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安排表及备课表
- 格式:docx
- 大小:37.75 KB
- 文档页数:4
集体备课记录表内容集体备课记录表。
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地点,XX小学教研室。
参与教师,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刘老师。
备课内容,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备课目的。
本次备课旨在通过集体讨论,深入分析古诗词鉴赏教学内容,探讨如何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备课过程。
1. 课题分析。
在开始备课之前,大家首先对本次备课的课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本次备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内容,我们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诗词朗诵、情境再现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资源准备。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共同商讨了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课件、诗词选本、课堂活动道具等,确保教学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教学安排。
在备课的最后阶段,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确定了各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分工,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率。
三、备课收获。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古诗词鉴赏教学内容,还学习了许多教学方法和技巧。
通过集体讨论,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的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了教学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备课结束后,我们还商讨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包括教学反馈和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估等,以及下一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安排。
五、备课心得。
在备课的最后,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备课心得体会。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备课记录。
本次备课记录将被保存在教研室档案中,供日后参考和借鉴。
七、结束语。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备课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联盟校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操作细则
1.建议联盟校集体备课以学校年级组为单位,分配具体的备课
内容,一所学校一学期每人主备一课,确定好主备人,复备人,并及时组织本校教师先进行修改,在“修改意见”栏内提出修改意见,注明学校及修改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修改好的教案整理好。
(注:教案根据教学内容分课时备课。
)2.主备学校组织教师须提前两周备好课,并上传,其他联盟校
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对上传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实施教学。
3.课后反思:要求授课的教师必须人人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去
总结归纳,并将此总结在集体备课“课后反思”一栏中,注明反思人。
各校及时收集本校加注修改意见及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教案,存档。
5. 采用由联盟校制定的集体备课统一模板进行备课。
备课模板见具体文件。
6.本册中剩余课由各校年级组自主组织。
具体分配如下:
联盟学校集体备课安排表(语文)。
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二十七团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教研组: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备课组长王魁记录、材料整理高建刚时间4.20参与人员全组成员备课中心问题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
4.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应用)5.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能根据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一般的防治措施(理解)。
6.氧气的制法,及步骤。
7.了解分子的特性(理解)。
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应用)。
过程描述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王魁:学生识记部分要求学生记牢。
张彦林:目前空气保护是重点。
李荆:空气中的各气体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学生是否清楚。
周静:对氧气的制法及步骤学生要重点掌握。
过程描述定稿讨论王魁:氧气的制法和步骤是复习的重点,一定要求学生掌握。
张彦林:空气的保护是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点,考试应该是联系实际的,这一方面是重要的。
讨论结果从几方面进行设计:1、情景导入。
2、精读课文,回忆。
3、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4、练习。
反思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2、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既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于学生课堂的练习完成较好。
4、对于课时的内容过多,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的时间。
(初议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5,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氧气的化学性质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以讲解、讨论、总结、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学法:讨论:,学会如何防治空气污染.通过有关图示,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学会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际操作.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设计:一、谜语引入,激发求知欲: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二、阅读感知,交流汇报.请快速阅读课本,找出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三,启思诱想,讲练结合.(一)、空气1、空气的组成: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3、稀有气体的性质4、空气的污染::(二)、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呢:(三)、物质和变化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1. 日期:2022年5月10日2. 参与教师: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3. 备课主题:春季野餐活动4. 会议内容:4.1 确定活动目的和内容:本次野餐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户外感受自然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活动内容包括野餐、户外游戏和自然观察等。
4.2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定于5月20日上午,地点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的公园。
考虑到安全和方便,决定选择离园地点进行野餐。
4.3 分工合作:教师们根据幼儿芳龄和特点,确定了各自的任务分工。
王老师负责食物准备和带领孩子们进行自然观察活动,李老师负责游戏环节的策划和组织,张老师负责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刘老师负责文案宣传和家长交流。
4.4 资源准备:教师们根据活动内容确定了所需资源清单,包括野餐用具、食品材料、游戏道具等,决定由各自负责购物或借用。
4.5 安全保障:教师们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讨论,包括食物过敏、跌倒受伤、迷路走失等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5. 后续工作分工:5.1 王老师:购物食材和野餐用具,并进行相关食品卫生检查。
5.2 李老师:策划和准备户外游戏,并做好游戏道具清点和安全检查。
5.3 张老师:检查野餐地点的安全隐患,并准备好应急物资和通联方式。
5.4 刘老师:准备家长宣传材料和签署家长同意书,并做好家长交流工作。
6. 会议总结:本次备课会议确定了春季野餐活动的各项内容和安排,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明确分工,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统一了活动目标、分工合作、安全保障等重要事项,有效提高了备课效率和活动质量,为幼儿园春季野餐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下一步工作安排:7.1 教师们按照分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物资、道具的完备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到位。
7.2 刘老师负责与家长交流,向家长宣传活动内容和安排,并征集家长志愿者,确保活动的顺利举行。