评论研究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影视评论;语言内涵;影视文化;符号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影视作品数量与日俱增。
对于普通观众需要通过影视评论了解作品。
影视评论的写作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方面受到影评工作者的关心。
本文通过影评语言和影评文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影视语言评论
通过现代影视语言的特点来看,现代影视语言表达学由图像表达系统和音响表达系统两大部门组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两个表达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表达系统,从而构成影视语言的立体表现。
巴拉兹将其归纳为“可见的人类”,而克拉考尔直接指出:影视表达是对客观实际的一种“物质现实的复原”。
影视语言评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对视听语言艺术性传达的剖析上。
诚然,一部影视作品之所以引起众人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良好的商业宣传运作以及大导演大明星参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等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影视价值最终是视听语言、影像表达等表现出来,它们密不可分。
现代影视艺术是一种附着声音一起出现的系列活动画面所构成的视听语言系统。
研究影视语言学.就必须要了解电影符号学和有关结构学的原理。
西方定义的符号学是为直接准确界定有关符号的科学。
符号学的基本前提是:所有的传播形式可以从各自的特征加以研究。
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可以从它们如何与其它意义单位互动的角度加以理解。
主要是针对影视语言中画面、镜头以及叙事等相关的研究。
但也确实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比如对声音符号的排除。
就影视语言符号而言、其实员基本的就是体现在画面、声音及声画合一的蒙太奇中,也就是说都能归纳到视觉方面的影像和听觉方面的声响这两大系列。
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同样也是影视叙述的基本手段和造型表达的基本元素。
画面需要通过构图表达视觉上的空间位置,而影视中构图的关键因素是运动,也就是说广义的影视构图是画面的剪接或切换。
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是光线,例如充分利用自然光体现生活的现实感,而运用人为光可以提高创作影像的戏剧效果,这两种光的运用都能起到促进情节发展,增加影视的空间效果,同时还能烘托环境氛围,创造表演意境。
近年来多种色彩的运用大大为创作者在传达内心思想、表达情绪或塑造艺术形象提供了有力武器。
丰富的色彩渲染了影视中的氛围,从而表现合理空间和合适情绪。
而声音的出现则使得影视表达空间和情绪表现得到很大的拓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听众的听觉。
声音主要包括音响、音乐和对白。
不论是屏幕上人物形象的对话或是画外的旁白独白,还是由音乐音响效果系列的组合,这些声音的存在都极大程度上呼应了画面和镜头的意旨,甚至可以起到深化影像画面的功能。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的视听语言,其丰富的影视语言内涵是值得人们永远去探索和研究的。
一篇影视评论要想评得到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读出影视语言的内涵
比方说,要知道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电影艺术特点,就必须要看明白他尊崇的“蒙太奇思维”以及他本人的电影实践。
爱森斯坦曾强调指出:通过镜头的对比冲突,产生新的
意义,以引导观众的理性思考。
这些正是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核心要旨所在。
(2)情感与理性相结合
蒙太奇不仅仅用于叙事情感.同时也诉之于理性。
这种理性蒙太奇代表作为黑泽明的《罗生门》,阳光透过树木的繁枝密叶洒下闪闪阳光的灌木丛,主人翁钻进灌木丛中时透过树枝光芒灿烂的阳里太阳一闪一闪地发着光等画面语言,充分展示了黑泽明电影的艺术魅力。
他用这种纯粹而又明亮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展显出了人性的欺骗和罪恶等方面。
美国评论家斯坦利·按罗门对这段镜头推崇备至。
因此,影视评论所涉及的影视语言的研究,其实是立足于影视作品的本体,对其艺术技巧表现下蕴涵的丰富内容的把握。
2影视文化评论
影视中文化评论是评论者通过多层次考虑,利用文化学的概念评价具体影视作品或现象,从而将影视作品放在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去思考和考察。
如果说前面的影视语言评论有点类似于西方文艺理论中英美新批评学派注重对文本的“精读法”研究,重视的是对作品内部结构分析,那么影视文化评论则是立足于当代“大文化”理论研究中来看待影视艺术的发展的。
事实上,文化研究在从作品的文本出发,从而把握人物形象的对话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语境,这一点与我国传统的评论有相通之处。
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视文化评论和文化研究有两点想通的地方。
(1)不再舍本求末
影视本体的“高深理论”不再是研究的重点。
由于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影视的本体已经趋于成熟,所有理论的重心都随着文艺界对受众研究的重视而发生转变。
在此共同背景下,影视理论也开始吸收人文科学研究方向中转向大众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分析的思路而日益转变。
(2)受众所处的位置
文化评论中观众所处的位置是关键问题之一。
也就是今天影视传播中的观众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与之相关的是读者反映与接受理论。
在文本—作品—受众三者关系中,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
相反,受众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文化学研究包含了姚斯的读者反映和接受理论的某些思想,也就是说影视文化评论的对象完全可以从观众的角度人手,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都日趋重视起来的收视率问题,比如大众的文化口味研究必须成为影视工作者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等,对这种现象的深入挖掘其实更有助于影视从业人员对自身和对市场的重新定位。
观念上的突破也使今天的影视人日趋意识到观众才是无处不在的主角人物。
电视行业相对于电影行业率先一步领路了竞争的激烈,虽然也有着中央台和地方台资源以及资金上的不平等状态存在,但是残酷的社会竞争,使得电视行业的大批从业人员从观众立场出发,长期跟踪调查节目收视率的高低,经常开研讨会针对观众口味、市场可操作性的运作模式等问题展开论证。
而电影的制作、宣传以及推广的环节是直到最近这几年才刚刚被人重视的。
处于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影视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行业内部的具体研究,而是应该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文化传播的范围内来研究影视艺术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像程然的《电影游戏:<阿甘正传> —个后现代主义典型文本引发的思考》则运用了典型的后现代文艺理论阐释了《阿甘正传》在貌似历史真实的“正传”之后对历史情节作的篡改和拼接等表现方式,大大丰富了我们理解和欣赏美国好莱坞式历史电影的某些特质。
在讨论电视艺术的评论中,运用文化学的观念,将电视看作是一项文化产业去考察它在当代传播中的娱乐性、技术性以及大众接受的种种现象的文章就更加屡见不鲜了。
综上所述.影视文化评论正契合当代传播的特点,因此才会越来越成为作者点评和剖析影视艺术的一把利刃。
3 结论
通过影评语言和影评文化两个方面的讨论,影评需要考虑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为大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影视评论。
参考文献:
[1]梁佳.现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J].新闻窗.2014(02)
[2]刘同华.论镜头画面设计在影视语言中的重要性[J].戏剧丛刊.2013(03)
[3]许红晴.基于影视语言的流行句式分析[J].电影文学.2010(14)
[4]金燕.关于影视语言语义结构的断想[J].新闻爱好者.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